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理論物理學家李淼:36年前,我給霍金看了我的計算草稿

2021-01-10 左岸楓史

如果李淼不是科學家的話,很可能會是一個成功的段子手。

杜蕾斯曾經聯合李淼做了一場答網友問。一位網友向李淼提問:男朋友在ZUO愛的時候想起前女友,這正常嗎?

如此八卦的問題,李淼「一本正經」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太正常不過,男人總是喜歡聯想和比較。不過,若是每次都想起,你不如給他買個娃娃,反正都是替代品。

說起李淼,最先讓人想到的是「網紅」。其實,物理學家才是他的本職工作。他曾任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在國內外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學術地位。

聽媽媽的話,學好數理化

小時候的李淼不愛說話,學校不上課的時候,他就待在家裡看小人書打發時間,這是他最大的消遣,也是他最初的文學啟蒙。上了中學後,他更是愛上了唐詩宋詞和名著小說。相比於枯燥的理工學科,文學才對他有更大的吸引力。

只是父母覺得在這個動蕩的時代,相比較「危險」的文科而言,學好數理化,才是最明智的選擇。李淼在人生岔路口上的第一個選擇,「聽媽媽的話」,他想,當科學家大概也不錯。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讓一大批科學家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也堅定了李淼「學習數理化」的決心。李淼以他們為人生的榜樣,開啟了自己的「科學之路」。

他16歲就考上北京大學天體物理專業,畢業後,又進入中國科技大學天體物理專業攻讀碩士學位。兩年後,他開始發表了介紹超引力、宇宙大爆炸等宇宙學理論的學術論文,並順利拿到理學碩士學位。此後,李淼又開始了他在美國長時間的求學生涯,期間,擔任過多所知名院校的研究助理等職位。

1999年,李淼回到久違的祖國,成為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的一名研究員,後又擔任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客座教授。就連臺灣大學也向他伸出了橄欖枝,聘請他擔任客座教授。

2004年,是李淼名聲大噪的一年。

這一年他發表了《一個全息暗能量的量模型》,這篇文章讓他成功「出圈」,讓全世界同行都認識了他,奠定了他在學術圈地位,學界稱他為國內弦論領域最有發言權的科學家。

從「一心習文」到「轉而投理」,可以說是時代改變了李淼的人生軌跡,造就了今天的李淼。

「不務正業」的「三水大叔」

李淼的文學夢從來沒有停止過。

1999年,李淼從美國回來之後,正是BBS興盛之時,這成了他最早下筆寫作的一個平臺。後來博客走入大眾視野,他也轉移了陣地。他的文章涉獵領域很廣,歷史、科學甚至八卦都能融合到一起,他的這些文章後來被粉絲們起名為「弦論小史」。這樣寫下來,他漸漸「上了癮」,保持隔幾天就更新的頻率。2005年,李淼把「弦論小史」編撰集結出版,就有了《超弦史話》。

自此之後,李淼在科普的路上越走越遠。但是,李淼這樣的「不務正業」 ,也受到過質疑。

在國外,科普工作由知名的科學家來承擔。科學家寫的科普文章如果能登上《紐約時報》,會被視為一種榮譽。但是在中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埋頭搞研究」才符合人們對科學家的認識,做科普工作的人,和學術失敗畫上了等號。

這樣的觀念惹火過李淼,他也曾毫不客氣地做過回應。

有人在微博上質疑他不專心科研,大搞旁業。他惱火之下,立即甩出一個連結,把他近年的科研成果公之於眾。爾後,他又在微博上憤怒地寫下:我沒有耐心同尚在發育的人討論。以後對這種人,兩輪後拉黑。他就是這麼真性情,不容得別人一絲污衊。

最後,質疑他的人都閉嘴了。李淼也收穫了一大批粉絲,有人叫他「淼叔」,有些迷妹還會叫他「三水大叔」 。

寫文章科普後,李淼對文字的熱情又被喚起。文學是曾深埋在他心中的一個夢,大學時他就嘗試寫古體詩。古體詩在他眼中和物理公式一樣,文字不同的排列組合也能有非凡的魅力。

2008年,朋友又勸他嘗試寫現代詩,這才有了既晦澀又浪漫的《不可見之力》。

李淼認為,數理科學是吃青春飯的,自己埋頭搞研究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了。人到了50歲以後,推理能力和專注力都會下降,唯有語言能力依舊甚至提高。於是他一頭扎進寫作裡,回歸年輕時的夢想。

36年前,霍金看了我的計算草稿

無論跨界多遠,李淼的本職工作還是科研。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美劇《生活大爆炸》,對裡頭的謝爾頓也不陌生。謝爾頓是一名科學家,而李淼就是現實中的「謝耳朵」,他們的研究方向完全一致。更有意思的是,李淼也像劇中的謝爾頓一樣,曾經遇見過物理界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霍金,並且是4次。

