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盾構機挑戰世界極寒環境,貫通莫斯科首條地鐵隧道

2021-01-09 騰訊網

2019年4月4日,由中國鐵建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鐵建重工)與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建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為莫斯科地鐵聯合定製的5臺挑戰世界極寒環境盾構機中的首臺——「波麗娜」號盾構機順利實現莫斯科地鐵項目首條隧道的貫通,標誌著鐵建重工成功攻克了極寒地質條件下盾構施工這一世界級難題。

據了解,此次施工的莫斯科地鐵項目為莫斯科地鐵第三換乘環線西南段,總長約4.6公裡,包含維爾納站、米秋林站、阿米尼站3座地下車站、4個盾構區間共計9條隧道,是莫斯科市軌道交通網絡中地鐵換乘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俄羅斯首次在地鐵建設中引進外國企業施工的項目。「波麗娜」號自2018年6月11日始發以來,經歷了長達5個月漫長冬季嚴寒氣候考驗,在最低氣溫達-20℃的條件下順次穿越始發洞門、黏土層、富水砂層、中間風井含鋼筋混泥土牆及富水砂層中的接收加固區,在下穿運營鐵路時實現了「零沉降」,順利完成1043環、約1.5公裡的隧道掘進任務,在掘進期間最大日進尺達29.4米,最大月進尺達432.6米。該盾構機為土壓平衡盾構機,直徑6.28米,配備了可耐-35℃低溫的主驅動,整機關鍵部件鋼結構均採用耐低溫材料,並增加了液壓泵站、變頻器等設備的輔助加熱系統,解決了盾構機在極寒溫度下連續施工難題。同時,該盾構機首次採用垂直儲帶技術的連續皮帶機,能夠儲存450米皮帶,具有佔地面積小、結構緊湊、出渣速度快等特點,特別適用於地鐵隧道施工中的渣土連續運輸,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莫斯科地鐵項目是我國盾構機進入歐洲的首個地鐵項目,其首條隧道的順利貫通,展示了我國盾構裝備的優越性能,標誌著我國進入歐洲的首個地鐵工程盾構施工取得重大突破,將為2020年該項目如期建成奠定堅實基礎,是我國高端地鐵隧道施工裝備進入歐洲地鐵市場的新起點。

本文關鍵詞:

1. 土壓平衡盾構機

土壓平衡盾構機是以渣土為主要介質來平衡隧道開挖面地層壓力的盾構機。推進時,盾構機前端刀盤旋轉掘削地層土體,切削下來的土體進入土倉。當土體充滿土倉時,其被動土壓與掘削麵上的土壓、水壓基本平衡,使得掘削麵與盾構面處於平衡狀態(即穩定狀態)。此時,通過控制盾構機排土量等於開挖量即可使開挖面的土體始終保持動態平衡,防止壓力失衡導致地表隆起或沉降。

