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成為文藝復興催化劑,黑死病席捲歐洲後,人們的思想開始轉變

2021-01-09 史學先驅

天主教會權威地位動搖

發生在公元14世紀中期的黑死病,在爆發之初迅速席捲了整個西歐大陸,但是這場疾病災難的爆發,卻頗具戲劇性。

公元1346年,早在中國北方草原地帶崛起的蒙古人,開啟了他們轟轟烈烈的徵服運動。蒙古騎兵在廣闊的亞歐大陸上踏平一切,一切軍事力量的抵抗在蒙古騎士面前都不堪一擊,就這樣蒙古大軍徑直達到了歐洲多瑙河附近。

而當在進攻東歐地區,大致是今天的烏克蘭地區之時,蒙古軍隊內部爆發了鼠疫,為了隔絕病毒侵襲和傳染,蒙古人將被感染的死者投入到了敵人的城池之內。

隨後引發了局部地區的鼠疫病毒爆發,而居住在城內的熱那亞人在受到病毒感染之後,出於恐懼迅速離開了自己的居住地,就這樣鼠疫病毒就被帶到了西歐大陸。

顯然起初這種不起眼的局部病毒感染,在短時間之內迅速成為了西歐世界的惡魔,並且在此之後肆虐了長達三個多世紀,數千萬人因此而喪命。

在黑死病面前,沒有先進醫療防禦系統和治療手段的西歐人,迅速被鼠疫吞沒,而一向以上帝作為庇護的天主教人士,在此次醫療災難面前,同樣也不能倖免於難。

病毒面前人人平等的現象,開始被當時一些有民主和人本思想的人士所關注,天主教一向吹噓的上帝之上、人人皆受到上帝庇護的宗教神學思想,在此次鼠疫災難面前被衝擊的七零八落。

也正因此,鼠疫災難過後的西歐人民的思想,開始對天主教產生了懷疑,因為他們按照教會的所說所做,卻並沒有拯救親人的生命,這使得宗教神學思想開始發生動搖。

與之相適應的是,一些睜眼看世界的人本主義思想家,開始走上了歷史舞臺,並由此掀起了近代西歐世界的民主運動。

現實主義思想的興起以及及時行樂意識的盛行

隨著黑死病的大肆爆發,西歐人在面對這種前所未有的醫療衛生事件之時,似乎毫無招架之力,大批大批的患者開始死去,以至於當時在一些小的村莊、城市出現了全境感染的局面。

整個西歐大陸,瀰漫著一種噁心的血腥味和死亡的氣息,病毒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識開始迅速流傳,在鼠疫面前,沒有所謂的高低貴賤之分,也沒有所謂的上帝與平民之分。

這種思想開始作為一種早期的人本意識逐漸覺醒,而傳統的天主教思想,則被此次鼠疫災難致命衝擊。

所謂的上帝在黑死病面前也無能為力的表現,令西歐人民開始懷疑天主教會的權威性,他們一直認為自己一生都在虔誠信仰,並且為教會捐獻了大量財富,但是如今到了上帝解救他們和他們親人的時刻,上帝卻沒有絲毫表現。

因此,廣大西歐人民開始拋棄天主教的權威,他們開始更加注重現實世界的人文關懷,即他們不想像之前無所事事、漫無目的地活在虛無的世界當中。

他們意識到他們是有生命、有靈魂的單獨的人,他們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使命,因此他們積極主張通過實際行動解決實際問題,充分發揮人的主動性,而及時行樂便是他們能夠在現實世界中,不虛度自己一生的重要舉措。

黑死病嚴重影響了今後西歐社會的經濟發展

中世紀的西歐雖然牢牢被天主教會的神學思想籠罩和控制著,但是從其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性質和水平來看,封建經濟已經在諸多地區建立,只不過存在究竟是國王控制教會,還是教會控制國王的問題。

