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察·巴克敏斯特·富勒
(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 1895-1983)
富勒烯是高中化學課本的常客,它是由60個碳原子結合形成的中空籠形分子,或者更直觀地,可以叫它足球烯。1996年,因為發現了富勒烯,三位科學家共享諾貝爾獎。而富勒烯這個名字,則來自擁有多重身份的理察·巴克敏斯特·富勒(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 ,1895年7月12日- 1983年7月1日)。
1967年的蒙特婁世博會將主題定為「人類與世界」,當時兩大陣營互相對峙,蘇聯與美國都對「登月計劃」全情投入。而富勒設計的美國館,把人類對登月的嚮往表現到了極致,也成為歷屆世博會最常被提起、最天馬行空的建築設計。
1967年,蒙特婁世博會美國館
這個水晶球一樣的奇特建築被稱為「富勒球」,圓形穹頂通過大大小小數百個幾何體相互連接,形成堅固的球面結構,室內甚至不需要任何支撐。在其中,還建造了一段可以模仿人類飛向月球的迷你軌道。
現在,這種「測地線網格球形穹頂」(Geodesic Dome)在全球超過30萬個,不僅是作為巨型展館,還被應用於軍事、民用建築領域。輕型堅固、經濟實用的測地線網格球形穹頂恰好印證了富勒的名言:「少費多用「(doing the most with the least)。也正是富勒球啟發了富勒烯的發現。
佛羅裡達州迪士尼樂園中的「地球號太空船」也採用了「測地線網格球形穹頂」
有人說富勒是「我們時代的達·文西」,他擁有47個榮譽學位和28項專利發明,還有人叫他「瘋子」,更多時候,他是世人眼裡古怪的邊緣人。
作為建築師,他沒有一張正經的建築師執照,直到快60歲才得到一個「榮譽執照」;作為未來學家,他的種種天才構想在當時看起來有些「神棍」,但放在今天,這些東西看起來毫不過時;作為二十世紀名人,他金句頻出,史蒂夫·賈伯斯與詹姆斯·戴森都曾被鼓舞……除此之外,他還是幾何學家、哲學家、發明家,以及詩人。
而富勒通常這樣介紹自己:「一個完全的未來思想、科學設計的探險者。」
01
一個無害的怪物
富勒的祖先在「五月花」號登錄普利茅斯巖石後的第十年來到了新大陸,家族的男性大多是牧師或者律師。1895年,富勒出生在麻薩諸塞州,去哈佛念書已經成為這個家族的傳統。中間名巴克敏斯特(Buckminster)是富勒自己選定的名字,他自稱「巴基」(Bucky)。
富勒個子矮小,頭也很大,眼睛又天生極度遠視,必須佩戴厚重的矯正眼鏡,富勒曾一度為自己的長相感到抱歉。但他也把自己的一些成就歸功於遠視這個缺點,因為遠視,他更習慣於通過大體形狀來辨認周遭一切,而不去計較細節。12歲時他就創造了一種用雨傘推動划艇前進的新發明。
青年時期的富勒
1913年,富勒以優等生的成績入讀哈佛,成為這個家族的第五代哈佛人,但富勒被哈佛連續兩次開除,第一次是因為他把所有的錢都花在看雜耍而錯過了考試,被開除後,他在魁北克一家棉紡廠工作,並對機械產生了興趣。在重新被哈佛錄取後,又因為他「不負責任,缺乏興趣」被開除,但是富勒透露自己對社團社交那一套感到極度厭煩:「我是故意要惹上麻煩的。」
也因此,富勒沒有獲得一張大學文憑,八十年代,富勒在《關鍵路徑》中預言了線上教育的普及並毫不留情地「吐槽」教育系統:「學校這種流水線生產、保姆式教育之所以能夠維持,只是因為教師工會做了大量的工作,讓教師不用擔心未來會失業。一直以來,依仗教師工會強大的政治影響力,無能的教育行業才能夠延續至今。」
富勒背後,是他最知名的發明之一:戴馬克松地圖
