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美好傳統,孝文化源遠流長,乃是我們的立家之本
01
前幾天,附近發生了一件事兒,三十四歲的男子楊樹,把自己的親媽打了一頓,原因簡直是讓人匪夷所思,一時傳得沸沸揚揚。
楊樹三十四歲了, 前後處過四個女朋友,前三個都是無疾而終,最近這一個,已經找人看過日子了,彩禮也送了八萬八,可是在離結婚十天前,女方把彩禮又給還了回來。
只說兩個人不合適,楊樹跑到女方家去問,讓女方給個實話,就是死,也要死個明白,女方必竟與楊樹也有些感情,所以說了實話。
你媽媽的名聲太差,我害怕與你媽這樣的人,處不來。
楊樹的爹懦弱,楊樹媽媽是遠近聞名的不孝婆婆,年輕的時候,楊樹奶奶兩個兒子都成家後,就是兩家一輪一個月的住,楊樹媽媽老是覺得婆婆給自己家幹活,沒有給大伯家幹的多,各種的不待見。
楊樹奶奶老了,幹不動了,與楊樹大伯家一輪一個月的侍候老人,輪到楊樹家的時候,楊樹媽要麼不去接老人,要麼就是飯是吃了上頓沒下蹲,身上的衣服,更是不可能給洗,楊樹奶奶病重的時候,剛好在她家,她怕楊樹奶奶死在他們家,悄沒聲息地,把老人連夜放在了楊樹大伯家門口。
老人在大冬天的夜裡,連凍再加生氣,沒幾天,人就不行了,楊樹大伯恨楊樹媽氣死了老娘,把楊樹媽媽給鎖在房間裡不讓出來,依然是讓楊樹奶奶從楊樹家出的葬。
從此以,楊樹媽的名聲變得極差,楊樹前三個女朋友,都是在聽說了這件事後,與楊樹分的手。
理由是,這樣的婆婆太嚇人,怕以後的婆媳關係難處。
為了娶上媳婦,楊樹特地找了個離家遠些的女朋友,沒想到,竟然有人上女朋友家特地說了他媽媽的事兒,又一次,給他打破了媒。
楊樹一聽又是這個原因,回家就把親媽拖到洗手間,給痛揍一頓,親媽被親兒子給揍的大哭大叫,有人去拉架,他還覺得,自己做得對,第一,是他親媽讓他娶不上老婆,第二,他都是跟他親媽學的。
這樣的事,總是口口相傳的特別快,不孝有三,為後為大!可這樣的後,要來又有何用?不但傷了老人,丟了口牌,最後你傷及的,為你的不孝買單的,卻是你最愛的人,而向你舉起棍棒的,也可能是你最愛的那個人。
02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懂禮儀,知廉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上行下效,你的一言一行,孩子們都看在了眼裡,有樣學樣,你的現在,就是你孩子的未來。
我們常說,養不教,父之過,你孩子的教養,都藏在你的一言一行裡。就拿楊樹來說,如果不是親媽的不孝,他不會每次都因這個原因而被分手,如果不是親媽的所作所為,給他做了榜樣,他也不至於敢拿親媽下手。
痛毆親媽,還以為自己做得對,因為他媽媽潛移默化的影響,讓他不覺得他親媽再不對,也不是他可以下手打的人?
實際上,他如此做,跟他的親媽,又有什麼兩樣?
她親媽說她後悔了,後悔因她曾對婆婆的不孝,讓她兒子娶不上媳婦, 更後悔,因為她的不孝,讓她最終有了她婆婆那樣的結局,讓我看來,她的結局,還不一定有婆婆的好。
至少她婆婆還給自己兒子,娶來了兒媳婦,她婆婆還有兩個兒子,在一輪一個月中, 至少有一半的時間,過的算是好日子,而她,只有楊樹一個兒子,目前為止,還沒娶到老婆,現在這一鬧,附近人家的姑娘,她們家更是別想娶了。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你種下的善良,收穫的也是美好,你種下的是惡果,能開出的,也終將是惡之花,收穫的,也只能是惡之果。
03
花喜鵲,尾巴長,娶了媳婦,忘了娘!
當然,有很多不孝,原因不全在兒媳婦兒,糾其原因,是兒子的不作為,養成了兒媳婦的無法無天,最終害了自己的老娘,還教壞了自己的兒子。
你對老人的不孝,也許會影響你子女的一生,就拿楊樹的爹來說吧,她對老婆婆唯唯諾諾,當老婆嫌棄親娘給哥哥家幹活多,給自已家幹活少時,當老婆對親娘指責跟謾罵時,他屁都不敢放一個。
站在一邊不吭聲,或者乾脆躲出去,不聽不看不聞,最終,讓自己老婆竟然膽大包天到,把自己生了重病的老娘,半夜丟在自己哥哥家門前,他為了息事寧人,竟然不言不語,以至於凍死氣死了自己的親娘。
他但凡能為自己的老娘拼一把,也做不出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老婆,把親娘連夜推出家的事兒來。
所以歸根結度,不是兒媳婦的不孝,而是兒子的不孝!
04
古人言,無父無君,是禽獸也,烏鴉知反哺,羔羊知跪乳,不孝敬者,不如草與木。
從古至今,多少有大成就者,都是至孝之人,香九齡,能溫席,彩衣娛親,子路借米。
可又有幾個不孝之人,能有大的成就,我們常說,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新生父母都不孝,對自己父母都不好的人,他還能對誰好?
就是好,怕也是面子上的面子情吧。
有句話,叫不養兒,不知報母恩,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把我們養大,養了孩子的都知道,把一個孩子養大,有多麼的不易。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不為別人,為了自己的將來,也得善待父母,想必大家都還記得,那個媽媽洗腳的廣告吧?
一個天天給婆婆洗腳的兒媳婦,回到自己房間,卻看到自己小小的兒子端著一盆邊走邊撒的水,放在了自己面前,一句:媽媽,洗腳,溫暖了多少人?
別等到自己孩子,變成了自己不孝的樣子才後悔,也別等到子欲養親不再時再痛苦,父母在,尚有來處,父母去,只剩歸途,父母安在,你就永遠都是孩子,都是父母心裡眼裡的寶!
趁時光還好,趁父母身體安好,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你終將成為孩子最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