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基本情況

2021-01-08 中國政府網

臺灣自古就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9年以來,由於中國內戰延續和外部勢力幹涉,海峽兩岸陷入長期政治對立的狀態。儘管臺灣與祖國大陸尚未統一,但中國主權和領土從未分割,兩岸同屬於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

一、地理概況

中國臺灣地區,是指臺灣當局控制下的臺灣省(包括臺灣本島與蘭嶼、綠島、釣魚島等附屬島嶼及澎湖列島),以及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烏丘等島嶼,陸地總面積3.6萬平方公裡。臺灣地區行政區劃包括:臺北、新北、桃園、臺中、臺南、高雄6個臺灣當局「直轄市」,基隆、新竹、嘉義3個市,新竹、苗慄、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屏東、臺東、花蓮、宜蘭、澎湖、金門、連江(馬祖)13個縣。

遠古時代,臺灣與大陸相連,後由於海面上升、地質變化,相連的陸地部分被淹沒,形成臺灣海峽,出現臺灣島。臺灣海峽北通東海、南接南海,長約1300多公裡,最寬處200公裡,最窄處130公裡。臺灣島是中國第一大島,位於東南沿海大陸架上,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相望。臺灣島上三分之二面積為高山和丘陵,東部多山脈,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臺灣島有五大山脈、四大平原和三大盆地,分別是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和臺東山脈,宜蘭平原、嘉南平原、屏東平原和臺東縱谷平原,臺北盆地、臺中盆地和埔裡盆地。臺灣主要河流有濁水溪、高屏溪、淡水河、大甲溪、曾文溪。

臺灣縱跨溫帶與熱帶,北回歸線穿過中部,北部為亞熱帶氣候,南部為熱帶氣候,冬季溫暖,夏季炎熱,雨量充沛,常受颱風侵襲。

臺灣島上植物超過1萬種,被稱為「天然植物園」,其中杉、紅檜、樟、楠等名貴林木聞名於世;動物超過2.5萬種,最著名的是蝴蝶,有400多種,因此被稱為「蝴蝶王國」。

米、糖、茶是臺灣著名的三大傳統物產,被稱為「臺灣三寶」。臺灣經濟作物主要有甘蔗、茶葉、花生、芝麻、菸草、蘇麻、香茅草、檳榔、花卉等,水果品種繁多,常見的有香蕉、菠蘿、柑橘、龍眼、蓮霧、番石榴、芒果等。臺灣地處寒暖流交匯處,臺灣島和澎湖列島海岸線總長約1520公裡,海洋漁業和養殖業發達。

二、歷史概況

臺灣先住民系古越人的一支,從中國大陸直接或間接移居而來。臺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三國時代吳王孫權派1萬多名官兵到達臺灣(夷洲),吳人沈瑩《臨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關於臺灣最早的記述。隋朝曾三次派兵到臺灣(流求)。公元610年左右(隋朝大業年間),大陸沿海居民開始遷居澎湖。12世紀中葉,南宋王朝將澎湖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縣管轄,並派兵戍守。公元1335年,元朝政府正式在澎湖設巡檢司,管轄澎湖、臺灣民政,隸屬福建泉州同安縣(今廈門)。大陸沿海居民於宋元時期開始移居臺灣拓墾,明代時期逐漸增多,規模越來越大。16世紀中後期,明朝恢復一度廢止的澎湖巡檢司,並派兵駐防。明末,福建官府和鄭芝龍集團大規模組織移民赴臺墾殖。17世紀末,大陸沿海赴臺開拓者超過10萬人。由於遷居臺灣的閩南人居多,閩南方言稱臺灣為「大員」「臺員」等,明萬曆年間公文開始正式使用「臺灣」稱謂。16世紀,西班牙、荷蘭等西方殖民勢力開始向東方伸出觸角。1624年荷蘭殖民者侵佔臺灣南部,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臺灣北部,1642年荷蘭取代西班牙佔領臺灣北部。1661年鄭成功率部進軍臺灣,次年驅逐盤踞臺灣的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鄭成功因這一歷史功績,被譽為民族英雄,亦在臺灣被譽為「開臺聖王」。