2. 垂直儲帶技術

垂直儲帶技術是通過垂直儲帶倉進行延伸皮帶儲存的技術。盾構機在掘進過程中,渣土輸送皮帶需隨著盾構機的前進向前延伸,因而需要儲存一定長度的皮帶。垂直儲帶倉內安裝有一系列滾筒,利用皮帶纏繞滾筒上,在豎直狹小空間內進行皮帶儲存,並隨盾構機掘進往外延伸來實現渣土的連續運輸。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中國鐵建莫斯科地鐵西南線項目首條隧道雙線貫通
    中國日報7月14日莫斯科電 (記者 任奇) 當地時間7月14日上午,中國鐵建莫斯科地鐵西南線項目斯拉夫世界站至秋列涅夫將軍站盾構區間左線隧道順利貫通,成為全線首個實現盾構區間雙線貫通的項目,中俄合作科技創新再創佳績。
  • 中企承建的首個莫斯科地鐵工程9條隧道全部貫通
    「波麗娜」號盾構機在施工現場 莫斯科時間12月26日,中國鐵建莫斯科地鐵西南段項目阿米尼站至終止線區間中線隧道順利貫通,至此,中國企業承建的首個莫斯科地鐵項目9條隧道全部貫通。 莫斯科地鐵西南段項目是俄羅斯首次在地鐵建設中引進外國企業,中國鐵建國際集團、中鐵十六局集團和中國鐵建重工集團組成聯合團隊按照商務、設計施工、設備維保分工實施,於2017年4月開工建設。工程主要包含3個地下車站4個盾構區間共9條隧道,主要採用中國鐵建自主智慧財產權的5臺6.28米直徑盾構機掘進施工。
  • 「我是科學家」| 大國工匠講述國產盾構機的逆襲故事
    然而,對國外設備的依賴也帶來許多問題,「國外的設備報價很高,而且不能完全滿足我國的需求,而且,國外設備的問題還包括生產周期長、售後和維修都很難。」所以,中國開始自主設計、研發和製造國產的盾構機。2010年,鐵建重工自主研製的首臺土壓平衡盾構機橫空出世,國產化率達到87%,創造了當時國產盾構機的最高紀錄,讓「洋盾構」在中國市場被迫降價30%,從此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開始大幅度縮水。
  • ...9條隧道,「一帶一路」上中俄又一合作典範:中國地鐵走進莫斯科
    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上,中國鐵建走在前頭,走進了俄羅斯,2017年中國鐵建中標莫斯科地鐵第三換乘線西南段項目,共包含3站4區間9條隧道。區間線路總長約4.6km,合同工期至2019年12月31日。該項目是俄羅斯首次在地鐵建設中引進外國企業施工的項目,也是中國技術、管理及設備首次集體走進歐洲地鐵市場的工程。
  • 為俄最大地鐵項目設計!中國盾構機正運往莫斯科
    參考消息網10月11日報導 俄媒報導,莫斯科副市長馬拉特·胡斯努林對媒體稱,莫斯科地鐵大環線建設所用的2個10米長盾構機將於11月從中國運抵。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9日報導,盾構機將在莫斯科大環線西南段使用。大環線將是俄羅斯地鐵建設史上最大的項目。該消息指出,盾構機由中國鐵建根據莫斯科的水文地質條件設計的。
  • 中國在莫斯科做的這件事 讓外國網友眼紅了
    原標題:視界|中國在莫斯科做的這件事讓外國網友眼紅了——隨著一陣巨大的聲響,由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莫斯科地鐵第三換乘環線——維爾納茨基大街站至米丘林站右線隧道於4月5日正式貫通。
  • 通訊:歷史悠久地鐵中的新力量——中國公司助力莫斯科地鐵建設
    新華社記者白雪騏攝  走進莫斯科的地鐵站,隨著幽深的扶梯緩緩而下,浮現在眼前的是美輪美奐的宮殿,復古吊燈、精美浮雕和多彩壁畫,種種如同藝術陳列館般的景致,一瞬間把人們帶到歷史深處。  1935年開通的莫斯科地鐵被公認為世界上最美的地鐵,堪稱「地下藝術殿堂」,是無數遊客不可錯過的「打卡」勝地。
  • 國內首條地鐵海底隧道在山東青島貫通
    6日上午,青島地鐵1號線海底隧道順利貫通,這是國內首條地鐵海底隧道,也是國內最深的海底隧道和最長的地鐵海底隧道,是繼膠州灣大橋、膠州灣公路隧道之後又一條連接青島西海岸新區和主城區的過海大通道。青島地鐵1號線海底隧道是目前國內最深的海底隧道,隧道海底區間線路縱坡呈「V」字形,最深處距離海平面約88米,隧道上方每平方釐米至少承受8.8公斤水壓,相當於隧道每延米承受300輛小汽車的壓力。它也是國內最長的地鐵海底隧道,全長8.1公裡。
  • 中國公司完成莫斯科地鐵西南線隧道挖掘工作
    中國僑網12月18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近期,中國公司使用中國製造的盾構機完成了莫斯科地鐵西南線隧道挖掘工作。莫斯科市負責城建政策及建設事務的副市長馬拉特·胡斯努林表示,莫斯科地鐵西南線「韋爾納茨基大街」與「革新家街」地鐵站之間隧道的挖掘工作結束。
  • 濟南首條地鐵線全線貫通! 盤點R1線建設大事記(附具體站點)
