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早期太陽崇拜和鳥蛇圖騰探源

2021-01-13 秘境探源

(一)早期太陽崇拜與太陽鳥

——傳說中的太陽鳥

19世紀西方宗教研究領域自然神話學派的代表人物麥克斯·繆勒(Max Muller)提出,人類所塑造出的最早的神是太陽神,最早的崇拜形式是太陽崇拜。

在中國,黃河域、西南和華南等地都發現日神信仰和太陽崇拜的文物,如廣西左江流域、雲南滄源和四川珙縣的崖畫,這些證明中國遠古時期普遍存在著太陽崇拜的現象和遺蹟。在中國遠古時期,甚至還存在著一元日神信仰的現象,太陽崇拜似乎是較之祖先崇拜為更普遍和重要的信仰之一。(何新《諸神的起源》)

埃及文明可稱得上最古老的文明,在漫長的文明史中,日神崇拜及信仰貫穿了古埃及文明的長河。古埃及人將太陽神也叫做「拉」,將國王稱作「拉神之子」,這表明古埃及人的倫理觀念是按照偉大的日神的心意而形成的。

還有一個古老的、曾人為地被滅絕的印加文明,也曾以太陽為最高神。每年6月24日,全國臣民聚集於京城庫斯科,隆重慶祝日神的到來,這一天被稱作太陽節,至今仍是秘魯的傳統節日。而象徵日神的印加王死後,要用大量物品及人殉葬,並製成木乃伊藏於太陽廟,這與埃及將法老——「太陽的兒子」製成木乃伊藏於金字塔如出一轍。

除了中國、埃及和南美的印加文化,其它地區比如印度、希臘、俄羅斯、日本、朝鮮、中東各國等,都發現有早期太陽崇拜的文明遺蹟。

縱覽各大文明古國以及環太平洋的各個文明遺蹟,不難發現太陽崇拜實際上是遠古人類最主要的信仰。所以,學者何新在《諸神的起源》中說,東亞海洋文化圈其實是一個太陽崇拜文化圈。

值得注意的是,鳥靈崇拜與太陽崇拜幾乎同時出現,它們還往往融為一體,變成了「太陽鳥」圖騰。

中國古代的鸞或雒,日本的天照大神,古埃及的賴鳥,古美洲的雷鳥,古希臘的克勞諾斯(宙斯),古印度的迦婁羅鳥,蒙古的脫斡林勒鳥等等,都是太陽鳥。

考古發現表明,在距今8000年多前的遠古中國農耕文明初期,在一些陶器、玉器或骨器上,就已經多見將太陽與神鳥融為一體的太陽神鳥紋。例如,浙江河姆渡出土有「雙鳥捧日」、「雙鳥共日」、「雙鳥拱嘉禾」等飾紋。

在其他新石器時代遺址中,我們也經常能見到「太陽鳥」飾紋,大都是太陽與鳥的組合,或在太陽中繪刻鳥紋,或在鳥身上繪刻太陽紋。

那個時候,太陽鳥又被稱作烏金、陽鳥、鸞鳥、鳳鳥等,並最終演變為鳳圖騰。在距今四五千年的中國稻作民族地區,幾乎是「太陽鳥」的天下。直至周代以後,「太陽鳥」的主體地位才逐漸為「龍紋」所取代。

更有意思的是,世界各地有關太陽鳥的稱謂在語音上也都很近似,如中國的「鸞」、古埃及的「賴」、古美洲的「雷」、古印度的「迦婁羅」都是類似音,都與太陽神「拉」的語音相近。

(二) 太陽崇拜與鳥蛇圖騰探源

——古埃及神話裡的天神

這種早期人類普遍性的太陽崇拜以及太陽鳥圖騰的確很讓人費解,為什麼遍及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會不約而同地崇拜太陽神,甚至是唯一的神?為什麼會不約而同地將鳥靈與太陽神聯繫在一起?為什麼太陽鳥的語音與太陽神「拉」相近?

