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一日·美好小康:明天,隨作家哲夫走進山西岢嵐

2020-12-01 澎湃新聞

2020中國一日·美好小康:明天,隨作家哲夫走進山西岢嵐

微信公眾號「瀋陽交通廣播」

2020-11-20 18:12

「中國一日」出徵寄語:

凝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的榮光和感動,

為高光時刻定格。

從清晨到日暮,

見證960萬平方公裡的幸福。

中國一日,美好小康,

著色幸福,詩寫希望! 

2020

中國一日美好小康

2020年是我們國家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在國家精準扶貧的政策支持之下,廣大扶貧幹部和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幹,如期實現了脫貧。脫貧之後,還要穩得住,還要實現更高的目標,群眾還想要過上更美好的生活。為此,2020年11月21號,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瀋陽廣播電視臺、中國作協創研部、中國作家網承辦的《2020中國一日·美好小康——隨作家走進故事》大型超長全媒體直播,用作家的視角,用媒體的鏡頭,來見證、記錄我們國家脫貧攻堅的歷程,講述群眾脫貧奔小康的故事。瀋陽新聞綜合頻道,986路上好朋友全媒體記者也有幸參與其中,見證奇蹟。在籌備直播的過程中,他們把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寫成一個個故事,發回瀋陽。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山西岢嵐縣的故事。

秋冬時節,北方樹枯草黃,到處顯示出蕭瑟的景象。在晉西北黃土高原中部,管涔山北麓,有一個地方叫岢嵐縣。很多人不會讀「岢嵐」兩個字,也可見這裡並不為人熟知。但是要說,同為一個地區所轄,距離不足兩百公裡的五臺山,很多人會恍然大悟。沒錯,五臺山與岢嵐縣都屬於忻州市。但一個如雷貫耳,一個成了生僻字。

岢嵐怎麼讀?岢嵐在哪裡?

你想要的答案都在這裡

岢嵐縣全縣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冬季漫長,秋季短暫,夏無酷暑,是個避暑的好地方,但作為一個山區縣,農業生產卻受到極大限制。由於絕大部分貧困人口居住在土、石山區的溝溝岔岔,異地搬遷成為岢嵐縣扶貧開發的主要方向。

記者在籌備「2020中國一日美好小康」——隨作家走進故事大型全媒體直播的過程中,接觸了很多的人,聽到了很多的故事,也讓我們對脫貧攻堅有了更深切的認識。如今,走進岢嵐的各個集中安置點,你已經很難把這個地方與貧困聯想起來。幸福,在村民們臉上綻放,也在他們的血液中流淌。

本次採訪中,作家哲夫老師又來到了曾經的貧困戶劉玉英家......

劉玉英現在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呢?

11月21日 雲上揭秘!

