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ker》:小丑是個面具,它在笑容之下說出的真相我並不喜歡

2020-12-03 草頭瑩二

心心念念的《小丑》終於被我找到了資源,看完之後的第一印象就是超越了漫威和DC所有的超級英雄和反派,甚至顛覆了DC原有的小丑。

這部電影上映時,很多國家都加強了安保,在電影院附近加派警力,但電影結束之後依然有地方發起了暴動。我並沒有覺得震撼或者說不可思議,只是覺得這些暴動,騷亂恰恰印證了電影裡所展現出來的情節。雖然壓抑,黑暗,但是真實。這裡的小丑不是和蝙蝠俠作對的小丑,他是一個城市最底層的代表,是一個怪胎,瘋狂,混亂,恐怖,滑稽......

自《蝙蝠俠》上映以來,這個角色被賦予了太多太多,他被不斷的賦予混沌與邪惡,但從未有過任何作品妄圖解釋。

從標題就可以看出我並不喜歡這種類型的電影,就像我不喜歡恐怖電影一樣,可我並沒有任何的偏見,相反我很認同這部作品。不管是敘事手法,還是人物的表演風格,它的確是一個藝術品,值得在電影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電影的開頭就是對哥譚市的一個特寫,潮溼,黑暗,髒亂,在這樣一個環境之下,小丑的誕生好像理所當然。

可能在我們印象裡的小丑是負責搞笑的,他可以被稱作諧星,笑是他的標誌,但是傑昆扮演的亞瑟從未讓我感受到這一點,哪怕是電影的前期依然沒有。他無論怎麼做筆記,怎麼想方設法搞笑,都被別人當作空氣一樣。

我想他的崩潰是源於廣告牌被搶,還要負責賠償吧。其實我覺得亞瑟的內心也有著和小丑對抗,共生,分裂的關係。就像一開始的他,還算正常,只是極力想作為一個小丑去製造歡樂換取別人的微笑,這時候他的腦海裡我相信一直有他母親的話「要始終擺出一張笑臉,你有一個使命,讓世界充滿歡笑」。

很多時候我都分不清電影裡發生的情節到底是真實的還是亞瑟自己幻想的,這或許就是他的本體和小丑掙扎的時期。

在人生黑暗時刻的初期,一直和亞瑟稱兄道弟的藍道給了他一把槍,讓他防身。晚上在家玩槍時,還走火打穿了牆壁。就在這我發現了一個細節,亞瑟是右撇子,但卻用左手開了槍,很顯然左手是小丑,右手是人格。也正是因為這把槍,讓亞瑟徹底丟掉了工作,給他槍的藍道沒有為他辯解,沒有任何人在乎他,他就像被隨意拋棄的垃圾,在一個腐臭灰暗的角落裡自生自滅。

在地鐵裡,他第一次開槍殺了三個人,沒有意外的,那些政府高官,達官貴人們都在為那三個死去的人默哀,反過來唾棄亞瑟。

即使亞瑟開槍殺人不對,但錯也先在他們。這就是階層的固化所表現出來最貼合的事實,只是這樣的事實被電影用一種暴力的藝術手法展示了出來。這是小丑完全的釋放,他喚醒了哥譚市所有對現時命運不滿的人們,他們有一個統一的稱號—loser。

亞瑟的筆記本裡有句話貫穿了整部電影『我的死能讓我的人生更有價值』,他是寫給自己的,更是寫給小丑的。當生活猶如大山一樣壓的你喘不過氣來,你是順其自然還是選擇奮起反抗?展現自己的臉卻藏起自己的真面目還是躲在面具背後展現自己的真面目?

