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君與白暨豚

2020-12-05 搜狐網
  那年,在新加坡的一天,我忽從當地的華文報紙《星洲日報》上,看到了臺灣歌星鄧麗在泰國仙去的消息。我忙找來另外幾家報紙,果然,那是真的,我那顆懸起的心不由沉了下去。報上關於鄧麗君的報導,佔了很多版面,足見鄧麗君的影響力和輻射力。其中有條消息,使我不由拍了一下腦袋,因而印象最深,那便是寫臺灣人在聞聽鄧麗君死後,到當地的商店搶購她的唱片。鄧麗君在世時,她的歌聲風靡東南亞,自然她的唱片不少,但在當時,因搶購的太多,一時之間,價格飛漲,許多店面都供不應求。記得我看完這則消息,也奔向了大街。路上,我很慶幸這條消息被我及時抓到,使我有了表達哀思的最佳途徑,也有了讓鄧麗君的歌聲永留在心的最好方法。我來到一家音像店,不想已有好幾個人,也來買鄧麗君的唱片,其中還有一個香港人,兩個外出旅遊的馬來華人。這的有關鄧麗君的唱片,也上漲了一兩塊新加坡元。儘管如此,我們還是為能買到唱片而幸運,感到物有所值。

  人的心理裡有時非常奇怪,比方說,我們周圍的某人或某物,當他或它天天能被我們見到,我們常覺得沒什麼。而當他或它不存在了,我們卻格外地懷念,倍感需要。一個普通的人或物尚且如是,何況是非常的人或物呢,更何況是我們非常珍愛的事物呢?誰不願讓美好的事物永留身邊呢?

  多年過去了,鄧麗君的歌聲一直伴隨著我,我與鄧麗君素昧平生,直到她死,我也無緣一睹她的芳容。刻在我腦海中的,只是從報刊上看到的她的照片。我一直感激著現代的科學技術,把她的歌聲保留下來,惠及了世人惠及了我。每當我想起或聽到鄧麗君的歌,我不由想到她那美好的形象,想到要永遠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我曾多次試圖從後來的女歌星中,找到另一個鄧麗君,但是,現實帶給我的是圖勞的遺憾和失望。鄧麗君是世界的唯一,她去了,再也不回來,我只有把她的唱片好好珍藏。

  正在困擾我多年的遺憾與無奈久久揮之不去的時候,殘酷的現實再次撕裂了我那脆弱的傷口,讓我再次飽嘗新的遺憾與無奈。那天,我不經意又看到了一篇文章,題目是《淇淇已乘黃鶴去,郵市空餘白暨豚》。一看到文章的題目,我心裡不由格噔一下,接著文章看了不到一半,我就不知所云了。我只記得腦海裡象是充滿了一潭深深的、透明的水,在那清涼的水中,一條白暨豚悠然遊來,翩翩的尾巴攪著漣漪,從清澈的、微微動蕩的水面中,她探出了憨態可掬的頭,它那兩隻晶亮的眸子閃耀著友好的光彩,露出水面的兩隻前鰭作歡迎狀,朝來參觀的眾人撲閃了幾下,「唧唧——唧——唧唧——」

  「Oh__My god,she is saying 『Hello』now!」(啊,我的天,這個精靈向我們打招呼呢!)一個金髮捲曲、眼珠灰蘭的美國女郎對她的同伴們說,又忙不迭地向水中的「朋友」打招呼道:「Hello,Qiqi,Good morning,Would you like some candies?here you are!」(喂,淇淇,早上好,你喜歡蜜餞嗎?給你!)

  淇淇在水中浮起身子,朝著擲來的禮物優美的一偏頭,長長的嘴巴準確地接住了食物。「唧——唧唧——」淇淇撲著前鰭感謝道。

  「How lovely she is! Is she Lipotes vesillifer?The one which is very famous in the world?」(她是多麼可愛呀,這就是美名遠揚的白鰭豚嗎?)一個頭髮灰白、個頭高大的白人男子問道。

  「Of course ! she is the only one lipotes vesillifer in China,Even in the whole would,Only one!」(那當然了,她不僅僅是中國唯一的白鰭豚,也是世界上的唯一!)—— ——