鄭成功收復臺灣並建立政權4個月後病逝,其子鄭經接續經營臺灣至1681年去世。1683年,清康熙帝派兵攻取臺灣,迫使鄭經之子鄭克塽投降,收臺灣置於中央政府管轄之下。1684年,清政府在福建省建制內設立臺灣府,下轄臺灣、鳳山、諸羅三縣,臺灣開發進入新時期,此後越來越多的大陸東南沿海居民渡海赴臺。至1811年,臺灣人口達190餘萬。1874年,清政府擴增臺灣行政區劃為二府八縣四廳。1885年,清政府劃臺灣為單一行省,為當時中國第20個行省。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積極推行自強新政,清理田賦,建造鐵路,購買輪船、軍艦,創立西學堂、電報學堂,設立郵電局、機器局等,把臺灣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大大向前推進。

1894年,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甲午戰爭」,並於第二年4月迫使戰敗的清政府籤訂不平等的《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及澎湖列島。消息傳出,全國迅速掀起大規模的「反割臺」愛國救亡運動。臺灣軍民奮勇自救,抗擊日本侵佔,堅持戰鬥5個多月,使日本侵略者付出慘重代價,顯示了保衛家園的堅強意志和浩然正氣。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國政府發表《開羅宣言》,明確規定「三國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籤署(後有蘇聯參加)《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至此,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最終勝利。10月25日,同盟國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儀式在臺北舉行,中國受降官代表中國政府宣告:「自即日起,臺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國主權之下。」臺灣同胞歡天喜地,慶祝回到祖國懷抱。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同年底,國民黨統治集團敗退臺灣。正當中國人民解放軍著手進行解放臺灣的準備時,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藉機派軍隊進入臺灣海峽,阻撓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並扶持國民黨統治集團,由此產生了臺灣問題。

三、社會結構

臺灣民眾因祖籍地不同、遷居臺灣的時間先後,形成不同族群。

2019年底,臺灣地區戶籍登記人口為2360.31萬人,分為四大族群——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少數民族。閩南人、客家人和外省人基本上都是漢民族,約佔臺灣總人口97%。閩南人、客家人大多是1945年以前移居臺灣的,又被稱為本省人。閩南人約佔總人口的近70%,祖籍地多為福建泉州、漳州;客家人約佔總人口的15%,祖籍地多為福建龍巖和廣東梅縣。所謂外省人,是指1945年以後特別是1949年前後跟隨國民黨統治集團到臺灣的各省人士及其後代,約佔總人口的12%。臺灣少數民族包括16個支族,約佔總人口2%。此外,來自大陸的少數民族及外籍配偶,約佔總人口1%。

四、政治體制

臺灣地區現行政治體制的主要特徵:一是臺灣當局領導人由直接選舉產生,權力擴大,決定臺灣當局的大政方針,提名任命行政、司法、監察、考試機構負責人。二是形成了政黨政治。截至2019年底,臺灣地區共有各類政黨291個,全臺性政治團體45個。主要政黨包括民進黨、國民黨、民眾黨、親民黨、新黨、無黨團結聯盟、「時代力量」等。其中民進黨和國民黨影響最大。各政黨圍繞各項公職選舉展開激烈競爭。三是實行地方自治制度。地方自治層級包括市(含臺灣當局直轄市)縣、鄉鎮兩級。市(含臺灣當局直轄市)縣、鄉鎮為地方自治團體,具有公法人地位。市縣、鄉鎮行政負責人民選產生,市縣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對當地行政機構施政進行監督。

五、經濟概況

臺灣經濟雖人均生產總值較高,但內需市場狹小,自然資源較少,科技基礎不堅實,對海外市場和技術的依賴程度較高。同時,臺灣經濟發展還受島內政爭激烈的影響。臺灣經濟雖然發展較快,但由於經濟結構和財政稅收體制的影響,財政狀況不佳,稅基萎縮,賦稅收入增長減緩,同時各類支出增長很快,尤其是軍事、行政和社會保障等非生產性開支所佔比重很大。財政收支不平衡導致財政赤字不斷擴大,基礎設施建設和更新滯後。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算,2019年臺灣經濟增長率低於全球經濟增長率(3.4%),在亞洲「四小龍」中居第二位。臺「主計總處」數據顯示,2019年臺灣名義GDP(現價,以支出法核算)為18.90萬億元(新臺幣,下同),折合6112.55億美元,人均GDP(現價)為80.10萬元,折合2.59萬美元,按美元計算同比增長0.45%。根據IMF估算,2019年臺灣地區GDP全球排名第22位,較上年下降1位;人均GDP第38位,與上年持平。

