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的中藥可能致癌?食藥監總局發話了!快對照清單檢查你的中藥方

2021-01-16 南方都市報



10月18日,美國《科學-轉化醫學》雜誌發表《馬兜鈴酸及其衍生物與臺灣和亞洲其他地區肝癌相關》的文章在科學界引起廣泛討論,不少人呼籲停止使用一切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草藥的同時,也疑慮我國的肝癌患者是否多由馬兜鈴酸引起。



科學論文指出馬兜鈴酸的致癌性

最近引發人們對馬兜鈴酸的關注,是因為長期以來,肝癌在中國的發病率遠高於歐美地區,大家普遍認為這主要是由於肝炎病毒。而這次有了新的解釋:亞洲地區肝癌或與傳統中草藥有關。在那篇主題為「一種草藥的黑暗面」的論文中,通過1400多例肝癌標本研究發現,亞洲地區大量的肝癌都和馬兜鈴酸存在「決定性關聯」。


浙江省名中醫、浙江省中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郭勇告訴記者,在中醫圈裡,關於馬兜鈴酸的這篇論文引起了不小的反響。這味中藥之所以被稱為「馬兜鈴」,是因為長得像馬脖子上掛著的鈴鐺,除了馬兜鈴之外,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等也含有馬兜鈴酸。而在中醫當中,馬兜鈴常用於呼吸科的病人,它能起到化痰平喘的作用,現在入秋之後,咳嗽、痰多、氣喘的病人用藥中,就可能用到馬兜鈴。



食藥監總局:

我國肝癌患者多由B肝病毒引起

 

國家食藥監總局稱,根據流行病學大樣本、大數據分析,我國肝癌患者主要由B肝病毒感染引起。根據留下病學大樣本、大數據分析,我國肝癌患者主要由B肝病毒感染引起,是否與馬兜鈴酸有直接關係,尚無直接有力的數據支撐。

 

據了解,含馬兜鈴酸的藥材在我國已有上千年的使用歷史。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藥性論》中,就有馬兜鈴科藥材的入藥記錄,如馬兜鈴,有"主肺氣上急,坐息不得,咳逆連連不可"的功效。目前,收載於中國藥典、部頒標準和地方藥材標準的馬兜鈴科藥材有24種,含馬兜鈴屬藥材的中成藥口服製劑有47種,均可在總局政府網站查詢。




國家食藥監管總局新聞發言人稱,馬兜鈴酸具有明顯腎毒性,可造成腎小管功能受損,甚至存在引發腎癌的風險,但不是所有馬兜鈴科植物都含馬兜鈴酸。


近年,美國、英國、德國等國及中國臺灣地區均對馬兜鈴酸採取限用、禁用措施。我國自2003年以來,也已對含馬兜鈴酸藥材及中成藥採取了一系列風險控制措施,包括禁止使用馬兜鈴酸含量高的關木通、廣防己和青木香;調整藥材使用部位,將馬兜鈴科植物細辛的藥用部位由全草改為根和根莖,根和根莖幾乎不含馬兜鈴酸;明確安全警示,對含馬兜鈴屬藥材的口服中成藥品種嚴格按處方藥管理;制定《含毒性藥材及其他安全性問題中藥品種的處理原則》,「採取上述措施後,馬兜鈴酸腎損害病例數量大幅下降,未收到直接引發腎癌報告。」


國家食藥監總局同時提醒:

藥品要嚴格按照醫生處方和醫囑使用,注意含馬兜鈴屬藥品的腎毒性、致癌性的風險。任何藥品都不能大劑量、長時間服用。



據介紹,下一步,國家食藥監總局將對所有把含馬兜鈴酸藥材作為原料生產製劑的企業進行產品安全性評價,限期提供評估結論。逾期未能提供評估結論,停止生產,註銷藥品批准文號;有評估結論的,需要提出風險控制措施,經藥品審評中心審評後,對獲益大於風險的要求修改完善說明書,對風險大於獲益的將予以淘汰。

 

此外,還將對上市的含馬兜鈴酸產品進行專項檢查,加強檢驗檢測,嚴厲打擊違法生產、經營行為。加強中成藥基礎性研究,開展相關藥材和中成藥使用的流行病學調查,有針對性地對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數據中肝損傷病例進行系統分析,並組織技術機構和專家對含馬兜鈴酸藥材和中成藥進行風險評估,研究採取慎用、限用、停用等風險控制措施。


國家食藥監總局還要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強監管,監督生產企業嚴格執行國家藥品標準,嚴格執行細辛類藥材只能用根和根莖,禁止使用地上部分作為飲片和中藥製劑的原料。


