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可以預測天氣與外星訪客機率 「第五元素」星際鐘錶氣象站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MB&F與L』Epée 1839合作的「第五元素」( Fifth Element)為一款星際鐘錶氣象站,即使在電力下降時,也能準確預測天氣,將四大(UFO)元素:時鐘、氣壓計、溼度計和溫度計集結於一艘母艦中(外星飛行員Ross 穩坐其內),打造出較所有零件總和來得更為龐大的實體– 第五元素。

-

乍看之下,仿真氣象站可能稍嫌過時;然而,當風暴來襲且電力下降之際,第五元素仍可完美運作。 並且,在最糟糕的情況下,可以和Ross一同躍上飛船,駛離地球。

MB&F 創辦人Maximilian Büsser 向來對上個世紀的桌上型氣象站情有獨鍾,卻一直苦於遍尋不著合適的復古模型,於是便決定自行打造。

-

「第五元素」由四個可拆卸及互換式零件組成:

時鐘元素

由於天氣預報是根據時間內的變化速度來做判斷,因此,準確的時間即是氣象觀測的要素之一。 L'Epée 1839 針對第五元素進行重新改造並以鏤空概念設計8 日時鐘機芯,以提升其透明度和視覺效果。

氣壓計元素

氣壓計可測量大氣壓力,同時也是天氣預報的主要工具:一般來說,氣壓的增加,預示著天氣晴朗,氣壓降低則預示惡劣天氣。 變化越快,即將到來的天氣現象就越為極端。

溼度計元素

溼度計可測量大氣中的水蒸氣比率;顯示數值為既有溫度下可能含有的最大溼度百分比。

溫度計元素

溫度計並非僅是單純測量溫度,而是測量物質的平均動能:溫度越高,能量越大。 就本質上而言,溫度計可作為周遭大氣的能量儲備指針。

-

第五元素以令人愉悅的幻想曲來應對天氣預報的嚴肅面,在L'Epée1839 的操刀下,系列運用曲線與圓圈精準構築,進而堆棧出大型框架,完美成就此款具太空風格的氣象站。 母艦由超過500 枚獨立零件與互換式元素所組成;其精緻度更甚許多大複雜功能腕錶!

-

MB&F 更將一項秘密功能整合至其所有作品中:如此手法絕對令人會心一笑。 就第五元素來說,這個角色非Ross 莫屬:這名外星飛行員自行配備手動的氣壓調節機芯,圍繞著UFO 駕駛艙旋轉,以觀測天氣狀態並隨時注意敵對侵略者的來襲。

第五元素共推出黑色、銀色、藍色3款作品,各限量發行18 只。

-

還記得去年MB&F HM6的外星人腕錶嗎?

HOROLOGICAL MACHINE N° 6系列

MB&F HM6 Alien Nation,四枚獨一無二的腕錶,結合複雜機械、精湛工藝和出自近乎鬼斧神工之手的藍寶石水晶表殼。

HOROLOGICAL MACHINE N° 6系列

時間是2017年,外星訪客降臨地球。MB&F的Horological Machine N°6 Alien Nation(HM6異形帝國)是一艘穿梭星系的宇宙飛船,由一位銀膚艦長和五名組員負責駕駛,他們是一群謎樣的探險家,準備駛向新世界。

有些人或許會說,很久以前——確切來說是1947年,這群訪客就曾造訪過地球。70年前,一枚不明飛行物緊急迫降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羅斯威爾,由此引發的外星訪客傳言和官方掩飾之詞無不甚囂塵上。如今核子時代逐漸而穩步地被太空時代取而代之,科幻故事逐漸成為現代神話。

因此,即便HM6 Alien Nation的組員是來自另一個太陽系,我們也不致於感到陌生。生有超大頭顱和黑亮大眼的小綠人傳說,佔據了外星科幻故事的世界和我們的幻想空間。另外,熱衷機械制表的人士,特別是MB&F所體現的現代獨立制表風格,則深深受到它自成體系的概念、及其行為規範和文化所吸引。

