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標準農田地力調查與分等定級技術規範

2020-11-22 土地資源網

  全面摸清標準農田地力實際狀況,實施分等定級,是加強標準農田質量建設的基礎,是制訂標準農田保護、培肥、改良、利用規劃的主要科學依據,是推進標準農田土壤改良,確保糧食生產能力的重要舉措。根據省政府有關組織開展全省標準農田和糧食生產能力調查工作的部署要求,結合我省標準農田建設實際,特制定本規範。

  一、標準農田類型劃分

  將我省標準農田分為多年種植農田、平整後農田、旱改水、溪灘地、圍墾後農田、新圍墾地和其它農田等七種類型。

  1.多年種植農田。在建設標準農田過程中,只對農田基礎設施作適當完善,土壤基本未翻動。總體上農田基礎設施較完善,常年種植農作物,土壤肥力水平較高。

  2.平整後農田。在建設標準農田時,土地平整前為水田,平整后土壤表層經上下翻動後,土壤理化性質不同於原土壤。

  3.旱改水。平整前為旱地,經改造後為水田。

  4.溪灘地。經加客土(時間在3年以內)或其它方法改造後的溪灘地,農田有一定的生產能力。

  加客土改造時間在3年以上的溪灘地,根據農田建設實際,分別統計入平整後農田等類型。

  5.圍墾後農田。平整前為海塗。海塗經圍墾、平整後適宜種植農作物,農田耕作年限5年以上。

  6.新圍墾地。平整前為海塗。海塗經圍墾、平整後有一定的生產能力,農田耕作年限不足5年。

  7.其它農田。除上述六種類型以外的標準農田。

  二、標準農田地力等級劃分

  將我省標準農田地力具體分為三等六級。其中:

  一等田為高產穩產良田,即農田土壤肥力較高、基本無低產障礙因子、綜合生產能力達到噸糧田水平。一等田具體細分為一級田、二級田。

  二等田為中產田,即在近年內通過採取綜合地力培肥、土壤改良措施,可以將地力綜合提升到一等田水平。二等田具體包括三級田、四級田。

  三等田為低產田,即土壤養分嚴重失衡,或存在嚴重土壤障礙因子,需經過長期土壤改良、地力培肥,農田地力可提升到二等田、甚至達到噸糧田綜合生產能力水平。三等田可分為五級田、六級田。

  三、標準農田地力調查土壤樣品數量要求

  1.土壤樣品取樣點按不同標準農田類型進行。每一種標準農田類型土壤樣品取樣數量不少於10個。每一個土壤樣品代表土壤面積最大不得超過500畝。

  2.標準農田面積小於2萬畝的縣所取土壤樣品數量,必須達到50個以上。

  3.對土壤肥力或土壤質量差異大、當地優勢農作物或種植經濟作物的標準農田,應加大取樣點密度和土壤樣品取樣數量。

  四、標準農田地力調查土壤樣品取樣要求

  1.為避免由於施肥等因素的影響,土壤樣品統一在春耕生產翻耕前採取。

  2.採樣時,先用GPS儀進行定位,並在登記表上填寫好取樣點的經緯度,以便於今後查對和信息化管理。

  3.採樣用「X」法、「S」法,使用木鏟、竹鏟、不鏽鋼土鑽等工具。每個樣品隨機採取15~20個左右點(不得少於15個)土樣,每點採取樣品不少於100g,充分混合後採用四分法留取1000g土壤樣品。

  4.每袋土樣應填寫兩張標籤,內外各具。標籤主要內容為:樣品野外編號、採樣深度、採樣地點、採樣時間、採樣人等。

  5.對各取樣點應同時進行耕作管理、施肥水平、產量水平、種植制度和灌溉等情況調查,填寫「標準農田地力調查土壤樣品採集登記表」。

  五、標準農田地力調查土壤分析測試項目與方法

  1.標準農田分等定級分析測試項目。

  分析測試項目包括:(1)土壤物理指標項目。共3個,分別為土壤容重、土壤機械組成、水分。(2)土壤主要養分指標項目。共7個,分別為:pH、有機質、全氮、有效磷、速效鉀、陽離子交換量、全鹽量、氧化還原電位。(3)中微量元素指標項目。共10個,分別為:交換性鈣、鎂、硫、矽、有效鋅、硼、銅、鐵、錳、鉬。(4)土壤重金屬元素指標項目。共5個,分別為:鉛、汞、鎘、鉻、砷。