封建經濟得以建立的基礎,便是封君封臣政治體制的建立,同時基層社會的中世紀農奴體制的出現,也為封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勞動力保障。

然而此次黑死病的肆虐,直接令整個西歐世界損失數千萬人,要知道損失這麼多人意味著,西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在面臨著人口危機。

人口數量大幅度減少,使得西歐社會可以利用的勞動力在直線下降,特別是農奴體制在缺乏農奴的情況下開始走向瓦解。

在這種情況下,西歐世界的社會經濟出現了嚴重的倒退,而一度興起的城市經濟,在黑死病的侵襲之下也走向了衰落。

特別是城市手工業經濟,在大批手工業者因病而喪失生命之後,這些小作坊也最終一個個走向崩塌。

而在此次黑死病結束之後不久,西歐世界爆發了極具影響力的文藝復興運動,這實際上也是一場初級資產階級運動,其中一條便是對於城市經濟的恢復與發展展現出了極大的渴望。

這種在經濟層面上的毀滅性打擊,令西歐生產力嚴重下降,對於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西歐社會經濟的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

相關焦點

  • 14世紀蔓延歐洲的「黑死病」,緣何成為「文藝復興」的導火線?
    中世紀從西羅馬滅亡為開端,到14世紀文藝復興開始為終結,前後延續將近1000年。此時,西方處在封建社會時期。近代以14世紀為起點,是隨著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宗教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發生,作為開始的標誌,從此後,西方告別封建社會,步入資本主義社會。
  • 14世紀中期的「黑死病」:一支促進歐洲歷史發展的「催化劑」
    前言:公元14世紀中期,一場人類歷史上極為罕見的瘟疫「黑死病」在悄無聲息之間肆意席捲了整個歐洲。關於這場瘟疫,有不少學者至今仍認為它給當時人類所帶來的危害程度甚至不亞於一次大規模的現代核戰爭。儘管如此,但凡事有其弊必有其利,當人們沉浸在這場「人為」的天災給人類所帶來的巨額損失而感到悲慟的時候,有部分學者卻考慮到了它給當時的歐洲歷史發展所帶來的積極作用,如:這場「大病」讓當時人們的目光由虛擬的來世投向現世,從而間接加速了歐洲「文藝復興」的發展等等。
  • 歐洲中世紀大瘟疫——黑死病的功與過
    著名的「鳥嘴」面具,其實是中世紀醫師們的防護服大約在1347-1353年期間,黑死病在歐洲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爆發,幾乎可以說是席捲了整個歐洲大陸,總計奪走了約2500萬人的性命,佔當時整個歐洲總人口的1/3,而據史料記載,
  • 黑死病:14世紀那一場席捲歐洲的恐怖浩劫
    14世紀中葉,一場災難性的淋巴腺鼠疫席捲歐洲,使歐洲遭受到空前絕後的殘酷蹂躪。從1347年到1353年6年間,淋巴腺鼠疫導致2500多萬歐洲人喪生,佔當時歐洲人口的近1/3,歐洲變成了人間地獄。基督教徒在絕望中慨嘆:世界末日來了。這場瘟疫就是永遠刻在歐洲人心目中的黑死病。
  • 人類與疫病的漫長拉鋸戰從未停止——歐洲世紀災難「黑死病」
    這場災難給整個歐洲的經濟、文化、宗教、科技等很多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在「黑死病」結束之後,歐洲開始逐漸的開拓出了一條全新的發展之路,也正是這個轉變,使歐洲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正是因為這場不可控制的災難,歐洲人民意識到了科學的重要性。
