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水上運動+旅遊」高峰論壇日前在海口召開。論壇以「聚智親水-體旅融合」為主題,分為主題演講和圓桌會議兩大板塊,聚焦中國「水上運動+旅遊」產業,探索「水上運動+旅遊」平臺與海南自貿區(港)建設背景下協同發展的新模式。
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副廳長徐翔鴻,國際體育經濟學會副主席、上海體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東鋒,上海體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李海,長三角地區體育產業協作會常務副秘書長、上海體育學院教授黃海燕,前奧運冠軍許豔梅等出席論壇。
突出特色 打造品牌
海南是四面環海、河流湖泊眾多,具有非常優良的熱帶濱海島嶼自然生態資源開展水上運動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政府與社會合力倍增優勢以及品牌疊加優勢。徐翔鴻說,近年來,海南省完善水上運動設施,根據中外遊客季節性需求,策劃了系列體育旅遊活動;加強全省水上運動規劃,滿足多層次水上運動需求,創新發展水上運動主題活動;加大水上運動宣傳力度,打造「海南親水季」群眾性水上運動品牌。正全力以赴推動落實水上運動與旅遊產業相結合的戰略,為海南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不懈努力。
主題演講中,劉東鋒以《體育點亮海南城市名片》為內容,提出打造海南體育名城,要優先發展海洋、沙灘、戶外、休閒、高端、國際、時尚和親民的體育項目,重點打造帆船、衝浪、賽艇、龍舟、鐵人三項、自行車、馬拉松、高爾夫、馬術和網球,要建立完備的項目體系和級別體系,拉長時間維度、季節性填谷削峰。
李海則從健身休閒及水上運動產業政策、我國體育旅遊發展現狀及特徵、對未來體育旅遊發展的思考三方面講述了《水上運動旅遊何以成為熱點話題》的核心內容。他認為,發展體育旅遊要引領健身休閒旅遊發展、培育賽事活動旅遊市場以及培育各類體育俱樂部、行業體協等體育旅遊市場主體。
近年來,上海舉辦了一些大型國際體育賽事,上海市體育局原副局長邱偉昌結合上海體育發展的經驗,從《打造國際品牌賽事,促進體旅深度融合》方面重點講述了體旅融合與賽事IP培育的關係,對「聚焦親水」給海南體旅融合發展提出獨到見解。他建議海南要根據自身的特色打造國內外有影響力的自主體育品牌賽事;要針對康養旅遊的興起與「候鳥」式生活方式的青睞,結合體育運動處方和中醫養生術,大力推進體旅的深度融合。
分享故事 謀求發展
此次高峰論壇期間還舉行了圓桌會議,大家分享各自領域中的商業故事和經典案例,討論海南如何吸引消費者。上半場,徐翔鴻首先整體介紹了海南省水上運動發展思路,他認為海南發展水上運動具有資源和政策的優勢,但又有人才和資金的短板,發展海南水上運動要強優勢、補短板,樹立改革、開放、創新和融合的意識,要通過「看體育、玩體育、評體育、研究體育和體育明星」五類人群驅動海南水上運動國際化、市場化、特色化和產業化發展。
上海體育學院今年新增了體育旅遊專業,這也成為全國首家具有體育旅遊專業招生資格的高校。上海體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李海坦言:「體育旅遊是新專業、新業態。我們,要努力為體育旅遊的發展培養懂體育、懂旅遊、懂體育產業的人才。」1988年漢城奧運會跳水冠軍許豔梅呼籲,海南打造水上運動之城要從娃娃抓起,重視體教結合,讓體育為每個人的人生加分。
下半場的圓桌主題以《整合優勢資源,促進水上運動產業發展》為題對如何更好推動海南親水運動季的發展進行了討論。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群眾體育處處長麥有旺表示,今年海南親水運動季月月設主題、周周有活動,東海岸打造「海的文章」,西海岸舉辦近岸、近海活動,中部地區則圍繞熱帶雨林和湖泊河流來展開。黃海燕建議,海南親水運動季應在原本的基礎上形成產業鏈,然後再做好橫向布局。
作為2019年海南親水運動季系列活動的重點活動,本次論壇深入探討了水上運動如何促進體旅融合,引導體育旅遊消費,探索新的體育產業增長點,進一步完善「海南親水運動季」使其成為國內外「水上運動」具有影響力的品牌活動。(顧寧/文 圖片轉自海南旅遊文化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