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終身監禁 300年後終於昭雪 伽利略用望遠鏡到底看到了什麼秘密?

2021-01-21 騰訊太空

點擊下方綠色圓圈即可收聽精彩節目

     ↓↓↓

每周五推送汪詰老師科普著作《星空的琴弦》同名脫口秀節目,今天我們來揭秘伽利略的望遠鏡如何改變了世界。

公元1609年,在歐洲兩處相距352公裡的城市中幾乎同時發生了兩件意義深遠的事情。第一件事是38歲的克卜勒出版了《新天文學》一書,正式向世人宣布了行星運動第一和第二定律。第二件事發生在義大利的威尼斯,45歲的伽利略走進了一家眼鏡鋪子。

朱斯託·蘇斯泰曼斯所作的伽利略肖像

伽利略從眼鏡店買回了幾塊透鏡,他開始琢磨怎麼能把他們組合起來。經過一番努力,他成功了,伽利略製成了第一架放大倍數為3的望遠鏡。經過一番改進,他又製成了8倍的望遠鏡。伽利略把這架望遠鏡獻給了威尼斯議會,那些議員們果然看到了用肉眼根本看不到的船隻,這讓議員們大為欣喜,他們敏銳地意識到伽利略的這個發明有很重要的國防價值。為了表彰他,議會決定升任伽利略為終生教授。

伽利略向威尼斯大侯爵介紹如何使用望遠鏡

伽利略把望遠鏡伸向了夜晚的星空。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意義非凡的舉動,套用一個著名的句式,就是:伽利略的一個小動作,卻是人類的一個大動作。伽利略把望遠鏡最先對準的是月亮。當月亮的圓面通過鏡頭在伽利略的眼中首次出現時,他驚呆了,用肉眼看上去光滑無暇的月亮居然是一個大麻子,表面布滿了坑坑窪窪的圓形坑洞。在對月亮進行了幾周的觀測後,伽利略把望遠鏡對準了木星,這將是一個重要的時刻。

月相的變化

經過1610年1月連續多個夜晚的追蹤觀測,最終他確信,有四顆小星星圍繞著木星轉動。伽利略把他的天文觀測成果以及望遠鏡的原理寫成了《星跡信使》,結果在整個歐洲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無數業餘天文愛好者和專家學者都拿起瞭望遠鏡對準月亮和木星觀測。當伽利略的觀測發現被全歐洲的無數天文愛好者證實後,教會開始坐不住了,為什麼?因為教會一直以來支持的託勒密學說首次遭遇到了反證的尷尬。不是說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繞著地球轉嘛。現在,鐵證如山,有星星是繞著木星在轉,而不是地球。教會該如何面對這個天文發現。

木星

伽利略的發現還讓另外一個我們熟悉的人激動不已,他就是克卜勒。伽利略的發現讓克卜勒揚眉吐氣,既然木星有能力拉住四個衛星,那麼地球當然也就可以拉住月亮了,自己關於行星力量的猜想被伽利略的發現證實了,克卜勒實在是太高興了。木星四顆衛星的發現,讓教會很受傷,也埋下了對伽利略仇恨的種子。此時的伽利略又把他的望遠鏡對準了金星,很快,他的發現給託勒密的地心說帶去了最後的致命一擊。


伽利略的望遠鏡中,金星不再是一個圓點,而是一個月牙狀的形狀,並且會出現盈虧變化。這個發現又轟動了整個天文學界,大家紛紛又把望遠鏡對準了金星,很快,金星的盈虧變化被公認。託勒密的地心說模型無法解釋金星的盈虧現象,而哥白尼的日心說模型卻能很好地解釋。金星的盈虧變化就成了日心說最好的佐證。

金星的盈虧變化

利略毫不忌諱地四處宣傳哥白尼的日心說,越來越多的人站到了哥白尼的陣營。羅馬教廷終於坐不住了,如果任由事態繼續發展下去,教會對人們的精神統治將發生動搖。1616年2月,羅馬教廷宣布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為禁書,日心說的統統觀點都是荒謬的,是異端邪說,不許任何人再加以宣揚,否則將被推向宗教裁判所。伽利略首當其衝,成了教會打壓的重點對象。在教會的高壓下,伽利略不得不退讓了,他聲明停止宣傳哥白尼的理論。

