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黑死病,人間煉獄數千萬人死亡,這個小村莊卻永留青史

2020-11-30 心安歷史說

從遠古社會到現代社會,諸多恐怖的疾病給人們帶了沉重的災難。《出埃及記》之中記載了埃及曾經出現過的十大瘟疫;雅典鼠疫不僅帶走了雅典城邦三分之一的人口,還帶走了政治家伯裡克利的性命;2世紀羅馬帝國的瘟疫,連當時的國王馬可都沒有倖免……

然而,沒有一場瘟疫的慘狀,比得上14世紀在歐洲肆虐的黑死病。根據不完全統計,1348年—1350年僅僅三年之內,歐洲就有3千萬人死於黑死病。

跳蚤,燎原的邪火

「黑死病」(the Black Death)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不會陌生。大多數學者認為,這場起源於1348年夏季的恐怖疾病就是鼠疫病,中世紀人們稱之為「大死亡」或者「大瘟疫」,一直到後來,「黑死病」才用來特指這場慘痛的鼠疫。從前人們認為,「黑」是指患者在患病之後身體會出現黑斑,其實這只是一方面,「黑」代表著人類對於這場瘟疫的本能恐懼。

14世紀地球正處於小冰川時期,因為氣候惡化,莊稼無法正常生長。農民身體素質越來越差,甚至出現饑荒,他們離開曾經賴以生存的土地,轉而前往森林、沼澤地墾荒,或者只能採集草木野果為食。因為森林植被大面積被破壞,環境問題更加顯著。中世紀歐洲四處興起女巫迫害運動,而貓這種寵物也成了攻擊對象,遭到了大範圍的屠殺。

此外,中世紀的歐洲衛生條件極差,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房屋大多是簡陋的木質結構,空間狹小,在鄉村,人和牲畜同住一屋,在城市,基本上是好幾人睡一張床。所有的糧食穀物被堆放在居室裡。糞便和垃圾被人們隨意丟棄,即便是在倫敦街道,也處處可見牲畜的屍體、被人們從樓上潑下來的排洩物,或拋下來的垃圾。人們不敢洗澡,大家都認為水是危險的,甚至覺得清洗肉體是對靈魂的褻瀆……

這一切,似乎都在為這場黑死病醞釀準備著。

1938年6月,黑死病在英國梅爾科姆港登陸。這些病毒寄居在老鼠身上,它們和人類幾乎是零距離接觸。老鼠身上的跳蚤成為鼠疫的中間宿主,特別是印度鼠蚤,傳播的速度極為驚人。

沒有天敵,生活環境合適,糧食尋找方便……這些老鼠迅速在城市之中繁殖,而攜帶著病毒的跳蚤,輕輕鬆鬆躍上了人類的身體,就像邪惡的星火,跳上了乾草垛上,一觸即燃。

煉獄,驚慌失措的醫者

黑死病並非是一種鼠疫,而是由腺鼠疫、肺炎鼠疫和敗血症鼠疫三種鼠疫混合的形式進行傳播。患者染上黑死病之後,最快在半天就死亡。哥特弗萊在《黑死病》一書之中有著這樣的記載:「患者發病後迅速死亡,甚至在與人交談時突然倒地死亡……許多地方挖大坑對死者進行群體埋葬,每天有數百人死亡……所有人都以為是世界末日來了。」

根據史料記載,在1348年,英國人口還在400萬以上,而到了1377年,只剩下了僅僅250萬人口。僅僅是倫敦一個城市,就有10萬人死在這場鼠疫之中。

而面對突如其來的鼠疫,無論是統治者還是民眾,都驚慌失措,他們努力嘗試各種防治方式,都以失敗告終。

被宗教左右的百姓們堅信這是神對於人類墮落的懲罰,所有人痴迷於佔星或者巫術之中,也有人聲稱自己是先知,騙取人們的錢財;人們精神上出現了極大的問題,有人赤身裸體在大街上狂奔,自虐肉體,大喊「我有罪」;有人將瘟疫怪罪在動物身上,瞬間街道上四處都是家禽或者貓狗的屍體,卻助長了老鼠的肆虐。

教會堅持天譴說,他們認為主要的防治方式就是不停地向上帝懺悔,這種愚昧的方式雖然能從一定程度上安穩人心,但讓人們聚集在一起懺悔,加速了病情的傳播。

中世紀醫學水平極為落後,醫者認為,人們之所以得病,就是人體四種體液紊亂的後果。因為始終找不到黑死病的病因,醫生們又不可能無動於衷,於是他們想出了不少奇葩的治療方案,比如通便、催吐、放血、煙燻房間、用尿洗澡……法國著名外科醫生喬利阿克甚至認為,醫生可以通過凝視患者的眼睛達到治療的目的。還有的醫生認為黑死病來源於空氣之中的邪氣,提倡民眾們「以毒攻毒」,用強烈的臭味掩蓋這種邪氣,為此,很多患病者不得不蹲在茅坑前聞幾個小時的屎臭味。