  由於這次標準農田地力調查與分等定級時間緊,因而,在不影響地力調查與分等定級整體質量的前提下,土壤分析測試項目定為土壤物理、主要養分指標共10個,分別為:土壤容重、土壤機械組成、水分、pH、有機質、全氮、有效磷、速效鉀、陽離子交換量、水溶性鹽總量。

  2.確定土壤分析測試項目方法分別為:

化驗項目

前處理方法

分析方法及標準

單位

容重

環刀取樣

重量法  NY/T 1121.4-2006

g/cm3

土壤機械組成

0.5mol/L分散劑

比重法  NY/T 1121.3-2006

%

水分

105±2,烘乾6-8h

烘乾法  NY/T 52-1987

%

pH

CO2的蒸餾水浸提

土液比=1: 2.5

玻璃電極法NY/T 1121.2-2006

pH

有機質

H2SO4K2Cr2O7氧化法

容量法NY/T 1121.6-2006

g/kg

全氮

半微量開氏法

容量法NY/T 53-1987

g/kg

有效磷

氟化銨-稀鹽酸浸提(酸性土)

分光光度法 NY/T 1121.7-2006

mg/kg

碳酸氫鈉浸提(石灰性土)

NY/T 148-1990

速效鉀

乙酸銨提取

火焰光度法NY/T 889-2004

mg/kg

陽離子

交換量

乙酸鈣交換(石灰性土)

容量法  NY/T 1121.5-2006

cmol/kg+

乙酸銨交換(中性、酸性土壤)

土壤分析技術規範(農業出版社,1993年)

水溶性鹽總量

CO2去離子水浸提

水土比= 5:1

重量法 NY/T 1121.16-2006

g/kg

  其中土壤容重為現場測試項目,取樣時間必須在春耕生產翻耕前結合土壤採樣進行。取樣採用環刀法進行,做5個重複,取其平均數作為一個容重值。

  3.土壤分析測試結果的質量控制。

  分析測試結果的質量控制採用檢測能力確認樣和自我控制樣兩種。

  各承擔標準農田地力調查土壤分析測試任務的土肥檢測機構在檢測前,向省土肥站領取土壤檢測能力確認盲樣進行檢測。只有在檢測能力得到認可後,方能承擔相應檢測任務。

  自我控制樣是承擔土壤分析測試任務的土肥檢測機構在分析測試時,加入的土壤檢測質控樣。分析測試土壤樣品數在100個以下的,加入5%的質控樣;樣品數在100-200個的,加入3%的質控樣;樣品數在200-500個的,加入2%的質控樣;樣品數在500個以上的,加入1.5%的質控樣。自我控制樣由各單位根據需要向省土肥站領取。只有當自我質控樣分析測定結果在標準數值範圍內時,方可確認樣品檢測值。

  4.我省23個2005—2007年度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財政補貼項目縣(市、區),在實施項目過程中獲取的標準農田地力調查相關數據、資料,可作為此次調查對應地塊土壤分析測試的依據之一。

  六、標準農田地力調查土壤樣品的處置

  1.從野外採回的土壤樣品要及時放在樣品盤上,攤成薄層,置於乾淨整潔的室內通風處自然風乾,嚴禁曝曬,並注意防止酸、鹼等氣體及灰塵的汙染。樣品風乾時,經常對風乾樣品進行翻動,同時將大塊土壤掰小,並除去作物根系和石礫,以便土壤樣品及時風乾。

  2.將風乾後的樣品用四分法分成1kg左右,平鋪在制樣板上,用木棍或塑料棍碾壓,並將植物殘體、石塊等剔除乾淨,細小已斷的植物鬚根,可採用靜電吸附的方法清除。壓碎的土樣要全部通過2mm孔徑尼龍篩,未過篩的土粒必須重新碾壓過篩,直至全部樣品通過2mm孔徑篩為止(分析土壤機械組成、水分、pH、有效磷、速效鉀、陽離子交換量、水溶性鹽總量);用四分法分取通過2mm孔徑土樣50g左右,繼續碾磨,直至樣品完全通過0.25毫米篩(分析有機質、全氮)。