伽利略手稿

1623年,老教皇駕崩,新教皇烏爾本八世上位,他是一個相對開明的人,並且還是伽利略的朋友。伽利略抓了個機會試探性地建議教皇取消禁令,教皇雖然沒答應,但是他也不反對伽利略寫一本討論託勒密和哥白尼主要觀點的書,當然,教皇要求伽利略要客觀,不得貶低託勒密,吹捧哥白尼,尤其不能在書中作出地球在運動的結論。

託勒密的地心說模型

伽利略立即回家開始動筆寫書,他用了整整5年的時間,寫了一本書,叫《關於託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他把自己半輩子的研究成果在這本書中集中發表了出來。這本書在物理學史上非常重要,因為伽利略首次解答了那個困擾了學界2000年的問題:地球如果轉動,為什麼人們體會不倒?整本書設計了三個人物的四天對話,這三個人物分別象徵著伽利略自己、託勒密的擁躉和一個居中立場的小白。這三個人你來我往,談了四天的話,相當於分成了四個章節。第一天他們討論天上的星星是不是永恆不變的。第二天討論地球到底是不是在自轉。第三天討論地球有沒有繞著太陽公轉。第四天討論潮汐是怎麼形成的。從今天的眼光來看,除了第四天的觀點是錯誤的以外,其他三天的內容即使到了今天也不過時,依然可以作為正經的科普讀物。其中最為經典的就是第二天的對話內容,伽利略完美地解答了人們對地球自轉的所有質疑,正式描述了那著名的伽利略相對性原理:力學規律在慣性系中保持不變。

哥白尼的日心說模型

然而,教皇對此書很不滿,下令查禁《對話》。伽利略被判終生軟禁在家裡,一直要到三百多年後的1980年,羅馬教廷才替伽利略翻了案,宣布他無罪。伽利略雖然「認罪服法」了,但是他所建立的理論學說卻像病毒一樣,在歐洲的大地上擴散,傳播,哥白尼的學說終於成了無冕之王。但我們依然在等待另一個天才的出現,他解開了克卜勒心中最後的秘密。


你可能還想看

三大定律震驚世界!克卜勒如何成了天空的立法者?

推翻「地心說」:哥白尼如何知道地球圍著太陽轉?

「渾天如雞子,地如蛋中黃」 張衡到底知不知道地球是圓的?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獨霸天下1500年,託勒密的宇宙是怎樣煉成的?


