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提社會組織主管單位向業務指導單位轉變

2021-01-08 搜狐網
2011年4月2日,北京市民政局為瓷娃娃關懷協會發民辦非企業單位證書。資料圖片/本報記者 韓萌 攝

  本報訊 (記者魏銘言)今年,公益慈善等類社會組織在北京登記註冊,有望無須再找業務主管單位,直接向民政部門申請成立。昨天,2012年北京市民政工作會召開。市民政局首次提出,今年,將探索研究推動社會組織業務主管單位向業務指導單位轉變。

  探索突破社會組織雙重管理

  這一轉變意味著,北京市將繼廣東「破冰」之後,探索突破社會組織的「雙重管理」壁壘,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直接登記。北京市社團辦主任溫慶雲介紹,社會組織業務主管向業務指導轉變的試點,可先從市民政局目前「一手託兩家」(既做業務主管,也做登記主管)的社會組織開始。

  社會組織登記前審批或成歷史

  我國現行的社會組織管理法規,由《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基金會管理條例》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組成,其中均規定,社會組織要獲得「合法身份」,須先獲得所在行業業務主管部門的審批,才能到民政部門登記管理機關申請登記。

  溫慶雲透露,已在修訂的三個社會組織行政法規今年有望獲得通過,修訂後的法規,有望從立法角度確立社會組織直接登記制度。社會組織登記成立前須找業務主管單位審批,將成為歷史。

  「雙重管理」尚未真正破冰

  去年2月,北京市在全國率先提出工商經濟、公益慈善、社會福利、社會服務4類社會組織試點向民政部門「直接登記」,從操作層面降低社會組織的登記門檻。

  當時,有社會組織誤認為,今後申請登記不再需要業務主管部門審批。但北京市社團辦相關負責人此後多次表示,北京對於社會組織的「雙重管理」並未真正破冰,只是作出一些嘗試,提高社會組織登記的可能性和成功率。譬如民政部門可代為尋找、協調業務主管單位,或「一手託兩家」,既做業務主管單位,也做登記主管單位。

  背景

  廣東率先試水「直接登記」

  很多社會組織因找不到業務主管部門,無法在民政部門獲得登記,只能在工商部門註冊為企業,發展受到限制。還有不少社會組織無「合法身份」,資金募集難、無法申報政府購買服務項目。

  去年11月,廣東省民政廳提出,從今年7月1日起,除特別規定、特殊領域外,將社會組織的業務主管單位改為業務指導單位,社會組織直接向民政部門申請成立。這也是我國率先提出摒棄社會組織「雙頭管理」,實現直接登記的地方改革方案。

  去年年底,民政部部長李立國在全國民政工作會議上表示,要推廣廣東經驗,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將社會組織業務主管單位改為業務指導單位。李立國表示,民政部將繼續協調、配合社會化組織三個行政法規的修訂工作,做好相關銜接配套工作。

  新政

  ●助孤殘兒童融入家庭

  今年,北京市將研究制定福利機構孤殘兒童回歸家庭、融入社會扶持政策。這意味著,將有更多孤殘兒童能夠被家庭合法收養。

  ●新建養老床位1萬張

  今年,北京市將新建養老床位1萬張。將推進市老年社區二期、南城養老院、松鶴溫泉新村建設。

  ●辦養老機構將獲補貼

  通過以獎代補等形式推進養老機構星級評定,提升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對街道、鄉鎮政府辦養老機構給予運營資助,補貼社會辦養老機構新增床位開辦費用。

  社會組織從業者有望整體漲薪

  全市社會組織將建最低工資標準,比照事業單位,工資納入「工資基金」;上保險

  本報訊 (記者魏銘言)民間組織從業者,今年起將逐步納入由北京市民政局建立的「社會組織專職人員編制體系」,在編者的收入和保障水平,將大幅提高並建立工資增長機制。

  社會組織工資水平有望漲一倍

  市社團辦的摸底調查顯示,目前,北京社會組織從業者的收入較低,平均只有2000元左右,很多人只能拿到1000多元,收入低導致社會組織「留不住人」。

  市社團辦主任溫慶雲介紹,今年,爭取首先對在市民政局登記的市級社會組織,全部核定編制和一個合理工資水平,推動社會組織為在職工作人員漲工資,完善各種保險。「比如,一個運行狀況正常的社會組織,我們刨除其運行成本,人員的工資水平可以核定到3000-4000元,並要求社會組織為員工繳納各種社會保險,包括生育險」。