  3.剩餘土壤樣品放入紙袋或塑膠袋中,封好後存放。

  4.土壤樣品存放,要防止陽光直接曬到樣品;要防潮,不能直接將樣品放在地上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土地資源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關於進一步加強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的通知
    二、加強領導,增強責任保護基本農田是農業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為了加強對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的領導,1995年,我部專門成立了基本農田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指導各級農業部門開展基本農田保護工作。機構改革後,我部對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組成人員進行了調整和充實(見附件〔略〕)。
  • 環保部發布《環境與健康現場調查技術規範 橫斷面調查》(附全文下載)
    中國水網獲悉,近日,環保部發布關於發布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環境與健康現場調查技術規範 橫斷面調查》的公告,全文內容如下:
  • 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技術規範基礎調查(試行),環保...
    2 規範性引用文件   本標準內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條款。凡是不註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適用於本 標準。   GB 3095 環境空氣品質標準   GB 3838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GB/T 12763.9 海洋調查規範 第9部分:海洋生態調查指南   GB/T 14848 地下水質量標準   GB 15618 土壤環境質量標準 農用地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
  • 浙江:汙染地塊治理修復工程效果評估技術規範
    浙江:汙染地塊治理修復工程效果評估技術規範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日前,浙江發布《汙染地塊治理修復工程效果評估技術規範》。標準編號:DB33/T2128-2018。標準將於2018年8月17日實施。前言本標準依據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由浙江省環境保護廳提出並歸口。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浙江省環境保護科學設計研究院。
  • 河北省農田土壤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規範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北極星節能環保網近日從河北省環保廳獲悉,河北省農田土壤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規範已經正式印發,具體內容如下:前 言標準按照GB/T 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由河北省環境保護廳提出並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河北農業大學、石家莊市環境監測中心。
  • 浙江:燃煤電廠固定汙染源廢氣低濃度排放監測技術規範(公示稿)
    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浙江印發《燃煤電廠固定汙染源廢氣低濃度排放監測技術規範(公示稿)》。》等法律、法規,加強燃煤電廠大氣汙染物的排放控制,改善環境質量,結合浙江省實際情況,制定本標準。本標準附錄A、附錄B 為規範性附錄,附錄C、附錄D 為資料性附錄。本標準由浙江省環境保護廳提出並歸口。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本標準由浙江省環境保護廳解釋。
  • 龍捲風如何定級?即將實施的龍捲強度等級行標告訴你
    本次龍捲風尚未定級,還需等權威調查報告給出評級。目前,我國一般採用國際通用的EF等級來判定龍捲風級別。據了解,EF等級屬於美國龍捲定級中採用的專業技術手冊,並非正式的行業或者國家標準。據中國氣象局政策法規司消息,根據我國龍捲災害特點制定的正式行業標準將於2019年8月1日實施。
  • 浙江省工程建設標準《城鎮雨汙分流改造技術標準》(徵求意見稿)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北極星水處理網從浙江省住建廳獲悉,浙江省工程建設標準《城鎮雨汙分流改造技術標準》(徵求意見稿)於近日公布。附件:城鎮雨汙分流改造技術標準(徵求意見稿).docx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辦公室2020年3月13日城鎮雨汙分流改造技術標準(徵求意見稿)前 言根據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於印發〈2018年度浙江省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及相關工程建設標準制修訂計劃
  •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固定汙染源廢氣現場監測技術規範...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VOCs在線訊:日前,《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固定汙染源廢氣現場監測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發布。本文件由上海市生態環境局、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浙江省生態環境廳聯合提出並組織實施。本文件由上海市生態環境局、江蘇省環境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浙江省環境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 7月1日起施行 浙江省工程建設標準《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汙水排入...
