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琨:即將消失的「老鼠窟窿」

2021-01-09 騰訊網

太原是一座有著2500多年建城歷史的古都。獨特的歷史風貌造就了獨特的歷史傳統文化。五花八門、風格獨特的傳統特色美食是這個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太原市的傳統美食中,有一種小吃的品牌卻比小吃本身更令人捧腹。那就是是太原市的地方傳統名小吃老鼠窟元宵。

上世紀九十年代,《太原文史資料》中這樣記載:「太原老鼠窟的元宵,皮薄餡滿,味道甘美。久居太原或臨時來太原走親訪友、旅遊的人們,都要慕名前去「老鼠窟」品嘗品嘗。其元宵的特點是、皮兒綿中有粘;餡兒甜中有香,色澤潔白鮮亮,配料講究,風味獨特,故有「味壓群芳、譽滿并州」之美稱。」

老鼠窟元宵的字號原名「恆義誠甜食店」,由於地處鐘樓街「老鼠窟」巷要口,故以「老鼠窟元宵店」著稱。

太原市的傳統街巷名稱,都有規律可尋。有些來自官衙,有些來自寺廟,有些來自商市,有些來自古老的坊廂,還有些來自最初的大族和名人府第。隨著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舊城的街道也已改造的存之不多。留存下來的街道名稱與相互連通的大街小巷,承載起了古老太原的悠久歷史和淳厚文化,揭示著太原的過去和今天。

這些街道命名規律,與老鼠窟都不搭邊。老鼠窟的名稱由來,好多老太原也不清楚。近幾年,城市建設加快,老鼠窟西面的「古關帝廟」修復,裡面的老住戶全部搬遷,老鼠窟幾乎成了一個被遺忘的地名。

在老太原人口中,對於老鼠窟往往是全稱「老鼠窟窿」。老鼠窟是近幾年的稱呼。這條小巷不長,不足一百米。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窄小的只能通過一輛小平車。那時的路面,沒有硬化。下雨一街泥。

記憶中第一次對老鼠窟窿這個名稱感興趣是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街道、學校、商店都在改名字。我在家問我那飽讀詩書的父親,老鼠窟窿怎麼叫了這麼一個名字。父親告我,你去來回走幾趟,仔細看看就清楚了。那時的我,對於這些問題沒有關注的興趣,問了以後,也沒有按父親的話去實地走一走,看一看。

從鐵建回來以後,心情和時間似乎都好了一些。一次和鐵建戰友聊起,才知道老鼠窟窿路西古關帝廟是當時柳巷電石廠所佔用。對於那高高的圍牆裡可以看到的藍色琉璃瓦屋頂有了一絲絲關注。聯想到父親講的這座廟宇裡的塑像和傳說,開始想起了父親當年告我的話題。

遺憾的是在父親去世多年以後,因為工作需要,路過老鼠窟窿這條小巷時,想起了當年父親的提示。我認認真真的來回走了好幾遍,左看看右看看,才清楚了這條小巷的成名原因。

從西校尉營往北走,到古關帝廟前,道路變窄向東北方向延伸。在地藏庵往西看,古關帝廟高大的屋頂似乎道路已到盡頭。到了跟前,才知道道路變窄,分別向兩邊延伸。北面的窄小到兩三米,向西北十幾米後折向北面。在鐘樓街往巷裡看,約三四十米就是古關帝廟,兩旁是高大的圍牆。在地圖上看的更清楚,這條小巷從哪個方向看都是一條又窄小又短的形狀。這裡的建築和人文景觀就是古關帝廟,一條這麼窄小的道路用關帝廟來命名,似乎不太妥當。這條小巷連接的三條街道,無論從哪一條看,小巷都是很短而且彎曲,西面廟宇和東面高大的屋脊或圍牆襯映下,小巷的盡頭不規則的形狀都像極了高牆下的「老鼠窟窿」。看來,老鼠窟窿和豆芽巷、一人巷、五拐巷等一樣,是因為它的形狀而命名的。這條小巷的名字很有可能是當時的住戶稱呼而逐漸形成的。傳統文化中追求由俗到雅,地名的變化大都遵循這一規律。像依仁巷原名一人巷,因其窄小而得名。後改名宜人巷,又改為依仁巷。潘美建造的宋城歷經千年,老鼠窟的名稱延續至今,應該是和豆芽巷、五拐巷一樣,得到老百姓的認可,說明多少年來形狀沒有變化,始終保留了千年之前的基本風貌。

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以前,鐘樓街老鼠窟窿口的三間門面是一個肉鋪。潘美建造宋太原城時,官衙、廟宇佔了很大部分。鐘樓街一帶,就有大鐘寺、開化寺、古關帝廟、泰山廟、地藏庵、姑姑庵、三聖庵等等。這種格局一直維持到民國初。這種環境下的肉鋪生意蕭條就不足為奇了。