實際上,中醫界一直都認為馬兜鈴酸有毒,不過在中醫郭勇看來,論文中提到的馬兜鈴酸和肝癌的密切關係,在臨床實踐中很少見到,「我對這個結論很驚訝。」他認為真要把它扣上「肝癌」的帽子,這說法有些冤枉了。


在郭勇最擅長的腫瘤領域,他還沒見到過因為馬兜鈴酸而導致的肝癌病人,「對中草藥的不合理配比使用、超大劑量使用,是會導致隱性肝炎,對肝臟慢性損害,而慢性肝炎如果不及時治療,有40%就會和肝癌密切相關。」


對於大多數中國病人們來說,馬兜鈴酸還只是肝損傷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因為中草藥導致肝損傷的,是何首烏、雷公藤、白花蛇舌草。」浙江省醫學會肝病學副主任委員、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病科副主任黃建榮說,尤其民間偏方大劑量、長期應用更易肝損害,部分患者進展到肝硬化或肝昏迷時才被診治。



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整理的

關於含馬兜鈴酸的中醫藥材名單

(圖自鳳凰WEEKLY,僅供參考)

↓↓


南都記者 唐孜孜

另據微信公眾號:錢江晚報(qianjiangwanbao),獲授權轉載


相關焦點

  • 中藥裡的馬兜鈴酸致癌?食藥監總局這樣回應
    中藥裡的馬兜鈴酸致癌?食藥監總局這樣回應 2017-11-02 16: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注】含這種成分的中藥致癌?食藥監總局回應了!
    業界近日對馬兜鈴酸與肝癌相關性的熱議引發民眾關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聞發言人就此回應稱,馬兜鈴酸安全性問題直接關係公眾健康,關係中醫藥事業發展。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將進一步加強監管,對上市的含馬兜鈴酸產品進行專項檢查,加強檢驗檢測,嚴厲打擊違法生產、經營行為。
  • 中藥裡的馬兜鈴酸致癌?食藥監總局回應
    食藥監總局新聞發言人介紹,根據流行病學大樣本、大數據分析,我國肝癌患者主要由B肝病毒感染引起,是否與馬兜鈴酸有直接關係,尚無直接有力的數據支撐。  馬兜鈴酸具有明顯腎毒性,可造成腎小管功能受損,甚至存在引發腎癌的風險。
  • 食藥監總局新聞發言人解讀含馬兜鈴酸藥品使用安全性情況
    這次事件爭論的焦點是認為,在中成藥裡廣泛存在的馬兜鈴酸成分與肝癌有關,甚至認為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是導致中國人肝癌高發的罪魁禍首。對此,國家食藥監總局新聞發言人回應稱,根據流行病學大樣本、大數據分析,我國肝癌患者主要由B肝病毒感染引起。是否與馬兜鈴酸有直接關係,尚無直接有力的數據支撐。據介紹,含馬兜鈴酸的藥材在我國已有上千年的使用歷史。
  • 食藥監總局:將對含馬兜鈴酸產品進行專項檢查
    食藥監總局:將對含馬兜鈴酸產品進行專項檢查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10月31日電(記者 陳聰)業界近日對馬兜鈴酸與肝癌相關性的熱議引發民眾關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聞發言人就此回應稱,馬兜鈴酸安全性問題直接關係公眾健康
  • 食藥監總局:注意防範含馬兜鈴酸藥品的腎毒性風險
    國家食藥監督管理總局:注意防範含馬兜鈴酸藥品的腎毒性風險吉蕾蕾/經濟日報前不久,一篇有關馬兜鈴酸的重磅論文登上權威醫學期刊《科學—轉化醫學》封面。論文稱,在中成藥裡廣泛存在的馬兜鈴酸成分與亞洲人的肝癌相關。
  • 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告65批次不合格中藥飲片
    央廣網北京2月5日消息 記者從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了解到,經北京市藥品檢驗所檢驗,標示為北京冠城藥業有限公司、河北祁新中藥顆粒飲片有限公司、河北祁一堂藥業有限公司、河北全泰藥業有限公司、安國市祁澳中藥飲片有限公司、赤峰市紫芝中藥有限責任公司、黑龍江祥泰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哈藥集團世一堂中藥飲片有限責任公司
  • 國家食藥監總局:餐飲服務提供者禁用亞硝酸鹽、加強醇基燃料
    央廣網北京2月11日消息 記者從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了解到,為防止誤食亞硝酸鹽導致食物中毒、誤飲甲醇導致人身傷亡,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國家食藥監總局近期就餐飲服務提供者禁用亞硝酸鹽、加強醇基燃料管理髮布公告。
  • 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布!這47種中成藥含馬兜鈴酸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聞發言人表示,馬兜鈴酸與肝癌的直接相關性尚無直接有力數據支撐,但馬兜鈴酸具有明顯腎毒性,可造成腎小管功能受損,甚至存在引發腎癌的風險。10月3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方網站公布了《含馬兜鈴屬藥材的已上市中成藥品種名單》、《可能含有馬兜鈴酸的馬兜鈴科藥材名單》。
  • 一類致癌物清單中的這類物品,致癌又傷腎,危害比鹹魚大多了!
