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到冒泡!超寫實畫家打造「珊瑚魚」,絢麗到了極致

2020-12-05 絳紫藝術

美究竟是什麼?自古以來都沒有一個定論,每個人對美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最受公認的,或許就是絢麗的色彩,加上讓人眼花繚亂的造型吧。

每一個畫家都是美的演繹者和表達者,他們用自己的畫筆,描繪他們所看到關於美的樣子。可是現實世界的美,往往沒有達到畫家想要的模樣。於是,畫家們開始從腦海裡勾勒他們能想像到的,關於美的一切形象。

超寫實畫家麗莎埃裡克森,就是這樣一位追求極致美的藝術家。看到她的作品會讓你驚嘆:「為什麼會有這麼絢麗,讓人著迷的畫作。」之所以有這麼驚豔的作品,是因為麗莎埃裡克森將世界上最美的兩個物種結合到了一起,一個是漂亮的魚兒,另一個則是絢麗多彩的珊瑚。

你能想像到這兩者結合在一起的畫面嗎?快來和油畫醬欣賞一下吧。

麗莎埃裡克森作品欣賞: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麗莎埃裡克森的超寫實作品,她也持續創作了許許多多關於珊瑚和魚的畫作,留著下次油畫醬再和大家繼續分享。

相關焦點

  • 以假亂真的花,真不敢相信這是畫出來的,這位女畫家帶來自然的美
    我們稱這種繪畫的技法為超寫實靜物繪畫,與冷軍的作品一樣,groho的作品,讓人能感覺到大自然的魅力,尤其是當花朵被搬到了繪畫紙上時,那一種美,是屬於水彩繪畫,綻放的是花卉柔美的力量美,還有作品的藝術魅力美。
  • 3米海水缸,靜看很美的珊瑚和小丑魚!
    一對公子小丑魚,和萬花筒珊瑚。終於可以看到這個3米海水缸,珊瑚和海水魚真的很美!3米海水缸,靜看很美的珊瑚和小丑魚!這是從上面拍的圖,小編手短還是站椅子上才拍到的呢給花腦珊瑚餵蝦仁。。。。這是水中的玫瑰魚,喜歡安靜的躺在水中央。
  • 這個畫家畫的被機器識別為照片
    在歷史的長河裡,不知道您有沒有發現,古字畫中的人物畫,看起來雖然眉眼神情都很符合當時的特徵,但是不寫實。出名的人物畫家相比較山水、花鳥,要少。
  • 超寫實主義人體的纖毫畢現——墨西哥畫家奧馬爾奧爾蒂斯作品
    該展覽是由美國照相寫實主義(Photorealism)畫家組成,包括拉爾夫·戈因斯(Ralph Goings)、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唐埃迪(Don Eddy)、羅伯特·貝克特爾(Robert Bechtle)和理察·麥克萊恩(Richard McLean),以及當時的一些歐洲藝術家。
  • 顛覆你的認知,她用彩色鉛筆畫出的超寫實畫作,質感太贊了
    這樣簡單的彩色鉛筆所畫成的簡筆畫,幾乎每個人都畫過,但是,到了學生期間,就很少使用彩色鉛筆作為繪畫工具了,許多人都以為彩色鉛筆只適合畫簡筆畫,不能作為複雜繪畫的工具,實際上,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對於畫家來說,任何工具都是他們表達想法的工具,在這些工具上並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合與不適合,給初學者再好的工具,也畫不好一幅畫,給畫家一根鉛筆,他就能創作出十分精彩的作品。
  • 攝影照片發明以後,超寫實的油畫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簡單概括的說一句,相機照片是相機照片,寫實油畫是寫實油畫。首先,繪畫有多種藝術表達形式。比如中國畫與油畫,就是兩種很大不同的繪畫形式,而且,把人物畫得像「照片」一樣,那也是缺乏科學知識的。以為攝影美會代替繪畫美,那是沒有道理的。假如,我們處於沒有攝影的時代,一張油畫肖像非常難得。那麼今天,一張照片,就是沒有攝影訓練的人都可以完成的情況下,一張照片值錢還是一幅油畫值錢?(我們拋去成本,只談美)我想,肯定油畫更美更值錢。為什麼?
  • 今起到科技館欣賞"南海之美" 百種海洋生物首次展出
    中國江蘇網9月15日訊 揚州市「2017全國科普日活動」今天正式啟動,「南海之美——海洋生物與保護主題展覽」也將在科技館開幕,百種海洋生物首次來揚展出。這一展覽將一直持續到10月15日。  昨日,記者提前探營科技館臨展廳,為您揭開這些神秘海洋動物的面紗。
  • 這些海底的珊瑚,像鮮花一樣絢麗!
    #腸腔動物珊瑚# 這是圍繞在太平洋帛琉群島附近的珊瑚架。這些海葵類小生物能夠分泌碳酸鈣,硬化後變成外骨骼,進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形成礁石。攝影: Tim Laman,《國家地理》#杯狀的橘色珊瑚# 這種杯狀的橘色珊瑚猶如海洋之花 ,將她們的觸鬚伸向密克羅尼西亞的加羅琳群島海域中。這些珊瑚棲息在淺海珊瑚礁上,以其絢麗的色彩而出名。攝影: Heather Perry,《國家地理》#花鮨和軟體珊瑚# 一群花鮨遊過,斐濟群島的礁石上散出五顏六色的花瓣。