所謂病急亂投醫,而醫生急了該怎麼辦?沒有人能給醫生答案,各種療法層出不窮,唯有一種是真的見效的——隔離。

當時很多醫生已經知道穿隔離服,他們甚至帶著面罩保護眼睛。這個面罩有一個鳥嘴形狀的凸出部分,裡面放著氣味濃烈的草藥,專門用來淨化空氣。隨即,各國政府也開始強制病人隔離,並且制定了「舉報」、「消毒」、「死者埋葬」等一系列正確的舉措。也有人意識到了個人衛生問題,開始注重個人情節,洗頭洗手和洗衣成為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很多人認識到肥皂有清潔的作用,也極力迴避患者。

亞姆村,英雄永留青史

「隔離」成了唯一杜絕黑死病的手段,在這場瘟疫之中,親友不認,相互殘殺的亂象處處可見,卻有那麼一座小小的村莊,譜寫了一段悲壯的史詩。

當黑死病通過跳蚤在英國南部大肆蔓延之時,英國北部還是一片寧靜。1665年,一位倫敦商人將一批布料送到亞姆村的一戶裁縫家中,而這批布料裡就有攜帶病毒的跳蚤。很快裁縫一家染病逝世,村子裡300多口人立刻慌了,想要動身逃往沒有疫情的北方。而村子裡的神父威廉姆·莫泊桑提議所有的村民留在村子裡,不要將病毒帶出去,他們用石頭築起了高牆,保證沒有人出去,也不會有人進來。

當時村子裡大部分的人還沒有顯示出症狀,但很快,村民接二連三地死去。他們痛苦地送走親人和鄉鄰,在死亡前痛苦掙扎,接連400多天,他們成功將黑死病擋在南方,成了保護北方的最後一道門。

這場瘟疫最終退散了,這座距離曼徹斯特僅僅35公裡的小村莊,成為至今人就被英國人尊重的英雄村莊。全村344個村民,最後只剩下了77個人,這些人大部分是孩子和婦人,因為他們早早被神父隔離安置在教堂裡,得以倖免遇難。今天的亞姆村居民們聽著先輩的故事長大,他們善良淳樸,2019年,他們拒絕政府給予的獎勵,此前數百年,他們從來沒有要求英國給他們嘉獎什麼。

瘟疫的爆發和人類文明的發展息息相關,黑死病爆發在人口大融合、醫學卻還未突破的尷尬時期,諸多歷史因素的偶然,遭成了這場災難的必然。而如今的武漢,就像當年的亞姆村一樣,封鎖了病痛,也封鎖住了自己的退路,為了國民的生命安全,他們犧牲了自己,患者承受著來自身體的痛苦,其他人也在承受著來自精神的壓力,面對空曠的街道,忍受著網絡暴力。

這座英雄城市,值得我們尊敬,如果你不能幫助他們,至少不要傷害他們!

