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設計太空艙"方舟一號" 發射到7萬米高空

2021-01-08 中國網

北京八一學校和石家莊鹿泉一中近40名學生參與了設計;系全國首個中學生太空生物實驗艙

學生參與設計的「方舟一號」太空生物實驗艙。

參與「方舟一號」設計的八一學校學生代表與即將發射的火箭合影。本版圖片/受訪者供圖

6月17日下午3點30分,內蒙古阿拉善,中國首個中學生太空生物實驗艙——「方舟一號」被一枚探空火箭成功送至70千米高空。

新京報記者近日了解到,「方舟一號」由北京市八一學校牽頭研製,該校和石家莊鹿泉一中近40名學生參與了設計。「方舟一號」搭載果蠅蟑螂,研究太空環境對睡眠的影響。目前先驗證了實驗艙的自主定位、返回式著陸搜救以及數據回傳功能。

關注1 太空艙有哪些「乘客」?

果蠅和蟑螂是第一批「乘客」;研究太空環境對睡眠的影響

「方舟一號」由北京市八一學校牽頭研製,依託學校空間生命科學實驗室、北京航科方舟空間技術有限公司、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支持。「方舟一號」攜帶了百餘只果蠅和幾隻蟑螂,預想通過研究太空環境對果蠅睡眠的影響,為解決太空人睡眠障礙問題提供參考。

張馨心,北京市八一學校高二學生,是設計者之一,去年暑假加入了團隊,她所在的小組需要自主設計一個研究果蠅生命節律的實驗方案。他們查閱資料得知,果蠅5分鐘保持不動就是進入了睡眠狀態,但想到太空艙會不斷運動,所以要確認果蠅睡覺時能否抓在試管壁上保持靜止,於是找來小風扇對著果蠅吹,證明它們睡眠時具有「抓壁」能力。

「太空生存環境惡劣,很多太空人出現睡眠障礙問題。為了解空間環境下的睡眠規律,我們決定先選取果蠅進行動物實驗。」參與項目的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介紹,果蠅的一部分基因與人類同源,並且像人類一樣受晝夜節律和環境的影響。實驗顯示,果蠅對太空環境的應激做出積極的響應,較小的體積能以最小化的資源需求生存。

關注2 設計製造太空艙難在哪裡?

編程難度高;成品還要保證無人操作下溫度溼度合適

今年寒假,張馨心所在的小組完成了實驗艙的內部結構設計,需要繼續進行編程,確保實驗艙能自動運轉,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自我調整內部溫度、溼度、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等。

張馨心自學了C++課程,在「初升高」的暑假參加了學校的編程課程,寒假時又參加了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的編程冬令營,但實驗艙的編程對她來說難度仍然很高。寒假期間,張馨心連續三天不停寫程序,「有時候睡覺都在想編程」,張馨心說,數不清程序出了多少次錯,只記得當監視器上出現第一個正確讀數時,她興奮得叫了出來。

在最終的「方舟一號」太空生物實驗艙設計方案評選時,張馨心所在小組的設計方案獲得了第一名。

對張馨心而言,參與這次活動最大的收穫不是最初預想的學習知識和技能,而在於開闊眼界,提升心理素質,「通過活動我獲得了很多機會,比如參與了航天專家的討論會議。」

參與項目期間,她偶爾會擔心做不好,萌生退意,父母都會鼓勵她,即使「方舟一號」的發射時間臨近期末,父母也支持她前往內蒙古阿拉善見證實驗艙發射升空。「很感激爸爸媽媽給了我勇氣。」

關注3 實驗最終結果如何?

實驗艙設備承受住了高溫、高真空、高震動和高衝擊的考驗

「這次實驗略有遺憾。」本次項目指導老師、八一學校教師陶祥明介紹,由於使用的探空火箭升空速度快,到達70千米高空只用了200多秒,且因靶場空域問題火箭安排在下午發射,導致為夜間發射設計的實驗艙內溫度超過了「乘客」適宜的生存溫度。

得知結果,張馨心和她的小夥伴們表示不會輕易放棄。

「實驗艙設備仍舊承受住了高溫、高真空、高震動和高衝擊」。陶祥明表示,未來如有機會,學校還會組織學生參與設計實驗艙。

「開展這些活動,希望學生通過實踐體驗,對於未來的專業或興趣發展有一個初步認識,發現自己擅長或不擅長的領域。」陶祥明說。

據悉,「方舟一號」本計劃跟隨今年下半年發射的「八一02星」進入太空,但因實驗艙尺寸等問題無法實現,最終改為由探空火箭送至70千米的高空,先行驗證實驗艙的自主定位、返回式著陸搜救以及數據回傳功能。