有學者解釋說,將太陽人格化為太陽神,是受「萬物有靈」思想的影響,而太陽滋生萬物,特別是農耕時代,更離不開陽光,所以古人要崇拜太陽神。

這個解釋顯然是有些牽強的,甚至是說不通的。如果說人類離不開太陽就要去崇拜太陽神,那人類同樣離不開空氣、離不開水、離不開食物,那為什麼不去崇拜空氣神、水神和食物神?再說,在早期民族中,不僅是農耕民族崇拜太陽神,那些遊獵民族同樣也崇拜太陽神啊!而且,即便因為需要太陽而崇拜太陽神,那也沒必要將太陽神當作唯一的神。

另外,為什麼將鳥靈與太陽神聯繫在一起,為什麼對太陽鳥的稱謂上會有相似性,就更難理解了。因為無論如何想像,鳥兒都難以與太陽構成聯繫,而不同地區、不同民族語言的差異性也決定了人們不可能約定用同一稱謂來稱呼太陽鳥。

那麼,這一切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傳說中的姆大陸

當我們重新審視早期太陽崇拜的核心地區時,或許我們可以看出些蛛絲馬跡,因為這些地區基本都存在於環太平洋地區。而在傳說中,在太平洋中曾經存在一個文明高度發達的大陸——姆大陸,在姆大陸文明中的信仰體系,太陽神是他們的主神。

傳說,姆帝國的國王稱「拉姆」,拉表示太陽,姆表示母親,因此姆帝國也被稱為「太陽之母的帝國」。姆大陸的人崇拜宇宙的創造神——七頭蛇「娜拉亞娜」,它長有翅膀、會飛,既像鳥,又像蛇,與瑪雅人信仰的羽蛇神、中國傳說的龍都很相似。

而崇拜太陽的遠古民族基本上都有鳥或蛇圖騰,比如古埃及分上、下埃及,上埃及以鷹為圖騰,下埃及以蛇為圖騰,上下埃及之爭被稱作是鷹蛇之爭。

又如古瑪雅,乾脆將鳥與蛇合為一體,稱作羽蛇神,以此作為太陽神的化身。

——漢墓出土伏羲、女媧圖

再如中國的《山海經》中,最高神帝俊就代表太陽神,他的形象即鳥首人身。傳說中伏羲、女媧的形象則是人首蛇身,伏羲又稱為太昊,意思就是太陽神。

在古希臘神話中,眾神之王宙斯掌控著天空,它的權杖上就雕刻著鷹,而古羅馬人則直接將鷹作為朱庇特(希臘神話中的宙斯)的標誌。

這些等等,都不是巧合能夠解釋的。因此,我們儘可能大膽猜想:遠古人類之所以崇拜太陽神,或者對鳥圖騰和蛇圖騰頂禮膜拜,實質上是對太平洋中那個高度發達文明的崇拜,是低等文明對高等文明的頂禮膜拜。

說到這裡,我想起了另一個故事:二戰時,當美國飛行員駕駛戰鬥機降落在太平洋的美拉尼西亞群島時,生存在島嶼上的土著人立刻驚為天人,視之為神。

美軍給他們可樂、巧克力以及各類罐頭,當然還有啤酒,他們認為這是「神」所賜予的「天上美食」。當美軍全體離開後,留在這裡的各種產物,成為土著「敬拜」的對象。當若干年美軍再次返回時,發現當年他們遺留的物品跟圖騰擺在一起,甚至還有用藤草編織的飛機,這些土著人時不時就要舉行儀式,想要「神」再次回來。

實際上,早期人類的圖騰信仰,比美拉尼西亞土著對美軍頂禮膜拜要複雜得多,甚至早期人類的生存、發展都與之直接相關。這在中國的古籍、傳說中,以及世界各地的傳說中,都可以得到印證。

記載中國早期歷史的典籍,當首推《山海經》和《尚書》,在這些古籍中記載了今人無法理解的一些事情,如上古人類領袖多為人獸合體,如人類領袖們的生而識之、知識淵博等等。

在那些記載中,我們依稀可以想見,初民們是如何的愚昧無知,生產力低下,完全依靠那些半人半獸的神人領袖的教導,才逐漸學會了狩獵、農耕、紡織、捕魚等生產技術,後來也才逐漸完美了人倫禮儀、天文曆法、社會法規等等。

