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調查:十類不文明開車行為最易激起「路怒」

2021-01-08 環球網汽車頻道

原標題:本報調查採訪發現:

十類不文明開車行為最容易激起「路怒」

司機朋友們,你有嗎?有就趕緊改了吧!

夜晚開車開遠光燈、搶道加塞還理所當然、轉彎不打燈……昨日,本報刊登的《「路怒症」將發要發的時候先想想自己的人身安全》引起了不少網友的討論。

在昨日的報導中,我們提及一份由上萬名網友投票的問卷調查中,「有人嚴重違章」以66.55%的得票率排在了開車發怒原因的榜首;寧波市康寧醫院心理科心理諮詢師馮婧婧認為,不文明駕車行為是引發「路怒症」的重要原因之一……這讓網友對於自己深惡痛絕的開車「惡習」各抒己見。

昨天,本報記者隨機採訪了近20名司機,他們中有私家車司機、計程車司機、公交車司機,有的是剛拿到本的新手,有的則是已經有十幾二十年駕齡的老司機。通過他們平時開車的經驗,我們整理出那些司機眼中最讓人惱火的不文明開車行為,總共十類。

看完這個整理結果,不少人調侃:「這些行為,被討厭是必然,被揍是偶然。」

□記者吳依瀅王莎

隨意變道讓人措手不及

惱人指數:★★★★★

在記者的隨機採訪中,有不少司機「暴躁」起來是因為有車突然變道,導致自己措手不及。陳師傅開計程車有11年了,說起任意變道,他表示非常無奈。

「我記得有一次,我正常行駛在自己的路上,左邊車道的車沒有打轉向燈就突然變道。」陳師傅回憶說,他也趕緊變道,結果影響了右邊車道的車輛。

「右車道的司機當時特別生氣,嘴上也是罵罵咧咧的。」陳師傅說,「我也覺得委屈啊,要不是旁邊的車輛任意變道,我也不會這麼做。」

急停,極其考驗後車剎車性能

惱人指數:★★★★★

劉凱是公交364路青年文明號的線路班組長,他告訴記者,在開車時,他最討厭也是最常遇到的不文明開車行為是急停。

有一次,劉凱駕駛的公交車即將靠站。就在快進站的時候,一輛中巴車突然就在他前面停了下來,劉凱急踩剎車才沒撞上。見中巴車一直停著,劉凱便往左打方向盤,一點一點往左邊車道借道繞行。可就在他越過中巴車準備變道至右邊車道時,中巴車啟動直行,一點也沒有讓行的意思。兩輛車僵持了一會兒,最終還是劉凱做了讓步。

劉凱說:「作為公交車司機,心態必須好!一定要懂得退一步海闊天空。」

路況良好卻開得跟蝸牛爬一樣

惱人指數:★★★★

在受訪者中,不少司機提及下面這種情況:明明道路狀況很好,可是前方車輛卻以二三十碼的速度向前行駛。等自己超車一看,司機不是正在打電話就是看手機。

「不把自己的安全放心上,也不把別人的安全當回事,真是太可恨了。」市民王小姐說,車輛佔道行駛也就算了,但這樣的行為真的太危險了,極有可能引起追尾或者刮擦。

遇到這樣的情況,王小姐表示自己會馬上「遠離」這樣的車輛,同時集中注意力。

城區道路開遠光燈

惱人指數:★★★★★

「最討厭的當然是在市區裡開車還開了遠光燈的,更討厭是閃燈提醒以後還不關掉的!」說起最讓人惱火的不文明開車行為,市民潘先生說。

潘先生告訴記者,對向車道上的車開了遠光燈,自己簡直就跟瞎了一樣,就算是排在自己身後的車開了遠光燈,後視鏡會將燈光反射,也會被「閃瞎眼」。

「遇到這樣的司機,真是火一下子就上來了。」潘先生告訴記者,如果是對向行駛的車輛,他會閃燈提醒,如果對方無反應,他可能會「以牙還牙」。

亂按喇叭

惱人指數:★★★★

新手高小姐告訴記者,最讓她心慌、最容易影響她開車情緒的是遇到亂按喇叭的司機。

因為剛開車不久,油門也不敢猛踩,因此每次在路口啟動時,她的速度總是比其他並排車輛慢一點,這個時候就會遇到後方車輛不停地按喇叭催促,這樣會讓她更緊張。

對於已經有4年駕齡的潘小姐來說,如果遇到亂按喇叭的司機,她也很容易怒,「有時候明明前面有狀況,大家都在排隊等,可就是有司機會在後面狂按喇叭,我肯定會在車裡罵兩句的。」