六、文化發展

臺灣文化的母體是中華文化,同時構成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中華文化根植於臺灣民間,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臺灣通用普通話(國語),主要方言有閩南話、客家話。臺灣少數民族使用自己的語言(如泰雅語、布農語、雅美語等),書寫都使用漢字。

臺灣民間習俗大多是明清時期由福建、廣東移民帶入,因襲至今,「處處表現閩粵風尚,事事彰顯中華色彩」。儒家思想體現在臺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臺灣宗教活動非常盛行,除佛教、道教、基督教外,還有媽祖、關公、開漳聖王、開臺聖王、保生大帝等民間信仰。

七、教育情況

臺灣現行教育體系由學前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大部分組成。學前教育主要與家庭教育相配合,採取自由入園方式,對適齡兒童進行1至2年的健康教育、生活教育及倫理教育。學校教育由「國民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個階段組成,「國民教育」包括小學和初中,中等教育包括高級中學、高級職業學校、綜合高中和完全中學四類,高等教育包括專科學校、獨立學院、大學及研究機構。社會教育涉及範圍甚廣,包括補習及進修教育、成人教育及博物館、圖書館、科學館、文化中心、藝術館等機構推行的社會教育等。臺灣教育普及程度較高,職業教育體系完備,私立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19學年臺灣各級學校共有10931所,其中幼兒園6384所、小學2631所、初中(臺稱「國中」)739所、高級中等學校513所、專科學校12所、獨立學院14所、大學126所。

八、醫療衛生

臺灣醫療衛生管理機構分為兩級,臺當局衛生主管部門負責全面統籌、策劃、協助和管理醫療衛生事業,各市縣均設衛生局,負責本地醫療衛生、保健等工作。臺灣的醫療體系比較健全,醫療服務呈現醫院大型化及診所普及化的發展趨勢,小型私立醫院逐漸退出市場,醫院集團化特徵日益明顯。2018年臺灣醫療院所22816家。從類別來看,西醫醫院478家,西醫診所11580家,牙醫診所6836家,中醫醫院5家,中醫診所3917家。

1949年以來,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中國人民始終把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作為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我們把握兩岸關係發展時代變化,提出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政策主張和「一國兩制」科學構想,確立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進而形成了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基本方略。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1月2日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發表題為《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推進祖國和平統一而共同奮鬥》的重要講話,全面闡述了在民族復興偉大徵程中推進祖國統一的重大政策主張,是新時代對臺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兩岸中國人、海內外中華兒女理應共擔民族大義、順應歷史大勢,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相關焦點