其實,人獸合體的神人成為人類的領袖,並不是《山海經》中的獨創,考察其他古文明,我們不難發現這是各個文明的共同現象。埃及金字塔前依然屹立著獅身人面像,在現在的伊拉克、伊朗一帶,仍然可以挖掘到遠古流落下來的半人半獸石像,古希臘神話裡也不乏類似的傳說。

現代的學者們非常重視這種奇特的現象,將它們稱之為斯芬克斯現象。不同民族的不同傳說,不約而同地提到了這種現象,本身就表明事情的非偽性。

更讓人關注的是,傳說中這些「斯芬克斯」們要麼本身就是神祗,要麼就是神祗們的後裔,那麼這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信息?而此後世界各地鷹圖騰與蛇圖騰的衝突,又意味著什麼呢?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華夏老祖宗「粉」啥:八千年前崇拜龍,黃帝時是熊圖騰
    仰韶文化的蚌殼堆擺龍河姆渡文化的雙鳥朝陽象牙蝶雕刻芒碭山漢畫像石上的「百熊率舞」圖(局部)金沙文化的「太陽神鳥」金飾紅山文化的三星他拉玉龍285.3萬美元成交的漢代青銅鎏金小熊◎雍宛涼一部《狼圖騰》,讓「圖騰」一詞著實火了起來。
  • 印第安人也崇拜龍?秘魯考古驚現 印加帝國千年前的神秘圖騰
    不過雖然3.5萬年前就已經出現了早期的人類,但是人類真正發現了曾經存在過恐龍這一個生物,還是在1822年的時候,第一塊禽龍的骨骼化石被發現,人們才知道原來在 圖騰刻畫的是一種巨大的魚,這一種魚,應該是早在1億5千萬年前就已經滅絕了,可古秘魯這一則部落文明的石塊,應該是距今不到1000年前左右的,這怎麼回事呢?
  • 你之所以「怕鬼」,是因為我國原始宗教的鬼魂觀念與圖騰崇拜
    史前壁畫除了原始宗教的鬼魂觀念,當時的原始社會中還存在對於大自然的敬畏,進而產生了例如太陽崇拜、月亮崇拜、雨水崇拜、雷電崇拜等等,當然,對於中國社會發展與人們傳統信仰影響最大的還要屬「圖騰崇拜」。九龍壁至於圖騰崇拜的產生,還要追溯到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當時原始人類的蒙昧,氏族的成員都賦予了本氏族的起源以神秘色彩,認為他們本身和自然界的某種動植物有著特殊關係,這樣就產生了圖騰觀念,進而把某一動植物看作他們的「
  • 論契丹神話傳說中的多圖騰崇拜與文化演變
    契丹的神話傳說,經歷了「神怪——披著神怪外衣的人——有神異法術的人」三個發展階段,反映了契丹人對於青牛、白馬、太陽、龍等圖騰的崇拜。其圖騰的發展變化,是不同時期文明的反映,也是各部族融合的結果,龍圖騰的出現,從一個側面體現出契丹人對中華文化的吸收與認同。契丹的神話傳說,對其部族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促使其形成了以二元結構為主的思維模式。
  • 從圖騰崇拜到祖先崇拜——「人類的覺醒」,孝行的具體體現
    何謂圖騰崇拜?圖騰系印第安語,意為「他的親族」。圖騰崇拜是原始社會一種最早的宗教信仰。原始人相信每個氏族都與某種動物、植物或天生物有著親屬或其他特殊關係,此物(多為動物)即成為該氏族的圖騰保護者和象徵(如熊、狼、鹿、鷹等)。
  • 蛇在古代為什麼被作為圖騰?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徵著什麼?
