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娃來自黃金礦坑?

2020-09-04 雲夢坊


這些古城大概是在過去的120 年間被發現的,其中大多數是最近才發現。他們發現了數千塊圓柱形的泥板,上面詳細地記載著蘇美爾和地球的歷史,他們的文字叫

楔形文字。我將告訴你的並不僅僅是西琴的解釋,現在許多其他的學者都能理解楔形

文字,當他們翻譯出同樣的結果,它改變了我們整個世界觀;就像約翰•安東尼奧•韋

斯特關於師身人面像的著作,正影響著現代對人類歷史的看法。

我們最後會回來解釋蘇美爾人是如何得到他們的知識。蘇美爾人的記錄是在地球

上的最古老的文字記錄,至今已5800 年。但他們描述的卻是幾十億年前的事,並且45萬年前之後的事記載得更加詳細。西琴認為人類存在了大約30 萬年,但科學的考察、蘇美爾人的記錄、透特、麥基洗德﹙遍布宇宙的聖人團體﹚都認為約20 萬年。在這20 萬年裡,地球上存在於尼菲林人﹙聖經中提到的﹚之前的文明,比尼菲林人以及後來我們所知的任何文明都先進得多。這本書的最後你會理解,當他們離開時,為什麼沒有留下任何蹤跡。通常,對於歷史事件的最古老來源,我們都給予最高的信任,因為它最接近事件發生的時間。除了古埃及象形文字可能更早之外,蘇美爾人的記錄是我們目前所發現最古老的文字。蘇美爾人告訴我們一個在許多方面都令人難以置信的歷史故事。即使科學家知道它一定是對的,也很難去接受它。

另一方面,如果這些故事都是他們編的,那麼我們該如何從歷史的觀點,來解釋他們對一些事情的了解。例如,不僅多貢人知道所有的地外行星,蘇美爾文明甚至一開端就知道這些。蘇美爾文明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文明,起源公元前3800 年。蘇美爾人很清楚從外太空接近太陽系時可以看到的景象,他們知道所有的地外行星,並能數出這些行星從外到內有多少個。正如多貢人洞穴中的壁畫,蘇美爾人也描寫了行星之間的相對大小和它們的詳細情況,就好像他們真的曾經在太空中穿過所有的行星,知道這些行星的外觀、行星上的水以及雲的顏色。這一切早在公元前3800 年就被記錄下來!這就是事實!這怎麼可能?也許是我們對自身的起源是一無所知。

在美國航空航天局發射探測器,穿越地外行星,探索外層空間之前,西琴就已經把蘇美爾人描述的各個星球的景象發給了美國航空航天局,當探測器穿過一個個行星,他們發現,蘇美爾人所描述的果然是完全正確的。另外,蘇美爾文明剛開始,蘇美爾人就知道春分點歲差;他們知道,黃赤交角為約23°,也就是地軸傾斜約23°,並且地軸旋轉一周大約25,920 年。

對於歷史學家來說,這是個很棘手的問題,特別是那些有科學背景的歷史學家,他們知道,必須至少花2160年持續不斷的觀察夜空,才會知道地球的擺動。但蘇美爾人在他們文明開始的第一天就知道了。

那麼他們是如何知道的?這些泥板提供了大量的驚人證據,但是這些知識現在還沒有被大眾吸收。正如我在學校所學的,摩西在公元前1250 年寫下了創世紀,距今約3250 年。但蘇美爾人的泥板比摩西生存的年代至少提前了2,000 年,但他們竟然和聖經的第一章一模一樣,幾乎一字不變。這些泥板甚至記載了亞當和夏娃,包括他們兒子和女兒們的名字,創世紀中記載的全部內容都在其中。這證明了創世紀的作者不是摩西,顯然,這樣的事實是不會被基督教的世界所接受的。因此我可以理解,為什麼這些知識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被現代文明所接受,因為它與我們公認的地球歷史有很大的偏差,摩西這件事只不過是冰山一角。

