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評「成都路怒、別車」事件:種惡因得惡果

2021-01-09 中國青年網

  女司機被打一事也說明,文明也誕生於零碎的社會衝突。在人們爭論「打得好」還是「不該打」的時候,事實上已經在更廣泛的社會層面,又經歷了一次文明觀念的整合。

  這兩天有車沒車的,都在討論「女司機變道被打」事件。

  首先,我要對那位被暴打的女司機表示同情,被打成這樣實在不幸;然後,要對她的好運氣感到慶幸,幸虧她變道、別車沒有引發交通事故,既沒有讓後車發生車禍,也沒有殃及無辜路人,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現在打人者已經被刑拘,涉嫌尋釁滋事罪,但是,兩個人下主路後,競逐、別車是否涉嫌危險駕駛罪,恐怕也需要有司依法進行調查,不可輕縱。畢竟從視頻鏡頭看,這兩個人在路上別來別去,甚至侵佔了非機動車道,也威脅到了路人甲、路人乙們的人身安全。如果這涉嫌違法,恐怕是比違規變道,更加嚴重的違法行為。

  繼續討論該不該打女司機及打人者是否一種正義行為,已意義不大。暴力本身就是反文明的,用暴力手段解決問題不是義舉,也不值得鼓勵。所以,我也不想為那位痛毆女司機的男士辯護,也不認為他「打得好」。

  同樣,那位女司機也不要因為自己是暴力的受害者,就覺得自己站在了正義的一方,而是應該好好想想,為什麼會招來這樣一頓暴打。

  按照因果理論,凡事皆有其「因」,有「善因」或許就有「善果」,有「惡因」就可能會有「惡果」,還有「多因結一果」,「一因結多果」。

  女司機違規變道、別車等不文明開車行為,就是一方面的「因」,其被人暴打就是一種「果報」。儘管很多人平時開車違規變道、超速、加塞、開大燈等不文明行為,可能也沒有發生什麼事,但這並不意味著就不會有「果報」,而只能說「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一旦因緣巧合,長期的開車陋習、違規變道這些「惡因」,遇上後車司機「路怒」等因素,於是就可能會產生化學反應,難免會導致「街頭暴打」的結果。當然,打人者也在因果鏈條上繼續,其被刑拘,面臨牢獄之災,就是他的「果報」。

  這兩個人最終自食其果,誰都不冤。但是,如果這兩位能夠從此吸取教訓,文明開車,文明對待他人,未嘗又不會向正面的方向轉化。

  和急劇增加的私家車保有量相比,中國汽車社會的文明卻遠遠沒有相應地成熟。女司機變道被打這事能夠引起如此強烈的關注,也恰恰說明這樣的不文明相當普遍。倘若社會在熱議這一事件的同時,能夠形成「變道不對,打人也不對」的共識,藉此我們就離汽車文明更近了一步。這就是事件產生出來的另一種「果」。

  有的人說,文明是管出來的,意思是需要有良好的立法和嚴格的執法。不過,女司機被打一事則也說明問題的另一面——文明也誕生於零碎的社會衝突。我們不鼓勵衝突,也不鼓勵暴力,更不主張私刑,但我們也不能否認,暴力在事實上也是向他人宣示權利的一種方式,同時也因其帶來的負面效應,致使博弈失敗,從而令人們捨棄暴力走向文明。這當然也符合因果律。

  當我們把文明當作一種結果的時候,其實也不難發現,其不可能只有一種原因。「惡惡相磨,負負得正」,不是沒有可能,而是很有可能。所以,有位朋友說,「文明是打出來的」。我認為,這就是一種片面而深刻的道理。

  就此事而言,在人們爭論「打得好」還是「不該打」的時候,事實上已在更廣泛的社會層面,又經歷了一次文明觀念的整合。至少在這場爭論中,我沒有看到有人主張「違規變道有理」「別車正當」,相反會隨著這場爭議,而讓大家認識到變道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而導致今後違規變道者減少。