相關焦點

  • 數千萬人死亡,教會自身難保,黑死病改變了中世紀歐洲的歷史走向
    七個世紀前的歐洲,一場大瘟疫肆虐在人類誕生直至不斷繁衍生息的歷史長河中,疾病和死亡無疑是每個人一生中都要遭遇的經歷,而在世界歷史發展的過程當中,早期社會由於社會生產力的局限,使得人們對於疾病的認識始終處於一個非常有限的地步。
  • 中世紀的惡魘「黑死病」
    從1348年到1352年,它把歐洲變成了死亡陷阱,這條毀滅之路斷送了歐洲三分之一的人口,總計約2500萬人!在今後300年間,黑死病不斷造訪歐洲和亞洲的城鎮,威脅著那些劫後餘生的人們。因為,老鼠很容易從被隔離的房子和村莊裡跑出來繼續將瘟疫傳播開去。
  • 歐洲中世紀大瘟疫——黑死病的功與過
    黑死病是一種由鼠疫耶爾森菌感染引起的烈性傳染病,屬國際檢疫傳染病,也是我國法定傳染病中的甲類傳染病,在39種法定傳染病中位居第一位,在過去2000多年裡,黑死病曾多次暴發,造成數以千萬計的人死亡,並一度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 中世紀黑死病中的逆行者:神秘而「邪惡」的鳥嘴面具下聖潔的靈魂
    前言當我們翻看有關於中世紀歐洲的影視文學作品時,總能在其中發現一個神秘的物品,那就是鳥嘴面具。在很多劇作中,鳥嘴面具就是代表邪惡的符號,是為人所不喜的,但是追根溯源,鳥嘴面具在誕生之初卻是善良和奉獻的化身。在那個死亡陰影籠罩下的中世紀歐洲,鳥嘴面具就是穿梭於黑暗中的"幽靈",人們畏懼著它的到來,卻又渴望得到它的救贖,邪惡與聖潔,都只在一念之間。
  • 基因證據:中世紀黑死病如何傳播致歐洲六成人口共2億人死亡?
    據10月最新一期《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發的論文,德國科學家研究了導致歐洲中世紀「黑死病」(Black Death)大流行的病菌基因,發現了「黑死病」從亞洲傳入歐洲的關鍵途徑。歐洲繪畫中所表現的「黑死病」席捲中世紀歐洲的情形。
  • 黑死病變死神煉獄丨中國「陰陽相剋」的理念竟然幫了大忙
    即使之後出現淋巴炎,也沒有絲毫理由懷疑,跳蚤和老鼠是罪魁禍首,當然,結果可想而知,像老人、小孩和窮人,這些抵抗力最低的人,首先死去,接下來,無人能夠倖免,這個小鎮的疫情,使得在第一年裡,就有將近一半的人口死亡,包括布里斯托的52名市議員中的15人,他們的名字被划去,驚恐又困惑的健康人拋下了病患,任由他們自生自滅,城鎮、村寨、甚至家族,都被殘忍劃分為活著和將死的人,丈夫躲避著妻子,父母不再願意和自己孩子親近
  • 中世紀歐洲黑死病是如何爆發的?死了多少人?最後給世界什麼影響
    14世紀的歐洲註定很不平常,不但爆發了令人聞風喪膽的黑死病,還有十字軍東徵,英法百年大戰,教權和王權的較量以及外族的入侵。大概很多人看過權力的遊戲這部精彩美劇,那時的歐洲就是如此。而且搞笑的是,除了龍是假的,像小王子這樣的人物在歷史上都是真實存在的。
  • 中世紀歐洲黑死病中的聖戰士——鳥嘴醫生
    更要命的是該病症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在人群當中蔓延,等到人們意識到瘟疫已經到來之時,已然錯過了最佳防治期,於是困擾歐洲四百年之久的「黑死病」就此爆發。從醫學角度來說,黑死病的直接誘因是跳蚤身上攜帶的鼠疫桿菌所致,這種跳蚤學名稱為「印鼠客蚤」,專門寄生在歐洲當地的黑家鼠身上。不過當時的人們並沒有這樣的醫學常識,也無法將肆虐人間的瘟疫與老鼠聯繫起來,只能將其歸咎於上帝的懲罰。
  • 歐洲中世紀的「黑死病」,死亡人口達2500萬人,比例數超過二戰...
    序言十四世紀的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人來說,那是一段極其不堪回首的歲月。從1347開始,直至1353年,在這短短的六年時間裡,一場空前的浩劫,奪走了將近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這個死亡的絕對人數,佔到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 中世紀歐洲是怎麼爆發的黑死病?死了多少人?最後帶去了什麼後果
    14世紀的歐洲註定很不平常,不但爆發了令人聞風喪膽的黑死病,還有十字軍東徵,英法百年大戰,教權和王權的較量以及外族的入侵。大概很多人看過權力的遊戲這部精彩美劇,那時的歐洲就是如此。而且搞笑的是,除了龍是假的,像小王子這樣的人物在歷史上都是真實存在的。
  • 黑死病如何改變歐洲社會