    今天我們聊一下有關蛇的故事。據說,蛇類和人類一樣,經歷了地球冰川期的考驗,在大千世界中同等有著它的地位和奧秘,關於蛇的故事傳說也流傳很多:希臘的美杜莎、埃及的蛇神以及我國古代傳說中的女媧,都有著蛇的形象。
  • 《山海經》記載許多部落以鳥為圖騰,人的面孔而長著鳥的身子
    他們相信這些自然物會保護自己,而且能使自己獲得超人的力量和勇氣,所以不僅不能傷害它們,還要在敬畏中加以崇拜、禮敬,主要表現為:祭祀該種圖騰;部落或個人的名字中有該圖騰的名字;在某種重大活動中披著該圖騰的外衣;在軍旗或武器上畫上該圖騰的形狀,等等。《山海經》中有許多部落以鳥作為圖騰,這首先表現在他們心目中神的外表上。
  • 人類最古老的宗教形式之一——圖騰崇拜
    圖騰一詞,原是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意思是「他的親族」。人們認為自己的氏族同某種動物、植物或無生物之間有血緣聯繫,這就是氏族的圖騰。他們崇拜本民族的圖騰,並以它作為本氏族的名稱與標誌。這便是人類最古老的宗教形式之一——圖騰崇拜。在新疆青河縣境內查幹郭楞鄉發現了一處青銅時代的墓地,矗立著一根通高3米、寬0.23米的石柱,上面刻著已經有些圖案化的鹿紋,這種鹿紋的最大特徵是身子是鹿,卻生著扁長的鷺鷥的喙。
  • 靈感|中國56個民族服飾和圖騰_鳳凰網
    圖騰信仰最早與祖先崇拜有關,在許多圖騰神話中,認為自己的祖先就來源於某種動物或植物,或是與某種動物或植物發生過親緣關係,於是某種動、植物便成了這個民族最古老的祖先。維吾爾族, 圖騰:夜鶯土家族 圖騰:白虎圖騰
  • 龍圖騰在中國文化的演變,最開始竟然是條蛇
    關於龍的起源上世紀40年代聞一多給出了解釋,在他看來原始人崇尚圖騰,龍顯示中確實沒有這種動物,而是一種組合體。龍傳說漢族人祖先崇拜的圖騰是蛇,漢族人祖先在發展的過程中先後打敗了不同的部落,這些部落分別是鷹、牛、魚、狼等。漢族的原始部落把其他部落打敗,將這些部落圖騰的一部分加到了蛇的圖騰上,從而形成了現在的龍。龍那麼聞一多的說法是否正確呢?
  • 詳解古埃及神話中10大神秘圖騰,有一種中國有,有一些你未聽聞!
    1 聖甲蟲圖騰象徵:太陽在出土的古埃及文物和壁畫中有很多聖甲蟲的圖騰,聖甲蟲在古埃及神話中代表太陽,是太陽神的化身。而聖甲蟲就是中國的屎殼郎。那為什麼成了古埃及的圖騰呢?在現存的壁畫或文物中,聖甲蟲都是頭頂一輪紅日,傳說聖甲蟲每天迎著東方第一縷陽光從土中鑽出,然後去推糞球,再孵化出小屎殼郎。
  • 原始自然崇拜的發生與發展,原始人類對自然力的崇拜觀念的流露
    與世界其他古老民族一樣,中國先民們最早的自然崇拜對象也是太陽,因為太陽給他們帶來光明和溫暖,帶來春夏秋冬的更迭,人們對其畏懼、感戴兼而有之,根據考古資料,在舊石器時代,我國先民已有了朦朧的太陽崇拜意識。
  • 武當山的烏鴉崇拜,一種被遺忘的吉祥鳥
    從古人對烏鴉的喜好,三足烏的崇拜,再到今人對其避諱不已,體現出了民俗的演變過程。作為早期先民的風俗習慣,對現今的我們處理天、地、人的關係時,有著很多指導意義。遊至武當山的讀者會發現,於南巖宮處,有一景點叫做烏鴉嶺。不知其詳的讀者,往往會因對烏鴉忌諱,心中生疑:何以此處以烏鴉為名,豈不生諱?要說清這段掌故,要從一段傳說說起。