計程車隨意上下客

惱人指數:★★★★★

「開車時候,最怕跟在計程車後面,因為指不定開著開著他就要停下來上下客。」市民方先生說。

有一次,方先生開在路上,道路是雙向6車道,方先生開在最右邊車道上,中間車道上開著一輛計程車,突然計程車停了下來。方先生來不及躲避,結果左邊後視鏡被撞壞了。

加塞加塞,加到「心塞」

惱人指數:★★★★★

說到讓人「心塞」的不文明行車行為,宋小姐脫口而出「加塞」兩個字。

「我家住在鎮海,工作單位在江東。」宋小姐義憤填膺地說,「每天上下班高峰都要經過常洪隧道,遇到等紅燈的時候,總有那麼幾輛車要加塞。」

有一次宋小姐上班,左轉車道上幾乎沒有車,她就看到等待直行的車輛拐到了左轉車道上,看準了機會就加塞。

宋小姐說:「這一加塞,後面好多車就得等著。如果急性子的車主就是不讓,一腳油門下去,兩車就要發生交通事故,何必呢。」

佔用應急車道影響施救

惱人指數:★★★★

小長假剛過去,你是否收到因為佔用應急車道而被處罰的罰單?「在高速路上遇到堵車時,不少駕駛員喜歡佔用應急車道,或者直接將車輛停在應急車道上休息。」高速交警告訴記者,這將對後方施救車輛及時進入前方事故區域造成延誤,甚至會造成更嚴重的堵車。

應急車道是一條生命線,高速遇堵,千萬不要佔用應急車道,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佔用應急車道行駛的,一律罰款200元並記6分。

前車亂扔垃圾毀了出行好心情

惱人指數:★★★

對於車窗外拋物,也有不少的市民表示反感。「有一次我帶著女兒和老人出去玩,剛開到路上,前車就扔出來一把碎紙片。」黎先生說,車外拋物,一方面會影響後方車輛行駛,另一方面也對環衛工人的清掃工作帶了不必要的麻煩。

交警也提醒,前車拋物,對於後車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在高速上,車速都比較快。一旦前車拋物,後車沒有及時躲避,就有可能造成嚴重的交通事故。」

壓線行駛,還能不能愉快地開車了?

惱人指數:★★★★

「哎呀,你別提了。最怕遇見前面的車壓著線行駛了。」王女士說,「遇到這樣的車,我超車也不是,不超車也不是。」

前不久,王女士開車行駛在江南路上,一輛白色越野車慢慢悠悠行駛在兩個車道的中間,「本來就著急回家,我是又按喇叭提醒,又閃燈希望他能開到一邊。結果前方車輛根本沒有理我。」