HM6最先推出的兩個系列Space Pirate和Sapphire Vision,都是有關無人駕駛交通工具的。但今年,MB&F認為時機成熟,決定安排角色坐上艦長座位。MB&F創辦人Maximilian Büsser表示,「我當初之所以愛上腕錶,是因為它們在我眼中,就像是那些充滿生命力的機器。」HM6 Alien Nation就是這個比喻的具體表現。這些外星訪客並不是袖手旁觀的乘客,他們奔忙於HM6引擎四周,固定尾部渦輪機、調整傳動裝置、處理節流閥、掃描前方的太空世界。就算以靜態的白金微雕呈現,他們依舊洋溢充沛活力(除了其中一位大個子,他避開艦長視線,窩在角落偷懶)。

HOROLOGICAL MACHINE N° 6系列

這六位外星人,都是由雕刻師Olivier Kuhn採用白金、以手工單獨雕塑而成。外星人的手臂與頸部甚至比砂礫還要纖細,每一個外星人都需要長達34個小時的時間才能製造完成。因此,要打造出六名成員,就需要全心投入長達一個多月的時間。

為讓宇宙飛船符合擁有卓越複雜技術的外星文明,HM6 Alien Nation全面採用藍寶石水晶打造,呈現完全透明的外觀,並搭配5級鈦金加固配件。確切來說,光是12枚藍寶石水晶表殼零件,就需要長達510個小時的切削與打磨。在這過程中,意外碎裂的情況也不可避免地時有發生,經常將數百小時的心血毀於一旦……而接下來,則是組裝:12枚水晶必須完美接合在一切,才能完成天衣無縫的整體架構。

通過Alien Nation澄澈無瑕的外觀,即可看見歷時3年密集研發、造型別出心裁的HM6引擎:由496枚悉心打磨的零件、採用極為複雜、全然創新的結構組成。引擎裝置最上方,是一枚裝置有可伸縮防護罩的60秒飛行陀飛輪,並可分別驅動垂直於機芯的小時和分鐘圓頂;調節渦輪則與上鏈擺陀相連。Alien Nation內部還裝配有厚實的螢光飾帶,採用名為AGT Ultra的高效能螢光材質。

HM6 Alien Nation將推出四枚獨一無二的款式,並以不同顏色加以區別:綠色、藍色、紫色和松綠色。每一枚腕錶都肩負任務,要在地球上找尋新家。真相或許就在彼方,但是MB&F的Horological Machine N°6 Alien Nation,其航程將在地球上畫下句點。

HOROLOGICAL MACHINE N° 6系列

MB&F於2014年11月推出Horological Machine N°6系列,其中一款名為Space Pirate的腕錶為初試啼聲之作,擁有生物形態曲線,並採用拉絲金屬打造而成。一年多之後,HM6 Sapphire Vision相繼於2016年初面世,並在表殼最高和最低部分運用透明藍寶石水晶,包覆採用鉑金或紅金打造的表殼中央部件。

HM6系列最初的靈感火花,來自上世紀70和80年代一部名叫「太空突擊隊」(Capitaine Flam)的日本電視動畫片,片中艦長名叫Flam,擁有一艘造型奇特的球形宇宙飛船。雖然故事背景很明顯是設定在未來,但是「太空突擊隊」的美學風格卻深受當代設計師——如Luigi Colani——和他所鍾愛的曲線及生物造型所影響。Horological Machine N°6系列承襲如此極具顛覆意味的設計理念,通過拉絲鈦金的仿生造型表殼,呈現出人意表的感官特色。

HM6的Sapphire Vision表款則是參考上世紀50和60年代的經典旅行象徵物:美國灰狗巴士,並取材車身上名為Streamline Moderne風格的側邊條紋和明亮金屬側線。

HM6引擎的每個細節部位都經過悉心打造,才能完美實現這趟充滿現代復古風情的太空之旅;同樣在技術上,包括擁有曲面散熱片、造型優美的旋轉渦輪,以及帶有手動防護罩、引人入勝的飛行陀飛輪等也都是精工細作。而MB&F獨家的戰斧造型特色,則體現在HM6引擎中的兩個地方:單刃斧造型的擺陀;雙刃斧造型的上層陀飛輪框架。

