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去年「維珍太空船」墜毀前美國政府立法禁止中國人乘坐這種飛船「太空遊」嗎?雖然中國人仍可以像香港歌手鄧紫棋那樣乘美國「山貓」火箭飛機一覽太空風光,但這種「旅遊」價格不菲,只有「超級富豪」才可能承擔。不過國內也有「太空遊」項目了,北京一家公司將依託國內科研部門技術,製造能夠飛到4.2萬米高度的氣球,送遊客進行「太空遊」。雖然乘坐這個氣球觀景艙無法體驗失重,但卻可以保證遊客看到高層稀薄大氣中的特有景觀,大地將在你腳下變成圓弧,頭頂將是沒有閃爍的星空,成本卻可能只有乘火箭飛機的幾分之一,怎麼樣,動心了嗎?
目前國際上的太空遊項目主要包括「山貓」太空飛機,「維珍太空船」太空飛機,以及高空氣球,這些項目可說是「一分價錢一分貨」,目前的價目表大概是:」維珍太空船」一張票25萬美元,「山貓」飛機,9.5萬美元,「世界景觀」氣球,7.5萬美元。而國產氣球從目前公開的資料來看,飛行高度比「世界景觀公司」的氣球要更低一些,只能到達平流層。不過相應的,成本也會大大低於「世界景觀公司」的氣球。正所謂一分價錢一分貨,在「太空遊」這件事上也是一樣的,不知各位潛在消費者們如何取捨呢?
金海洋公司宣傳圖,不過圖中「太空艙」的火箭發動機可能只是渲染一下氣氛
1月6日,首個中國國產民間太空觀光飛船外觀造型曝光,並正式開始徵集命名。開發公司北京金海洋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金海洋)表示,最快將在今年年底帶中國遊客進行太空探索。
金海洋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首次飛行是免費的,但會有其它模式來出這筆費用,比如企業贊助的形式。在飛機7月份測試完成之後,正式接受報名。在飛船進入商業運行階段後,每位遊客費用預計在50萬元之內。
此前,太空旅遊的實現基本要依靠外國的飛船和技術,一部分中國人已經預定美國飛行器的名額,但使用國內現有的成熟航天技術量身定製的太空飛船在國內尚屬首次。
去年10月31日,維珍銀河的太空飛船二號在美國加州試飛過程中爆炸,造成兩名飛行員1死1傷,使商業太空旅遊研發的安全問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美國「世界景觀公司」的太空遊氣球,與金海洋的氣球方案類似
金海洋的太空飛船項目在國內的首次嘗試,所採用的則是相對簡單、飛行速度低、技術成熟、造價相對低的太空邊緣飛行技術。即利用氦氣球實現太空邊緣(平流層)飛行,觀光完成後,飛船的氦氣球會開始排氣,氣囊自動脫離後,一旦下降到預定高度,觀光艙的降落傘展開,通過精確制導系統慢慢著陸在預定地點。
金海洋在官網公開解釋稱,中國科研部門利用這個飛行平臺做了大量的平流層科學研究,最高飛行記錄是4.2萬米,取得了較多的科研成果。 經過相關科研部門反覆論證,認為國內已經具備開發平流層載人飛行的全部技術。
據介紹,首批飛行將由機構從普通人中選拔10人參與,免費飛行。在5小時的飛行過程中,觀光艙提供網際網路,遊客在觀賞太空奇景的同時,還可通過WiFi與地面親友進行實時通訊互動。在觀光艙返回時,遊客還可以進行跳傘體驗。
遊客在航天服和觀光艙的雙重保護下,經過高空風、低溫、輻射等一系列高空環境,最終到達99.85%大氣以外的太空邊緣。金海洋官網介紹,飛行過程中,遊客可以在太空清晰地看到月亮環形山,尋找「嫦娥探測器」及「阿波羅登月」的著落點,也可以觀賞到獨特的日出、日落,甚至有機會觀測到紅閃、藍急流、日冕物質拋射等罕見景象。
現有主要太空遊方式對比,相比之下,氣球遊最便宜,國內自行研發的話可能成本會大大低於7.5萬美元
該飛船的球體體積為100萬立方米,觀光艙直徑3.2米,乘員兩人,最大飛行高度為4.2萬米。雖然只是太空邊緣觀光,但參與飛行的遊客仍需進行專業培訓。主要駕乘人員需要接受100小時的跳傘培訓,並且遊客在飛行要完成天體、大氣和氣象等一系列指定的科研任務。
該負責人向界面新聞記者介紹,「太空邊緣觀光項目」由包括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在內的多家航天科研機構進行合作開展。主要設備的設計、製造,公司都將與科研機構合作,委託對方設計製造,測試飛行之前還要拿到空管等相關機構的批文,未來還有意申請相關技術專利。
參與太空旅遊的飛行人員沒有特殊要求,需要接受專門的太空探險家培訓,考核合格後才能參與飛行。相關負責人在去年9月份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有心臟病、高血壓、癲癇疾患等重病的人士則不宜參加,未成年人需在監護人同意前提下才可以,年齡方面沒有太大限制,只要身體素質沒問題。」
美國氣球下的觀光艙
金海洋是中國首家民營太空觀光探險公司,去年9月24日,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和金海洋在中國航天城共同舉辦了「太空邊緣觀光項目」總體設計方案研討會。金海洋總裁蔣方在公開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項目已完成了總體設計方案,即將進行產品設計和製造。各系統預計在2015年6月完成研製,7月開始測試,最快在2015年年底首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