  • 小說《狼圖騰》引爭議 敬畏是不是等同於崇拜?
    原標題:小說《狼圖騰》遭爭議 被指虛構蒙古族信仰崇拜   電影導演阿諾說,「小說是原著作者姜戎的,電影是我的。」 對於大多數觀眾而言,《狼圖騰》既不是歷史,也不是紀錄片,可以允許虛構存在,包括蒙古民族精神與狼性。   羊年春節伊始,大熒幕上就闖進了一匹狼——《狼圖騰》票房近日突破6億。
  • 從賈伯斯和蘋果的粉絲崇拜文化探尋企業IP產生的底層邏輯
    原始的「崇拜文化」的形成過程十分漫長,時間跨度大約在二十萬年左右,這說明人類的精神文化是一代代積累和傳承下來的。原始崇拜經歷了自然崇拜、靈魂崇拜、生殖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和宗教崇拜等六個階段。1、自然崇拜最早的原始崇拜是自然崇拜,即原始人對「太陽」、「火」、「水」、「雷電」等自然現象的崇拜。比如中國賀蘭山巖畫中出現「太陽」,巴西皮奧伊州巖畫中出現「狩獵」。巖畫「狩獵」畫面中,「牛」畫得很大,佔據了畫面中心,而一群獵人卻很小,表明了人類力量的渺小。
  • 古埃及獨特的隼鷹崇拜——荷魯斯神是如何維護和保障王權的?
    「可敬的鳥,廣闊的大地在他的陰影中;兩土地的主人,它的翅膀是天空的四周;隼鷹從自己的眼睛處放射出光線。」古埃及的宗教信仰發生於史前時代,而且形成了對圖騰的崇拜。隼鷹是當時的猛禽之一,因其擁有一雙巨大的翅膀和鋒利的爪子,所以成為氏族部落的保護神,隼鷹神荷魯斯便是其中的代表。
  • 中國人為什麼對蛇有崇拜情節
    中國人對蛇是有一種崇拜心理的。這不可否認,漢高祖劉邦就是斬白蛇起義的,白蛇在那個時代是被視為龍的低階版。白蛇又被神化,所以四捨五入,劉邦就相當於殺了皇帝的化身。哦,對,劉邦還給自己安了一個赤帝的名頭,也就是紅色的蛇,這也是比較少的品種。
  • 史前濱州的造型藝術與鳥圖騰信仰的產生
    它不以華美的紋飾和彩繪來裝飾自己,全憑精緻的、均衡對稱的工藝和富於變化、線條流暢、圓潤簡潔的器體造型取勝。這類黑陶器壁極薄,陶質十分細膩,陶色漆黑髮亮。有的器壁厚度只有0.5毫米至1毫米,所以稱之為蛋殼黑陶。這類輕巧的蛋殼黑陶多用來製造高柄杯等器物,杯柄還常帶有各式鏤孔,十分精緻。
  • 印度的動物崇拜太瘋狂 居然和動物做這種事
    神猴崇拜神猴哈奴曼是印度著名史詩《羅摩衍那》的主角,是風神與母猴所生的兒子。他聰明非凡,能排山倒海、騰雲駕霧和變幻形象,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被奉為力量和繁榮之神。蛇崇拜在虔誠的印度教徒眼中,蛇並非毒物,而是毗溼奴的隨從,溼婆的守護神,擁有無上法力,是神的化身。
  • 【獨家視頻】《鷹·圖騰》 李博禪 曲
    然而,如果你認為以上就是今天的主人公,那你就太天真了. 中國北部遊牧民族對鷹的崇拜無以復加。如草原上的蒙古族將最驃悍的騎手稱為「草原雄鷹」。哈薩克人也喜歡把他們尊敬的傑出人物稱為「雄鷹」。維吾爾族不僅崇拜鷹,且歷史上一度以鷹作圖騰。塔吉克是個崇尚鷹的民族,塔吉克族被稱作「鷹的民族」,或「帕米爾雄鷹」。遊牧民族的世界觀中,鷹並不僅僅是一隻飛禽,而且是人神之間的使者。蒙古民間宗教裡最高的神是天神騰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