  市民政局還在爭取制定社會組織的最低工資標準,比照全市平均工資增長,建立社會組織專職人員的工資增長機制。

  社會組織將獲稅收優惠

  不過,民政部門為社會組織核定的工資水平,只是根據不同社會組織的資金籌集量、工作量、爭取政府購買服務的資金量等因素,為社會組織劃定的指導工資標準。「因為社會組織的工資最終是自籌的,不能靠財政撥款」。溫慶雲稱,比照事業單位,將社會組織的人員工資納入「工資基金」管理,除了為社會組織從業者創造一個收入穩定增長的保障機制,還將為社會組織發展壯大,爭取一些稅收方面的政策優惠。

  社會組織從業者將有職稱

  除了為社會組織專職人員漲工資,今年,市民政局還在探索設立社會組織從業者的職稱系列。溫慶雲說,市社團辦將研究不同類別社會組織的專業職稱設計,「可以像工程師、醫生一樣,隨著專業經驗積累,擁有專業晉升空間」,通過良好的職業前景設計,吸引更多人進入社會組織工作。

  北京探索建老人意外傷害保險

  系商業險,考慮由老人自願自費繳納,困難群體或由財政埋單

  本報訊 (記者魏銘言)今年,北京將探索建立60周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

  北京市老齡辦常務副主任李建國介紹,老年意外傷害保險是一種商業險,主要由老人自願自費繳納;初步設想是每份保險價值不高,10元或20元一份,保價大概在數萬元到十萬元。

  政府將通過財政埋單,為更多低保、貧困、高齡、獨居等特殊困境老人購買老年意外保險。同時,市民政局和市老齡辦還計劃鼓勵一些公益慈善性質的老齡關愛基金,募集社會善款,為特殊老人購買老年意外保險。

  目前,我國尚無專門針對老齡人群的意外保險。市老齡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由於身體衰退,行動、反應遲緩,老人受到意外傷害的隱患,確實比普通人更多。因此,李建國認為,今後,養老機構和社區養老服務商,都可以為老人代購意外保險,給老人更多安全保障。

  目前,北京60歲以上戶籍老人已達到235萬人。市老齡辦介紹,北京城市人口老齡化已進入提速期。

  此外,北京今年還將探索建立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被保險人從年輕時開始繳納,在年老生病後,由護理保險來支付長期專業護理所需的高額費用。在老年護理保險發展較成熟的國家,人們一般從40歲左右,就開始繳納保險,為年老後的基本生存質量買一個保障。