HM6 Space Pirate腕錶發行了68枚(50枚鈦金款和18枚紅金∕鈦金款);HM6 Sapphire Vision腕錶則發行了20枚(紅金款與鉑金款分別發行10枚)。現在再加上四枚獨一無二的Alien Nation表款,Horological Machine N°6系列到目前為止,總共僅發行了92枚,遠比目擊外星飛碟出現的次數還要少。

對於確切掌握數量的人士來說,這意味著目前還有八枚HM6引擎蓄勢待發。

HM6引擎

大膽創新的外型還需要搭配劃時代創意的機芯。HM6引擎乍看之下似乎不是機芯,那是因為從沒有別的機芯擁有過如此獨特的面貌。它卓越複雜的面貌是由多達496枚悉心打磨的零件組建而成,

每個渦輪都包括兩枚半球形圓頂;兩組弧形散熱片合抱為球形,保護機芯不會受到日常佩戴的顛簸和碰撞所影響。渦輪裝置直接連接上鏈擺陀,可提供足夠的空氣阻力,讓擺陀在旋轉慣性提升到某一程度時放緩速度。這樣一來,自動上鏈裝置實際上也在進行自我調節,擁有讓機芯常保經久耐用的優點。

HOROLOGICAL MACHINE N° 6系列

這是MB&F推出的第二枚陀飛輪機芯,同時也是第一枚能夠自我調節的飛行陀飛輪。飛行陀飛輪是一項精密複雜的裝置,這也是為什麼一般都會將它裝配在機芯底板上。但HM6引擎的飛行陀飛輪卻另闢蹊徑,被高懸在機芯之上,並成功克服了穩定性的問題(特別是這直接關係到機芯核心的運轉及精密計時性能)。HM6引擎只有在一個方面順應了自然法則,那就是為飛行陀飛輪設置的可伸縮防護罩,用於儘量避免紫外線對調節機構中的潤滑油造成氧化。

HM6引擎上顯示小時與分鐘的兩個球形圓頂,經過精密加工,厚度薄如紙張。其切削過程亦極為困難,多虧MB&F之前累積了Horological Machine N°3腕錶的製作經驗,才得以成功。球形圓頂旋轉的面恰與機芯其他部分垂直,因此也增加了機械結構的複雜程度。

MB&F工程團隊與David Candaux Horlogerie Créative的同名創辦人合作,歷時三年密集的研發,才終於成功打造出HM6引擎。

他們來自外層空間

出現在Horological Machine N°6 Alien Nation腕錶上的六名外星人,每一位都是由Atelier-Création Kuhn的雕刻師Olivier Kuhn,先用白金塑形,再以手工雕刻完成。每一個塑像都需要長達34個小時的製造工序,因此要打造出HM6引擎上的六名成員,就需要全心投入長達一個多月的時間。

由於外星人的身體造型極不規則,加上關節處連接的各部位尺寸各異:例如頭部下方連接纖長的頸部,然後又是寬厚的軀幹,因此一般腕錶零件所採用的傳統加工方式,完全無法應用在人偶的雕塑上。這些外星人的手臂直徑僅有0.25毫米,頸部也不過0.3毫米;而可與之相比較的沙粒,其平均直徑為0.5毫米。

外星人的樣貌在各個科幻故事裡不盡相同,有些如史匹柏的電影所描述一般:面目可愛、一雙大眼,可以被放入自行車的籃子裡;有的則是風格怪誕、且危險的異形。Maximilian Büsser成長於上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當時,關於羅斯威爾和51區的飛碟傳聞正鬧得沸沸揚揚。因此,他也毫不猶豫地為Horological Machine N°6系列搭載了當時所描述的外星人類型。

水晶宇宙飛船

除了方便固定錶帶的某些鈦金加固件之外,Horological Machine N°6 Alien Nation的表殼完全採用藍寶石水晶打造。直到不久前,像HM6所採用的如此複雜的造型,還無法以藍寶石水晶加以製造。

但自從推出Horological Machine N°2 Sapphire Vision腕錶之後,MB&F的創意就不斷在這一領域開疆拓土。例如,擁有半球形「雙眼」的Horological Machine N°3 Frog腕錶,以及採用雙圓拱表殼視窗的Horological Machine N°4 Thunderbolt腕錶。而後續更有其他款式表款,在藍寶石水晶的設計上展現積極的雄心。