第一次是在1985年,那是霍金首次訪問中國。在那個年代,霍金在中國的影響力遠不如現在,但是在物理界已經名聲鵲起。

霍金在中國科技大學做報告,當時李淼還是中國科技大學的一名研究生,他作為三四百名的幸運聽眾之一,在報告會上第一次見到了霍金。帶著終於見到物理學界傳奇人物的心情,李淼和霍金的第一次見面開始了。

李淼當時的英文並不算好,他鼓起勇氣,磕磕絆絆地向霍金教授報告了他們的研究成果。看出霍金的質疑,李淼就拿出了計算草稿給他。第二天,陪同霍金觀看了雜技。

李淼第二次見到霍金,是在一年後的英國。

彼時的李淼正在劍橋大學做學術報告,報告是關於「超弦理」的研究。霍金和別的劍橋學者也來到了現場,但是霍金沒有發表任何看法,原因是報告的方向不是霍金研究的主要領域。

後來在美國舉行的學術交流會上,他又兩次見到霍金。

李淼與霍金的四次見面,不是我們想像的那種粉絲見到偶像的激動,李淼最大的感觸就是霍金的執著,對「黑洞」研究的持續和執著。

風口浪尖上的「網紅科學家」

最近,李淼因為一個「黑洞」的梗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起因是李淼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進行一場講座上,用黑洞(black hole)開了個玩笑:「黑洞嘛,black hole,男生再想想,女生就不要想了。」現場一個女生站起來問他:「您剛剛說的黑洞(black hole)是什麼意思?」本來這只是科普界的一個玩笑,李淼答道:「這個我不能在這裡解釋……」意識到不妥,李淼也在現場道了歉。

然後,就有了李淼開黃色玩笑,現場被女大學生問得啞口無言的事情塵囂甚上,李淼被扣上了「不尊重女性」的帽子。

其實,所謂黑洞的梗由來已久。

當時這個詞剛剛被發明出來的時候,科學家們在一起開會時,就有一位法國科學家提出了質疑。因為「黑洞」這個詞在法語的釋義裡有特別的含義,他提出應該把「黑洞」改為「暗星」。但是一位英國科學家反駁了這一說法,認為還是「黑洞」更好。

自此以後,這個詞就這樣慢慢被接受了。

究其根本,這算是一場科學界的一個沒有惡意的調侃,霍金在演講中也拿這個事情開過玩笑,大眾不過一笑了之,也沒有人把它上升到「不尊重女性」這樣的高度。李淼只是在一個不太恰當的場合開了一個霍金曾經開過的玩笑,並沒有任何惡意在裡面,只是礙於他「網紅」的身份,引起了一場討論而已。

相較於「不尊重女性」,李淼稱自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女性主義者」,他認為女性和男性沒有什麼不同,帶過的女研究生也沒有比男研究生差,甚至於在這個「不適合女性」的研究領域裡,出現過一位非常優秀的女研究生。

他真正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女性,既發現她們的優點,又毫不客氣地指出她們的缺點。比起那些標榜「男女平等」卻又把女性捧上天討好女性的做法,李淼的「女性主義」更讓人嘆服。

百變大咖—李淼

「科學家」「作家」「詩人」「網紅」······這每一張貼在李淼身上的標籤,他都詮釋得很好。

作為科學家,他在學術上的成就達到了足以讓人仰望的程度。

他發表了讓世界都認識他的學術論文,獲得過國家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擔任過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入選了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是中國引力波計劃發起人,他在超弦理論中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國際影響。

作為詩人,他筆下的詩歌把科學與文學相通,綻放出獨有的魅力。

理工生的詩歌,不僅僅「除了你還是你」這樣的幼稚與油膩,在李淼的筆下,宇宙除了浩渺,還多出了一絲浪漫。他用對宇宙進化歷史的了解,對文字強大又瑰麗的想像,對情感深刻細膩的體會,用他手中的筆,完成了「百億光年的跨越」。

作為作家,他既能俯下身來給孩子做科普,又能走上《鏘鏘三人行》,與竇文濤談天說地。

正如前文所說,國內寫科普文章的科學家,常常被認為是「混得不好」。作為享譽國內外的學者,李淼卻願意頂著自己的巨大光環,把原本晦澀難懂的科學知識轉化成能讓孩子理解的話。他也曾坦言,「做科普比做科研還難」。