生意蕭條,必然虧損,關門轉讓應該是最明智的選擇。肉鋪的老闆有了轉讓的意向。前來接手的就是「恆義誠甜食店」、老鼠窟元宵的創始人申三貨。肉鋪老闆的決策,成就了太原市一個百年歷史的品牌,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巷成為一個傳統美食的商標和招牌。肉鋪老闆不知道後來怎麼想,如果肉鋪經營的好,也以老鼠窟來作為招牌,太原市會不會出現老鼠窟牛羊肉,老鼠窟豬肉,那會是一種什麼景象。

申三貨是太原松莊村人。(傅山晚年曾在松莊隱居,申三貨沒有文化,境界不深,竟然沒有想到把自己的生意和傅山聯繫到一起。)申三貨家境貧寒,十六七歲就給人家打短工。每年逢正月十五元宵節或八月十五中秋節,就來城裡一些鋪號做雜工。他為人忠厚肯幹。對師傅特別尊敬殷勤,有空就悉心學習師傅的製作工藝。天長日久,他學會了不少做食品的技術。

1928年,年僅18歲的申三貨先後在按司街、鐘樓街等地擺攤設點,買別人的生元宵,一早一晚煮熟後賣。時間長了他認識到只有自己親手製做,才能在一條龍的經營中獲得最大利潤。他開始向這方面努力,請教師傅,千裡跋涉到西安取經。元宵製作的每道工序都親自動手操作。功夫不負有心人,與眾不同香甜可口的元宵,終於試製成功。兩年的時間,儘管仍然是擺攤設點,晚上製做,白天上街叫賣。但是每天可以賣掉幾十斤江米。可觀的利潤,使得申三貨全家一起投入到了擺攤的生意中。

1931年,申三貨接手老鼠窟「恆義誠肉鋪」鋪底。更名為「恆義誠元宵店」。由於有了固定的門面房,申三貨風味獨特的元宵,現做現賣,生熟皆售,生意更趨興旺。這時老申老闆保持了清醒的頭腦,堅持了質量、品牌第一的經營路線。對於供不應求的元宵,更是加工細做、精益求精。他一再告誡家人說:「若要富、開久鋪」。意思是要想生意亨通、財源茂盛,必須要有長久的打算,也就是要堅持「質量第一,永保信譽」。

申三貨首先從原料入手,幾年的實踐,他認定了晉祠花塔村所產的江米。他和花塔村幾戶農民訂立了長期合同,從播種開始,就按他的要求確定種植。

皮面的製作按季節和氣侯的變化浸米,「浸米時間,冬季長些,春、秋兩季略短些,夏季更短些。浸出的米,經篩淋盡水份後,再上碾子滾,並用最細的銅絲羅羅出面,將配好的餡,切成方塊,以水面按比例進行滾。同時在滾元宵時,也要按氣侯冷、暖辦事,天冷季節要滾七八次,天熱只滾四、五次即成。」

餡的製作配料「主要有以下幾種,選用上等綿白糖為主料然後配以冰糖(磨碎成小米形)玫瑰、桂花、芝麻、桃仁、青絲、紅絲,最後為了粘花餡,再適量加些粉糖,這樣連同江米共有十種原料,即所說的「十錦元宵」。」後被人們稱為「什錦元宵」

客人有買下帶走時,申三貨準備了包裝上附帶的紅紙,上面印有「申記元宵、老鼠窟口」的字樣,隨著元宵的售出,打出了自己的招牌。口口相傳,由此盡人皆知的「老鼠窟元宵」漸漸被人叫開。

1954年,申三貨病故。其子繼承父業,遵循父親教導,堅持了父親的經營方針,讓這個品牌盛久不衰。

元宵是在笸籮裡,放著麵粉,切成方塊的餡兒扔進去,撒點水,大廚端著笸籮來回悠,方塊兒餡在那個大笸籮裡來回滾。慢慢地滾成圓形。這種製作方法在「恆義誠元宵店」很早就被淘汰了。改為機器轉動一個傾斜約三十度的直徑兩米左右的大笸籮,一次成形的元宵估計有幾十斤。現在不知道是不是還用這種方法呢?