Horological Machine N°6 Alien Nation腕錶,是由12枚藍寶石水晶組成的天衣無縫的整體結構,其製作過程長達510個小時,而且還不包括裝配程序。在這困難重重的加工與打磨過程中,意外碎裂的情況時有發生。有一次,在歷經300多個小時的加工後,還是意外出現了一道裂縫,於是乎,數月的心血立即付諸流水。

因此,完好製作成功的成品,都是技術與製作工藝登峰造極的完美體現。

宇宙之光

為凸顯Horological Machine N°6 Alien Nation表殼的澄澈透明和圓潤曲線,腕錶內部還悉心裝飾有螢光飾帶。它是採用發旋光性能優異的AGT(環境光技術)材質製作,並貼附在表殼中央部件的內緣上。

這項亮度接近電燈的驚人高科技材料,是由設計師James Thompson(又名「黑獾」)首度引進位表行業。MB&F過去曾將其應用在HMX Black Badger與Starfleet Machine Black Badger等款式上。HM6 Alien Nation所推出的四枚獨一無二的腕錶,每一款都搭載不同的AGT Ultra螢光色彩:綠色、藍色、紫色和松綠色。

至於需要精確發光的小範圍顯示器,則是採用了Super-LumiNova螢光塗層。例如渦輪葉片的上層表面、摩擦輪、MB&F商標及上層陀飛輪框架等,都有Super-LumiNova塗層:顏色與每款腕錶的AGT Ultra色調一致。

即使是在強光下,每款HM6 Alien Nation依舊能保有不同於其他款式的獨特風採。另外,在表殼接合處清晰可見的防水密封墊,也是採用與腕錶螢光色彩一致的顏色。據說每逢夜幕降臨,Horological Machine N°6 Alien Nation就會在來自異域的耀眼光芒下甦醒過來……