Tiamat 和Nibiru

根據蘇美爾人的記載,在亞當與夏娃,也就是人類起源之前更久的時代,大約幾十億年前,火星與木星之間有一顆繞著太陽轉的巨大行星叫Tiamat。

在我們太陽系中,還有一個行星,我們到現在才隱約地知道它,巴比倫人稱之為Marduk,蘇美爾人稱之為Nibiru;其他的行星都或多或少地在同一個平面內,朝同一個方向公轉,但Nibiru 卻朝著相反的方向。當它接近其他行星時,它會穿過火星與木星的軌道。它每隔3600年就會穿過我們的太陽系,它的來臨對於我們太陽系來說是一件大事,然後穿過外層的行星,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順便說一下,美國航空航天局極有可能已經發現這個行星了,他們用兩個探測器在離太陽很遠的地方發現了它。而蘇美爾人在數千年前就知道了它。根據記載,就像命運的安排,Nibiru 在一次通過Tiamat 的軌道時,它們如此接近,以至於Nibiru 的一個衛星撞上了Tiamat﹙我們地球的前身﹚,Tiamat 分裂成兩半。在撞擊後,較大的一塊Tiamat 連同它的主要衛星進入金星與火星之間,成為了我們現在所知的地球和月亮;而另一塊則分裂成無數塊碎片,成為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蘇美爾人稱之為「錘鑄的手鐲」。

而這也是天文學家感到驚訝的,蘇美爾人是如何知道小行星帶的?因為它不是肉眼可見的。這是蘇美爾人的記錄中最久遠的事,之後持續記載著許多早期的事件,直到他們敘述更多關於Nibiru 的事:Nibiru 上居住著一種叫做尼菲林的有意識生物,他們的身材非常高,女性約10~12 英尺,男性約14~16 英尺,他們一輩子可以活36 萬年。

Nibiru 的大氣問題

根據蘇美爾人的記錄,大約在43 或45 萬年前,尼菲林人的星球Nibiru 開始出現大氣問題,這非常像我們現在的臭氧問題。他們的科學家決定採取一個方案﹙這也非常類似我們的科學家想到的方案,我們的科學家考慮將塵埃微粒放入臭氧層,以過濾太陽光中有害的射線﹚。Nibiru 的軌道距離太陽如此遙遠,以至於他們需要將熱能保存下來,所以他們決定在Nibiru 的大氣高層放置黃金微粒,將光和熱反射回來﹙像鏡子一樣﹚;他們計劃取得大量黃金,磨碎後懸浮在Nibiru 上空。這是事實,古老的人類就已經在談論外星生命以及精密複雜的科學。這並不是《星際迷航》或科幻小說,它是真實的。

儘管尼菲林人的科技不如我們現在進步,他們也有了太空旅行的能力,他們的飛船是尾部噴出火焰的火箭飛船。

事實上,他們的科技並不是那麼精密複雜,反而很原始。他們不能任意出發,只能等到Nibiru 與地球足夠接近時,才能往返於星球之間。我相信,既然尼菲林人無法離開太陽系,他們就會搜尋太陽系內所有的星球,並發現地球上有大量金礦。所以在40 萬年前,他們派出了一支小組來地球採金礦。來到地球的尼菲林人是由12 個像首領的成員率領約600 名礦工、300 名在軌道上運行的航母上待命的人員組成。

首先他們到達現在的伊拉克地區安頓下來,並建立他們的城市,但那不是他們挖礦的地方;為了採金礦,他們要去非洲東南部的某個山谷。

12 個主管中一個叫恩利爾的人,是礦工的領袖。他們深入地球內部,挖出大量的金子。此後,每過3600年,當Nibiru/Marduk接近地球時,他們就會把這些金子運回他們的星球,然後繼續挖掘。他們挖了很長的一段時間,約10~15 萬年的時間,然後,尼菲林人發生叛亂。

我不是十分同意西琴所說的這個事件發生的時間,他並不是直接來自蘇美爾人的記錄,而是依照他認為應該發生的時間推算出來的,他認為尼菲林人發生叛亂的時間在大約30 萬年前,而我相信它應該發生在接近20 萬年前。

尼菲林人的叛亂與我們人類種族的源起

約20 萬~30 萬年間,尼菲林的礦工造反了,蘇美爾人詳細記錄了這次叛亂。這些礦工反抗他們的老闆,他們不想再挖礦了。你可以想像這些礦工說:」我們已經挖了15 萬年黃金,我們受夠了。我最多還挖一個月。」

這次反抗向他們的首領團提出一個問題,因此12 位領導人聚在一起討論該如何解決。他們決定,用看起來像化學燒瓶的容器,取某個地球上已經存在的靈長類生物之一的血液,與泥土混合,然後與一位年輕男性尼菲林人的精液混合,放入女性尼菲林人的子宮,來創造新的生命形式。他們的計劃是,用靈長類動物的DNA 和他們自己的DNA,來創造出那時地球上現有的最高等種族,以便尼菲林人可以控制這個新種族為他們開採黃金。我們人類被創造的唯一目的就是用來當礦工,如奴隸般開採黃金。當他們採到足夠多的黃金來拯救他們的星球,他們就會滅絕我們種族並離去。