    現批准《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汙水排入標準》為浙江省工程建設標準,編號為DB33/T1196-2020, 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   本標準由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管理,浙江省生態環境科學設計研究院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並在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網站公開。
  • 浙江省《電鍍水汙染物排放標準》(DB33/2260-2020)發布7月1日起施行
    浙江省地方標準《電鍍水汙染物排放標準》DB33/ 2260-2020於近日批准發布。本標準為首次發布,全文強制。   詳情如下:   批准發布《電鍍水汙染物排放標準》省級地方標準   2020年6月1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發布了DB33/ 2260-2020《電鍍水汙染物排放標準》省級地方標準。標準文本見附件。
  • 團體標準《天然氣水合物實驗測試技術規範》正式獲批!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研製的團體標準《天然氣水合物實驗測試技術規範》正式獲批發布實施。該團體標準填補了我國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實驗測試技術領域的標準空白,將為相關實驗測試提供標準依據,推動我國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探開發及產業化發展。《天然氣水合物實驗測試技術規範》團體標準包含14個章節和6個資料性附錄。其中,主體內容包括前言、引言、範圍、規範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及一般規定(樣品、測試項目、測試環境、測試報告及安全事項)。
  • 中國氣象局印發便捷式自動氣象觀測儀分級技術規範 推動「觀測即...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亮 通訊員趙均壯 王天天報導近日,中國氣象局印發《便捷式自動氣象觀測儀分級技術規範(試行)》(以下簡稱《規範》),建立社會化觀測相關標準,規範社會氣象觀測市場,推動建立政策引導、市場主體、業務融合的公眾參與式社會氣象觀測體系,形成便捷參與、
  • 江西安福:高標準農田建設先聲奪人
    央廣網江西安福9月16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劉麗強 賀更清 劉慧娜)9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完成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39個施工標段、3個監理標段的招標並進行公示,這是繼6月上旬該縣在全市率先完成2020年4.275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設計方案評審之後,在全市率先完成項目建設招標的縣
  • 寧海越溪鄉農田保護區內建工廠
    近日,記者帶著這一系列的疑問進行了調查。記者 鄭振國 攝影 記者 高遠實地探訪工廠建在農田保護區中央不遠處就立著農田保護的牌子6月4日,記者來到了寧海縣南路大村越溪鄉七市村,試圖通過實地的調查了解,找尋其中的答案。在七市村村口,有一大片農田,有農民已經在田地上種好了秧苗,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 「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農田鎘砷汙染防治領域資助情況概述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工業廢水排放、礦產資源開發、農業化學品不合理投入等導致農田重金屬汙染問題日益顯現,特別是鎘、砷農田汙染,已嚴重威脅到國家糧食安全與人民健康,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近年來中央一號文件連續對加強重金屬汙染耕地修復工作進行了部署,環保、國土、農業、科技等部門開展了一系列農田土壤重金屬汙染調查、修復工程以及科研攻關等行動,並取得了顯著效果。
  • 人體器官捐獻與獲取標準流程和技術規範討論會舉行
    4月13日,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在長沙舉行人體器官捐獻與獲取標準流程和技術規範討論會。全國政協常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衛生部原副部長黃潔夫,以及來自國內外器官捐獻和移植的著名專家參加了會議。會上,黃潔夫呼籲建立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器官移植體系已是迫在眉睫。
  • 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技術規範 生態狀況監測(試行...
    本標準適用於綜合運用衛星遙感、航空遙感和地面監測方式,對我國陸域生態保護紅線的面積、性質和功能以及人類幹擾活動進行動態監測工作,海域生態保護紅線監測另列。   本標準適用於縣級及以上行政區陸域生態保護紅線範圍內生態狀況動態變化監測。
  • 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技術規範 生態狀況監測(試行)
    本標準適用於綜合運用衛星遙感、航空遙感和地面監測方式,對我國陸域生態保護紅線的面積、性質和功能以及人類幹擾活動進行動態監測工作,海域生態保護紅線監測另列。   本標準適用於縣級及以上行政區陸域生態保護紅線範圍內生態狀況動態變化監測。
  • 浙江省工程建設標準《城鎮排水防澇技術標準》(徵求意見稿)
    浙江省工程建設標準《城鎮排水防澇技術標準》(徵求意見稿)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北極星水處理網獲悉,浙江省工程建設標準《城鎮排水防澇技術標準》於近日徵求意見,本標準修訂的主要技術內容是:1.增加了內澇風險評估,地下空間、下沉空間及下凹地面排水防澇措施兩個章節,在第4章節增加了設計流量等內容;2.適用範圍調整為適用於浙江省城鎮排水防澇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