聽著後方車輛的「嘀」、「嘀」聲,王女士小心翼翼地超了上去,一看,車主在打著電話。

相關焦點

  • 媒體評「成都路怒、別車」事件:種惡因得惡果
    現在打人者已經被刑拘,涉嫌尋釁滋事罪,但是,兩個人下主路後,競逐、別車是否涉嫌危險駕駛罪,恐怕也需要有司依法進行調查,不可輕縱。畢竟從視頻鏡頭看,這兩個人在路上別來別去,甚至侵佔了非機動車道,也威脅到了路人甲、路人乙們的人身安全。如果這涉嫌違法,恐怕是比違規變道,更加嚴重的違法行為。  繼續討論該不該打女司機及打人者是否一種正義行為,已意義不大。
  • 路怒族是什麼意思?路怒族的產生及典型症狀介紹
    在網上,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這樣一個詞——「路怒族」,那麼路怒族是什麼呢,路怒族這類人又是怎麼產生的呢,小編來告訴大家吧!  路怒族是什麼意思  有著這樣一群人,他們在開車的路上遇到堵車或者不能開車的情況會發怒,甚至會打人的人統稱路怒族。
  • 《2014年中國大學生消費行為與品牌認知調查報告》發布
    原標題:《2014年中國大學生消費行為與品牌認知調查報告》在上海交通大學發布   項目負責人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謝耘耕教授介紹了《2014年中國大學生消費行為與品牌認知調查報告》的調查研發以及創作過程。
  • 亂丟垃圾、高聲喧譁:韓國遊客不文明 日本民眾怒了
    亂丟垃圾、高聲喧譁,韓國遊客近日因一系列不文明行為在鄰國日本遭到嫌棄。在緊鄰韓國的日本對馬島,日本市民設立韓語標識牌提醒遊客保持安靜。據韓國《亞細亞經濟》網站14日報導,日本對馬島作為距離韓國最近的外國領土,近來成為韓國民眾的熱門旅遊目的地。
  • 這20類道路危險行為你有嗎?如何避險看這裡
    如何避險:養成「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的習慣,駕車參加聚餐飲酒後應尋找正規代駕或請未飲酒、具備駕駛資質的家人、朋友幫忙代為駕駛,或確認車輛停放在允許停車的地點乘坐其他交通工具返回,醒酒後再將車輛開走。
  • 光膀吃飯垃圾亂丟 海南不文明旅遊行為邀您隨手拍
    但是,擺在面前不容忽略的一個事實是,一些遊客在旅遊過程中,依然存在不文明行為,「到此一遊」、騎在景點雕塑上拍照等不文明行為經常見諸媒體。  從今天開始,本報開通旅遊曝光臺,從吃、住、行、遊、娛、購等方面,對旅遊不文明行為進行曝光,並對此展開深度分析。對為文明旅遊做出貢獻的個人,也予以報導,樹立榜樣。
  • 女司機比男司機開車更靠譜!
    很多人開車時就怕碰到女司機,女司機開車真的那麼不靠譜嗎?5、出行習慣 女司機更愛買買買 男司機更重事業此外,交通大數據顯示,在出行目的地選擇上,節假日期間女司機排名靠前的目的地中有8種以上與購物有關,購物不出意料成為女司機的最愛,而男司機排名靠前的是公司、景點和洗浴場所,說明男司機在忙事業的同時,也偏愛休閒娛樂。
  • 極端天氣頻發 河南高速交警集中查處7類違法行為 為出行加「安全鎖」
    大河網訊(記者 宋向樂)8月16日,大河網記者從河南省高速交警總隊獲悉,河南高速交警將在全省高速公路範圍內緊盯「兩客一危」、重型貨車、7座以上麵包車等五類重點車輛,打擊查處「三超一疲勞」、酒駕醉駕毒駕、假牌套牌、違法佔用應急車道等易致禍致亂致堵的七類突出違法行為,護航群眾平安出行。
  • 【e路順風】「演員已就位」,開車前故意喝酒?這是什麼操作!
    【e路順風】「演員已就位」,開車前故意喝酒?這是什麼操作!為拍攝全國交通安全日特別節目,《e路順風》攝製組前期向社會進行了演員招募,而本期視頻的主人公,就是主動報名前來參加公益演出的小夥伴,看看他跟代駕小李能擦出怎樣的火花呢?為了壯膽竟然飲酒上路,這種「奇招」也是獨闢蹊徑了。蜀黍天天嘮叨著不能酒後駕車,到了這位駕駛員這,咋還為了開車故意去喝酒呢?
  • 《嶽陽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今日正式施行
    鑑於「文明行為」的範圍極其廣泛,立法中宜對較為普遍的、實踐中多發的不文明行為加以規範,同時,對上位法或者我市地方性法規已有規定的內容作概括性、銜接性規定,突出了「促進」為主的立法導向。市公安局:落實《條例》 弘揚文明新風市公安局將迅速組織多形式、全覆蓋學習,確保民警學習率、參與率、知曉率達到100%;用好社區警務、窗口服務、街面勤務等各層級平臺,加大《條例》宣傳力度。立足公安職能,用《條例》硬約束,從嚴抓好交通整治、從細維護生態文明、從實弘揚文明新風,在職責範圍內加大對不文明行為的管理處罰力度,切實讓《條例》成為糾正廣大市民不文明行為的基本準則。
  • 【向不文明行為說「不」】別再亂丟垃圾了,別讓素質也一起「丟」了!
    亂扔垃圾是公眾最反感的不文明行為之一亂扔菸頭、高空拋物隨手丟掉的不僅僅是垃圾同時也扔掉了文明和素養這種行為不僅不文明近日,青山區一居民家中陽臺儲物籃經常被樓上飄落的菸蒂堆滿,這樣行為既不文明又不安全,包頭日報提示市民應杜絕此類不文明行為。
  • 媒體直擊:「習慣性違法行為」流行如何剎住慣性
    亂丟雜物,往往被認為是素質低、不文明的表現。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修正)第四章第四節第六十六條明文規定,乘車人「不得向車外拋灑物品」,亂丟雜物實際上屬於違法行為,只是人們司空見慣,再加上對此並無懲罰性措施,很多人就經常有意無意為之。
  • 向不文明行為說NO!宿遷專項整治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行為
    即日起,江蘇宿遷啟動開展了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危害公共衛生行為專項整治行動,重點對五大類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專項整治,其中包括禁止隨地吐痰、亂扔菸頭、亂扔垃圾等。  據悉,宿遷市城管辦啟動開展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危害公共衛生行為專項整治行動,主要是進一步深化文明城市長效建設,切實加強市容環境整治,營造乾淨、規範、有序的城市環境,引導廣大群眾養成文明、衛生、健康的行為習慣。
  • 未成年人網絡行為調查的社會學意義
    在這樣的視角和背景下,十年來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的調查,除了調查本身對於未成年人群體網絡行為的真實記錄具有意義外,更具有深遠的研究價值和意義。而通過十年實測數據的梳理和分析,更是試圖描繪一個真實的圖景,而這樣的圖景既是過去(已經發生和存在的實踐),又是未來(中國新興社會的端倪)。
  • 齊學文明條例,共創文明校園,爭做文明學生 ——高安市第七小學學習宣傳《宜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尊重當地風俗習慣、文化傳統和宗教信仰,愛護文物古蹟;(十)尊重教育工作者和醫務人員,遵守教育、醫療機構管理規範,通過合法途徑處理糾紛;(十一)維護網絡文明,拒絕網絡暴力,抵制網絡謠言和不良信息,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十二)堅持立德樹人,培育優良校風、教風、學風和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