多數的人看到這裡會認為:那不可能是我們,我們如此高貴,不可能有這樣的事。但這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記錄,請記住,蘇美爾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比聖經和可蘭經更古老。而聖經也是來自蘇美爾人的記錄。

有趣的是,在蘇美爾人的記錄中,我們開採黃金的地方,考古學家已經發現確實有金礦。這些古老的礦坑可以追溯至大約10 萬年前。更不可思的是,智人﹙現代人的學名,也就是我們﹚過去真的在這些礦坑開採黃金——在那裡發現了我們人類祖先的骨頭。這些礦坑至少開採於10 萬年前,而他們有記載早在約2 萬年前人類就已經來到這些礦坑。

那麼,我們在10 萬年前開採黃金來幹什麼?為什麼我們需要黃金?這是一種柔軟的金屬,不像其他金屬你可以使用,在古代文物上也很少發現。而且,這些被開採的黃金都去哪裡了?

夏娃來自黃金礦坑?

科學家曾取了DNA 的某個成分,用作對比,以弄清哪一個是最早出現的。最後,他們找出了第一個人類,生存於約15~25 萬年前,而且,這第一個稱之為夏娃的人類生存的地方,恰好就是蘇美爾人所記錄的那個山谷中開採黃金的地方!這個夏娃,理論上存在了很長時間,但是科學家一直希望找出一個新的理論來替換它,自從科學家找到許多其他方式來看DNA 的起源後,便拋棄這個理論。但我依然認為它是值得注意的。

透特對於我們種族起源的觀點

現在,讓我們看看透特的觀點是多麼相似。他同意麥基洗德傳統:我們種族並不是如西琴所說從35 萬年前開始,而是從200,007 年﹙截至1993 年﹚開始,也就是公元前198,214 年。他說,我們種族最初都被安置在一個靠近南非的島嶼——岡瓦納大陸。

這幅圖的形狀不一定正確,這不重要。他們最初被安置在這裡,這樣他們就被圈養,無法離開。當他們發展到足以供尼菲林人使用時,就會被送到非洲或其他礦區,並履行其他服務。因此,這個原始的種族﹙我們的祖先﹚在岡瓦納大陸持續成長、演化了大約5~7 萬年。

你可以從地圖上發現,這些不同的大陸可以嵌合在一起,而這正是科學家現在猜想的。他們稱這整塊大陸在分開之前為岡瓦納大陸,這個名字是他們從西非部落的創造故事裡得到的。對於創造發生的方式,這些部落有著不同的觀點;但他們都說,他們來自西方,來自非洲西海岸的一個叫做岡瓦納的島上。只有祖魯人的創造故事例外,他們聲稱來自外太空。

蘇美爾人記錄圖畫中,人類是尼非林人身高的三分之一。對於我們來說,尼非林人確實是巨人,他們有10~16英尺高。我看不出他們有任何說謊的理由。透特說地球上有巨人,但他沒有說他們的身份和其他信息。聖經也說同樣的事——創世紀「6:4 那時地球上已經有許多巨人」。在基督教的聖經裡他們被稱為尼非林人,與蘇美爾人記錄裡的發音完全相同。世界上至少有900 種版本的聖經幾乎都談論到了巨人,其中大部分都稱之為尼菲林人。

孕育人類種族:天狼星人的角色

透特說地球上曾有巨人,僅此而已。他沒說他們是如何來的,從哪兒來的。這些巨人創造了我們種族:7 個巨人通過有意識地死亡來脫離他們的身體,形成七個連鎖在一起的意識球,就像創世紀的模式﹙第5 章將會敘述﹚。由此創造出一團藍白色火焰,也就是古人所說的生命之花,然後將火焰放入地球的子宮。

埃及人把地球的子宮稱為阿曼堤大廳,它存在於第四維度,位於第三維度地表以下1000 英裡,並由四維通道連接大金字塔。阿曼堤大廳主要用於創造新種族,是一個基於斐波那契比例的房間,仿佛是石頭做的,大廳中間有立方體,立方體頂部就是尼非林人創造的火焰。火焰有4-5 英尺高,直徑約3 英尺,發著帶白色的藍光,它是純淨的Prana,純淨的意識,是行星的「卵細胞」,創造了我們,開啟了新進化途徑。