相關焦點

  • 社會組織綜合黨委開展2020年度業務主管單位的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考評
    為認真貫徹落實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新要求,深入推進社會組織領域政治建設,充分發揮黨建考核指揮棒作用,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實落地,12月下旬,市社會組織綜合黨委組成黨建工作考核組,對13家業務主管單位及推薦的社會組織黨組織開展黨建工作考核。
  • 社團開放註冊破冰:不再需業務主管單位審查
    蔣成富的一小步背後,是國家的一大步在3月10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國務院秘書長馬凱表示,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等四類社會組織,今後可直接向民政部門依法申請登記,不再需要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  而按照現行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新成立的社會團體需要先找到業務主管單位,並獲得主管單位同意後,方能在民政部門登記。
  • 國商百年|指導單位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成立時間2006年2月11日正式成立組織協會是由廣大中小企業和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大企業以及知名專家學者自願組成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作用以全心全意為會員及廣大中小企業服務為宗旨,努力發揮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作用,向國務院建言獻策,為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國商百年在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產業資本運營專業委員會指導下開展各項工作。
  • 部委出版社改制路線圖公布 與主管單位暫不脫鉤
    部委出版社「曲線」改制路線圖公布:  轉制後與主管主辦單位暫不脫鉤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李鳳桃/北京報導  中央各部委出版社轉企改制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據記者在部委出版社了解到,轉制後的出版社不再向主管主辦單位上交利潤,但不具備組建出版集團公司條件的出版社,其資產財務關係暫時由原主管主辦單位代管。同時,主管單位要始終掌握重要幹部的任免權、重大事項的決定權和宣傳內容的終審權。這就意味著出版社在完成資產清算後,劃定資產歸屬,在資產、財務上與原部委完全切斷,但「血緣關係」暫時保留,出版社與部委仍暫時保持「上下級」關係。
  • 廣東進一步降低社會組織登記門檻 直接申請成立
    11月22日,廣東省民政廳廳長劉洪在全省深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上就《關於廣東省進一步培育發展和規範管理社會組織的方案》(下稱《方案》)作起草說明。《方案》明確,從2012年7月1日起,除特別規定、特殊領域外,將社會組織的業務主管單位改為業務指導單位,社會組織直接向民政部門申請成立。
  • 中國公布境外NGO業務主管單位名錄美媒:打消一大顧慮
    參考消息網12月22日報導 美媒稱,中國在即將開始施行頗具爭議的境外非政府組織(NGO)管理法之前,公安部於12月20日公布一系列政府機構名單,這些部門將在公安部和外國NGO之間充當中間人的角色。路透社的報導提到,包括社會和環境倡導團體在內的一些外國組織擔憂,他們不經意就會違反這些涉及面很廣泛的新規章,其中有些機構甚至決定關門歇業。報導稱,此前一大顧慮便是中國政府不會公布「業務主管單位」名單,這些機構會充當最終負責登記和管理工作的公安部的中間人角色。現在,公安部在其網站上公布了這個名單,其中把不同領域做了劃分,列出了分別負責的政府部門。
  •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杭政...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杭政辦函〔2014〕161號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為進一步深化社會領域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激發經濟社會活力,規範和推進我市各級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以下簡稱政府購買服務)工作,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國辦發
  • 作業盒子當選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聯盟企業應用主管單位
    近日,中央電化教育館在北京召開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成立大會。國內知名教育科技企業小盒科技當選為企業應用主管單位。  聯盟由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運營單位中央電化教育館召集,接受教育部的指導、監督和管理,按國家相關規定開展工作。