  • 黑死病,歐洲中世紀的大瘟疫背後,和苦命的小黑貓有什麼關係
    英國和德國在2010年合拍過一部電影《黑死病》,故事以1348年開始在歐洲蔓延的黑死病為背景,探討了歐洲中世紀的大瘟疫之下,關於信仰的問題。01黑死病爆發之前,歐洲都發生了什麼?首先,羅馬教皇國建立,基督文化佔據一切,燒死異教徒和女巫。
  • 黑死病如何改變歐洲社會
    科學家認為,鼠疫桿菌在傳播到歐洲時已經發生了變異,成為更加致命、更易在人間傳播的肺鼠疫。 1346年,蒙古大軍圍攻黑海之濱富庶的貿易城市卡法,久攻不克,於是用拋石機將患鼠疫而死的士兵屍體拋進城內。很快,城中開始暴發瘟疫。隨著破城之後城內居民坐船逃亡,瘟疫開始在歐洲各地擴散開來,甚至英倫三島也未能倖免。
  • 歐洲的黑死病——你看完後想說什麼?
    到1345年俄國南部的克裡米亞受到感染,從這裡,黑死病很快進入歐洲。1347年熱那亞商船將病毒帶到地中海的各港口。次年,疫情迅速蔓延至義大利、德國、法國、西班牙、英國,此後,黑死病繼續北上,1352年病菌擴散至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返回俄國。
  • 公元14世紀,一場瘟疫讓歐洲減少2500萬人,之後產生了哪些影響?
    導語:在公元十四世紀,一場可怕的瘟疫席捲了歐洲和亞洲,這種瘟疫被稱為「黑死病」。該病在整個公元14世紀中葉肆虐歐洲時,造成大約2500萬歐洲人死亡,這相當於當時的歐洲總人口的35%。直到18世紀,歐洲的人口才從這場可怕的大流行中完全恢復。人們認為它是由中亞入侵者帶到歐洲的,由於歐洲衛生條件差而迅速傳播。這種細菌是由跳蚤所攜帶的,而跳蚤又是由在街道上肆虐的老鼠所攜帶的,歐洲惡劣的衛生標準使得瘟疫傳播更迅速。
  • 歐洲中世紀的「黑死病」,死亡人口達2500萬人,比例數超過二戰...
    這場鼠疫在歐洲的許多文獻中被記作「黑死病」,因為死者的典型症狀是周身泛黑,故名。當時受瘟疫感染的情況,以國家來論的話,當屬義大利和法國受災最為嚴重。若以城市來說,受災最為慘重的是佛羅倫斯——這場瘟疫,使得整個城市80%的人因此而死去。
  • 中世紀夢魘——鼠疫「黑死病」竟然對歐洲文明發展產生如此大影響
    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來說,是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從1347至1353年,發生了席捲整個歐洲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此次瘟疫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其不僅是歐洲的災難,更是人類文明的一次重大災難。黑死病不僅對歐洲文明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還從另一方面直接影響了世界文明的進程。
  • 曾在歐洲肆虐的黑死病,對歐洲造成了哪些影響?推動歐洲如何發展
    在歐洲最黑暗的中世紀,「好運不至兩次,惡運不至一次」這句俗語被重複,讓中世紀的歐洲更加黑暗的黑死病再次降臨到歐洲人民身上。這場持續了幾年的瘟疫,傳播範圍廣,傳播速度快,破壞力強,從各個方面對歐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甚至成為歐洲發展的分水嶺,影響了歐洲發展的歷史進程。首先,黑死病最直接的影響是迅速減少歐洲人口。
  • 席捲歐洲並帶走2500萬生命的黑死病,竟讓歐洲崛起,改變世界格局