透特說,有了卵細胞﹙母親﹚,還要有精子﹙父親﹚,而且必須來自這個體系以外。因此,當尼非林人設置好他們燒瓶、準備發展新種族時,來自遙遠星球﹙天狼星B 的第3 顆行星﹚的另一個種族的存有們也已經準備來到地球,他們和尼非林人是身高相同的巨人。這個種族的32 人,16 男和16 女通過結婚來形成一個家庭。但是尼非林人主要是第三維度的存有,而天狼星人是第四維度的存有。

32 個人結婚形成一個家庭,聽起來會覺得很奇怪。地球上都是一男一女結婚,這是因為我們的太陽主要由氫﹙1 個質子、1 個電子﹚組成。如果你去過一個行星,它的太陽主要由氦﹙2 個質子、2 個中子﹚組成,那麼你會發現2 男2 女會一起結婚組成家庭。而天狼星B﹙高度進化的白矮星﹚,也就是他們的太陽,主要由是鍺組成﹙32個質子、32 個中子﹚。因此,天狼星人來到這裡後,他們清楚地知道要做什麼:他們直接通過大金字塔進入阿曼堤大廳,來到火焰前。

他們對火焰非常了解,他們理解思想與感覺的關係。因此他們很輕易地創造了32 個大約30 英寸高、3~4 英尺寬、18~20 尺長的玫瑰石英板,環繞著火焰。在火焰前,他們不需要任何東西就可以創造這些。然後他們男女交替地躺在石英片上,頭朝著火焰面朝上。由此,天狼星人與尼非林人結合在一起。

從第三維度的來看就是:尼非林人的科學家們把實驗室創造的混合液放入7 個女性尼非林人的子宮。對於人類來說,懷孕產生最初8 個細胞的基本過程只需要不到24 小時。但是對於星球來說是非常不同的,根據透特所說,為了孕育新種族,天狼星人在那裡躺了2,000 年沒動。最終,2,000 年後,第一批人類在岡瓦納大陸誕生。

恩利爾的到來

而在蘇美爾人的記錄中,天狼星人身為父親的故事並沒有完成﹙西琴的敘述也是這樣﹚,直到一連串西琴也不理解的事件。

第一個來到地球的尼非林人是恩利爾,他在水上登陸。為什麼登陸在水上?因為海豚和鯨是地球上最高等的意識層次,直到現在也是;這個星球屬於海豚和鯨。根據銀河系的法則,當一個外星種族進入不同意識系統之前,必須得到許可。因此,恩利爾必須進入海洋,得到在地球上生活並開採金礦的許可。根據蘇美爾人的記錄,恩利爾在水中與他們待了很長一段時間,當他最終決定登陸時,他是半人半魚的!最後才成為完整的人形。

天狼星B 的第3 顆行星﹙有時候稱為Oceana﹚恰好是海豚和鯨魚的故鄉。彼得•申斯通是澳大利亞海豚運動的領導者,他寫過一本不尋常的書《黃金海豚傳奇》。這本書的內容來自海豚,詳細地描述了海豚如何從另一個星系來到我們的銀河系,如何進入天狼星B 的第3 顆行星,如何來到地球。當時,整個地球幾乎完全是水,只有一個澳大利亞大小的島和另一個加利福尼亞大小的島,島上有人形的生物,但並不多;剩下的全都是鯨類。人形生物和

鯨類有著直接的聯繫,所以當恩利爾來到地球時,首先聯繫了海豚﹙天狼星人﹚,接受了他們的祝福,然後來到陸地,開始領導創造我們種族的過程。

尼非林母親

第一批在岡瓦納大陸誕生的人類寶寶有7 個,而不是只有一個亞當和夏娃,但是他們無法生殖。尼非林人持續生下了一隊小傢伙,安置在岡瓦納大陸。這個故事,一部分來自蘇美爾,一部分來自透特。如果你相信這個故事,那麼我們的母親就是尼非林人,而父親是天狼星人。

科學家並不知道人類是如何產生的,從靈長類動物與我們之間缺了一個環節,他們並不知道靈長類動物是如何進化成人類的,他們只知道15~25 萬年前產生了人類。

亞當和夏娃

蘇美爾人記錄的另一個有趣的事情就是,他們在非洲開採金礦不久後,北方的城市﹙現在的伊拉克﹚變得十分精緻、極其美麗,這個城市處在雨林中,有巨大的花園環繞著。尼非林人最終決定從南非礦區調一部分奴隸到城市來維護花園。一天,恩利爾的弟弟恩基找到夏娃﹙蘇美爾人記錄的就是這個名字﹚,告訴了她為什麼恩利爾不希望人類吃花園中心的樹,因為這會讓他們變得像尼非林人。恩基正在嘗試報復他的哥哥,因為他們不和﹙其中原委可以閱讀蘇美爾人的記錄﹚。於是恩基確信夏娃會去吃蘋果樹,這棵樹帶有二元觀點,可以讓夏娃擁有生育能力。