相關焦點

  • 心是一塊田,靠自己去播種, 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
    心是一塊田,靠自己去播種, 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 人活著不是靠身體
  • 媳婦跑了他揍親媽,種惡因得惡果,你的不孝長在了孩子心裡
    就拿楊樹來說,如果不是親媽的不孝,他不會每次都因這個原因而被分手,如果不是親媽的所作所為,給他做了榜樣,他也不至於敢拿親媽下手。痛毆親媽,還以為自己做得對,因為他媽媽潛移默化的影響,讓他不覺得他親媽再不對,也不是他可以下手打的人?實際上,他如此做,跟他的親媽,又有什麼兩樣?
  • 大連一黑色轎車因「加塞」沒被讓,故意別車挑釁後車5分鐘
    「你別怕,我不跟他一樣的……」面對前車連續性地別車,盧先生一邊謹慎駕駛,一邊安撫坐在副駕駛已經懷孕6個月的妻子。「他別了我長達5分鐘的時間,期間還開窗辱罵我,朝我車扔菸頭……」盧先生說,前車的屢次挑釁,已經觸及到了自己的底線,但考慮到妻子的安全,他選擇「認慫」。
  • 國際銳評丨「閉目塞聽」終將自食惡果
    然而,一直熱衷炒作新疆問題的美西方一些媒體和政客這次卻幾乎集體緘默。如此閉目塞聽,令美西方在反恐問題上的雙重標準暴露無遺,這不僅向國際恐怖勢力發出極其危險的信號,也終將令美西方自食惡果。人們記得,就在半個月前,以《紐約時報》為首的一些西方媒體大張旗鼓地報導關於新疆的「內部文件」,雖然它們承認「不清楚文件是如何被收集的」,但絲毫不影響其對中國新疆政策攻擊抹黑。
  • 媒體調查:十類不文明開車行為最易激起「路怒」
    原標題:本報調查採訪發現:十類不文明開車行為最容易激起「路怒」司機朋友們,你有嗎?有就趕緊改了吧!夜晚開車開遠光燈、搶道加塞還理所當然、轉彎不打燈……昨日,本報刊登的《「路怒症」將發要發的時候先想想自己的人身安全》引起了不少網友的討論。
  • 善待自己與你身邊的人,別再種下惡因
    人生路漫漫,荊棘刺痛了你的雙腳,冷風吹痛了你的臉龐,在我們的內心深處,誰都很疲憊,很迷茫,不知所終。但我們每個人卻很虛假,即便是疲憊迷茫,也不會哭泣與訴說,而是面帶微笑,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別人還覺得你很幸福,你很快樂呢。而當你說出自己很苦的時候,真心承認這個現實的時候,別人就會譏笑你,瞧不起你,甚至打擊你,豈不知,這些人中又有幾個說自己很快樂呢?
  • 另類評車 黑武士評測空中堡壘MOTO GUZZI MGX-21
    最近有國外媒體為了慶祝電影 《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上映,請自家員工裝扮成黑武士達斯。維達,並以這個角色的口吻給新款的MOTO GUZZI 巡航車-MGX-21 Flying Fortress 空中堡壘做了一個車評,黑武士有自己的話要說,讓我們來聽聽他的意見吧!
  • 齊懿公剛愎自用,種惡因得惡果,一國之君搞不清做人與用人的道理
    齊懿公此一去,便上了黃泉路。《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謀與公遊竹中,二人弒懿公車上,棄竹中而亡去。到了竹林,丙戎和庸職二話不說就把齊懿公殺掉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齊懿公的老爸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齊懿公名商人,齊桓公去世時,他的六個兒子爭奪君位,鬥得翻天覆地,其中就有公子商人。
  • 又見「豪橫」路怒!一保時捷多次別車,栽了
    在網友發布的視頻中可以看到,一黑色保時捷 SUV 多次實線併線,疑似故意別停後方車輛。對此,北京朝陽警方昨晚發布情況通報,針對網傳"一保時捷小客車在行駛過程中多次別車"的視頻,警方經工作查明,1 月 3 日 13 時許,違法行為人奚某某(男,50 歲)駕駛小客車行駛至朝陽區望京宏泰西街附近時,在併線過程中,認為張某某(女,35 歲)駕駛小客車未對其進行避讓,奚某某為發洩不滿,駕駛車輛以加速超車、減速急剎、來回變道的方式故意別車,嚴重擾亂了公共秩序。
  • 《惡果2》有因必有果
