新年首臺!世界首條穿海高鐵隧道盾構機下線

2021-02-15 IBTC橋隧大會

1月5日,在廣州南沙,超大直徑混合式盾構機「永平號」順利下線。該盾構機為泥水平衡盾構機,整機長度160米,重量4000噸,刀盤直徑14.57米。盾構機下線後將應用於汕汕鐵路汕頭灣海底隧道施工。

中鐵十四局承建汕汕鐵路汕頭灣海底隧道,位於廣東省汕頭市汕頭灣內,是世界首座設計標準為350公裡時速、跨海大直徑盾構的高鐵海底隧道,全長約9.8公裡。其中盾構段長度2169米,包含40米盾構空推段。隧道分為海域段和路域段,由南北岸相向而行施工,從南岸往北採用礦山法,從北岸往南採用盾構法。

盾構機將自始發井開始,依次穿越890米軟土、430米上軟下硬及809米全斷面硬巖,其中穿越3條斷裂帶,大量砂層段及孤石地段,沿線路依次下穿中泰立交橋、瀋海高速、華能水廠,側穿錦峰美食城、高壓電塔,下穿泰星路及周邊棚戶區等建構築物後到達海域段拆解洞進行洞內拆解。地質複雜多變,施工難度大,對盾構機操作、參數控制等要求十分嚴格。

為了保證盾構機在複雜海域條件下超大斷面高風險海底隧道正常掘進,結合中鐵十四局豐富的水下隧道施工經驗,設備適當加大刀盤開口率,對常壓可更換滾刀安裝鎖具和固定式刮刀固定螺栓等採取加強設計,針對長距離全斷面花崗巖層掘進,採用正面滾刀刀間距90毫米的常壓複合式刀盤設計,並在每個常壓可更換滾刀刀筒內裝有滾刀旋轉監測系統,可監測滾刀的旋轉、溫度,以便針對性地對刀具進行檢查和更換,減少不必要的停機,提高施工效率。

同時,根據盾構機在礦山法洞室內拆解的需要,對刀盤分塊,臺車結構等進行針對性設計,制定詳細的拆解方案。通過對盾構機一系列針對性改進設計,可以滿足汕頭灣海底隧道盾構掘進各項施工要求。

根據施工計劃安排,「永平號」盾構機將在2021年3月底於北岸盾構隧道段起點下井始發掘進施工。

據悉,汕汕鐵路未來將構成粵東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通道,對於粵東城鎮群積極融入珠三角,強化粵東與珠三角經濟聯繫具有重要意義。汕頭站還將與汕樟高鐵連接,在珠三角、海西、長三角之間構築起新一條南北向大能力客運通道,填補沿海通道350公裡時速高速鐵路布局的空白,對均衡區域快速客運網,完善國家幹線高速客運網絡布局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轉載自中鐵十四局