因此夏娃創造了亞當,他們都吃了樹,有了一群孩子,每個孩子的名字都記錄在蘇美爾人的石板上。現在,有兩個關於亞當和夏娃的故事:一個是蘇美爾人的記錄,一個是聖經。上帝走過花園,他有身體,這就是創世紀所暗示的。他來到花園找亞當和夏娃,他不知道他們在哪兒,他是上帝,卻不知道亞當和夏娃在哪兒。他要他們過來,

他不知道他們吃了那棵樹,直到他們因為感到慚愧而躲起來,他才意識到。

這裡有另一件事:上帝﹙耶洛因﹚這個詞在原始的、完整的聖經中,不是單數,而是複數。上帝是創造了人類的一類生物?當恩利爾發現亞當和夏娃做了這種事,勃然大怒,他特別不希望他們吃下生命之樹,因為他們不僅擁有了生殖能力,還將成為永生﹙不知道這棵樹是否真實存在,也許只是某種與意識有關的象徵﹚。那時,恩利爾將亞當和夏娃逐出了花園,把他們放在別的地方並監控他們。他記下了所有兒子和女兒的名字,他知道接下來整個家族將發生的任何事。這一切都在聖經出現的2,000 年前就被蘇美爾人記錄下來。

那時起,我們種族發展成兩個血脈:一個擁有生育能力並獲得自由﹙儘管被監控﹚,另一個是沒有後代的奴隸。

根據現代科學,後者持續地挖礦直到至少2 萬年前,在那個礦區發現了他們的骨頭,幾乎和我們一樣,唯一的區別就在於,他們不能有孩子。在大約12500 年前的大洪水時期,他們被完全摧毀。

Lemuria 的升起

根據透特的說法,亞當和夏娃之後,有一次重要的地軸移動,岡瓦納大陸潛入水中,另一個大陸從太平洋升起,我們叫它利莫裡亞,亞當和夏娃的後代被帶離他們的家園前往利莫裡亞。圖中利莫裡亞的樣子看起來並不完全準確,但是也非常接近了,從夏威夷島延伸至復活節島。它並不是一整塊大陸,而是一系列緊密相連的島嶼,有大有小,比圖上顯示的多很多,看上去幾乎不在水面上,而是在水中的大陸。

亞當的種族被帶來這裡,並允許他們自由發展,不再受尼非林人的幹預。我們在利莫裡亞持續存在了6.5~7 萬年,那時我們過得非常快樂,幾乎沒有什麼問題,我們在進化之路上加速前進。我們在自己身上做了很多實驗,對身體做了一些改變,我們改變了脊柱底部的骨骼結構、頭骨的大小和形狀。我們主要是用右腦,本質上是母系社會。

一個進化周期必須選擇父系或母系,就像當你來到地球時必須選男還是女。因此利莫裡亞選擇了母系,直到它沉入海底時,她還只相當於12 歲的女孩。

1910 年對利莫裡亞的探索

我們社會遠在1910 年就有了利莫裡亞可能存在的證據。只是很少有人記得,因為1912 年發生了一件事,改變了我們進化的進程。1912 年的實驗就像1942 和1943 年的費城實驗。實際上它發生在1913 年,導致了巨大的災難,我個人認為這個實驗就是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在那之後,我們變得不同。

在一戰前,美國的靈性發展模式就像現在這樣。人們對靈性和精神作品、冥想、理解古老的過去、以及任何關於自然的東西都充滿了興趣。像陸軍上校詹姆斯•喬治瓦特,法國的奧古斯塔斯•勒普朗根這些人都在鑽研利莫裡亞和亞特蘭蒂斯,就像現在這樣。一戰爆發後,我們開始沉睡,直到20 世紀60 年代。但是1910 年關於利莫裡亞的證據是極其顯著的,它與珊瑚有關。珊瑚只能生長在水平面以下150 英尺的地方。1910 年,我猜測太平洋板塊比現在要高,因為那時人們可以在復活節島開始的很長一段距離裡看見海底的珊瑚環。

也就是說,海底確實是可以升降的。在1969 年12 月,大西洋板塊上升了2 英裡,你可以從1970 年生活問題雜誌的一月刊上看到。百慕達地區的許多島嶼突然冒出水面,有些還在那兒,有些又沉下去了。