1917年,22歲的富勒與紐約一位著名建築師的女兒結婚。儘管眼睛不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還是加入了海軍,服役期間他發明了一種用於救援船的絞車,可以及時將被擊落的飛機從水中移走,挽救飛行員的生命,並因此被送到美國海軍學院接受軍官訓練,學習了彈道學、航海學等知識,他意識到這個世界正在迅速地改變:有線到無線,有軌到無軌,可見到不可見,用越來越少的資源做越來越多的事情。
但接著富勒迎來了人生的最低谷,女兒亞歷山德拉(Alexandra)在四歲時因病去世,他的財務狀況一塌糊塗,與在哈佛時期如出一轍。富勒不停地酗酒,在建築公司的工作也丟了,彼時,他的第二個女兒艾蕾歌(Allegra)剛剛出生。
五十年代,富勒與女兒艾蕾歌(Allegra)
1927年,富勒決定自殺,但有一些人認為當時富勒沒有這樣的念頭,這只是為了給大師的傳奇經歷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但無論無何,對他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站在密西根湖邊,富勒意識到「你沒有權利消滅自己。你不屬於你自己。你屬於宇宙。你和所有的人在這裡都是為別人著想。」因此,他隱居了近兩年,深入思考宇宙,思考如何才能對人類做出最好的貢獻。
02
地球宇宙飛船
富勒對人類的命運顯得「憂心忡忡」,他創造出為人熟知的短語「地球宇宙飛船」(space ship earth)來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處境,他認為「我們所生活的地球不是一個平板,而是一艘球形的飛船」,而「在宇宙的當前時刻,蠻力、狡詐、恐懼和自私強有力地控制著人類」,如果人類無節制地消耗資源勢必會使得船上的資源消耗殆盡。
富勒在《關鍵路徑》一書中「毒舌」地舉例:「大自然每產生一加侖的石油,所代謝的宇宙能量(降雨、大風、引力壓力)和消耗的時間(收費標準就是你我繳納家庭用電的費率),相當於要付出100萬美元以上的代價……那些既不產生生存物資也不產生財富的人們,或開車或乘車,去1980個並不產生財富的工作崗位上班,每天消耗的汽油價值數萬億美元。所以,給他們發一筆不菲的收入,讓他們待在家裡,每天反倒為宇宙和人類節省了數萬億美元,這個事實不需要計算機也能看到。」
從三十年代開始,他試圖解決一個巨大問題,即如何才能「使世界運轉起來」——為百分之百的人類提供足夠的食物、能源和住所,以享受高水平的生活。為了實現「持久繁榮」,富勒開始收集相關數據進行研究,並對未來做出了精準的預測,包括解決住房、庇護所、交通、教育、能源、生態破壞和貧困等全球性問題。
基於全球糧食的生產與分配,富勒預言人類將在2000年消除飢餓,20年後,1977年,美國國家科學院證實了這一預測的準確性。他還預言了大數據時代的諸多可能性。
1932年,富勒的妻子創作了一幅畫,畫中出現了戴馬克松房屋與汽車
富勒發明了戴馬克松(Dymaxion)這個單詞,「Dymaxion」由Dynamic(動態)、Maximum(最大化)、Tension(張力)三個詞縮寫而成,他的很多研究成果都採用這個詞來命名,以體現他的超前的設計理念。
戴馬克松房屋(Dymaxion House)於1930年完工,最早是基於糧倉的改裝住房,在1945年,進行了改造,旨在適合任何地點或環境,並有效利用資源、易於運輸和組裝。後來富勒又相繼設計了戴馬克松汽車(Dymaxion Car)、戴馬克松部署單元(Dymaxion Deployment Unit)等。這些設計在當時確實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但實際上 「用處不大」。