這是一個伴隨一生的問題,我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麼,因為太主觀了,超級英雄也有可能是個六親不認的大混帳。相比於大唱「社會本來就是不公平的」的論調來為這些人辯解,我更覺得這是整個社會約定俗成的偏見,它就像一個模具,把我們打磨成同樣的模樣,如果被打磨得不合格,就得被貼上殘次品的標籤。小丑的墮落離不開大家惡意的眼光,輿論有時候能很輕易地毀掉一個人。正如小丑所說」好不好笑都是由你們來界定的,但是我為什麼一定要聽你們的規矩?」

影片裡有太多真實和假象的鏡頭,以至於到最後我認為這可能都是亞瑟自己的幻想,被萬人簇擁。可能這個時候,亞瑟對於哥譚市的未來,才是混亂的根源。只是相比於那些帶著小丑面具的暴徒來說,亞瑟是所有消極和負面的產物。

在電影上映初期,很多人都說會有『煽動性』,但我覺得《Joker》並沒有,因為真正的現實,要遠比電影複雜的多,真正的社會正面和負面能量,從來都不是一部電影所能承載的,它所能做的僅僅做到展現一個縮影。或許這才是電影最有魅力的一個地方。

雖然有很多暴力血腥的畫面,但是當我們直面暴力的時候,才能避免暴力。因為這些的背後就是讓人們看到真正的殘忍和反感。因此電影所要表達的是中立,它沒有偏袒任何的正面和負面,而是靜默觀望。所有那些看完之後腦海裡被暴力佔據的人,我真的很想問一句,這是你們想要的嗎?

文明大廈有時候是很脆弱的,在文化沙漠中建起一座文明大廈可能需要幾百年上千年,但是想要毀滅它,可能只需要一瞬間。

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或許都住著一個小丑,這個小丑代表著暴力,無序,混亂,嫉妒,貪婪等等負面價值,但我們自己,同樣可以選擇去感化他,認可他,同情他,改變他。而不是像電影中被小丑控制了自己。