    在元朝以前,歐洲不管在文化還是科技方面都是遠遠落後於我國的,元朝之間的歐洲簡直就是半原始社會。在元朝之後歐洲突然崛起了,展開了瘋狂的進化之路而這段時間被稱為"文藝復興"。歐洲的崛起竟是來自於黑死病,黑死病雖然帶走了2500萬人的生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但是也使得當時的歐洲人打破思想的禁錮,激發起對真理的追尋。鳥嘴醫生在"文藝復興"之前,教會用神權掌控者整個歐洲,壟斷了整個歐洲的話語權,當時歐洲各國的新王登基必須受到教會的認可才行,不然子民們不會承認這個國王的正統,而且教會有著廢黜國王的權力。
  • 黑死病肆虐下的「生之嚮往」
    拉丁文衰弱,各國語言興起  黑死病激發人們對生命的反思。這場席捲歐洲、史無前例的大瘟疫在客觀方面成就了文藝復興的基礎。  在中世紀,拉丁語是國際通用語言,也是唯一正式傳授的語言,承擔起了歐洲文脈。  然而,瘟疫不分貴賤地奪去了數千萬歐洲人的生命,包括教士和教師這些掌握知識的人。
  • 黑死病對社會經濟發展有哪些影響?
    答|百度派 @諾亞方舟黑死病帶來的死亡和恐懼,超過了人類史上任何一場戰爭。除了當世的死亡和恐懼,對後世的影響也是極大的。以英國為例,當時的英國是個典型的農業國。因為人口大量減少,導致勞動力短缺。瘟疫之前,英國的情況是地少人多。而現在的情況變成了地多人少。勞動者們有了更多的話語權。結果就是英國的農奴制逐漸消亡。原來的農奴基本成了從地主租地的自耕農。一部分敏銳的自耕農發現地多人少,種地忙不過來,把種莊稼改成養羊,收益更高。於是,養羊業逐漸興起。很多人因此暴富。據說不少原來的農奴,就是在這個時期發家致富而成了大莊園主。
  • 席捲歐洲400年的黑死病,因何而起,又為什麼原因消失了?
    筆者在上一篇鳥嘴醫生中,提到了一個令歐洲人顫抖不已的瘟疫,那就是黑死病。 關於黑死病,不少朋友或多或少都有聽過,但是鮮少有人知道黑死病是因何而起的。 就像現在的新冠疫情,並不是隨隨便便的爆發的。
  • 黑死病後的歐洲浴火重生
    撫今思昔,本文想著重說說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疫情之一——黑死病(1347至1353年席捲歐洲的鼠疫,俗稱「黑死病」)。 在黑死病疫情中,整個歐洲的人口下降了45%或者50%,在地中海地區,比如義大利、法國南部和西班牙南部,人口下降了70%~80%。對人類來說這當然是大災難,但對於倖存者來說,卻是幸運的。
  • 席捲中世紀歐洲的兩大傳染病,人類吸取了哪些教訓?|草地·專欄
    《死亡之舞》、黑死病與文藝復興在歐洲醫療史上,接踵而來的另一個流行性疾病則更加恐怖兇猛,是整個歐洲的巨大浩劫——黑死病。黑死病(The Black Death)是後人對這場瘟疫的稱謂。[15]社會學方面的原因則比較複雜,其中既有當時城市管理髒亂差、醫學發展滯後的原因,也有整體社會文化思想意識混亂的原因。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能說明這一點。黑死病暴發後不久,巴黎醫學院的醫學教師發表《瘟疫概論》,對正在侵襲巴黎和整個法國的瘟疫發表了集體看法。
  • 黑死病:歐洲人的銘心之痛
    在歐洲,類似的「人骨教堂」不值得驚訝,多個城市都有。這些人骨大多來自於14世紀中葉——席捲歐洲的黑死病在幾年時間內奪走了約2500萬人(將近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一半)性命。 作為人類歷史上最恐怖、殺傷力最大的瘟疫之一,黑死病在歐洲留下深深的印記。在奧地利維也納格拉本大街中央,在捷克克魯姆洛夫小鎮廣場,都矗立著黑死病紀念柱,銘刻那段至暗歷史。往事不堪回首。
  • 肆虐歐洲中世紀的黑死病,差點毀滅整個歐洲
    OleJrgenBenedictow在他的著作《 1346-1353年的黑死病:完整的歷史》(Boydell出版社,2018年)中估計,歐洲人口中有50-60%死於黑死病,這一比例甚至比黑死病還要高。人們經常提到的「三分之一」的歐洲人死於這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