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乘坐47筒火藥桶卻想飛羽問天,與嫦娥作伴

2020-07-19 彩虹說野史趣聞

近日,前線傳來喜聞,7月初,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進入發射窗口期。「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上,中國發布的火星探測任務名稱源於屈原長詩《天問》的「天問一號」,承載著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按照計劃,「天問一號」將在7月至8月擇機發射,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大任務。

了解地球演化歷史,預測地球未來變化趨勢,為人類開闢新的生存空間尋找潛在目標。火星已成最熱門的星球。

而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陪伴中國人民最多的,當然是清輝圓潤的月球,而宇宙太空的探索,從古至有之,古代先人的探險,給後世留下寶貴的經歷。

他乘坐47筒火藥桶卻想飛羽問天,與嫦娥作伴

而中國最早的人體火箭升空體驗當屬明代萬戶有名。

萬戶,本名陶成道,是明朝一位官員,官職是「萬戶」。原本是一個受人民歡迎的木匠,尤其喜歡鑽研科學和技術發明。

萬戶在朝廷的兵器局供職,利用自己高超的木匠技術改進過不少軍隊裡的武器裝備,改善提高軍隊戰鬥力。萬戶原本喜好鑽研煉丹技巧,一次煉丹事故後,對煉造火神器技藝大為有趣,轉為試製火器。

陶成道經過多方實驗,終於試製出火器。在歷次戰事中屢建奇功,朱元璋封他「萬戶」。晚年,陶成道想利用這兩種具有巨大推力的東西,將人送上藍天,去親眼觀察高空的景象。為此,他做了充分的準備。


他乘坐47筒火藥桶卻想飛羽問天,與嫦娥作伴


陶成道按照當時已經比較成熟的火箭技術和風箏原理,經過多次試驗,製造出了一個當時看起來比較成熟但外觀看起來相當奇怪的飛行器。


他乘坐47筒火藥桶卻想飛羽問天,與嫦娥作伴


在一個傍晚,陶成道帶著僕人來到一座高山上。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後,裝上了47枚大火箭。這種火箭就是在紙筒裡填滿火藥,類似過年時小孩子們玩的煙花炮仗。他把自己捆坐在椅子前邊,兩手各拿一個大風箏,正對著天空。然後叫他的僕人同時點燃47枚大火箭。

陶成道是想利用火箭產生推力,利用風箏產生的升力使自己升空。一瞬間,火箭尾部噴出火焰、陶成道坐著「蛇形飛車上」騰空而去。


他乘坐47筒火藥桶卻想飛羽問天,與嫦娥作伴


這個故事後來被記載為「萬戶飛天」。而陶成道也被認為是中國古代乃至全世界最早的太空人。萬戶也因此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為航天事業真正獻身的人。

他乘坐47筒火藥桶卻想飛羽問天,與嫦娥作伴


美國一位叫詹姆斯·麥克唐納的火箭專家,稱中國的萬戶為青年火箭專家,是人類第一位進行載人火箭飛行嘗試的先驅。他研製的蛇形飛車,也是人類有史以來了不起的發明。」陶成道開創的飛天事業,得到了世界的公認。

在漢代時期,也曾出現過現在很火的「翼裝俠」運動,在王莽主政時期,當時北方的匈奴總是作亂,王莽遂下令徵集賢能,用奇招抗擊匈奴。一時間,好多能人巧匠貢獻妙計,有一男子自稱能飛,可日行千裡,適合做偵察兵,去匈奴偵察敵情,傳達軍情。王莽遲疑不信,令他當場飛飛看。只見此人用鳥羽,給自己做了兩隻翅膀,緊綁在自己的身上,又在頭和身上其他部位插上羽毛,最後再裝上環鈕等器件。雙腳彈地而起,真的飛了起來,飛行數百步才落下來。

王莽雖對此人有獎賞,但認為此物外華而不實,並沒有大規模適用。

他乘坐47筒火藥桶卻想飛羽問天,與嫦娥作伴

明朝以後,特別是到了近代,我國的科技事業日趨落後,以至備受列強的欺凌。說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是決定著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速度,已成為決定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科學技術的本質就是創新.我們要努力提高自身,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習和掌握科學技能,積極迎接挑戰,做時代的先驅者。