柏拉圖曾描述過亞特蘭蒂斯和大西洋:希臘曾有一段難熬的時光,因為當時水只有10-15 尺深,有時候更淺,他們的船無法穿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大西洋。現在水倒是比較深了。

如果你去看從夏威夷島到復活節島之間的一些島嶼上的動植物,你會發現他們雖然互相分離,卻有同樣的特徵。

而且這些島雖然相隔很遠,但你可以看到它們形成一條弧線,那就是利莫裡亞的西海岸。所有的那些島,包括大溪地島和波拉波拉島,都屬於利莫裡亞。這些島上有同樣的鳥類、樹、蜜蜂、蟲、細菌甚至一切生物,而弧線之外的其他島上沒有。對這一現象,科學家的唯一解釋是,某一時期,這些島是連在一塊大陸上的。

Ay 和Tiya 以及怛特羅的開端

利莫裡亞新文明發展得相當好,但是它的大部分陸地最終沉沒了。大約在它沉沒的1,000 年前,有兩個分別叫做Ay 和Tiya 的人,至少在我們這個進化周期裡,沒有人知道這對夫妻到底在做什麼。他們發現,如果你能以某種方式做愛、以某種方式呼吸,通過這種不同的方式懷孕,當你有了孩子後,父母和孩子都將成為永生。也就是說,通過某種方式有了孩子後,這種經歷將永遠改變你。

我確信,Ay 和Tiya 就是因此而永生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人死去了,但是他們仍然活著,人們開始意識到,他們真的擁有什麼東西。因此,他們最終設立了一所學校,就我所知,那是地球在那個進化周期的第一所學校,叫做那卡爾神秘學校,他們僅僅是試著教導如何通過怛特羅﹙印度和藏傳佛教密宗﹚來復活/揚升。怛特羅是印度詞彙,代表通過性練習與神合一的瑜伽法門﹙在我們準確的知道要怎麼做時,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在利莫裡亞沉沒前,他們教出大概1000 人,也就是333 個家庭。他們都能以不尋常的方式做愛,但是實際上他們並不互相觸碰身體,甚至不需要在同一個房間。這是一種跨維度的做愛。Ay 和Tiya 教授怛特羅,很可能在接下來的幾千年將整個種族推向新意識。

顯然,上帝說NO,現在還不是時候。利莫裡亞是一個極具靈性的女孩,人們完全清楚利莫裡亞將會沉沒,甚至不需要討論其可能性。因此他們預先準備了很長時間,帶著他們所有的物品來到提提喀喀湖、雪士達山和其他地方。甚至連黃金太陽盤也轉移了,他們轉移了所有有價值的東西。利莫裡亞沉沒後,他們定居在從通過中美洲和墨西哥的提提喀喀湖到北方的雪士達山一帶。







利莫裡亞的沉沒、亞特蘭蒂斯的升起

根據透特的說法,利莫裡亞的沉沒和亞特蘭蒂斯的升起是同時發生,那時正是另一次地軸移動的時期。

亞特蘭蒂斯是一塊相當大的大陸。美國的東南部大陸並不包含在內,佛羅裡達州、路易斯安那州、阿拉巴馬州、喬治亞州、南卡羅來納州、北卡羅萊納州、德克薩斯州的一部分當時都在水中。亞特蘭蒂斯由一塊大陸和9 個島組成:北、東、南各1 個,西邊有6 個,延伸到現在的佛羅裡達群島。