目前「方舟一號」太空生物實驗艙存放在中科院城環所物理環境研究組北京實驗室,實驗艙回傳的艙內物理環境、溫溼度、氧氣二氧化碳含量等數據,相關專家正在分析。

■ 延展

航天教育已成八一學校教學特色

鼓勵學生參與航天項目設計活動在八一學校已有先例。2016年12月28日,國內首顆中學生科普小衛星「八一·少年行」在太原發射,八一學校的學生參與了衛星的設計與研製過程,並主導完成了衛星的載荷設計。

陶祥明介紹,近年來,航天科技教育已成為八一學校的一項特色,通過衛星研製等項目帶領學生參與科研。去年5月,八一學校成立了空間生命科學實驗室,在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所、航天科技教育聯盟等單位支持下,不定期就青少年參與太空生物實驗、返回式搭載載荷等涉及的專項航天知識開展科普講座、寒暑假實踐營等活動。

學校對科技教育的課程建設也做了改進。初中課程建設中增強了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學科教學的橫向配合,高中則重點開展多種科學創新與技術實踐的跨學科探究活動。

相關焦點

  • 3萬米高空熱氣球之旅 帶你到太空的邊緣
    3萬米高空的熱氣球之旅6月17日午夜,大約二十個工作人員摸黑抵達試飛地點集合,將眾多的儀器、熱氣球、滑翔翼傘、控制系統與傳感器等設備安裝妥當。18日清晨7點45分,設備起飛,花了大概1小時45分鐘,就將載重的裝備成功升空到距離地面11.8萬英尺(約3.35萬米)的太空邊緣。
  • 「天宮一號」完成任務告別太空
    4月2日,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從天外回歸,結束了長達7年的太空之旅。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 國內公司開發「太空遊」項目 乘熱氣球到4萬米高空看星星
    還記得去年「維珍太空船」墜毀前美國政府立法禁止中國人乘坐這種飛船「太空遊」嗎?雖然中國人仍可以像香港歌手鄧紫棋那樣乘美國「山貓」火箭飛機一覽太空風光,但這種「旅遊」價格不菲,只有「超級富豪」才可能承擔。不過國內也有「太空遊」項目了,北京一家公司將依託國內科研部門技術,製造能夠飛到4.2萬米高度的氣球,送遊客進行「太空遊」。
  • 用飛機帶到萬米高空 然後像發射飛彈那樣向太空發射火箭?
    近日,英國富豪理察·布蘭森旗下航天企業維珍軌道公司完成一項關鍵測試,用飛機將一枚火箭攜帶至超過萬米高空,並成功釋放使其墜落在計劃區域內,朝著實現高空衛星發射服務又邁進一步維珍軌道7月10日發布公報說,當天上午,該公司一架代號為「宇宙女孩」的波音747改裝飛機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莫哈韋航空航天港起飛。在飛機到達近1.1萬米的巡航高度之後,從飛機機翼下方釋放了一枚不帶燃料的火箭。這枚火箭內部裝載了水和防凍劑,以模擬攜帶燃料火箭的質量和重心。隨後,火箭在加利福尼亞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測試區域內墜地。
  • 外國網站盛讚中國首次發射長徵5B火箭以及下一代乘員太空艙
    下一代中國航天員太空艙的原型新的太空艙將進入8000公裡高的軌道,然後進行高速再入。新型運載工具將用於近地軌道任務和深空探測飛行。能夠運送6名太空人(或500公斤貨物,3名太空人),新太空艙的總長度為8.8米,直徑為5米,發射重量為21,600公斤。由服務艙和返回艙組成的新型運載工具被設計成可重複使用十次。
  • 美國推太空邊緣遊 4.5萬鎊可至3.6萬米高空
    啊,好想和朱莉一起去看美景,好想和霍金在太空中來場對話,可恨囊中羞澀。不要嘆氣。如果你買不起這張票,另一家公司將提供一個更便宜的選擇。太空邊緣旅遊只要7.5萬美元,要知道廉價的太空遊也要9.5萬美元。
  • 揭秘神人4萬米高空跳傘裝備 太空衣20.2萬美元
    北京時間昨天凌晨,43歲的奧地利人菲利克斯·鮑姆加特納身穿特製太空服,從距離地面39044米的高空一躍而下並安全著陸,創下了史無前例的極限跳傘紀錄。  怎樣升空,如何跳?怎樣穿越大氣層,為何太空服在大氣層沒有燃燒?  昨天凌晨2點10分左右,全世界的極限愛好者一起仰望太空,大家等待奧地利極限狂人鮑姆加特納從3.9萬米高空跳向地球。
  • 美設計太空氣球工作站可浮於6萬米高空(圖)
    北京時間11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加州JP航空宇宙公司近日設計出一種神奇的太空氣球基礎設施,這種太空氣球基礎設施類似於動畫片《飛屋環遊記》中綁在氣球上的房屋,它並非通過火箭推進的方式,而是採用氣球浮力更安全地進入太空。目前,太空氣球基礎設施首個部件大氣飛艇已於10月22日在美國內華達州黑巖沙漠中完成試飛。
  • 2016年我國發射任務: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號10月發射
    據新華社電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9日安全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標誌著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進入實施階段。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是7月7日從北京啟運的。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介紹,天宮二號按流程完成了出廠前所有研製工作,經鐵路運輸,於9日安全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開展發射場區總裝和測試工作。