  • 臺灣縣市基本情況介紹之基隆市
    基隆市位於臺灣東北角,下轄仁愛區、中正區、信義區、中山區、安樂區、七堵區、暖暖區等7區,157個村裡。2018 年縣市長選舉中,尋求連任的民進黨林右昌戰勝國民黨謝立功成功當選。    一、人口結構    1.選民結構    據臺灣「內政部戶政司」2018 年8月底數據,基隆市人口數為370461人,佔臺灣總人口1.6%,其中男性185222人,女性185239人,選民人數(設籍基隆市20歲以上民眾)310809人。
  • 臺灣縣市基本情況介紹之宜蘭縣
    宜蘭縣位處臺灣北部蘭陽平原,轄宜蘭市1市,羅東鎮、蘇澳鎮、頭城鎮3鎮,礁溪、員山、壯圍、五結、冬山、三星、大同、南澳8個鄉,233個村裡。2018年縣市長選舉中,國民黨林姿妙擊敗民進黨陳歐珀成功當選。
  • 臺灣的氣象業務及科研情況
    現將臺灣的氣象業務及科研情況作簡要介紹。   一、業務工作情況  (一)氣象觀測1.地面氣象觀測。臺灣省共有24個綜合氣象觀測站,13個氣象合作觀測站(與其它部門合作建立),觀測項目與祖國大陸基本相同。
  • 國臺辦介紹2019年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基本情況及2020年預期
    國臺辦介紹2019年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基本情況及2020年預期 2020年01月15日 10:3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月15日北京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
  • 北京春節臺灣遊價格漲兩成 赴臺機票基本無折扣
    29日,來自北京多家旅行社的消息顯示,09年春節期間,臺灣遊市場異常火爆,很多赴臺旅行團名額已經報滿,受市場銷售拉動,北京臺灣遊產品價格平均上漲了2成左右。「臺灣遊市場逐漸升溫,潛力巨大。」中國國際旅行社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據介紹,中國國旅春節期間北京—臺灣8天遊產品價格在9千至1萬左右,比此前8千左右的價格上漲了2成以上。
  • 中東歐國家基本情況
    中東歐國家基本情況        中東歐國家包括阿爾巴尼亞、波赫、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捷克、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馬其頓、黑山、波蘭、羅馬尼亞、塞爾維亞、斯洛伐克和斯洛維尼亞共16個國家。除阿爾巴尼亞、波赫、馬其頓、黑山、塞爾維亞外,其餘11國為歐盟成員國。
  • 【2018春臺灣天氣】赴臺灣交換如何準備衣服
    臺灣溼度高,相對在於溫度的感覺上會比數字來更為強烈,比如更悶熱或更溼冷,4月到6月會是很曬要做好防曬準備。北部及山上學校的朋友多加注意保暖冬天的情況,因為大家都來自大陸不同地方,當地氣候也各自不同,臺灣是類似大陸南方的氣候,氣溫有時沒有零下不代表不冷,因為潮溼,加上會有風,其實感受度會是寒冷直接穿透到身體裡的。
  • 我國的糧食基本情況以及主要產區分布
    下面通過數字說說我國的糧食基本面情況。一:我國九大商品糧基地:1、太湖平原2、鄱陽湖平原3、洞庭湖平原4、江漢平原5、江淮地區6、成都平原7、松嫩平原8、三江平原9、珠江三角洲。另外還有,西北乾旱區商品糧基地,包括河西走廊、內蒙古和寧夏河套地區三片。
  • 旅遊小知識:小夥伴們去臺灣旅遊的時候要了解交通工具的情況
    旅遊小知識:小夥伴們去臺灣旅遊的時候要了解交通工具的情況文/叄山半落青天外臺灣的公路從縣道以上,直到高速公路之間,在路旁都有標示公路裡程數字的「裡程碑」,其數值從北方道路起點開始往南累計臺灣鐵路車種與票價髙低的標準是:票價越髙的,沿途所停靠的車站越少,遇到會車時,票價低者必須等候而讓高級車先行,因此對觀光客而言,搭乘最高級的自強號最為舒適與快速,例如從臺北到花蓮,最快速的自強號可在2.5小時抵達,莒光號最快也要2小時47分,最慢則要4小時5分了。臺灣的火車屬於公營的。
  • 基本確定!季風活躍,福建雨季臺灣梅雨都要開始!防汛形勢嚴峻?
