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學英語最好?
娃在幼兒園的時候,有一次去上一個科學試聽課,上課的老師給家長們做報名動員,這個老師講:「你們不要去報什麼英語培訓班,現在英語培訓你一年也要一兩萬,十年下來二十萬,把這錢存著,等孩子大點,直接送國外去參加個英語夏令營之類的,三個月到半年的國外生活,保證英語流利。」
生活中還真有這麼操作的,一個朋友女兒在國內上了一年級,二年級休學一年,媽媽帶著女兒去澳洲上一年學,現在回來,英語自然是毫無問題。
學語言最重要的就是語言環境,在一個全英語的環境裡,所有的表達都需要用英語來完成,這樣才是最自然最好的學習方法,但這不是普通人、普通家庭能完成的。在國外三個月學成一門語言,要有點天分,半年到一年是個合理的時間,不過這需要足夠的經濟基礎。普通家庭是做不到的。
去不了國外,那下一個理想的方法就是家裡全部講英文。身邊父母英語流利的家庭,孩子的英語也都不錯。孩子每天在家都是英語交流,那也是個很好的語言環境。不過,這個一般家庭也做不到,有多少父母都英語流利?
學前的兒童,最早接觸的是故事和動畫,磨耳朵,大量的輸入儲備,然後輸出。原版動畫唯一的缺點是傷眼睛,別的都完美,動畫也是個語境,圖像和聲音的結合,正是最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
機構裡學英語,老師是個關鍵,外教老師是首選,外教比中教好的地方在於外教的上課氣氛很生動活潑,這個和中外教育方式不同有很大影響。中國是傳道授業為主,老師主講,學生主聽,填鴨式教育。老外是解惑為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討論中學習。所以,中教往往很刻板,即便想生動都很難生動起來。而一個隨隨便便的老外可能憑著骨子裡的幽默就能吸引住孩子的眼光。但外教也是良莠不齊,不學上一個階段,你也沒法判斷外教的好壞。中外都一樣,好老師難求。但好動畫還蠻多。小豬佩奇,愛探險的朵拉,能找到的資源很多。只要不擔心傷眼睛,動畫還真是最好的英語學習方法。
比起中文的閱讀,英文的閱讀做的是真好,有好多APP可以有閱讀的,特別是英語閱讀後常常有幾道選擇題,基本能看出孩子是否真看懂了。這個在中文的閱讀資料裡太少了。
說到底,興趣還是最重要的,想學沒什麼不能學的。怎麼學,什麼適合,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每個人、每個家庭都不同,找到適合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