相關焦點

  • 我國盾構機挑戰世界極寒環境,貫通莫斯科首條地鐵隧道
    2019年4月4日,由中國鐵建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鐵建重工)與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建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為莫斯科地鐵聯合定製的5臺挑戰世界極寒環境盾構機中的首臺——「波麗娜」號盾構機順利實現莫斯科地鐵項目首條隧道的貫通,標誌著鐵建重工成功攻克了極寒地質條件下盾構施工這一世界級難題。
  • 出口海外最大直徑盾構機!中交裝備助力中國高鐵全方位整體出海
    >▲隧道貫通儀式現場2015年10月16日,中國和印尼正式籤署雅萬高鐵項目。設計時速350公裡的雅萬高鐵,是印尼首條高鐵,也是東南亞第一條高鐵。雅萬高鐵1號隧道全長1885米,是整個雅萬高鐵建設的「咽喉」工程,也是中國企業在海外承建的首條高鐵盾構隧道。該隧道掘進採用刀盤直徑達13.19米的國產盾構機,是目前東南亞最大直徑的泥水加壓平衡盾構設備。1號隧道施工條件極為複雜、施工難度及風險也極高。
  • 盾構機下線!汕汕鐵路汕頭灣海底隧道將迎來一個大傢伙!
    整機長度160米,刀盤直徑14.57米,超大直徑混合式盾構機「永平號」1月5日在廣州海瑞克隧道機械有限公司南沙工廠順利下線。根據施工計劃安排,泥水平衡盾構機「永平號」將應用於世界首座設計標準為350公裡時速的汕汕鐵路汕頭灣海底隧道施工,將在今年3月底於北岸盾構隧道段起點下井始發掘進施工。
  • 中國首臺出口南美洲敞開式巖石隧道掘進機長沙下線
    中新社長沙12月18日電 (向一鵬 胡清)在中國鐵建重工集團長沙第二產業園,中國首臺出口南美洲的敞開式巖石隧道掘進機18日通過驗收正式下線。該設備將用於秘魯聖加旺水電站隧洞工程建設。資料圖:工作人員在對隧道掘進機進行組裝施工。
  • 93.66億深圳媽灣跨海通道:中鐵隧道局集團正面PK上海隧道股份!
    第1標段(前海+海域盾構段)施工任務包括:前海段2.4km(道路、隧道、電力隧道、管線等)+海域單洞盾構(含1臺盾構機)+始發井等工程。第2標段(海域單洞盾構+寶安段)施工任務包括但不限於:寶安段4.46km(道路、隧道、橋梁、綜合管廊、管線等)+海域段單洞盾構(含1臺盾構機)+接收井等工程。
  • 杭紹城際軌道交通首臺盾構機始發
    首臺盾構機始發標誌著紹興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正式進入區間盾構施工階段,工程進度又向前邁了一步,紹興人民的地鐵夢又近了一步!關於「輕紡城一號」據悉,始發的首臺「輕紡城一號」 為全長81米、直徑6.86米、總重量557噸的土壓平衡盾構機,推進、出土、拼裝等全過程均為自動化作業,降低了塌方風險,對地面交通和設施的影響。從笛揚路站至柯華路站區間共534米,隧道外徑為6.6米,隧道內徑為5.9米。
  • 國產最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常熟下線 超大盾構施工不再依賴洋品牌
    中國江蘇網訊 9月29日,中國最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長城號」,在位於常熟的中交天和順利下線。作為中交天和自主研製的第9臺超大直徑盾構機,「長城號」將應用於北京東六環工程隧道項目施工。該隧道盾構段長度7.4公裡,是全國最長的地下公路隧道;成型隧道外徑15.5米,是目前國內直徑最大的盾構隧道。施工中「長城號」需穿越北京副中心城市核心區,地下管線構築物複雜、實施難度大,需下穿或上跨多條道路、軌道及河流,盾構機平均覆土20米,最深處覆土達45米。
  • 機甲部落:盾構機的起源及世界上第一臺盾構機
    然而這個令人討厭的傢伙,卻為盾構機的發明帶來了靈感。18世紀末,英國人計劃修建一條橫貫泰晤士河的隧道。但以當時的條件,修建如此規模的河底隧道簡直比登天還難。開工不久,就因施工問題而停工。法國工程師布魯諾爾是個有心人,他通過觀察船蛆鑽洞的現象獲得了靈感,提出盾構掘進隧道原理,並取得了專利。
  • 我國最大盾構機京華號,刀盤直徑比5層樓還高,卻還不是世界最大
    盾構機是一種使用盾構法的隧道掘進機,因為能在掘進的同時建造隧道之「盾」(支撐性管片),故名,它集開挖、排土、碎石、出渣、支護、襯砌、封固於一體,可以實現隧道主體的一次性成型,如今已經成為地鐵、道路穿山隧道,跨海隧道、引水暗渠等大型隧道建造方面的不可或缺的裝備,它可以更好的發揮自動化智能化的優勢,並且不受天氣的影響,比現有的其他隧道開挖方式都好很多。
  • 首臺國產T3.20懸臂式掘進機在中信重工下線
    7月9日,首臺國產「T3.20懸臂式硬巖掘進機下線儀式」及懸臂式掘進裝備技術交流會在洛陽舉行。據了解,T3.20懸臂式硬巖掘進機是中信重工通過合作,在引進德國Wirth技術全部智慧財產權的基礎上,研發完成的新一代懸臂式硬巖掘進機,專為工程隧道硬巖工況設計。