岢嵐直播時間:11月21日 13:05,記者將帶領我們走進山西岢嵐。

《2020中國一日•美好小康——隨作家走進故事》

大型超長全媒體直播節目11月21日7:00-19:00不見不散

(原題為《986頭條| 岢嵐怎麼讀?岢嵐在哪裡?》)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中國一日,山西,岢嵐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一日》蓄勢待發 全媒體記者跟隨《石竹花開》作者 再訪寧夏閩寧鎮
    《中國一日》出徵寄語中國一日,美好小康,中國一日美好小康《2020中國一日•美好小康——隨作家走進故事》大型超長全媒體直播項目已經正式啟動帶你一起見證美好小康,感受閩寧鎮的變化。中國一日•美好小康》——隨作家走進故事
  • 中國一日丨「中國天眼」帶來旅遊熱,走進貴州大山的天文小鎮
    中國一日丨「中國天眼」帶來旅遊熱,走進貴州大山的天文小鎮 11月21日,一場時長12小時的超長全媒體直播啟幕,從7點到19點,見證中國不同地方的美好一日。
  • 作家哲夫:非常可怕的「環保疲勞綜合症」
    哲夫不無遺憾地說。自然受到肆無忌憚的破壞,環境受到前所未有的汙染。面對現實,哲夫以一個文學家使命感拿起了手中的筆,在上個世紀的1979年,寫了個電影劇本,名為《山林的女兒》,故事大意是寫一個林區女孩進入大城市,因反差巨大而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的不適應。也不外乎是順應當時的世界電影潮流,謳歌歸真返璞。西影廠的導演滕文驥對此感興趣,跑到山西找到哲夫,要他去廠裡改本子。
  •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岢嵐地區熱層中性風場統計特徵和建模研究
    在東亞地區,尤其是在中國區域一直缺少對熱層風場的觀測資料,這一地區的熱層風場特徵和HWM系列風場模型在中國地區的適用性一直缺乏考證。在近十年內,中國地區熱層中性風場的測量及相關研究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地球與行星物理院重點實驗室楊長俊博士和其導師趙必強研究員收集和整理中國氣象局2011年在山西岢嵐部署的一套FPI觀測系統從2011年11月至今總共2087個夜晚的熱層風場觀測數據,研究了此地區熱層中性風場對季節、地方時、太陽活動性和地磁活動變化的響應,並與以往的熱層風場觀測進行了比較。
  • 總書記的深情牽掛,山西岢嵐縣趙家窪村的精準脫貧故事
    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不管任務多麼艱巨、還有多少硬骨頭要啃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窗花貼滿窗,身上穿新裝,跟習近平總書記的合影掛在客廳牆上……走進山西省忻州市岢嵐縣廣惠園移民新村,劉福有、曹六仁、王三女3戶家裡,洋溢著搬遷後的喜悅。「自打住進樓,活法都變了:每天勤洗臉、周周要洗澡,可講究了。不想閒著,還在保潔公司找了份工作,每個月有1000多元工資,可好咧。」
  • 岢嵐地區熱層中性風場統計特徵和建模研究獲進展
    在東亞尤其是中國區域,長期缺少對熱層風場的觀測資料,這一地區的熱層風場特徵和HWM系列風場模型在中國地區的適用性缺乏考證。近十年內,中國地區熱層中性風場的測量及相關研究得到發展。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與行星物理院重點實驗室博士楊長俊與其導師、研究員趙必強,收集和整理2011年中國氣象局在山西岢嵐部署的一套FPI觀測系統自2011年11月至今共2087個夜晚的熱層風場觀測數據,研究此地區熱層中性風場對季節、地方時、太陽活動性和地磁活動變化的響應,並與以往的熱層風場觀測進行比較。
  • 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奔向小康」環伍姓湖長跑比賽盛大開賽
    9月20日,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奔向小康」環伍姓湖長跑比賽在中國山西省運城市永濟伍姓湖溼地公園盛大起跑。來自全國各省、市的專業運動員、各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跑步愛好者及群眾近5000人參加了開幕活動。
  • 大唐山西新能源7家光伏電站、風電場安全穩定控制裝置採購公告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大唐岢嵐大陽坡、岢嵐燕家村二期、渾源凌雲口二期、渾源密馬鬃梁風電場、渾源澤清嶺風電場、左雲五路山風電場、天鎮環翠山光伏電站項目安全穩定控制裝置採購-2020 年 5 月大唐集團山西分公司大唐山西新能源公司招標公告項目名稱:大唐岢嵐大陽坡
  • 「美好星球,明天見」 歐萊雅中國年度綠色消費倡導啟動
    與「明天合伙人」同行,「綠色包裹塗鴉徵集令」、聚划算首個可持續主題「集團歡聚日」拉開序幕上海2020年7月4日 /美通社/ -- 繼集團在6月25日在法國巴黎宣布了集團全新的可持續發展項目「歐萊雅,為明天」和一系列面向2030年的宏偉目標,歐萊雅中國今天在上海向中國市場陳述了這一全球項目的細節,並揭曉了為支持「歐萊雅,為明天
  • 張海迪:為殘疾人創造美好的小康生活