相關焦點

  • 「歐亞火藥桶」高加索地區
    蘇聯一度完全控制了高加索地區,但蘇聯解體後,承接蘇聯大部分遺產的俄羅斯實力衰退,西方勢力重新進入高加索地區,這裡重新淪為各方勢力爭奪的戰略要地,戰亂頻發,重新成為為世界的火藥桶之一。
  • 爆炸的巴爾幹火藥桶,是如何炸掉希特勒的計劃,對德國影響如何?
    這也是巴爾幹半島被稱為「歐洲火藥桶」的主要原因。 也是因為這種原因,歐洲的政治家們大多對這裡非常忌諱。德意志第二帝國的俾斯麥就曾警告過,不要涉足巴爾幹,怕的就是引火燒身。但 是巴爾幹半島在地中海的位置十分重要,所以這裡又成為二戰時,英德兩國的焦點。
  • 激戰中東一:為何中東會成為世界的火藥桶?
    23:03:36 來源: 黑瞳新視野 舉報   中東局勢常年動蕩,衝突不斷,成為世界的火藥桶
  • 火藥火器齊頭並進
    明代的火藥品種已非常豐富,軍用火藥品種達90多種。相比宋元時期,明代火藥成分的配置更加合理,火藥質量進一步提高,燃燒性能或爆炸威力等也達到較高水平。明代火藥理論研究是我國古典兵學的一筆寶貴遺產。從明代的兵書和史籍中可以看出,當時的火藥研究專家對火藥配方的認識和配製技術達到很高水平。《武備志·制火器法》中詳細記載了爆炸、噴射火藥等品種的配方情況。
  • 亞洲又一火藥桶被點燃,無視美俄嚴厲警告,大批飛彈瞄準核電站
    無視美俄的嚴厲警告,亞塞拜然近日又聲稱大批飛彈已瞄準了亞美尼亞的核電站,亞洲又一火藥桶被點燃。所以,兩國之間更多的是藉此表達不想退讓的決心,無論是鑑於大量防空炮的部署還是實際後果而言,兩國互炸命脈的情況僅有很小概率會發生。而且考慮到目前坐在兩國背後的國家們,這次對決實際上又成了東西方世界文明和宗教的對抗與衝突。兩國之間在處理納卡問題上的分歧相當之大,而且多年來的大小摩擦從未停歇,現在的情況也是積累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爆發。
  • 儲存了全球變暖93%的能量,海洋正成為地球的火藥桶
    科學家發現全球變暖90%以上的能量都存儲在海洋當中,海洋是地球系統的儲熱罐,又是一個隨時可能「爆炸」的火藥桶…出品:"格致論道講壇"公眾號(ID:SELFtalks)以下內容來自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成裡京演講實錄:今天有幸給大家介紹一下海洋,在全球變暖背景下海洋到底是什麼角色
  • 嫦娥5號已告訴我們答案
    古人雖然航天科技遠不如現在發達,但他們很想到月亮上去看看,李白在《把酒問月》中寫道:「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這句詩大家一看就明白,李白運用了「嫦娥奔月」的典故,他想知道嫦娥在月宮裡孤單地住著有誰作伴。
  • 博人傳47話:官宣!果心是自來也克隆體,大筒木一式徹底復活
    前情提要:宇宙高等文明大筒木一族盯上地球,把地球作為私有苗圃。如今苗圃裡的花朵們長大了,要和大筒木們來一場決戰。博人傳漫畫47話中,劇情暫時進入小高峰,大筒木一式轉生,川木的契消失,果心居士是自來也克隆體!
  • 挪威和俄羅斯的紛爭:斯瓦爾巴群島為何成為北極潛在的火藥桶?
    法律條文的模稜兩可,俄羅斯人的民族情感,資源誘惑加上戰略意義,讓斯瓦爾巴群島成為北極火藥桶,矛盾數十年來不可調和。挪威以北700公裡,北冰洋之上,坐落著斯瓦爾巴群島,面積16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挪威的五分之一大小。也許有的讀者對它有所耳聞甚至去旅遊過,因為這一地區對中國公民免籤,中國還在這裡修建了黃河站。
  • 拆掉這些火藥桶 也讓川普三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泰布林·吉加德表示:「就他(川普)的功績來說,我認為他在致力嘗試重建國家間和平方面,要比其他大多數和平獎提名人做得更多。」 川普之所以獲得如此高的評價,與他上任後對協調中東、南歐、南北韓等地區爭端所做的開創性工作和取得的歷史性進展密不可分。
  • 嫦娥在天宮呆的怎麼樣?李商隱用一個字寫盡了嫦娥的孤獨!