相關焦點

  • 科普丨 伽利略用望遠鏡到底看到了什麼秘密?
    伽利略把這架望遠鏡獻給了威尼斯議會,那些議員們果然看到了用肉眼根本看不到的船隻,這讓議員們大為欣喜,他們敏銳地意識到伽利略的這個發明有很重要的國防價值。為了表彰他,議會決定升任伽利略為終生教授。當月亮的圓面通過鏡頭在伽利略的眼中首次出現時,他驚呆了,用肉眼看上去光滑無暇的月亮居然是一個大麻子,表面布滿了坑坑窪窪的圓形坑洞。在對月亮進行了幾周的觀測後,伽利略把望遠鏡對準了木星,這將是一個重要的時刻。
  • 第一位用望遠鏡仰望星空的人——伽利略
    絕大部分人還是認同託勒密的地心說,而伽利略是其中比較重要的支持的支持者之一。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是義大利的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工程師,現代科學之父、物理學之父、觀測天文學之父。16歲時,伽利略進入比薩大學,學習醫學。
  • 院士說 | 伽利略的望遠鏡發現月亮什麼秘密?
    朋友,你們的手機裡,其實都有個望遠鏡。有些手機甚至有數十倍的光學望遠鏡,遠在數十米外的景物可清楚地拍下來。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伽利略,他出生於義大利比薩(Pisa),他的父親是一位有名的科學家。傳說在1581年,還是學生的伽利略在比薩大教堂做彌撒,他看著教堂的吊燈隨風擺動,便用自己的脈搏作為參考來測量擺動的頻率。
  • 哈佛醫學研究員用劇毒物將妻子殺死 被判終身監禁
    左為奧託姆·克萊因,右為羅伯特·費蘭特 人民網2月5日訊 據美國媒體報導,66歲的羅伯特·費蘭特(Robert Ferrante)因2013年4月將劇毒物加入妻子的飲料中,導致其妻41歲的奧託姆·克萊因(Autumn Klein)死亡,去年11月被判一級謀殺罪名成立。
  • 望遠鏡是伽利略發明的嗎?不,但伽利略與望遠鏡和火星有一段故事
    打破這一僵局的歷史時刻,是「透鏡」功能的發明,通過不同種類的「玻璃透鏡的組合」,人類可以看到極細微的東西(顯微鏡),也可以看到很遠處的東西(望遠鏡)。伽利略正是用望遠鏡觀測火星的第一人,但這對他來說似乎無法定義福禍。這是由於他既因為用望遠鏡觀察火星、金星等星球而聞名,也因觀察後得出的日心論被囚禁。許多人以為望遠鏡是伽利略發明的,其實不然。
  • 港大副教授張祺忠用電線勒頸殺妻,被判終身監禁
    【環球網綜合報導】港媒剛剛消息稱,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副教授張祺忠2年前在香港大學偉倫堂的宿舍內用電線勒頸方式殺妻,他早前被裁定謀殺罪成,今天(3日)在香港高等法院被依例判處終身監禁。法官稱案件對被告及其家人均是悲劇。
  • 霍金在伽利略逝世300年後出生,他們分別做出了什麼貢獻?
    1642年1月8日,在物理學史上是個不平凡的日子,年數已高的伽利略·伽利雷在義大利佛羅倫斯溘然長逝。3個世紀後的1942年1月8日,一個新生兒降生在英國牛津,被父母命名為史蒂芬·霍金。伽利略與霍金 前者的忌日與後者的生日相隔整整300年 | Wikimedia Commons伽利略和霍金同為劃時代的物理學家,前者的忌日與後者的生日正好相差整整300年,這一美妙的巧合一直為物理學界津津樂道
  • 世界上第一架望遠鏡,伽利略用它看到了什麼?
    大家都知道,伽利略是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遠鏡的製造者和用它來觀測星球的人。他用望遠鏡看到了一個新奇的世界,開拓了人們對星球世界認識的領域,但這僅僅是一個開始。伽利略望遠鏡的口徑只有4.4釐米,用它來看星星,效果雖然比眼睛強得多,但還是太小了。
  • 「讀史」木星衛星的發現,改變了伽利略的人生,就在1610年1月7日
    1610年1月7日,義大利的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伽利略用望遠鏡首次發現了木星的衛星,木星四顆衛星的發現,讓教會很受傷,也埋下了對伽利略仇恨的種子。伽利略把這架望遠鏡獻給了威尼斯議會,那些議員們看到了用肉眼根本看不到的船隻,大為欣喜,同時,也敏銳地意識到伽利略的這個發明有很重要的國防價值。為了表彰他,議會決定升任伽利略為終生教授。當伽利略仰望浩瀚無邊的夜空時,他把望遠鏡伸向了閃耀的星星,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意義非凡的舉動。
  • 香港大學前副教授張祺忠用電線勒頸殺妻,被判終身監禁
    【環球網綜合報導】港媒消息稱,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副教授張祺忠2年前在香港大學偉倫堂的宿舍內用電線勒頸方式殺妻,他早前被裁定謀殺罪成,今天(3日)在香港高等法院被依例判處終身監禁。法官稱案件對被告及其家人均是悲劇。
  • 霍金在伽利略逝世300年後出生,這天分別是他們的生日和忌日