    一類致癌物是指導致人類癌症的證據很明確,這些食物的過量攝入是會致癌。就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致癌物完整清單中,除了鹹魚上榜讓人們感嘆唏噓外,自榨花生油的黃麴黴毒素汙染問題也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然而還有一類除了會致癌,還會嚴重傷害人體腎臟,導致腎癌,尿毒症,膀胱癌等等一系列傷害。這類致癌物就是馬兜鈴酸以及含有馬兜鈴酸的植物等。早在1994年,法國政府就因為馬兜鈴酸會導致腎病而全面禁售一切涉嫌含有馬兜鈴酸的重要。在2012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所有含有馬兜鈴酸類物質劃入1類致癌物清單中。
  • 食藥監總局:暫停進口英國徠卡HER-2檢測試劑盒
    (原標題:食藥監總局:暫停進口英國徠卡HER-2檢測試劑盒)
  • 食藥監總局發布2016年度藥品檢查報告
    (二)雙隨機檢查為落實國務院創新事中、事後監管的要求,按照總局統一部署,藥品雙隨機檢查系統於2016年12月首次運行,採取分層雙隨機的方法對選出的13家企業開展了跟蹤檢查,包括化學製劑3個、原料藥2個、中藥8個,分布在9個省。共有4家企業檢查不通過,通過率僅69%,另對3家企業發告誡信。
  • 食藥監總局督促佛山市博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對飛行檢查發現問題...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7年7月14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布通知,請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督促佛山市博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對飛行檢查發現問題進行整改。通知原文如下:總局辦公廳關於督促佛山市博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對飛行檢查發現問題進行整改的通知食藥監辦械監函〔2017〕457號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按照《藥品醫療器械飛行檢查辦法
  • 國家食藥監總局:69批次水產品檢出不合格 違規使用孔雀石綠最為嚴重
    食品夥伴網訊  24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關於經營環節重點水產品專項檢查結果的通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部分城市組織開展了經營環節重點水產品專項檢查和抽樣檢驗,共檢出69批次不合格水產品,另有1批次多寶魚養殖水檢出氯黴素。
  • 原國家食藥監總局兩次發文: 冬蟲夏草不屬於保健品
    食藥監局:冬蟲夏草不屬於保健品,長期服用或致砷攝入超標今年3月,食藥監局網站發布關於停止冬蟲夏草用於保健食品試點工作的通知,這是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繼2016年2月4日發布該通知後的第二次發布,可見國家食品藥監部門對該通知的重視。
  • 食藥監總局叫停"極草" 蟲草失去保健品試點資格
    王智斌認為,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下,公司也可能屬於「受害者」。  「假如事實是國家食藥監總局將取消試點的命令通報給了青海省,而青海省相關部門並沒有通知到公司,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就也成為了行政不當的受害者,青海省相關政府部門的具體人員或將為此負責,應當受到行政處罰。」  2015年1月22日,證監會有條件通過了*ST賢成發行股份購買青海春天資產的方案。
  • 馬兜鈴酸有致癌風險嗎?目前只證實馬兜鈴酸有明顯腎毒性
    食藥監總局新聞發言人介紹,根據流行病學大樣本、大數據分析,我國肝癌患者主要由B肝病毒感染引起,是否與馬兜鈴酸有直接關係,尚無直接有力的數據支撐。  馬兜鈴酸具有明顯腎毒性,可造成腎小管功能受損,甚至存在引發腎癌的風險。
  • 原國家食藥監總局: 將冬蟲夏草踢出保健品圈子
    原國家食藥監總局: 將冬蟲夏草踢出保健品圈子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黎秋玲   2018-05-29 根據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總局已制定公布《保健食品註冊與備案管理辦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2號),含冬蟲夏草的保健食品相關申報審批工作按《保健食品註冊與備案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執行,未經批准不得生產和銷售。同時指出,自本通知發布之日起,國食藥監保化〔2012〕225號文件停止執行。這意味著,冬蟲夏草被踢出保健品行列。
  • 食藥監總局發布《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
    信息 食藥監總局發布《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 2016-07-14 18:33:22來源:食藥監總局網站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殷偉豪 2016年
  • 食藥監總局推出APP 通過手機可查食安信息
    8月19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組織開發的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查詢系統客戶端——食安查APP正式上線。由於食安查APP剛剛上線,資料庫、商品條形碼信息以及用戶使用體驗正在逐步更新與完善中,國家食藥監總局希望消費者能在使用過程中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