儘管這個世界有太多的壓抑和黑暗,但我仍然選擇相信,相信我們可以百年溫暖向陽。

相關焦點

  • 《小丑》共鳴的背後:JOKER只有一個,其他皆是小丑
    然後,體面地用槍結束自己的生命,去呼應他筆記本上那句「我只希望我的死比我的人生更值得」。只是在演播後臺態度還不錯的莫瑞,到了直播時還是露出了原本面目,用他的缺陷,抬高自己的笑料。這時小丑再次看到了筆記本上那句話,徹底轉變了計劃。下面,他公開了自己殺了三個「華爾街人渣」,莫瑞不相信去質問。他的電影字幕是:我完全豁出去了。
  • 《小丑joker》上帝給他一副愛笑的臉,為何小丑卻並不快樂?
    今年有一部R級片特別火爆,它就是《小丑》,由傑昆·菲尼克斯主演的一部犯罪劇情片。與其說它是一部犯罪片,小夏認為還不如說它是一部文藝片,因為影片中用了很多獨特的拍攝手法,並且融合了「表現派」與「體驗派」特色,讓電影看起來內涵更加深刻。
  • 如何評價 2019 電影《小丑》(Joker)?
    舉槍之舞傑昆裸露上體在房間裡跳舞的那場戲,跳了一次後,他覺得手裡很空缺個什麼,於是道具遞給他一把槍說,亞瑟現在需要這個。於是,最後畫面亞瑟舉著槍翩翩起舞。於是託德和傑昆在廁所裡單獨呆了一個多小時進行思考,外面250個劇組工作人員等著,最後託德拿來音樂家提早給來的電影配樂,放給傑昆聽,傑昆隨著音樂病態的扭起身體,於是整部電影裡最經典的一段表演誕生了。
  • Justin黃明昊化身小丑「joker」,俏皮可愛帥氣迷人
    1月3日,《明星大偵探》官微曝光下期Justin黃明昊造型,Justin穿小丑服cosplay小丑joker,高冷rapper化身「joker小賈」俏皮可愛。Justin穿小丑服cosplay小丑joker,高冷rapper化身「joker小賈」俏皮可愛帥氣迷人。
  • 最受爭議的犯罪片小丑,它不光有深度還十分燒腦,值得我們深思
    《joker小丑》一部電影如果能夠在放完後就讓我迫不及待去閱讀各種影評,99%的可能我會把它再看一遍,但是這條規則似乎並不適用於《小丑》因為它是一部讓人從生理到心理都很不舒適的電影,一部電影能夠讓人感到非常不舒服和不適應,只有兩種可能,第一:它毫無真實感,是一部尷尬之作,第二:它穿透了現實
  • 《小丑》解讀:精神病人從受害者到惡魔的蛻變
    畫面一轉,哥譚市,底層人民的仇富情緒持續發酵,民眾對虛偽政客託馬斯韋恩產生了極大地厭惡,人們帶著小丑面具,走上街頭,進行著示威活動,站在bao民之中,,亞瑟開心的像個孩子,他喬裝打扮後,他決定找到託馬斯本人問清楚,亞瑟潛入了託馬斯所在的劇院,並在廁所中見到了自己心目中的父親,然而,託馬斯的回覆明確又絕情,小兄弟,我不是你的父親,亞瑟認為這是不可能的,託馬斯說,
  • 《小丑》若論藝術性,它做到了,但是終究不夠精彩。(上)
    預告中,我在電影的潮流,推測了:經濟蕭條,社會混亂,階級的對立,小丑混亂的是作為社會的產物,被壓抑的-凌宮室被-爆炸-報復的過程,經歷了時間的節奏的比率大約3:2:2:3。上半場是小丑的起源,揭開,小丑的悲慘人生的故事。後半段,釋放了被壓抑、爆發的罪犯的天才內心的惡魔,上演了混亂和激烈的高潮,以資本和「正義」的對決落下帷幕。
  • 《小丑》:這個小丑可能並不是很多人想的那個 Joker
    《小丑》和《致命玩笑》裡講述的小丑誕生史有著相似之處。只不過《致命玩笑》是用「糟糕的一天」和一池化學物質分開了理智與小丑,《小丑》則是讓亞瑟在哥譚這個比化學物質更可怕的一灘爛泥裡度過了無數個「糟糕的一天」,最終成為那個無意之中點燃引信的人。但《小丑》最終塑造出來的那個人,與我熟悉的那個「Joker」似乎又不太一樣。
  • 科普丨為什麼撲克牌裡joker最大?
    A比它大,大小王也比它大。在54張撲克牌裡,最大的是大小王。而撲克牌裡的大小王,叫joker。Joker意指「小丑」;「開玩笑者」;西方的宮廷裡的「弄臣」。撲克牌裡的大小王為什麼叫joker?joker為什麼成了最大的牌?
  • 票房過十億的DC漫改《小丑》英文為什麼是《Joker》
    小丑在英語裡有三個詞對應:Joker,Clown & Comedian,這三個詞的含義在語言中、在電影中的表意都有所不同,電影只能是Joker,而不是Clown或者Comedian。Clown是穿著誇張的衣服,化妝成小丑,用有趣的動作、舞蹈、魔術等逗笑觀眾的人。從職業的角度來講,Arthur是一個Clown,但是從Arthur和他的同事們的幾次互動可以看出Arthur並不喜歡這份工作,即使在同事們中間他也格格不入。