    死亡籠罩下的恐懼 處在大變革前夜的歐洲沒有人意識到,一場瘟疫正在沿著歐亞大草原的商路從東往西悄悄逼近。接近14世紀中葉,鼠疫在其自然疫原地中亞導致齧齒動物(如黑鼠)大批死亡,迫使寄生的攜帶鼠疫桿菌的跳蚤尋找新的宿主。跳蚤跳到人身上,透過血液把細菌傳染到人體。
  • 瘟疫橫行的日子,中世紀歐洲人如何逃離黑死病噩夢
    黑死病的傳播路徑(圖/網絡)  黑死病發病迅猛,死亡率極高,死狀恐怖,而且極為「平等」。  無論貧富貴賤、年老青壯,都會染病、死亡,無人可免、無人例外。這和常見的季節性疫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所有人都察覺了這場瘟疫不同尋常,於是應對之策紛紛出臺。
  • 中世紀,黑死病讓2500萬歐洲人喪命,為什麼沒在中國蔓延?
    文/仗劍走天涯 中世紀,黑死病讓2500萬歐洲人喪命,為什麼沒在中國蔓延? 新型冠狀病毒的危害,想必如今也有很多的人都已經深刻的認識到了。
  • 黑死病:歐洲人的銘心之痛
    原標題:黑死病:歐洲人的銘心之痛 「圓環形狀的玫瑰,裝滿口袋的花束,灰燼,灰燼,你們都要倒下!」 這首英國童謠《Roses》,相當於英國版《丟手絹》,小朋友們圍成一圈,唱完最後一句就行屈膝禮。然而,童謠背後隱藏著慘烈:它描述的是歐洲黑死病暴發時,很多人臨死前情緒癲狂,跑到大街上肢體亂舞,然後暴斃倒下。
  • 中世紀夢魘——鼠疫「黑死病」竟然對歐洲文明發展產生如此大影響
    其爆發後蔓延以及死亡人數之多的原因在於首先中世紀的歐洲人一旦的病無論病情其治療方法大多時候都是放血,這也就造成了醫療手段單一加之人們一貫的治療思想影響,為黑死病的大規模傳播提供了條件,人們的愚昧加之醫療水品低下其爆發以及蔓延之快可見一斑。其次對比人類文明驕傲的羅馬時代歐洲其城市規劃已經由獨立的下水道排水系統以及廁所變成了汙穢物遍地衛生意識嚴重退步的中世紀歐洲,這種不衛生也加重了黑死病的傳播。
  • 瘟疫成為文藝復興催化劑,黑死病席捲歐洲後,人們的思想開始轉變
    顯然起初這種不起眼的局部病毒感染,在短時間之內迅速成為了西歐世界的惡魔,並且在此之後肆虐了長達三個多世紀,數千萬人因此而喪命。在黑死病面前,沒有先進醫療防禦系統和治療手段的西歐人,迅速被鼠疫吞沒,而一向以上帝作為庇護的天主教人士,在此次醫療災難面前,同樣也不能倖免於難。
  • 黑死病,歐洲中世紀的大瘟疫背後,和苦命的小黑貓有什麼關係
    英國和德國在2010年合拍過一部電影《黑死病》,故事以1348年開始在歐洲蔓延的黑死病為背景,探討了歐洲中世紀的大瘟疫之下,關於信仰的問題。01黑死病爆發之前,歐洲都發生了什麼?首先,羅馬教皇國建立,基督文化佔據一切,燒死異教徒和女巫。
  • 內蒙古發現腺鼠疫,曾致300萬中國人死亡的黑死病是否會捲土重來
    鼠疫是一種傳染性強、病死率高的烈性傳染病,鼠疫的第一次大規模爆發是在公元542年,在瘟疫傳播的高峰期,每天有5000人到10000人染病死亡,總死亡人數在20萬人以上,幾乎摧毀了君士坦丁堡,並從那裡傳播到西歐,此後又在地中海地區飄掠肆虐兩個世紀之久。
  • 黑死病肆虐中世紀的歐洲,當時的人們想到了哪些方法對付它?
    在歐洲,當時鼠疫被叫做黑死病,這個名字源於患者會由於皮下出血而皮膚發黑。當時,歐洲人用「pestis」這個單詞來稱呼這場史無前例的瘟疫,有人染上了疫病,他的屋子外面就會被刷上一個大大的「P」以提醒他人。隨著疫病的傳播,牆上的「P」越來越多,再往後牆上不再新增「P」了,因為那些負責這個的人也染病死了。
  • 世界歷史必知100事「TOP20 黑死病終結了中世紀?」
    人口的大量死亡,使歐洲社會陷入到動蕩和混亂中,勞動力的銳減,使社會發展長期停滯不前,勞動力的短缺造成城市的敗落、大片農田荒蕪,整個社會一片凋敝。西方學者認為黑死病席捲歐洲「標誌了中世紀的結束。」黑死病對中世紀歐洲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宗教、科技等方面造成了劇烈的衝擊,同時它也為歐洲社會轉型和發展創造了一個契機,在不經意間打破了歐洲教會的專制地位,許多人開始信奉科學勝過信奉上帝,間接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和衛生防疫制度的進步,使歐洲社會從暗無天日的中世紀轉而走向了文藝復興。隨之而來的是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歐洲文明的發展方向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