    從目前的預測來看,5月28日我國南方的主要降雨帶仍將維持在我國華南的廣西廣東福建和臺灣一線,廣西中西部、廣東珠三角地區和福建南部還將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這些地區仍要持續做好防洪防汛工作。而雨帶維持在這一地區其實是南方主雨帶重回兩廣-福建-臺灣一線的標誌。從今天起兩廣和福建將暴雨頻繁,而臺灣梅雨也即將開始。
  • 關於加拿大條碼註冊的基本情況介紹
    比如提高企業產品的知名度、增加產品防偽力度、方便企業產品出廠、銷售等情況。由於條碼可大量運用於食品、服裝、圖書、家用電器、數碼產品等物品上,因此如果需要在加拿大售賣商品,那麼條形碼就是最為基礎的條件之一。  加拿大條碼開頭以754-755開頭,申請後可以合法印刷使用。一般申請辦理UPC條碼需要提交部分資料。
  • 基本情況_中國網教育|中國網
    根據往年的招錄情況,男女考生保持在一個基本平衡的比例。18、社會在職人員可以參加公務員錄用考試嗎?社會在職人員可以參加公務員考試。根據招考對象的不同,公務員錄用考試分為:社會在職人員錄用考試和應屆生錄用考試兩種。
  • 臺灣人在大陸:臺灣人根本沒有什麼好優越的
    中新網12月17日電 臺灣《旺報》17日刊載文章《第一份工作在大陸 不全然是好事》,文章作者是一名曾在大陸航空公司工作的臺籍空乘人員,她回憶了曾與她共事的另一位臺籍空乘捏造學歷、專注人際而非做事等行為,寫道「從她身上我看到了一些現象,其實,臺灣人根本沒有什麼好優越的,如果沒有經過良好的教育跟環境,其實臺灣人跟大陸人根本沒有任何差異。」
  • 荷蘭人攻佔了西班牙人的城堡,獨佔臺灣!
    西班牙人最先佔踞的是基隆和淡水兩地,但那時這兩個地方都非常落後,到處是原始叢林,土著居民基本未開化士兵水土不服導致死亡的情況也經常出現,許多人待不下去,撤回了馬尼拉,這使西班牙殖民者如坐針氈。   更重要的是,荷蘭人是通過戰爭與明朝政府達成協議的,擁有在臺灣貿易的合法權利。而西班牙人儘管來得更早,也開闢了臺灣島北部,距離中國大陸更近,可是並沒有得到明朝官方認可。
  • 來華留學基本情況
    1 來華留學基本情況 1-1 來華留學總體情況 1-1-1 來華留學總人數持續增加 圖表八所示,相比較美洲,大洋洲的來華求學人數增速波動更大,最高可達2008年的58.63%,最低可至2009的 -4.69%,且基本為逐年交替變化,來華留學人數影響因素不可控。 1-2-2 歐洲和非洲生源保持高速增長 1-2-2-1 歐洲掀起中國熱,來華留學生數量穩定增長
  • 盤點臺灣各大學研究生16類最好專業
    赴臺上大學這16類專業最好  臺灣電機工程學系排第一理工優於文科財經專業院校「遍地開花」臺大好專業最多  2011年大陸學生就可赴臺灣上大學。臺灣哪些專業有優勢?臺灣的本土學生最喜歡哪些專業?
  • 紐西蘭工作籤的基本情況介紹
    在紐西蘭工作採用的都是時薪制,每小時大概都在稅前21紐幣(人民幣92.82元)以上,每天工作8小時,每周5天工作為基本工作時間,8小時之後和雙休日加班的話加班費都是額外支付。21紐幣8小時5等於840紐幣,在4等於3360紐幣,換算成人民幣是14851.2元,這是最基本的工資。在紐西蘭所有工籤都是不包食宿的,除了廚師之外。
  • 《盜賊之海》三大船隻基本情況與優劣勢一覽
    而在每次出海之前,我們都需要選擇船隻,雖說每種船隻都可以單獨一個玩家使用,但因為船隻基本情況和優劣勢的不同,玩家數量的不同會對船隻的實際性能產生不小的影響。出海之前,如何選擇最適合的船隻最終結果往往都會有不小的差異。而在選擇船隻之前,具體去了解下這三大船隻的基本信息和優劣勢情況又顯得尤為重要。
  • 臺灣名嘴:臺灣未來會更「慘」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在年初開放進口美國「萊豬」,不過因為疫情等多方面原因,最快也要在2021年3月或4月左右,萊豬才會抵達臺灣,不過,目前臺灣的豬肉價格已上漲一成以上。對此,臺灣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卻認為臺灣民眾負擔得起。這令臺灣的老百姓覺得十分諷刺,引起了臺灣民眾的一陣唏噓。
  •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所屬事業單位基本情況簡介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所屬事業單位基本情況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