  • 上天有神舟飛船,入地有盾構機,基建神器又上新了
    新世紀以來,我國不僅經濟飛速發展,在科技領域也全面開花,神舟飛船上天,蛟龍潛水器入海,入地則有大型盾構機。我國盾構機又迎來了更新,「京華號」超大直徑盾構機已經在長沙下線。京華號整機長150米,總重量4300噸,最大開挖直徑達16.07米。整機體型巨大,高度超過了5層樓。
  • 世界首臺大斷面馬蹄形盾構施工隧道順利貫通
    央廣網西安1月26日消息(記者劉濤 通訊員許國 許乃見 許偉)1月26日,世界首臺大斷面馬蹄形盾構機在中鐵四局集團蒙華鐵路白城隧道順利實現出洞,標誌著異形盾構工法首次在我國黃土隧道得到成功應用。白城隧道位於陝西省靖邊縣,隧道全長3345米,為時速120公裡的單洞雙線電氣化鐵路隧道,最大埋深81.05米,由世界500強企業——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標杆企業中鐵四局集團負責施工。該隧道是我國西北地區較為普遍的黃土軟質隧道,具有土質鬆軟、施工安全風險性大等特點。2015年開工之初,由蒙華公司、中國中鐵組織隧道專家多次論證後,確定該隧道由傳統的礦山法施工改為異形盾構法施工。
  • ...南澳大橋將接入全國高速公路網 汕頭灣海底隧道建設進展順利...
    (來源:新華網)  04  汕頭灣海底隧道建設進展順利    近日,廣東省重點項目汕汕鐵路多個作業面同步推進——汕頭段新地特大橋首節懸灌梁完成澆築,進入懸灌梁施工階段;關鍵控制性節點工程、首條穿海高鐵隧道汕頭灣海底隧道建設進展順利,應用於施工的超大直徑混合式盾構機「永平號」
  • 我國最大直徑盾構機長沙下線 整機長150米,總重量4300噸
    我國最大直徑盾構機長沙下線(多彩長沙走新路) 整機長150米,總重量4300噸,刀盤塗裝猶如京劇臉譜 9月27日,一臺最大開挖直徑達16.07米的超大直徑盾構機在中國鐵建重工集團長沙第一產業園下線。
  • 濟南首條地鐵線全線貫通! 盤點R1線建設大事記(附具體站點)
    工程建設期間,先後完成22條高壓電纜遷改,十次盾構機始發、接收,並安全下穿京滬鐵路、京臺高速、京滬高鐵、富水巖溶區,上跨濟菏高速橋等重大風險源施工,成功解決盾構機穿越富水高強灰巖巖溶區等世界性難題,為今後相關施工提供了寶貴經驗,為濟南地鐵加速發展奠定了基礎。「洞通」是地鐵建設「洞通、軌通、電通、車通」四部曲之首,是地鐵運營的先決條件。
  • 4000噸的「大國重器」下線 為何畫了只萌熊貓?
    【環球網報導 前方記者 趙汗青】6月21日,首臺採用自主技術和多項國產核心零部件設計製造的複合地層超大直徑泥水盾構機「振興號」在中交天和機械設備製造有限公司常熟基地順利下線。其將服務於一個「中國人自己建造的世界級水下隧道工程」。
  • 「中信重工造」國產首臺T3.20懸臂式掘進機下線
    7月19日,由中信重工通過合作創新,專為工程隧道硬巖工況設計研製,代表了世界領先水平的新一代懸臂式硬巖掘進機——T3.20懸臂式硬巖掘進機成功下線。   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志勇,副總經理李學群,駐洛某部首長等在中信重工伊濱新動能產業園共同為T3.20懸臂式硬巖掘進機下線剪彩。  公司副總經理李學群主持下線儀式。
  • 國產最大盾構機下線,塗裝京劇臉譜
    新華社 9 月 27 日報導,27 日,一臺最大開挖直徑達 16.07 米的超大直徑盾構機在中國鐵建重工集團長沙第一產業園下線。這臺盾構機整機長 150 米,總重量 4300 噸,這是我國迄今研製的最大直徑盾構機。
  • 中國內地首條穿海線路通車,基建狂魔名副其實
    如同電影裡般科幻的場景,卻在中國實現成為了現實,根據媒體報導,12月25日,中國內地首條穿海地鐵通車了。它的建造經歷了哪些困難,建成又有什麼樣的意義呢?這條由我國鐵四院總院設計的,中國內地首條穿海地鐵隧道,是廈門地鐵2號線。它也是廈門開通的第二條地鐵線路,標誌這地鐵從單線到雙線,真正進入了「換乘」時代。
  • 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施工有多難?
    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施工有多難?按照設計方案,全線新建橋梁33座、隧道17座,其中長3.1公裡的西堠門公鐵大橋主跨長度1488米,建成後將是世界上同類項目中跨度最大的公鐵合建橋梁;全長16.18公裡的金塘海底隧道,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兩項關鍵控制性工程計劃2021年6月啟動主體工程建設,力爭「十四五」期間全線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