    《惡果2》有因必有果 前言筆者之前玩過一款名叫《誰才是兇手》的遊戲,扮演警探來找出兇手的遊戲相信大部分人都玩過吧
  • 珠海兩司機早高峰別車鬥氣,鬥到大橋上竟大打出手!驚動警察
    但誰也沒想到,素昧平生的兩個人,命運卻讓他們在尖峰橋有了交集……當時正值早高峰,尖峰橋上車流行駛緩慢,羅某從珠峰大道拐進尖峰橋,沿最右側車道行駛,而劉某也從西堤路拐進尖峰橋。雖然兩人的目的地不同,但都得經過尖峰橋進入湖心路。▼羅某和劉某兩輛車並行了幾米,而橋上三條車道,就只有最右側車道可以駛進湖心路。
  • 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
    佛家講:「種善因,得善果」。很多人以為是封建迷信,其實不然,自然科學講平衡,質量守恆、能量守恆;講規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社會學講有付出必有回報;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天地浩大,冥冥之中因果就在其中,左右著我們的人生。
  • 【復盤】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事件輿情研究
    相關微博轉評量達千次,迅速引發網絡關注。3月13日3時許,該學校所在地溫江區政府新聞辦官方微博「@金溫江」首次發布通報,承認部分學生家長反映食品問題的事件,並稱「區市場監管局已對食品原料封存並送檢。區教育局負責對學生家長的訴求進行收集和回復。區公安分局已對學校及食堂相關責任人進行調查」。
  • 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事件輿情研究
    相關微博轉評量達千次,迅速引發網絡關注。此外,在微博和朋友圈中廣泛流傳疑似家長與警察對峙、衝突的視頻,令網民普遍同情家長遭遇,促使大量網民開始關注此事,並追問事件的來龍去脈。「成都七中實驗學校家長因孩子長期拉肚子、臥底學校食堂一個月拍攝圖片」「學生家長維權導致跳樓身亡」等消息也衝擊著網民心理底線。
  • 事發茌平:一輛紅色小轎車雨中阻截危險品運輸車,畫面險象環生
    2020年3月10日下午午,聊通社小編從今日茌平公眾平臺獲悉,昨天聊城市茌平區一城鄉道路上演一幕「路怒」阻截危險品運輸車事件,一輛紅色小轎車在小雨中作出危險性「別車」動作,時間長達1分多鐘,監控拍下的畫面險象環生。
  • 28歲男子惡意別車,媽媽教訓他,你穿皮鞋的跟穿草鞋的叫什麼勁
    小米高管的一句「得屌絲者得天下」讓她辭去了工作,而在深圳網紅交警熊警官發布的一則路怒視頻中,當他聯繫到惡意別計程車的車主時,這名女士直接說了一句,就刺痛了不少網友的玻璃心。 她跟熊警官說,「我還在教訓我兒子,我說『你穿皮鞋他穿草鞋,你跟他去叫什麼勁兒』。」
  • 《靈臆事件》概念預告 再現成都殭屍、貓眼老太
    一分鐘的鏡頭內,通過聲畫俱全的十張動態概念圖,濃縮包括「京城375路公交」、「成都殭屍」、「廣東屍油」、「哈爾濱貓臉老太」在內的「十大中國靈異事件」恐怖瞬間。該片由《Office有鬼》的香港資深恐怖片導演劉寶賢執導,朱雨辰、石天琦主演。
  • 「諾貝爾哥」事件:媒體不該成為愚昧的幫兇
    情緒化的病毒式傳播,社交媒體是罪魁禍首不可否認,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臺極大拓寬了信息獲取的渠道、提高了信息傳播的速度,但正因如此,在「正常」信息之外,社交平臺也促成了「謠言」、「偽科學」原微博的誤導性質是顯而易見的,但網友、大V的無知轉發或許可以理解,一來可歸咎於國民科學素質欠佳,就像老人輕信保健品療效,並不是老人的錯;二來因信息核查需要成本,比起動動手指宣洩情緒,很少有人會專門查證下信息真偽。
  • 成都航客機因故障返航,系ARJ21首次被爆故障返航事件
    ARJ21-700客機因「機械原因」返航,人機平安。但此事並沒有媒體報導,所以不知道是否「機械故障」。攝影:拉上窗簾 因為這次返航事件,當天的EU2796次航班晚點了兩個小時左右。它於2015年11月26日交付成都航空,至今已安全飛行了將近五個年頭。近日東北天氣轉涼,但ARJ21曾遠赴美國進行過寒冷測試,因此把機械故障推測為「寒冷」導致,是不科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