  • 小丑竟是我自己是什麼梗 小丑竟是我自己是什麼意思出處在哪
    ,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小丑竟是我自己」這個梗。1、「小丑竟是我自己」這個梗的意思就是:「原來我才是小丑」,也就是自嘲像個小丑一樣,一般形容舔狗費勁心思討好對方,沒想到最後真相就是在對方眼裡,自己也就是一個小丑而已。
  • 我以為我是氣氛組,後來才知道這叫小丑
    原創 花瓢白 新生活方式研究院 收錄於話題#新生活態度6個「女神在嗎?喜歡小丑的人,一般也尤其喜歡周星馳。後來,小陽發現百度的小丑貼吧也變味了,小丑這個意象變得消極,越來越多人談論美國DC漫畫裡的大反派,如今又變成人人用以自嘲的符號。他感到失落,便退出了「小丑圈」。在小丑愛好者看來,小丑是一種偉大的藝術發明,它存在的初衷一定是愛,就像「小丑醫生」努力在做的事情一樣:小丑演員通過自己的專業表演,幫助病人克服焦慮和緩解疼痛。
  • DC《小丑》主角跳舞的地方成為拍照聖地,旁邊居民直言不需要它!
    這陣子,DC《小丑》電影超級火,無論是在上映前還是上映後,都讓我們看到了《小丑》的魔力所在,世界各地無數網友都在關注這部電影的最新消息,它僅僅上映18天,就收穫了7.4億美元的票房,並且超過了《黑客帝國2》,成為影史上第三高的限制級電影。
  • 當一個老實人被逼成「暴力狂」:《小丑》如何成為了小丑?
    我以為我的人生是一齣悲劇,誰知道卻是一部喜劇。如果說過去一年的電影中,有一部必看的片子,可能非《小丑》莫屬。雖然它壓根沒有機會在中國的影院上映。她總是稱呼亞瑟為「開心果」,和兒子在一起收看他們喜歡的節目「莫瑞秀」。莫瑞是當時最成功的電視脫口秀主持人。以為這是一段寒酸卻溫暖的母子情?真相卻遠比你的想像殘酷。亞瑟不是沒有夢想,他希望如媽媽所喜歡的那樣,成為一個脫口秀演員。
  • 《小丑》它來了!(文末附網盤)
    總共21部電影,只有7、8個獎,不夠分,應該有更多的獎。」翻譯一下就是:如果可以,我想給小丑更多獎!沒有別的意思,這裡我用另外一部超英類電影《黑豹》給大家做個評分參考: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爛番茄的新鮮度並不代表電影評分。
  • 《Joker小丑》10個重點讓你輕鬆看透小丑成魔之路
    另一邊,《Joker小丑》導演Todd Phillips自得知會開拍Joker獨立電影時,就已經鎖定男主角必定是由他來飾演,但Joaquin對於漫畫改編角色興趣不大,Todd就花3個月時間來與對方溝通遊說,甚至親自上門到對方家中進行試鏡,可見導演對於J傑奎因有多大的期望。
  • 《小丑》的榮譽,歸功於站在希斯·萊傑的肩膀上
    在美國演員工會獎頒獎儀式的最後,菲尼克斯說:「謝謝你站在我最喜歡的演員希斯?倫格的肩膀上」在小丑中飾演亞瑟·弗萊萊克的出色演員,用簡短的語言表達了對希斯·萊傑的喜愛和讚美多年來,很多演員扮演了蝙蝠俠的標誌——反派角色joker該名單包括小丑配音的馬克?哈米爾傑克?尼科爾森蒂姆?
  • 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不是沒有道理的,深度解讀《黑暗騎士》
    能留到最後活下來的,當然是小丑本人。小丑離開時,也摘下了自己的面具,此時鏡頭給小丑一個巨大的特寫,再一次讓觀眾對小丑的真面目不寒而慄。當小丑摘下面具時,我們能看到小丑其實臉上也畫著小丑妝,按理說化了妝的小丑,不需要再戴面具,此處再次表達了小丑身份的神秘,即使脫掉面具,依然臉上還有一層小丑妝,在隱藏著他的身份。
  • 從三個小丑到超人的三個起源,曼哈頓博士徹底解析了世界的真相
    在新52時代的後期,編劇在達克賽德戰爭的中揭露了一個可怕的真相,蝙蝠俠利用無數不知的莫比烏斯之椅探究小丑的真名
  • 豆瓣9.2《蝙蝠俠·黑暗騎士》對「小丑」人性中「七宗罪」的分
    這時,摔倒的銀行經理說你也會被計劃者殺死,小丑戴著面具慢慢走向銀行經理,把炸彈放進他的嘴裡,然後脫下面具,原來,他是幕後策劃者,小丑開車離開,完美地融入公交車隊並逃跑,炸彈只是一個煙霧彈。強盜們因貪婪而死,他們真的以為如果殺了一個人,就會損失一分錢,貪婪使他們死去。像小丑一樣貪婪,他殺了所有人,他的貪婪不僅是為了滿足他殺人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