相關焦點

  • 又是「星際訪客」?19顆小行星或來自太陽系外,會是外星飛船嗎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說到「星際訪客」,相信很多朋友都還記得「奧陌陌」、「鮑裡索夫」,雖然目前它們都早已飛過近日點,正在朝著太陽系外飛去,離開我們。我們此前已經對它們進行了觀測,收集到大量的數據,也拍攝到一些照片。這些數據及照片,將這些「星際訪客」的一些細節曝光在我們面前。
  • 最新研究顯示:神秘的星際訪客Oumuamua仍可能是外星技術
    【ALENG 自媒體】8月20日午間自媒體專稿,第一個闖入太陽系的神秘星際訪客Oumuamua究竟是一個自然物體,還是來源於未知的外星技術?最近兩年來,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一直處在激烈爭論的狀態。雖然主流的科學家傾向於認為Oumuamua是一個自然物體,不可能來源於外星文明,而且已經有很多研究論文都試圖證實這一結論,但是關於Oumuamua可能來源於外星文明的觀點仍然時有出現,最近,一個韓國的研究團隊再次證實,此前,科學家關於Oumuamua可能是自然物體的證據是錯誤,該天體仍然可能源於外星技術。
  • 神秘的星際訪客
    張韻/國家天文臺如果你是因為外星人或外星文明,而對天文產生了興趣,那麼,這個叫「奧陌陌」的小傢伙,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你對天文探索的諸多想像。奧陌陌是一個闖入太陽系的天體,也是人類在太陽系探測到的第一個系外造訪的星際天體。不過,它究竟是什麼,是一艘外星飛船,一顆來自外星系的彗星,還是一顆小行星?
  • 地球都無法擺脫太陽強大的引力,為何「星際訪客」奧陌陌卻可以?
    就在人類對探索地外生命失去信心的時候,2017年一個神秘的「星際來客」意外地闖入了太陽系,這個「星際訪客」的到來讓人類感覺異常興奮,有一種「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感覺,找了那麼久都找不到,如今你自己送上來門來了,當這個星際訪客剛闖入太陽系的時候就引起了科學家們的巨大關注。
  • 量子革命、星際訪客、最熱氣候…2019年科學與技術的19個大膽預測
    在違反直覺的量子世界中,粒子可以執行許多神奇的行為。他們可以同時在兩個地方,遠距離「糾纏」,穿過難以穿透的牆壁。充分利用量子物理學,結合複雜的數學和強大的計算,科學家現在可以充分探索物質潛在狀態的一系列變化,遠遠超出自然界中出現的氣體、液體、金屬和半導體等熟悉的形態。它們可以基本上是反向工程材料,以反映可定製的物理定律。新的奇異量子材料和器件將用於設計、通信和信息技術,包括功能更強大的量子計算機。
  • 給自己加速的星際訪客,居然不是外星飛船?!
    這是人類迄今發現的第一個來自太陽系外的星際訪客。天文學家為它取名「奧陌陌」(『Oumuamua),在夏威夷語中意為「遠道而來的信使」。剛被發現的時候,奧陌陌其實已經路過太陽,朝著遠離太陽的方向飛去了。而現在,通過持續追蹤,科學家發現它居然在自己加速!作出這一發現的,是歐洲空間局馬可·米切裡(Marco Micheli)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
  • 太陽系首位星際訪客不一般!奇特外形前所未見
    想必各位看官對太陽系首位星際訪客還印象深刻。上個月,天文學家在太陽系發現一顆奇特天體,編號1I/2017 U1(A/2017 U1),外號Oumuamua。根據其詭異的運動情況判斷,它並非太陽系土著,而是首位被觀測到的來自附近恆星系的星際訪客。
  • 爭議:奧陌陌是外星「宇宙飛船」?太陽系神秘訪客到底來自何方?
    那麼星際物體「Oumuamua」到底來自何方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近日,科學家進行了模擬,這一模擬首先將外星文明排除在外,而是將星際物體「Oumuamua」描述成一顆巨大行星的碎片,在恆星潮汐力的作用下被擠壓成細長的形狀。換句話說,我們太陽系第一個已知的星際訪客可能有一個非常暴力的起源故事。
  • 神秘訪客Oumuamua是一顆彗星?科學家稱:可能是外星飛船
    科學家稱,三年前飛過地球的神秘星際訪客可能是一艘外星飛船。根據一項令人震驚的新研究,這是因為對雪茄形狀物體Oumuamua起源的普遍解釋存在致命的缺陷。專家們沒有發現任何外星信號的跡象,最終得出結論,這個太空訪客是一顆彗星
  • 細說太陽系第二位星際訪客
    關於第二個來自於其他星系的星際訪客,我們了解多少呢?哈勃太空望遠鏡這一詳細的圖像給我們提供了許多需要考慮的問題!在我們太陽系之外,有一位星際訪客這是星際天體奧陌陌的藝術圖當奧陌陌小行星橫穿我們太陽系的時候
  • 星際訪客「奧陌陌」或是一團宇宙「塵兔」
    2020-09-11 05:59:25 來源:科技日報星際訪客「奧陌陌」或是一團宇宙「塵兔」可能由一顆彗星脫落塵埃組成科技日報北京9月10日電 (記者劉霞)2017年,「奧陌陌」(Oumuamua)成為首個闖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在天文學界引發一陣喧譁與騷動。
  • 和奧陌陌一樣,太陽系第二位星際訪客也保持無線電靜默