    寂寞嫦娥舒廣袖。在明月之上的廣寒宮處,有一個美麗的女子和一隻陪伴著她的兔子,這個女子就是嫦娥,是萬千人的夢中情人。自古以來不知道多少凡夫俗子覬覦嫦娥的美色,去用詩詞去寫嫦娥,用畫捲去畫嫦娥,用戲曲來唱嫦娥。在他們心中嫦娥就是他們心裡想的那樣,與別人無關。李商隱也寫過嫦娥。
  • 火藥是誰發明的?什麼情況下發明的?火藥發明的目的是什麼?
    火藥是我們熟悉的四大發明之一,但是,火藥到底是誰發明的,是在什麼情況下發明的,發明火藥最開始的目的是什麼?這個事就不知道夥伴們知不知道了!咱們今天就來好好聊聊發明火藥這個事。火藥的發明可以說是誤打誤撞,而且可以說是一行搶了另一行的飯碗。
  • 不用問青天!看嫦娥五號登月,挖土回家過年
    每次看到明月,作為一個中國人總要吟兩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藉此聊表一下對未知太空的嚮往,和作為一個"假文人"的風騷。從古到今,月亮作為地球唯一的伴隨衛星,給無數人帶去數不盡的幻想,也留下了諸多傳說!
  • 月亮住著嫦娥玉兔故事 盤點廣寒宮傳說有哪些
    有關於中秋節月亮上住著嫦娥和玉兔的故事傳遍大街小巷,其中有關他們的傳說還有很多。   傳說一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對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們有四個可愛的女兒,個個生得純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見雄兔上天宮,它依依不捨地離開妻兒,踏著雲彩上天宮去。
  • 10名防長聯合警告,防止川普武裝奪權,134萬美軍成火藥桶
    就川普本人而言,他一直拒絕承認敗選,在大選結果剛剛出爐的時候,川普總統就對計票過程及結果持懷疑態度,此外,他還多次提起法律訴訟,最終均鎩羽而歸。  即使到了其執政末期的今天,他本人仍然在想方設法使絆子。此前,川普總統就曾公開揚言要對伊朗動武,此舉讓五角大樓的將軍們感到坐立不安,他們紛紛對川普窮兵黷武的行為表示反對。另外,川普在任期內大肆裁撤各部門官員,與同僚的關係簡直差到了極點。
  • 轉動這個桶,牛頓看了想打人|正經玩
    它怎麼也想不到 是命運的安排讓牛頓和這隻桶相遇 這桶水對於牛頓來說 正如上面實驗中的那樣,我們在旋轉之前如果以水桶為參考系,可以看到水面和桶是相對靜止的。但是當我們將裡面的液體旋轉起來,讓桶和水保持同樣的角速度時。
  • 嫦娥載譽歸來,他也可以好好睡一覺了
    有一位74歲的老人家,在嫦娥五號升空後,就一直密切關注這五姑娘的動向,睡覺只睡幾個小時,像個年輕小夥子一樣精力旺盛。他就是人民科學家葉培建院士。嫦娥探月工程2004年立項,他就參與其中,16年的時間一晃而過,一路走來中國的嫦娥探月工程腳步堅實,成績斐然。葉老說,嫦娥就像他的孩子,這次五姑娘回家,對中國探月工程來說具有標誌性意義。
  • 一直被稱為歐洲火藥桶,巴爾幹半島這塊地的病根究竟在哪兒?
    但是又或許,隨著社會和科技的進步,紛爭不斷的巴爾幹火藥桶終有一天會迎來和平和團結的曙光,這一切的可能性都將由時間來給我們一個答案。
  • 火球、震天雷、神火飛鴉,原來火藥發明裡面還有這些神器
    火藥,是中國古代化學史上重大科學成果。可是,它卻是從道家那神秘的煉製仙丹的煉丹爐中孕育出來的。科學與迷信,就這樣有趣地聯繫著。煉丹,至少在西漢就已開始了,而煉丹的重要成果——火藥到隋末唐初方被記錄在《丹經》一書中,稱為「硫磺伏火法」。所記已經是將硫、硝、炭按一定比例,依一定的配製方法,置於一爐的一個較為完備的火藥方子。
  • 小明問嫦娥丨姐姐們去哪兒了?嫦娥一號到四號現在哪裡?
    那麼,問題來了,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沒有返回器,他們完成探月之後都去了哪裡?現在還在工作嗎?小明問嫦娥,聽嫦娥五號講講姐姐們的故事。小明嫦五姐姐,採樣返回的接力賽進入最後一棒,好期待月壤回到地球呀!嫦娥五號嗯,等著我的空中芭蕾、最後一跳,我們嫦娥家族的繞落回,就可以完成啦!小明咦?說到嫦娥家族,我有點好奇,嫦娥一號到四號,四位姐姐現在都在哪兒啊?嫦娥五號我的姐姐們呀,我來給你數一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