  • 奧地利男子3.9萬米高空跳傘超音速
    騰訊遊戲 10月15日消息 奧地利菲利克斯·鮑姆加特納(Felix Baumgartner)14日從接近3.9萬米的太空邊緣跳傘,最終歷時4分22秒平安降落到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指定地點。最新視頻請點擊:菲利克斯3.9萬米高空跳傘超音速視頻 14日上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傳聞當年有UFO墜毀及出現外星人的羅斯韋爾小鎮,鮑姆加特納乘坐太空艙
  • 舒適欣賞太空景色?維珍銀河公開太空船內部設計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當地時間28日,英國維珍集團旗下的維珍銀河公司公開了其商用宇宙飛船「太空船二號」(SpaceShipTwo)的客艙設計
  • 天宮一號完美謝幕 結束長達7年太空之旅
    原標題: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結束長達七年的太空之旅 天宮一號 天外歸來(厲害了,中國科技)  4月2日,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流星般從天外回歸,結束了長達7年的太空之旅。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證實,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墜落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  再見,天宮一號,但屬於你的精彩瞬間永遠難忘。
  • 舒適欣賞太空景色?維珍銀河公開太空船內部設計(圖)
    中新網7月30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當地時間28日,英國維珍集團旗下的維珍銀河公司公開了其商用宇宙飛船「太空船二號」(SpaceShipTwo)的客艙設計。飛船有6個座位及特別設計的「太空鏡」,為乘客提供太空旅行體驗。
  • 舒適欣賞太空景色?維珍銀河公開太空船內部設計(圖)
    中新網7月30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當地時間28日,英國維珍集團旗下的維珍銀河公司公開了其商用宇宙飛船「太空船二號」(SpaceShipTwo)的客艙設計。飛船有6個座位及特別設計的「太空鏡」,為乘客提供太空旅行體驗。
  • 中國將推太空觀光:花50萬上4萬米高空看風景
    1.能看到什麼太空邊緣觀日出日落目前,「太空邊緣觀光項目」已得到多家中國航天科研機構技術支持。項目採用高空氦氣球攜帶載人觀光艙的飛行方式,乘員將到達99.85%大氣(4萬米高度)以外的太空邊緣。飛行期間,乘員可在觀光艙內看到太空美景、1000多公裡的地球弧線、太空日出、太空日落景象,還可以體驗短暫的漂浮失重。巡航飛行中,乘員可清晰地看到月球環形山,可尋找「嫦娥」探測器及「阿波羅」登月的著陸點,甚至有機會觀測到紅閃、日冕物質拋射等罕見景象。
  • 黃山小夥挑戰4.3萬米太空跳傘 或破3項世界紀錄
    這次挑戰,他還將在臨近太空通過載人太空艙和人體攜帶的儀器,為中國航天中心採集數據、為國家天文臺收集宇宙塵埃。屆時收集到的珍貴數據,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進行新一代逃逸保障系統設計,將起到很大的幫助。  4.3萬米高空跳傘  據了解,葉晨光挑戰的跳傘高度為4.3萬米,而目前該項目的世界紀錄,是2014
  • 4萬米高空的奇妙旅行--中國數字科技館
    4萬米高空的它能帶著我們飛到哪裡呢?別著急,我們得先來搞清楚很多相關概念,比如, 什麼是太空,什麼是太空邊緣。大氣以外的太空邊緣,那裡大約是4 萬米的高空。,感受從地面上升到4 萬米高空的全過程。遊客乘坐專門為亞軌道太空旅遊設計的小 型飛行器,飛到高度約100千米的地方, 全程通常為一兩個小時。
  • 挑戰萬米高空 葉晨光創造華人高空跳傘紀錄
    奧圖科技CEO葉晨光,與媒體同仁一同分享「HALO萬米高空跳傘」的成績和付出。   葉晨光是國內一家高科技公司的創始人。   HALO(High Attitude Low Opening)是高空跳低空拉傘的簡稱,一般在飛機上升到30,000英尺的高度往下跳在距離地面
  • 背景資料:從神舟一號到天宮一號
    新華網北京9月29日電(記者鞏琳萌)從神舟一號到天宮一號,一圈數字輪迴的背後,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一個戰略階段的跨越。短短12年間,中國,正在以令世界驚詫的「中國速度」飛向太空。
  • 「禮炮一號」是人類第一個空間站 1971年蘇聯發射
    今天7時30分,我國將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將駕駛飛船進入太空,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行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飛行,並且在這段時間完成各種科學實驗,這也將是我國迄今為止時間最長的一次載人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