    1642年1月8日,年數已高的伽利略·伽利雷在義大利佛羅倫斯溘然長逝。3個世紀後的1942年1月8日,一個新生兒降生在英國牛津,被父母命名為史蒂芬·霍金。伽利略與霍金 前者的忌日與後者的生日相隔整整300年 | Wikimedia Commons伽利略和霍金同為劃時代的物理學家,前者的忌日與後者的生日正好相差整整300年,這一美妙的巧合一直為物理學界津津樂道
  • 湮沒400年 伽利略手繪水彩月面圖現世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人類登上月球不過是幾十年前的事,但早在400年前就已經有人首次用望遠鏡看清了月球表明的真面目,他就是大科學家伽利略。日前,伽利略親手繪製的5幅月球表面水彩真跡在失蹤4個世紀後首次重見天日。
  • 科學泰鬥伽利略的故事
    伽利略從眼鏡店買回了幾塊透鏡,他開始琢磨怎麼能把他們組合起來。經過一番努力,他成功了,伽利略製成了第一架放大倍數為3的望遠鏡。經過一番改進,他又製成了8倍的望遠鏡。伽利略把這架望遠鏡獻給了威尼斯議會,那些議員們果然看到了用肉眼根本看不到的船隻,這讓議員們大為欣喜,他們敏銳地意識到伽利略的這個發明有很重要的國防價值。為了表彰他,議會決定升任伽利略為終生教授。
  • 小小的望遠鏡帶動的天文學,細說伽利略與望遠鏡的故事
    學生們就自己想辦法,用木頭製作了一個很高很高的講臺,放到最前面,每次伽利略上課就爬到那個上面去講課,這樣能讓所有的人都看見他。大學是一個做研究的好地方。伽利略後來自己也說,他在大學當教授那些年是他這輩子最舒暢的時候,那個時候伽利略深入研究了許多科學問題,包括運動學,還有建築學多個方面,天文學也是他的研究範圍。
  • 香港大學前副教授張祺忠殺妻被判終身監禁_杭州網
    中新社香港12月3日消息,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前副教授張祺忠早前被陪審團以大比數裁定謀殺罪名成立,3日在香港高等法院被判處終身監禁。據港媒報導,56歲的張祺忠案發時是港大機械工程系副教授,身兼偉倫堂舍監。案情指,張祺忠2018年8月17日在偉倫堂住所用電線勒斃妻子陳慧文。
  • 勇於探索的人--探索天空的伽利略
    1609年,義大利人伽利略第一次把望遠鏡指向星空,之前,人類一直是用肉眼來直接觀測星空的。望遠鏡的放大倍數是望遠鏡物鏡的焦距與目鏡的焦距之比。伽利略用望遠鏡觀測到月球是一個崎嶇多山的星球。在月球分別處於白晝和黑夜的兩個半球之間的邊界,伽利略看到了灰斑,他認為這些灰斑是受陽光照射的山頂,由於光照,產生明暗兩面,於是,明暗界限成為凹凸不平的形狀。通過望遠鏡,伽利略看到了處於低洼區域的灰色平原,而且,伽利略不相信那裡有水。
  • 史上今日:1609年8月21日 伽利略制出人類第一架天文望遠鏡
    伽利略(1564年—1642年),義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哲學家,近代實驗科學的先驅者。1564年2月15日生於義大利西北部的比薩城,伽利略自幼受父親的影響,對音樂、詩歌、繪畫以及機械興趣極濃,也像他父親一樣,不迷信權威。1609年8月21日,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展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按照科學原理製造出來的望遠鏡。最早發現望遠鏡秘密的不是伽利略,而是一位叫利波塞的荷蘭眼鏡商人。這人在製造鏡片的時候,把一塊凸透鏡和一塊凹透鏡合在一起往外看,遠處的東西就變近了。
  • 港大副教授張祺忠殺妻判終身監禁,曾布下妻子失蹤疑局
    來源標題:港大副教授張祺忠用電線勒頸殺妻,被判終身監禁 港媒剛剛消息稱,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副教授張祺忠2年前在香港大學偉倫堂的宿舍內用電線勒頸方式殺妻,他早前被裁定謀殺罪成,今天(3日)在香港高等法院被依例判處終身監禁。
  • 伽利略:望遠鏡的發明和發展(上)
    根據說明,這是伽利略本人的手指。確切地說,這是他右手的中指。伽利略的手指告訴我們什麼呢?我們容易想到,這是指向教皇的相當有力的姿勢。教皇曾經檢查他的言詞,壓制他的思想並監禁他的肉體。或者,也許他正在把我們引向他的偉大發現:他用望遠鏡揭示的宇宙?
  • 在校內宿舍殺害妻子,港大副教授張祺忠被判終身監禁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楊偉民】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前副教授、校委會成員張祺忠2018年8月在校內宿舍偉倫堂殺害妻子陳慧文,並輾轉將屍體運到辦公室,最終被警方逮捕。陪審團日前以5比2裁定他一項謀殺罪名成立後,3日法官判處他終身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