    貫徹落實好《意見》,為殘疾人創造美好的小康生活,是當前殘疾人工作的頭等大事。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殘疾人的殷切期盼  殘疾是生命的一種存在形態。在過去很長的歷史時期,殘疾人曾經被歧視,甚至被遺忘在社會的角落裡。今天,隨著社會的文明進步,無論在中國,還是在世界,殘疾人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實現中國夢的五個關係
    作者:中國浦東幹部學院 奚潔人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黨的十七大強調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了「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戰略任務。
  • 第十一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走進一個不一樣的山西
    山西日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輯任靈傑向採訪團代表、山西新聞網總編輯胡凱民授採訪團團旗西部網訊(記者 王堃)於9月21日正式開啟的第十一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活動,主題為「走進山西看發展」。來自全國各地59家重點網絡媒體的記者、編輯們走進三晉大地,深入呂梁、晉中、陽泉、太原四市進行走訪,主要圍繞山西在文化旅遊業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記錄山西創新發展的豐碩成果。說到山西:平遙古城、喬家大院、杏花汾酒、老陳醋……相信這些每個山西人都能如數家珍;全國人民也是耳熟能詳。
  • 《早餐中國》第三季首播 「一日之食」IP聚焦美食人情故事
    今日,《早餐中國》第三季正式播出,作為騰訊視頻自製美食紀錄片IP「一日之食」的開篇之作,《早餐中國》第三季首集走進山西蔭城,通過特色早餐「豬湯」,展現出當地的美食風味與風土人情。《早餐中國》第三季首播 聚焦人情故事傳遞美食能量10月19日《早餐中國》第三季開播,首集走進山西省蔭城記錄當地最有名的早餐「豬湯」,從清晨五點出攤到天色大亮,往來的顧客絡繹不絕,連續熬煮3-4小時的豬湯,搭配酥軟的千層餅,讓每一位食客感受到起床後第一頓早餐的溫暖與能量。
  • 岢嵐育成我國第三個絨山羊新品種
    岢嵐養羊業歷史悠久,被譽為「騎在羊背上的岢嵐」「三晉絨山羊第一縣」。從上世紀80年代起,歷屆縣委、縣政府始終把養羊作為脫貧致富抓手,積極開展絨山羊品種改良,提高絨山羊的品種質量。培育新品種的主陣地是岢嵐縣種羊場,由省農業廳統一組織協調,省市縣有關部門和養羊科技工作者和養殖戶聯合攻關,近30年不懈努力才成功。
  • 山西旅發大會,為什麼選址忻州?
    9月9日至9月10日, 2020年山西省第六次旅遊發展大會 在山西忻州舉辦。 本次旅發大會開幕當天, 發布了山西人談家鄉的紀錄短片 ——《我在這裡長大》。
  • 熱力工程直埋無縫保溫管岢嵐
    熱力工程直埋無縫保溫管岢嵐玻璃鋼防腐層成形工藝:將環氧玻璃鋼糊制在金屬的內表(也有糊的外表)層上,以求對該設備(設備)進行防腐維護。根本做法是:基底處理在糊制環氧玻璃鋼防腐維護層前,需要對金屬或砼(代表混凝土,外表進行處理。
  • 【奔向小康】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奔向小康」環伍姓湖長跑賽場地...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9月20日,國家農業部、山西省人民政府將在我市伍姓湖溼地公園舉辦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奔向小康」環伍姓湖長跑賽。
  • 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奔向小康」環伍姓湖長跑比賽盛大起跑
    9月20日,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奔向小康」環伍姓湖長跑比賽盛大起跑,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名專業選手和2700名健康跑選手整裝待發,帶著豐收的喜悅奔向終點。農業農村部市場信息司司長唐珂出席開幕式並講話,市長儲祥好致歡迎詞,副市長衛再學、市政府秘書長張保安出席開幕式。
  • 《一日之食》首發片單 塑造全新美食打卡風向標
    2020年10月14日,《一日之食》美食紀錄片IP正式公開主海報,「一日之食」是騰訊視頻紀錄片自製的全新美食紀錄片IP。由《早餐中國》、《開動吧海鮮》、《向著宵夜的方向》、《沸騰吧火鍋》組成首發內容矩陣。一日之食以「吃好一餐、美好一天」作為Slogan,通過有鮮明時間性、場景感的內容,刻畫出不同地域、年齡、職業、面貌的美食人物肖像。
  • 中國太行山之西——山西
    山西省地圖一、 地理定位山西位於太行山之西,黃河以東。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自古被稱為「表裡山河」。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造像5萬1千餘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紀時中國傑出的佛教石窟藝術。其中的曇曜五窟,布局設計嚴謹統一,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雲岡石窟於2001年12月入選《世界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