  就是這隻美好的白鰭豚,全世界僅存的一隻白鰭豚又離我們去了。一個世界上最最珍稀的物種,一個曾使我們的國家倍感驕傲與榮耀的物種,一個曾給我們國民帶來許多歡樂和笑聲的物種,一個世界上非常善良、溫順、和平的物種又滅絕了。象白鰭豚這樣美好的事物,帶給這個世界的是和平與友好,她雖是動物,她身上的優秀品質,卻能讓那些動不動就為了自己的利益,隨隨便便地找上一個藉口,去侵犯、去殺戮別國同類的人而汗顏,讓那些為非作歹、圖財害命的不法分子而羞愧。白鰭豚帶給我們的另一個啟示是,我們這個世界上不僅國與國、人與人之間要和平相處,人與自然,人與周圍的環境,人與那些動植物也要和諧相處。這在我們的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許多珍稀動植物瀕臨滅絕的今天,有著更加深遠的意義。試想,如果我們再不提起注意,放之任之,彌天蓋地的沙塵暴漫延到了整個中國,排放的汙水進入了我們的廚房,要麼是連年的乾旱,要麼是幾年的洪水泛濫,我們周圍的各種動植物虎、豹、狼、狗紛紛種族滅絕,舍人類而去,那將是個什麼樣的世界!

  鄧麗君是唯一的,她走了,但唱片把她的歌聲留在了塵世。

  白鰭豚也是惟一的,她也走了,幸好有劉碩仁大師的妙筆,已把她的形象留在了郵票上。

  不過,鄧麗君的唱片是可以多次灌制的,其唱片視人們需求的多少而灌制多少,這就有了在價格穩定下的供求平衡。但白鰭豚的郵票、小本票卻是只能一次印製,不能複製的。這麼多年過去了,白鰭豚郵品已有了很大的消耗,今後還有更多的消耗,因而它的存世量定是逐年減少,看來白鰭豚郵品的供求平衡只能用價格來約束了。

  我們不能留住那隻仙逝的白鰭豚,就讓我們留一份郵票上的白鰭豚吧,好讓我們的子孫萬代記住,我們中華民族曾擁有過的國寶;在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曾產生過這世上獨一無二的美好動物;在我們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曾有過白鰭豚——這一奇特的物種。

  如果說,我們沒能力阻白鰭豚的種族滅絕是一個遺憾,那麼,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你就會為現在沒有保留一套白鰭豚郵票而再次遺憾。