我的鐵建戰友有好多是在那片居住的,據他們講,這種大笸籮滾出來的元宵味道不如以前大廚端著笸籮慢慢的悠著滾出來的元宵好。這種說法,我從年輕時聽到就不敢苟同。一種過年過節才吃的小吃,舌頭上的味道能保留幾十天,時隔那麼長時間還能品出味道中細微的差別,這種味蕾應該去從事高科技的開發應用,充分將自己的特長發揮到極限。

鐘樓街開始改造,西校尉營已經拓寬,古關帝廟正門正對路口。地藏庵同樣。「老鼠窟窿」這條承載著千年歷史的街道,即將消失。不知道將來的「恆義誠元宵店」在自己的「老鼠窟元宵」中該怎樣介紹自己這個品牌的來歷了。

點擊以下文字連結,閱讀家在太原系列

相關焦點

  • 精裝房空調進線口沒封好 老鼠出沒咬壞麵粉袋
    袋子都被老鼠咬出了窟窿。   在廚房裡聽見「吱吱」的老鼠叫聲,一看儲物櫃裡4袋麵粉都被咬破了袋子。近日,同興路附近一小區的居民在家裡發現了老鼠的蹤跡,經過一番查找,他們懷疑老鼠是從空調進線口爬到了家裡。業主對精裝房的「漏洞」提出質疑,而如何滅鼠也讓一家人傷透了腦筋。
  • 如果地球上的老鼠全部消失,對人類有什麼影響嗎?
    除了傳播疾病之外,老鼠還會威脅著我們的糧食安全,尤其是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遭受過食物被老鼠啃咬的情況。既然提到老鼠,我們能想到的都是它給人類世界帶來的破壞,那如果我們將地球上的老鼠全部消滅會怎樣?:老鼠壽命較短,繁殖周期快。
  • 即便人類滅絕,老鼠也不會消失,它們為什麼這麼強?
    但是實際上,根據科學家們的相關研究,老鼠的生存能力更強,雖然它們的體型較小,卻依然能夠抗過風浪,即便人類滅絕後,它們也未必會消失。老鼠屬於齧齒動物,這是一個擁有5500萬年進化歷史的大家族,僅僅種類就有2500種,並且分布在除了南極洲之外的各個地方。
  • 若老鼠全部從地球上消失,會有哪些影響?人類或無法承受
    同時,鼠疫作為烈性傳染病,它的傳播速度極快,舉個例子來說,當時歐洲黑死病結束並不是人類找到了治療它的辦法,而是它將所有的宿主都殺死了,最後剩下的人體內都有抗體,所以黑死病才一點點的消失了。而在人類數千年的文明進程裡,光是有記載的鼠疫就有很多次。
  • 高槓桿留下大窟窿 配資公司找錢自救
    從銀行到民間,通過各種方式"找錢填窟窿"。但由於借貸利息高於配資利息,資金窟窿可能越填越大。 與此同時,為了消化存量資金,配資公司將目光轉向了私募機構。葉亮等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目前為個人投資者加槓桿被嚴格管控,但為專業投資機構加槓桿則是被允許的。這反映出監管收槓桿的思路,這也為配資公司轉型指明了方向。
  • 宿舍天花板現窟窿 學生每晚伴隨滴水聲入眠(圖)
    變松變軟的一塊牆紙掉了下來,成了一個窟窿。廣西新聞網實習生 張珈樺攝天花板長期滴水在地面已形成水垢,該宿舍女生用了兩個小時清理乾淨,圖為清理前    天花板長期滴水在地面已形成水垢,該宿舍女生用了兩個小時清理乾淨,圖為清理後。
  • 學生宿舍天花板驚現窟窿 水滴「聲聲」伴入眠(圖)-廣西新聞網
    變松變軟的一塊牆紙掉了下來,成了一個窟窿學院學生供圖廣西新聞網南寧5月23日訊(記者吳婷婷 實習生張珈樺)近日,在微博上傳出這樣一張照片:白花花的天花板上出現了一個10cm長,6cm寬左右的窟窿。
  • 即將消失的奇異昆蟲
    然而,許多昆蟲卻快要消失了。下面就是其中的幾種。玳瑁斑蜻蜓你見過這樣的蜻蜓嗎?因為翅膀上長有獨特的暗色斑紋,有點像一種海龜——玳瑁(dài mào)的殼紋,所以它被稱為玳瑁斑蜻蜓。它喜歡生活在地勢較低的池塘邊,一旦瞧到水面上有什麼動靜,便俯衝而下,順勢將蚊子、搖蚊、蒼蠅等小昆蟲一一吃進肚子。
  • 土星環F出現窟窿,寬度達790公裡,科學家:可能被「人」給扯開了
    土星環F出現窟窿,寬度達790公裡,科學家:可能被「人」給扯開了說起太陽系當中的九大行星,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火星,畢竟火星被稱之為地球之外最可能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很多科學家對火星的探索也非常深入。
  • 這是一個即將消失的村莊……