相關焦點

  • 亞當和夏娃,在蘇美爾文明傳說當中,第一批外星試管嬰兒?
    西琴的《地球編年史》當中,又說蘇美爾人留下的楔形文字記載,阿努納奇人,也就是尼比魯星人來到地球開採黃金,由於他們的壽命之長,從海洋到河流開採黃金費力,最終走向了礦坑,但是礦坑裡條件太過艱苦,阿努納奇人發生了叛亂,後來阿努納奇人的領導為了壓制叛亂,用他們的基因與智人的基因混合,做出了試管嬰兒,經過無數次測試,最終最適合他們需要的人類出現了,那就是亞當和夏娃,他們有了生育能力
  • 《礦坑之下》手套屬性效果一覽
    手套是玩家在《礦坑之下》中探險時可以獲得的聖物裝備,不過需要玩家達成一定的條件才能解鎖,下邊就給大家帶來礦坑之下手套的屬性效果介紹
  • 《礦坑之下》偷偷怪之戒屬性效果一覽
    偷偷怪之戒是玩家在《礦坑之下》中探險時可以獲得的聖物裝備,不過需要玩家達成一定的條件才能解鎖,下邊就給大家帶來礦坑之下偷偷怪之戒的屬性效果介紹,大家可以來了解一下。 偷偷怪之戒是玩家在《礦坑之下》中探險時可以獲得的聖物裝備,不過需要玩家達成一定的條件才能解鎖
  • 《礦坑之下》不穩定的調配物屬性效果一覽
    不穩定的調配物是玩家在《礦坑之下》中探險時可以獲得的聖物裝備,不過需要玩家達成一定的條件才能解鎖,下邊就給大家帶來礦坑之下不穩定的調配物的屬性效果介紹,大家可以來了解一下。 不穩定的調配物是玩家在《礦坑之下》中探險時可以獲得的聖物裝備,不過需要玩家達成一定的條件才能解鎖
  • 《礦坑之下》熊型指環屬性效果一覽
    熊型指環是玩家在《礦坑之下》中探險時可以獲得的聖物裝備,不過需要玩家達成一定的條件才能解鎖,下邊就給大家帶來礦坑之下熊型指環的屬性效果介紹
  • 露天礦坑「變形記」
    積雪的掩映下,扎賚諾爾煤業公司靈泉露天礦巨大的礦坑讓人震撼。開發於1902年的扎賚諾爾礦區,是內蒙古現代煤炭工業的起點和煤炭工業的搖籃。經過50餘年的開採,靈泉露天礦形成了4.9平方公裡的巨大礦坑及13平方公裡的排土場。
  • 礦坑公園燒的是煤泥,裡面是歷史人文與礦坑文化
    礦坑公園以湯山現狀地形地貌為基礎,深耕歷史人文與礦坑文化,採用一系列燒制煤炭時用料更多,燒制煤炭工藝更複雜,燒煤時煤炭不易外流,成熟的鑄造工藝加工出煤鍋,加上他為深度礦坑,地溫低,礦坑內容積更大更有可能燒窯泥巴煮煤,經多個環節的逐個升溫之後,鐵鍋就自然流出了。
  • 一個礦坑的前世今生
    後因多年開山採礦,鷙山山體逐漸殘破,變成被遺棄的礦坑。鷙山實景2014年,鳳凰鎮人民政府與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組織公開招標,謀劃鷙山片區未來發展的藍圖,最終確定深圳市規劃院上海分院為中標單位,負責深化整合設計。
  • 《死亡礦坑》日本喪屍沉睡70年,醒來後連自己人都不放過!
    探險小隊來到密封半個世紀的地下迷宮,本想挖出當年日本人留下的黃金,可等待他們的卻是前所未有的恐怖,這部印尼驚悚電影《死亡礦坑》。富豪公子哥明宇帶著他的中國女友小雅島國美女小蕊和復原工程師貝爺登陸了印尼的一個小島。他們之所以來到這個小島,是因為之前他從蘇門答臘搞到一張地圖,上面標示日軍當年留下的黃金就藏在島上一個廢棄的礦坑裡。
  • 人類母系祖先「線粒體夏娃」存在於20萬年前
    科學家最新研究證實所有人類的母系祖先「線粒體夏娃」存在於20萬年前  【搜狐科學消息】 據美國科學日報報導,日前,科學家證實所有人類的母系祖先——「線粒體夏娃」存在於20萬年前。據悉,每個人類基因模型通過使用歐洲人口遷移、擴張的不同推測,從而測定線粒體夏娃的生存年代。這項研究現發表在《理論生物學群體》雜誌上。  萊斯大學統計學教授馬雷克-基梅爾(Marek Kimmel)是研究報告合著作者之一,他說:「我們的這項研究強調分析人口數量增長和削減等自然隨機性,之前應用於標示線粒體夏娃年代的應用模型,並不能完全反映出自然隨機特徵。」
  • 安徽當塗:百畝廢棄礦坑 蝶變成「景觀公園」
    百畝廢棄礦坑 蝶變成「景觀公園」安徽大青山野生動物世界,位於當塗縣太白鎮永寧村,總投資7.3億元 規劃飼養動物200餘種、3000餘只的野生動物園。建成後的大青山野生動物世界,將是一個集運動、休閒、觀光為一體的主體旅遊景觀公園。也是目前安徽省規模較大、質量較高的野生動物園。