相關焦點

  • 長江女神——白暨豚
    上次我們講到了「鳥中大熊貓」——朱䴉的起死回生之路但是我們的「水中大熊貓」——白暨豚就沒有這麼幸運白暨豚的生物學分類為
  • 白暨豚
    主要生活在長江中下遊和與長江相通的洞庭湖、鄱陽湖中,長江出海口區也有分布,另外錢塘江等水域中也發現過它們的蹤影,白暨豚通常成對或成群在一起,在春天交配季節,通常會十餘頭在一起活動。目前被評為極危物種,甚至有很多人認為白鱀豚已經滅絕。
  • 白暨豚」目擊記之一 十人目擊「白暨豚
    從今天起,我們將陸續編發張崢嶸撰寫的《「白暨豚」目擊記》(原題為《蕪湖目擊「疑似白鱀豚」事件調查分析》)系列報導,以饗讀者。「白暨豚」目擊記之一                 十人目擊「白暨豚」10月4日上午9點左右,業餘考察隊的兩艘船沿長江黑沙洲洲頭附近行駛。
  • 古老的白暨豚是否已經滅亡?還在不斷探索中
    ,慢慢的演變成淡水鯨,在很早的時候,居住在長江的古人對於白暨豚還是很熟悉的,他們甚至能夠很準確的分出白暨豚和江豚。,雖然非常模糊,但是經過專家的鑑定,這隻動物的確是白暨豚,2017年5月份的時候,還是安徽銅陵淡有四位漁民又在同樣的房觀察到白暨豚的蹤影,其中一名是張師傅,他是銅陵淡水豚自然保護區的野外觀察員,所以可以基本判定這是白暨豚沒錯了。
  • 「長江女神」白暨豚,也已經功能性滅絕
    2002年最後一隻人工養殖白暨豚死亡,直至今天長江流域仍然沒有再次發現白暨豚。相遇白暨豚,是機遇也是緣分。1980年,水生生物專家劉仁俊接到一個電話,水產收購所竟然捕捉到了一隻活的白暨豚。劉仁俊激動萬分,連夜租了一輛吉普車前去,隨後這隻白暨豚被接到水生所。劉仁俊發現,白暨豚的背後因為被鉤子捕撈的原因,已經有很嚴重的發炎。劉仁俊在動物治療這方面沒有經驗,便請了兩名北京動物園的獸醫。
  • 鄧麗君簡介
    正如臺灣電視公司著名主持人田文促先生所言:鄧麗君的歌老少鹹宜,從懂話的兩歲娃娃到兩百歲的老人都愛聽!鄧麗君在家中排行第四。取名「鄧麗君」乃因為鄧父的同僚提議仿效清代小說《再生緣》中元朝才女孟麗筠,而「筠」與「君」在國語字音雖不相近,但是有邊讀邊時,易誤念為君。所以取名「鄧麗君」。1963年8月,10歲的鄧麗君參加中華電臺的黃梅調歌唱比賽,憑一曲「訪英臺」奪得冠軍。
  • 白暨豚科考又一次失望而歸,「中華美人魚」到底還存不存在
    白暨豚屬於哺乳動物,為鯨科-齒鯨亞科-白暨豚屬,體形呈紡錘形,身長約2-2.5米左右,看上去豐潤修長,所以有「中華美人魚」的稱號,體重在80到220千克之間,是我國的大型淡水豚類之一,其嘴部又長又細,顏色為淺灰色或藍色,但腹面為純白色,由於長期生活在渾濁且流速很快的江水中,白暨豚的視聽器官都已經退化,眼睛很小視力不佳,耳孔更是小如針眼,但是它的聲納系統特別發達
  • 長三角「白暨豚」原創網絡視頻大賽,邀你設計LOGO
    揚子晚報網5月3日訊(記者 徐昇)長三角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白暨豚是僅產於長江中下遊的中國特有的淡水鯨類,具有濃鬱的長三角特色。記者從大賽組委會獲悉,2020長三角「白暨豚」原創網絡視頻大賽即將登場,現向全社會公開徵集大賽LOGO。
  • 2020長三角白暨豚原創網絡視頻大賽在寧頒獎
    10月16日下午,作為2020長三角高新視聽博覽會的重要活動之一,2020長三角白暨豚原創網絡視頻大賽頒獎典禮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行。耗時三個月 徵集作品6583部2020長三角白暨豚原創網絡視頻大賽於2020年6月18日正式啟動,吸引了高校、影視製作機構,以及廣大網絡視頻製作愛好者的積極參與,短短三個月共徵集作品6583部,嗶哩嗶哩在線播放量達1326萬人次。本次大賽參賽作品質量高、影響大、社會效果好。
  • 鄧麗君經典影視主題曲插曲選
    鄧麗君(1953.1~1995.5),臺灣著名歌星,也是著名日語女歌手。鄧麗君14歲出道,錄製了首張個人專輯,之後的兩年時間裡,她錄製的12張唱片都很暢銷。鄧麗君所屬的第一家唱片公司名叫宇宙唱片,1969年宇宙唱片幫她拍了一部電影《謝謝總經理》,並發行了同名的主題曲專輯。
  • 2020長三角白暨豚原創網絡視頻大賽入圍作品名單公示