    作為人類發現的太陽系首位星際訪客,奧陌陌本來就極具話題性。在驚人外形與怪異行為雙buff的加持下,奧陌陌更是給人留下深刻影響。遺憾的是,奧陌陌到太陽系大鬧一場,然後悄然離去,科學家沒能獲取關於它的太多信息。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對奧陌陌進行全面的無線電監測也一無所獲。這讓外星文明愛好者大感失望,也許奧陌陌只是一塊遊蕩於太空的石頭。
  • 神秘的星際訪客Oumuamua,可能由地球科學界聞所未聞的材料製成的
    有關神秘的星際訪客Oumuamua的謎團,似乎一天比一天變得更怪異。一項尚未進行同行評審的新研究表明,該神秘星際天體可能是由氫冰製成的。氫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但很少以固體的形式被觀察到。研究指出,氫冰需要極低的溫度才能製成,它存在於分子雲的核心中,而分子雲是構成恆星的基礎,科學家認為,神秘的星際訪客Oumuamua在穿越深空中的一種分子雲後,其中可能夾雜著氫冰,這可以解釋其速度。神秘的星際訪客Oumuamua,可能由地球科學界聞所未聞的材料製成的。
  • 闖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揭秘天體與生命起源?
    /爭議/ 彗星、小行星還是外星飛船? 奧陌陌和地球的接觸實在是太短了。在經過太陽系引力的作用後,它又以極快的速度遠離太陽,消失在太空望遠鏡能捕捉的範圍外。也因此,這位星際訪客給科學家們留下了諸多謎團。哈佛大學理論物理學家Avi Loeb趁機拋出了「星際光帆」假說,即奧陌陌可能是一艘外星文明製造的飛船,受光子的推力前進,就像帆船被風鼓動。但美國搜索外星文明研究所表示,並未在奧陌陌上找到人工無線電信號。在奧陌陌消失兩年後,它的起源仍令天文學家十分困惑。
  • 星際訪客奧陌陌或是一團宇宙「塵兔」,由彗星脫落而成
    「奧陌陌」是首個闖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2017年,「奧陌陌」(Oumuamua)成為首個闖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在天文學界引發一陣喧譁與騷動。對於其身份,科學家眾說紛紜,包括外星人的飛船、小行星等,迄今仍未有定論。據美國太空網9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最新研究中指出,「奧陌陌」可能是一團宇宙「塵兔」,給其「身世之謎」再添疑雲。
  • 星際訪客奧陌陌或是一團宇宙「塵兔」,由彗星脫落而成
    「奧陌陌」是首個闖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2017年,「奧陌陌」(Oumuamua)成為首個闖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在天文學界引發一陣喧譁與騷動。對於其身份,科學家眾說紛紜,包括外星人的飛船、小行星等,迄今仍未有定論。據美國太空網9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最新研究中指出,「奧陌陌」可能是一團宇宙「塵兔」,給其「身世之謎」再添疑雲。
  • 法式科幻的成敗:從《第五元素》到《星際特工》
    ·貝松16歲時,因看了《星際特工》漫畫感觸很大,開始著手寫《第五元素》的劇本。後來他成了導演,並在38歲時有了機會拍《第五元素》,於是他給兒時偶像梅齊埃打了電話,請他做美術指導。此外1983年《星球大戰:絕地武士歸來》中莉雅公主那套著名的金屬比基尼,實際也在1972年出版的《星際特工:無星之國》中由女主人公洛瑞琳穿過。就連《星球大戰》中著名反派達斯·維達摘掉頭盔之後的形象,也可以在《星際特工:千星帝國》找到出處。
  • 星際訪客「奧陌陌」,可能由一顆彗星脫落塵埃組成
    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2017年,「奧陌陌」(Oumuamua)成為首個闖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在天文學界引發一陣喧譁與騷動。對於其身份,科學家眾說紛紜,包括外星人的飛船、小行星等,迄今仍未有定論。有研究人員提出,也許「奧陌陌」由固體氫組成,當接近恆星時,固體氫會變成氣體並推動「奧陌陌」向前移動;另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奧陌陌」實際上更像盤狀;還有一些人懷疑,「奧陌陌」可能是外星飛船等等,不一而足。在最新研究中,盧珍妮團隊則講述了一個不同的故事:可能曾經有一塊大巖石,將一個彗核砸開,從彗核中流出的塵埃和氣體顆粒附著於巖石碎片上,最終形成了「奧陌陌」。
  • 還記得神秘「星際訪客」Oumuamua嗎?真相來了
    還記得2017年年底出現的神秘「星際訪客」Oumuamua嗎?這個雪茄般細長外形的古怪天體令不少科學家感到困惑。以為是外星人派出的飛行器呢?
  • 又有外星訪客?新彗星高速衝入太陽系,專家忙確認身份
    太陽系又有訪客了?繼2017年10月首次發現來自其他星系的星體「斥候星」(Oumuamua,夏威夷語的遠方信使之意)後,今年8月底所發現的一顆彗星「C/2019 Q4(Borisov)」,可能也是來自太陽系以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