    ,標誌著泉城濟南的首條地鐵R1線實現全線「洞通」。2015年7月16日,R1線正式開工建設以來,面對工程量大、任務緊、風險點多、涉及新工藝多,且特殊地質條件沒有施工經驗可循等困難,全體地鐵人用他們的激情和汗水,智慧和力量,迎難而上、勇毅篤行,在短短兩年多時間裡,通過不斷地攻堅克難,日夜奮戰,終於一個個車站先後實現主體封頂,一條條隧道區間相繼貫通。
  • 莫斯科地鐵新隧道將藉助中國設備建造
    莫斯科副市長馬拉特胡斯努林對媒體稱,莫斯科地鐵大環線建設所用的2個10米長盾構機將於11月從中國運抵。  中國鐵建正在建設莫斯科大環線西南段地鐵,大環線將是俄羅斯乃至世界地鐵建設史上最大的項目。新環線的長度約為70公裡,將含31個站點。  正如莫斯科城市規劃政策和建設綜合體網站上所述,名為「勝利」的盾構機將在大環線西南段使用。該設備將從中國經北方海路運抵聖彼得堡港,然後通過河運和公路運輸運至莫斯科。
  • 連續穿越1000多個溶洞 世界級海底隧道成功貫通
    1月11日,由中鐵裝備集團自主研製的「海宏號」盾構機順利貫通大連地鐵五號線火車站至梭魚灣南站區間海底隧道,這標誌著我國成功攻克大盾構下穿海域巖溶地質這一「世界性難題」,為世界領域範圍內的「穿江越海」隧道中海底巖溶地層、長距離硬巖大盾構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
  • 京張高鐵清華園隧道上午貫通 看見盾構機了!(附現場圖)
    今天上午10點16分,隨著「天佑號」盾構機刀盤徐徐破土而出,京張高鐵清華園隧道安全穿越核心區實現貫通,代表著京張高鐵北京市區段全面進入站前工程收尾階段。按照預定目標,明年年底京張高鐵就將實現全線通車。「具體說,清華園隧道要穿越學院南路、北三環、北四環、知春路、成府路、雙清路等7條主要城市道路和88條重要市政管線,並與地鐵10號、12號、13號、15號線長距離並行下穿或交叉穿越。」趙斌告訴記者,就拿地鐵13號線來說,隧道和地鐵13號線的最小距離只有3.4米。
  • 「河南造」盾構機連續穿越1000多個溶洞「世界級難題」海底隧道...
    1月11日,由中鐵裝備集團自主研製的「海宏號」盾構機順利貫通大連地鐵五號線火車站站至梭魚灣南站區間海底隧道,標誌著我國成功攻克大盾構下穿海域巖溶地質這一「世界性難題」,為該領域長距離硬巖大盾構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據了解,大連地鐵五號線全長24.484公裡,設車站18座,其中全線控制性工程火車站站至梭魚灣南站區間大盾構段長2882米,有2310米下穿大連梭魚灣海域。
  • 穿越1000多個溶洞,中鐵裝備助力世界級海底隧道貫通!
    穿越1000多個溶洞,中鐵裝備助力世界級海底隧道貫通! 1月10日10時21分,由中鐵裝備聯合中鐵一局研製的「海宏號」盾構機順利貫通大連地鐵五號線火車站站至梭魚灣南站區間海底隧道,這標誌著我們圓滿攻克大盾構下穿海域巖溶地質這一「世界性難題」,為全球「穿江越海」隧道中海底巖溶地層、長距離硬巖大盾構施工積累了成功經驗。
  • 這條世界級海底隧道貫通!創下多項第一
    這條世界級海底隧道貫通!、國內最長距離硬巖地層大盾構隧道、國內最大直徑地鐵海底隧道——大連地鐵五號線火車站站至梭魚灣南站區間海底隧道實現安全貫通。
  • 杭紹城際軌道交通首臺盾構機始發
    杭紹城際軌道交通是國內首條由區級層面自主報批、建設的橫跨杭州、紹興兩地的城際軌道交通項目。項目總投資約128億元,起於杭州地鐵5號線香樟路站(疊島換乘),終於柯橋笛揚路站(與紹興軌道交通1號線貫通運營),線路全長20.3km。
  • 鄂企打造「一帶一路」精品工程 我國承建首條海外水底隧道左幅貫通
    湖北日報訊(記者雷闖 通訊員陳嘉倫、田興旺)8月2日,當地時間凌晨3時許,由中交二航局參建的孟加拉國卡拉普裡河底隧道左線正式貫通據悉,這是孟加拉國首條水底隧道,也是中國企業在海外施工的首條水底隧道。該隧道位於孟加拉國第一大港口城市、經濟中心——吉大港市卡納普裡河入海口,連接卡納普裡河東西兩岸,路線長9.3公裡,由中國交建承建,中交二航局施工,全部採用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中交二航局相關人士介紹,卡納普裡河口西岸是飛機場,根據通航要求河口不適合建設橋梁。
  • 聚焦|國際首例巖溶地層大盾構海底隧道安全貫通
    近日,國際首例巖溶地層大盾構海底隧道、國內最長距離硬巖地層大盾構隧道、國內最大直徑地鐵海底隧道——大連地鐵五號線火車站站至梭魚灣南站區間海底隧道實現安全貫通。
  • 廈門地鐵6號線 7600米跨海隧道上午順利貫通
    ■地鐵6號線(馬鑾灣片區段)集美島站至西濱路口站跨海盾構區間上午雙線貫通。臺海網5月13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今天上午9點30分,地鐵6號線(馬鑾灣片區段)集美島站至西濱路口站跨海盾構區間實現雙線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