  • NASA公布罕見面紗星雲:絢麗色彩美到窒息
    美國宇航局(NASA)最新公布了一張罕見的面紗星雲照片,絢麗的色彩美到窒息。  據悉,這片面紗星雲是被哈勃望遠鏡所捕捉到,通常這種星雲會比較黯淡,不過這次比較幸運,因為科學家為了能夠拍攝到下周的「超級血月」而改變瞭望遠鏡參數。
  • 美女畫家範為超:水墨葡萄 寫意人生(圖)
    這樣的一幅水墨葡萄出自80後美女畫家範為超之手。    9歲,範為超被父親送到湘潭的「葡萄王」周松齡老師門下學畫,從此她與葡萄結緣,觀察葡萄、畫葡萄、詠葡萄成為了她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10歲時,為了畫好葡萄,父親帶她去新疆吐魯番觀賞葡萄,正好碰上葡萄節。
  • 缺少魚兒的珊瑚生態缸,還算是完美的嗎?
    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在日常生活富足的情況下,許多家庭也養起來了觀賞魚,魚缸中的裝飾也是各有千秋,水草缸、石頭缸、海景缸等等。而珊瑚缸也是非常美麗的,但是如果珊瑚缸中缺少魚兒還會美麗嗎?
  • 藝術家Ron Isaacs 的超寫實自然主義
    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堤的 藝術家Ron Isaacs ,長年來持續以結合自然意境的復古服飾為主題,乍看飄逸柔軟的絲綢、皮革和棉麻卻是木頭雕刻,並以壓克力顏料(丙烯酸顏料)和錯視畫( trompe l』oeil) 技巧,進一步摹繪出超現實的作品。
  • 珊瑚是植物還是動物?看過珊瑚產卵才知道,還有這麼美的產卵現場
    現在大家都知道,平時人們看到的珊瑚,其實是珊瑚蟲的外殼或者死後留下的骨骼。當時人們也認識到這一點,但依舊有人認為珊瑚是植物的,主要源於珊瑚體內的另一種物質——蟲黃藻。世界上最著名的珊瑚礁聚集地大堡礁,有自己的一套豐富多彩、絢麗奇幻的珊瑚礁生態系統。就是在這裡,人們幾乎每年都可以觀測到珊瑚產卵。
  • 珊瑚是植物還是動物?看過珊瑚產卵才知道,還有這麼美的產卵現場
    說起珊瑚就總會提到珊瑚蟲、珊瑚樹、珊瑚礁等等,那什麼才是真正的珊瑚呢?或者說,提起珊瑚,指的到底是什麼呢?提到珊瑚,人們總會想到海底一片片的珊瑚樹,枝杈橫生,壯觀而美麗。一二百年前,科學界為這些珊瑚樹爭吵不休,一派認為它們是動物,另一派認為它們是植物。
  • 從入門到精通 紅珊瑚的鑑別寶典
    市面上常見的天然紅珊瑚一般分為:阿卡(aka)、麼麼(MOMO)、沙丁。  這三種紅珊瑚價值有高下之分,其中阿卡珊瑚價值最高,麼麼和沙丁珊瑚次之,而且單克的價差能到10倍,這就出現了一些不誠信的賣家把麼麼珊瑚和沙丁珊瑚冒充阿卡珊瑚賣,甚至有些不專業的賣家自己也分不清這幾種珊瑚的區別。
  • 忻東旺:寫實油畫的生命力——從寫生說起
    導讀作為中國當代新寫實油畫的優秀代表人物,從山西到天津再到北京,從一位名不見經傳的青年畫家到獲得第十屆全國美展的油畫金獎,忻東旺的成長與崛起越出了常見的軌道,具有更多從邊緣到中心的平民色彩。這得益於他的刻苦與勤奮,也得益於他對於底層人民深切的人文關懷,更主要的,是他在藝術語言上的敏銳的感受力和對於當代藝術發展的整體觀察。
  • 充分利用了各種空間,美的概念發揮到極致,突出了溫馨!
    待在這樣的空間裡,能夠讓那些心情不好的人,暫時忘掉煩心事兒,顏色的搭配和細節的詮釋,將簡潔就是美的概念發揮到了極致,不管是男女老少,相信看到這樣的環境,一定會忍不住豎起大拇指讚嘆,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格,能夠裝飾出最美的環境來。地毯的顏色非常的漂亮,顏色很鮮豔,非常的耐髒。
  • 在珊瑚、珊瑚邊界上的一個清晰流
    至於大腦珊瑚,他一定是水族館中最常見的珊瑚物種,豐滿的身材和五彩繽紛的色彩吸引了不少魚友的心。他也是珊瑚世界中一條清晰的溪流,從幾十元的入門級八字腦到各種土豪劣紳的甜甜圈,我們可以輕鬆體驗珊瑚的美麗和魔力。
  • 從種珊瑚到「種人心」
    作為深圳市大鵬新區珊瑚保育志願聯合會秘書長,我幾乎每天都在思考:怎樣才能不讓抹香鯨事件重演?海洋生物被廢棄漁網困住,我們能做什麼?我是民間公益組織「潛愛大鵬」的負責人。這些年,我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人在朋友圈傳播海洋環保理念,和近千名志願者潛入海底種植珊瑚,清理覆蓋在珊瑚礁上的漁網和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