戴馬克松汽車
二戰之後,富勒設計出了可以廣泛使用的戴馬克松地圖(Dymaxion Map)。他將世界地圖投影到一個二十面體的表面,這個二十面體可以打開,成為二維平面圖。在投影繪製過程中,所有陸地和水域的相對形狀和尺寸都沒有明顯的變形,這種平面視角,使得在觀察時更加一目了然,就如富勒所說:「只有在我的戴馬克松世界地圖上,才能完全看清公元前200年發生的巧合。」
戴馬克松地圖
戴馬克松地圖中,「世界是一座島嶼,處於一片汪洋之中」,也與富勒希望的「將全人類變成一個和諧的世界大家庭,讓這個大家庭的經濟可持續地繁榮下去」不謀而合。
當討論富勒的時候,不要忘了他身處的時代,二十世紀上半葉,世界絕大多數國家捲入戰爭,下半葉,科技的飛速進步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尤其在美國,人們完全意識不到正在對自然資源進行過度採擷。而富勒,早早的預見了這一點,1969年,在《地球號太空船操作手冊》(Operating Manual forSpace ship Earth)中提醒人類已經從「化石燃料帳戶」裡提走了大量財富,現在必須儘快轉向風能、水能和太陽能的開發利用,這使他成為最早的可再生能源的支持者之一。
03
設計未來
在富勒的後半生,他用相當多時間做空中飛人,進行了40多次全球環行、數千小時的演講,即使大多數人根本聽不懂富勒在講什麼,也不影響他受到追捧。富勒一生出版了20餘部著作,去世前兩年,85歲的富勒寫下最重要的著作——《關鍵路徑》。
(關鍵路徑:為完成一個項目,需要開展多個相互依存的任務,這些任務可以組成環環相扣的網式流程圖,這個流程圖從該項目第一個任務開始,將各個任務連接起來並達到最終目標,所形成的路徑就稱為關鍵路徑。)
演講中的富勒
《關鍵路徑》是他對人類過去的傑出總結,他聚焦於技術演化的關鍵路徑,從史前時代的人類遷徙,到偉大帝國的發展,再到今天掌控我們命運的龐大的跨國企業和政治體系。
這本書追溯人類的社會、政治和經濟體系的起源和演變,講述了人類在整個宇宙中的處境,面臨的各種危機,以及面對未來有何種選擇。
富勒曾設想了一個瘋狂的「曼哈頓穹頂計劃」,他說「這樣的穹頂可以消除雨雪對於城市的不利影響,控制城市的光照與溫度」
在書中富勒毫不掩飾自己對技術的狂熱:
「99%的人類並不清楚,在地球範圍內,甚至在宇宙範圍內,他們可以選擇實現經濟上的持久繁榮。然而,這必須通過『設計科學』和技術革命來實現。「
「那些以錢生錢的人有意地讓金錢保持稀缺狀態。但金錢並不是財富,科技才是,它能夠保護、滋養、幫助並滿足生命成長的所有需求。「
「雖然政治革命貫穿整個人類歷史,但我依然選擇設計科學這場革命。「
在他的構想中,未來比「活在當下」更加「緊迫」,他要尋找人類「持久繁榮」的方式,就是通過回望關鍵路徑來設計未來。
Boris Artzybasheff 繪製的富勒像
他回答年輕人「渺小的個人可以實現什麼」的問題:「如果你足夠真誠和積極,世界會向你招手。」1983年,富勒在病逝前不久榮獲了美國總統自由勳章,該獎項是美國最高的公民榮譽。頒獎詞寫道:「他在幾何學、教育學和建築設計領域卓有建樹,並為這些領域的發展樹立了標杆。」
在墓碑上,富勒這樣定義自己:「叫我配平片」(CALL ME TRIMTAB——BUCKY)。
富勒的墓碑
回溯富勒對個人與社會關係的思考,他一直堅持用積極的態度去改變世界,1972年《花花公子》雜誌的採訪中,富勒提到了「配平片」(Trim Tab)——一種可以幫助穩定大型船隻或飛機的小型控制部件,用微小的力量就可以改變主體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