  • 「線粒體夏娃」年齡可能有錯
    新華網北京5月18日電 (記者王豔紅) 據認為生活在15萬年前的人類母系共同祖先「線粒體夏娃」,其年齡可能有錯。美國科學家的新研究顯示,有關線粒體的一個關鍵科學假設可能存在問題,使得追溯人類母系祖先所用的「分子鐘」不準確。
  • 「夏娃理論」受質疑,通過古人類化石發現,非洲不是人類起源地?
    「夏娃理論」受質疑,通過古人類化石發現,非洲不是人類起源地?進化論被提出之後,並沒有得到所有人的認可,因為它的出現打破了神創論,讓很多人原有的信仰被打破。多數科學家認為人類是起源於非洲大陸的,而並不是亞洲。
  • 重慶九龍坡:修復礦坑「瘡疤」 綠化美麗家園
    重慶市九龍坡區中梁山曾是重慶市主要的礦山開採地之一,礦坑傷痕星羅棋布、大小不一,導致山體生態環境脆弱。九龍坡區在堅持生態系統自我調節的基礎上,探索「一礦一策」差異化修復模式,因地制宜將廢棄礦山、礦坑變成風景區和礦坑公園。截至目前,當地已改造建成5個礦坑公園,並向群眾免費開放。
  • 沙坪垻:昔日廢「礦坑」 今朝好景色
    隨著採石場的全面關閉,大大小小的採石場漸漸成為一個個雜草叢生、被視為無用的凹陷荒地,有的還是深達幾十米的「礦坑」。「像這樣深淺不一的『礦坑』,中梁鎮大概有20個,其中在我們永寧寺村就有16個。」當地村民告訴記者,採石場關閉後,由於前期的過度開發,周邊植被的破壞,滑坡、塌陷等地質災害時常發生。甚至有的因地下水的不斷滲透,形成了深達幾十米的「堰塘」,成了當地最大的安全隱患。
  • 24張照片再現被遺忘的礦坑,色彩斑斕令人震撼
    礦產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人類目前使用的80%以上工業原材料和70%以上農業生產資料都來自礦產資源。毫無疑問,它是經濟、社會賴以發展的基石,支持著人類生產生活穩步向前。但當這些寶貴的資源物質逐漸被人類消耗殆盡,留下滿目蒼夷的礦坑,人類正在用毀滅性色彩方式侵蝕著地球。日前,英國廣播公司網站最新發布一期「人類場景」為主題的圖集,向人們展示了採礦是如何以驚人方式改變地球表面。
  • 沙坪垻:礦坑生態修復 村民回流創業
    「從來都沒想過這些礦坑有朝一日會變成一處景觀。如果沒有關停採石場,遇到颳風天,塵土飛揚,那場景就跟下雪一樣,房子瓦片上全是厚厚的灰層。」沙坪垻區中梁鎮永寧寺村村民說起今昔對比,恍若隔世。2010年,中梁鎮轄區所有採石場全面關停,大大小小的採石場成為一個個雜草叢生甚至深達幾十米的礦坑。「整個中梁鎮大概有深淺不一的礦坑20個,我們村就有16個。」村民說,由於前期過度開發,周邊植被被破壞,滑坡、塌陷等地質災害時常發生。採石場的關閉還直接影響到村民的收入,被迫下崗,土地無法耕種,唯一的選擇只有外出務工。
  • 「線粒體夏娃」是怎麼一回事?是說她是我們每個人的祖先麼?
    夏娃,是聖經中的人物。據聖經記載,是神用亞當身上的一根肋骨製作的女人,與丈夫亞當是所有人的始祖。亞當稱夏娃為他的「骨中骨,肉中肉」,那這也應該是人類最早的情書了。那把這兩個概念放在一起的「線粒體夏娃」是什麼意思呢?
  • 「線粒體夏娃」是怎麼一回事?是說她是我們每個人的祖先麼?
    夏娃,是聖經中的人物。據聖經記載,是神用亞當身上的一根肋骨製作的女人,與丈夫亞當是所有人的始祖。亞當稱夏娃為他的「骨中骨,肉中肉」,那這也應該是人類最早的情書了。那把這兩個概念放在一起的「線粒體夏娃」是什麼意思呢?線粒體夏娃這一概念,出現在1987年權威雜誌《自然》上,說的是我們所有人的線粒體DNA全部都來自同一位生活在大約20萬年前的一位非洲女性。
  • 科學界的「夏娃理論」,是怎麼回事?
    其中,就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理論,叫做「夏娃理論」。說「夏娃理論」之前,我們首先明白一個學科,那便是人類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分子人類學。分子人類學是上個世紀末期興起的一門前沿專業,研究的方向主要是通過對比人類基因組,進而分析或推理出人類起源和演化等問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