  • 中國消防協會函復同意作為CFIC2016特約指導單位
    中國消防協會是1984年經公安部和中國科協批准,並經民政部依法登記成立的由消防科學技術工作者、消防專業工作者和消防科研、教學、企業單位自願組成的學術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的全國性社會團體。為使這次活動辦出影響、辦出質量,CFIC2016組委會特邀中國消防協會作為本次活動的特約指導單位,指導「2016年中國消防安全產業大會」的組織開展工作,共同為促進中國消防安全產業發展和建設和諧社會作出貢獻。
  • 中國社會組織官僚化嚴重 與政府職能多有交叉
    ———商玉生  協會、民間組織過去都是到民政部門進行社團登記,而且,登記還有個條件,就是要有上級主管單位,也就是說必須找個掛靠單位、找個「婆家」才能登記,政社不分,政府和社會組織的職能不明晰,這樣就導致社會組織很難發育正常。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委書記劉淇  我國現行的社團管理體制於1988年確立。
  • 國家體育信息中心成為電子競技峰會指導單位
    [摘要]國家體育總局體育信息中心成為「全球電子競技產業峰會」指導單位,競新鬥巧 並肩打造全球電競峰會新平臺。據悉,近日中國電子競技項目主管部門國家體育總局體育信息中心(簡稱體育信息中心)正式批覆作為「全球電子競技產業峰會」(簡稱峰會)指導單位,將從發展規劃、產業政策、科學規範、試點示範、國際合作、信息共享、扶持促進、資源配置等方面,給予峰會有關政策指導和業務支持,共同打造電競產業官方中外交流合作平臺。
  • 行政單位財務規則
    )對行政單位所屬並歸口行政財務管理的單位的財務活動實施指導、監督;  (六)加強對非獨立核算機關後勤服務部門的財務管理,實行內部核算辦法。  第七條 按照經費領撥關係和預算管理權限,行政單位預算管理分為下列級次:  (一)向同級財政部門報領經費,並對下一級預算單位核撥經費的行政單位,為主管預算單位;  (二)向上一級預算單位報領經費,並對下一級預算單位核撥經費的行政單位,為二級預算單位;  (三)向同級財政部門或者上一級預算單位報領經費,沒有下級撥款單位的行政單位,為基層預算單位
  • 主辦單位等不得只掛名不監管
    主辦單位等不得只掛名不監管   據新華社北京今日電(記者 衛敏麗)民政部網站今天公布《關於規範社會團體開展合作活動若干問題的規定》。
  • 東莞:全市社會組織原則上不提倡舉辦聚集性活動
    1月7日,東莞市民政局官網發布《關於做好社會組織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提出嚴防嚴控社會組織領域涉疫情風險,要求全市社會組織做好信息告知和自查工作、嚴格控制人員聚集活動、倡導減少出行流動等。
  • 全省首家新社會組織類型文明單位產生
    新華在線網 祁成志在鐘樓區新一輪文明單位表彰決定中,常州市書法家協會名列其中,這是全省第一家新社會組織類型的「文明單位」,也是全省各級文藝家協會中產生的首家「文明單位」。鐘樓區文明辦主動作為,對註冊登記在鐘樓區域內的新社會組織進行專題調研,針對社團組織創建「文明單位」有別於通常的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屬性,結合新社會組織「專職人員少、辦公場所缺、黨組織普及率不高」等特點,在保持原有框架體系不變的前提下,調整完善了《創建考核指標》,增加了能充分反映新社會組織特性的「會員、藝術、作品」等特色的測評要求。
  • 朋友圈熱傳「十佳漂流景區」評選 可主辦單位、指導單位均說不知情!
    都市熱報消息,昨(12)日,巴南某知名漂流景點負責人向記者爆料,稱近幾天有一個在微信「朋友圈」重點推介的十大漂流景區行業網絡投票活動十分火熱,包括「阿依河、佛影峽、龍滸峽」等知名景點皆入圍,活動頁面上寫著重慶市體育局、旅發委為指導單位
  • 很榮幸,我們成為上海市消防協會會員單位
    、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團體,具有社團法人資格。受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和上海市公安局領導並接受上海市社會團體管理局的監督管理,業務上受中國消防協會指導,其主管單位為上海市消防局。其業務範圍主要是開展學術研究、普及消防知識、規範行業管理、組織諮詢和技術服務。
  • 北京迎風民非組織需要準備什麼資料
    北京迎風民非組織需要準備什麼資料簡單說下辦理金會的流程;民政局座談、核名、提交可行性報告、提交初審材料民政局領取入資單、提交成立的材料金會在申請成立時,申請人應當提交哪些文件?
  • 全市社會組織原則上不提倡舉辦聚集性活動
    新朋友點擊「莞香花開」可快速關注1月7日,東莞市民政局官網發布《關於做好社會組織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下稱《通告》),《通告》提出東莞各社會組織原則上不提倡舉辦會員(代表)大會、大型年會、慰問、座談會、交流會、聚餐等人員聚集性活動
  • 認真落實分類指導要求 全面提升所屬事業單位黨的建設質量
    為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工委於當年8月啟動《意見》起草工作,先後專題調研8次,召開徵求意見座談會12個,書面徵求意見4輪,涵蓋中央和國家機關所有部門機關黨委和工委機關所有部門單位。經反覆修改後,專門徵求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編辦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意見。經工委會議審議通過後,以工委文件形式正式印發施行。《意見》的起草主要把握了以下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