    這裡的村莊在消失,你的呢?天下之大,會有多少人要經歷「拆遷」這樣的疼痛?當中國大大小小的村莊,都被模式化的「系農村」佔據後,鄉村的性格已經統一化,地方的個性已經扁平化,故鄉留給新一代人的印記越來越少。想到我們以後再也看不到曾經的村莊,那些快樂的記憶也會隨著而淡去甚至消失的時候,我覺得我該做些什麼吧。屈指算來,我們才離家一個多月,但現在看來,一切的變化,卻是出乎意料。
  • 這是一個即將消失的村莊
    村裡僅有的幾個勞力充滿了對外面世界的嚮往明年的這個時候也許又多了一處空房即將拆遷的房屋>我們和奶奶道別她坐在那裡一直望著我們目送很遠很遠很遠我知道這是一個即將消失的村莊
  • 人類如果消失,誰會重新統治地球?這3個物種最有可能
    隨著人類工業排放日益加重, 環境汙染問題也越發嚴峻, 多方學者表示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之下, 地球即將面臨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讓許多人印象深刻的物種大滅絕還是發生在恐龍滅絕的時期, 當時恐龍稱霸地球, 一場災難之後, 恐龍滅絕, 地球霸主更換, 但是地球的生態環境卻一點沒受影響。
  • 盤點一組已經消失和十年後即將消失的物品與職業
    工業革命之後,科技以令人驚駭的速度前進,社會日新月異,很多以前人類不可缺少的事物都從生活中消失,這是一個顛覆和變化的時代,一切都在改變,沒有永遠存在的東西,唯有「變」是永恆。一,已經消失的物品。1,轆轤和井。
  • 貓和老鼠第22集消失了?網友:那我這看的是什麼?
    貓和老鼠這部動漫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看過,劇中的兩個主角更是成為了大家心中頗有分量的動漫角色。在播出的這些年中,貓和老鼠傳出了不少的詭異故事。今天,咱們要講的,就是消失的第22集。在一個夜雨交加的夜晚,被拋棄在野外的湯姆不小心走進一間房子,這房子裡有面有很多化學器皿。這時,傑瑞和一個表情怪異的科學家走到了籠子前,拎出只貓就給固定到了試驗臺上。
  • 貓和老鼠:全新地圖「森林牧場」、限定角色「魔術師」將聯袂登場
    由華納兄弟互動娛樂正版授權,網易精心研發的《貓和老鼠》手遊即將迎來重磅更新,全新地圖"森林牧場"、全新限定角色"魔術師"將聯袂登場,魔術師極富趣味性和策略性的技能,將為你帶來煥然一新的追逐樂趣!神奇魔力,盡顯宗師風採魔術師的靈感源自《貓和老鼠》系列動畫之"頑皮鼠",動畫中,被湯姆嚴防死守的傑瑞迎來了救兵——一隻擅長魔術的老鼠。
  • 老祖宗說「省著省著,窟窿等著」是什麼意思?下半句折射出哲理道
    (1)俗語上半句「省著省著,窟窿等著」關於對金的看法,每個人的觀點不同。上了年歲的老輩人,一生節省,也積攢不了多少錢。在我們的周圍,也有發家致富的,可他們並不是靠節儉積攢下來的財富。有的孩子看見父母捨不得消費,就對父母說「風涼話」:你們什麼也捨不得買,也沒看到家裡發財,圖什麼呢?
  • 農村老話「省著省著,窟窿等著;用著用著,菩薩送著」什麼意思?
    關於農村老話俗語,很多人都很喜歡,這些老話不僅能教導各種民間的風俗,還能教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句關於金錢觀的諺語,省著省著,窟窿等著;用著用著,菩薩送著。那這句老話究竟又是什麼意思呢?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 長得像大象、身材小如老鼠!消失50年象鼩現身,出現在非洲之角
    綜合外媒報導,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18日發布研究報告,宣布在非洲國家吉布地(Djibouti)發現「消失的物種」索馬利象鼩。象鼩身形像老鼠,物種基因卻接近大象、土豚(aardvarks)或海牛(manatees)。索馬利象鼩細長的鼻子用於覓食,修長的後肢利於跑步,據研究員表示,象鼩跑速最快可達時速30公裡。
  • 毛烏素沙漠即將消失,為什麼?
    悟空問答上有個問題,問毛烏素沙漠即將消失,為什麼?其實原因很簡單:一方面是建國後政府和人民持之以恆的沙漠治理,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最終形成的成果。到了今天,毛烏素沙漠已經基本消失,成了純粹的地理名詞。
  • 西安本土藍色金魚即將消失(組圖)
    西安本土藍色金魚即將消失(組圖) ( / 5)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