    2020長三角白暨豚原創網絡視頻大賽評選工作已經結束,現將100部入圍作品及優秀組織獎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2020年9月30日—10月10日。如有異議,請向2020長三角白暨豚原創網絡視頻大賽組委會反映。聯繫人:王力,電話:025-84651536、13512539407;周玥,電話:13162687162;郵箱:BJTOOVC2020@163.com。
  • 「鄧麗君個性調皮,嘴上不饒人」(圖)
    請你的朋友一起來,南京來做客」,閉上眼睛這聲音聽著恍惚真的就是鄧麗君。《十億個掌聲,十億個歌迷》鄧麗君經典歌曲盛燕演唱會將於5月5日在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昨天「小鄧麗君」盛燕和臺灣名嘴田文仲來到南京為演唱會造勢,現場盛燕清唱了一段《小城故事》讓記者和君迷大為驚豔。儘管盛燕已經不是第一次來南京了,但南京君迷對盛燕的認可度還是相當的高,盛燕也感慨「來南京演出就像唱給家人聽一樣」。
  • 講葷段子、梳雷鬼頭、玩rocknroll,鄧麗君到底有多酷?
    而作為一代人青春時期記憶標籤的鄧麗君,在5月19日帶著她的「別面」上了熱搜。見過溫柔可人、歌聲婉轉的鄧麗君,但一定沒見過說話吐出山東大碴子味兒的鄧麗君。5月19日, 鄧麗君以往的視頻被網友翻出來,視頻中,鄧麗君自曝母親是山東人,說完還在主持人的引導下飈起了一口標準的山東腔。
  • 鄧麗君最好聽的是她的冷門歌
    一提到鄧麗君,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甜蜜蜜》《小城故事》《我只在乎你》,這真是天大的冤枉。就我的看法,這3首熱門歌實在是一般,旋律節奏平庸乏味,歌詞也是相當的庸俗,毫無亮點。其實鄧麗君有一大批優秀的冷門歌曲,下面我給大家推薦以下。
  • 曝鄧麗君曾欲回大陸尋根 臺當局阻止
    一九九五年五月八日,年僅四十二歲的鄧麗君匆匆離開人間,令世人扼腕嘆息。(資料照片)  提起鄧麗君,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有人形容:全球凡是講華語的地方,都能聽到鄧麗君的歌聲。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隨著內地改革開放的深入,鄧麗君的歌聲像旋風一般吹遍了神州,她的歌迷真是不少。然而,一生沒能踏上故土的鄧麗君有一段嚮往回大陸「尋根」的往事,鮮為人知。當年我在新華社香港分社擔任文體部部長期間,曾與鄧麗君有過接觸,並為促成她實現回內地「尋根」的願望做過一些工作。
  • 鄧麗君和中島美雪誰的日文歌唱的好?誰是藝術家
    《漫步人生路》是鄧麗君曾經唱的比較感人的一首歌曲,至今還有人再傳唱,而這首歌的創作者和原唱卻很少被人關注,她就是日本國寶級歌唱天后「中島美雪」,或者說她是鄧麗君的老師,她的嗓音和鄧麗君雖然差別會很明顯,但是她演繹的這首歌曲似乎和她本人更貼近,她和她的初戀很多年後又同臺共唱了一曲情歌。
  • 鄧麗君與世長辭,追悼大會上的一幕讓人淚崩
    1995年,一個全球華人深陷悲痛的日子,享譽世界的巨星歌手鄧麗君因哮喘發作,於泰國清邁香消玉殞。在鄧麗君逝世前的最後一刻,她曾用微弱的聲音喊著媽媽、媽媽。當消息傳到臺北,當所有人難掩悲傷痛哭失聲時,只有一個人一言不發。
  • 鄧麗君母校改建紀念館擬擴大 將保留原貌(圖)
    新北市蘆洲小學是鄧麗君的母校,校長柯份1日表示,每年有許多海內外歌迷到蘆洲小學參觀,尤其是鄧麗君年幼時曾留影的水池(右上圖)。
  • 不飆高音不炫技 鄧麗君為何能創造華語樂壇奇蹟
    鄧麗君的唱片銷售量總計達到多少?連鄧麗君文教基金會也表示「無法精確統計」,只粗略報過一個數據:鄧麗君出過超過100張專輯,而每張專輯的累積銷售量都超過100萬張……  「我收藏了400多張鄧麗君的黑膠唱片。」唱片收藏者馮志文說,「近段時間,我又收到了幾個版本黑膠唱片的『孤品』,原來越南也發行了鄧麗君的歌曲,港臺很多收藏家也都有一些版本的鄧麗君專輯。
  • 王菲演繹鄧麗君作品出瑕疵 「裳」字發音失誤(圖)
    ,將唐代詩人李白《清平調》譜成新曲,之後,鄧麗君僅進錄音室錄製一段試唱,音檔封存超過20年,奇蹟般地躲過1996年香港寶麗金公司的一場大火……  王菲一直將鄧麗君視為自己歌唱事業的啟蒙者,5月8日,藉由錄音科技,她得以和鄧麗君對唱《清平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