作為網紅,他在網絡上不僅是有百萬粉絲的大V,在工作中更是校園裡的美麗風景。

和人們眼中嚴肅古板的學者不同,很多女孩喜歡他。這種喜歡無關於其它,而是是帶著好奇和崇拜式的欣賞的。他愛喝咖啡,把中山大學天文和空間科學研究院的休息室布置得像間咖啡屋,文藝範兒十足。

他穿上皮衣騎摩託車兜風——你很難把一個科學家與一位機車男聯繫起來。他喜歡健身,喜歡穿修身合體的西裝,像韓劇《來自星星的你》裡的男主角一樣帥氣,女學生們私下裡都叫他「中大都敏俊」。

這就是李淼,一個科學界的異類,一個大眾眼中的網紅,一個對世間萬物抱有最大的熱情的百變科學家。

相關焦點

  • 著名理論物理學家李淼:33年前,我給霍金看了我的計算草稿
    「霍金是愛因斯坦之後對公眾社會影響最大的科學家,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物理學家李淼對封面新聞記者說,「他一去世,大家的微博和朋友圈都刷屏了。」李淼是國內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現任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他的專業研究領域包括超弦理論、宇宙學和粒子物理。他曾經四次見到霍金。
  • 我是天文物理學家李淼,霍金為什麼偉大,問我吧!
    「我出生於1942年1月8日,這一天剛好是伽利略的三百年忌日。」
  • 物理學家李淼眼中的霍金:愛因斯坦後影響最大的科學家 一生三大...
    李淼對此直言,「有些是可能發生的,有些就不太靠譜,比如2600年地球資源枯竭,我認為是不會發生的。」「對物理學有三大學術貢獻」霍金一生致力於研究宇宙時空,試圖把廣義相對論和量子理論合併成完備的統一理論,解釋宇宙時空中一切事物。
  • 我是天文物理學家李淼,為什麼要給孩子講量子力學,問吧!
  • 致敬,著名物理學家霍金
    中國高校傳媒聯盟新華社快訊:據英國媒體報導,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享年76歲
  •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 享年76歲
    據英國媒體報導,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享年76歲。
  • 霍金最著名黑洞理論證實 諾貝爾獎的節奏?
    據國外媒體報導,40年多前,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提出了所謂的「霍金輻射」理論,即黑洞因為輻射而逐漸萎縮變小直至消失。近期,來自美國和以色列兩個獨立的研究團隊發現了足以支持「霍金輻射」理論的明確證據,他們的發現或將幫助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最終獲得諾貝爾獎。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當一個黑洞死亡時,其內部的一切事物也都將隨之消亡。「霍金輻射」理論認為,黑洞應該有能力產生熱量並釋放亞原子粒子,直到它們能量完全耗盡,這一過程就是所謂的「霍金輻射」。
  •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留下巨大遺憾:人類無法驗證他的理論
    今天,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與世長辭,這一消息瞬間點燃社交網絡,大家在悼念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的同時,也回顧這位傑出的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對於人類探索世界的貢獻,然而,不少人卻也發現,家喻戶曉的霍金教授,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 南科大教授李淼,演講時說黑洞是女性的……
    原來,李淼在演講時,說黑洞是女性的陰道口,現場有女生反駁。李淼應該道個歉就算了吧,但他不,先是污衊深圳大學生是廢青曱甴,企圖混淆是非顛倒黑白,繼而扯出愛國大旗,最後甩鍋給已故的物理學家霍金。看李淼的言論和思維邏輯,實在下流且卑劣,正應了一句: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明明就是無恥之徒,卻竟敢「光明正大」地反誣他人,李淼越辯,越盡顯斯文敗類的真面目。
  • 霍金留下了哪些著名理論和成就
    霍金留下了哪些著名理論和成就 致敬,霍金!儘管年齡上大我幾輪且身處不同國度,但我們似乎在很多觀點上有精神上的暗合。欽佩您那種敢於挑戰傳統的無畏精神,一直像燈塔一樣帶來光明並暗中給我力量。    139年前的3月14號,愛因斯坦出生了,2018年的3月14號,霍金逝世了。
  •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 其著作《時間簡史》 改變人對宇宙觀念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 其著作《時間簡史》 改變人對宇宙觀念 國際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03月14日 14:46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據多家英國媒體報導,著名物理學家霍金的家人宣布
  • 紀念科普之王史蒂芬霍金——我理論物理興趣的啟蒙者
    《十萬個為什麼》天文篇後來有一次在看報紙時偶然看到,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寫的一本知名科普書《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在國內出版了。我喜出望外,這可是我最想知道的事情,這就是我最想看的科普書。我第一時間騎自行車到二十多公裡外的城裡書店把它買了回來,並且把該系列所有霍金的書都全買了,這就是國內著名的科普系列叢書——第一推動叢書!可以說這是除《十萬個為什麼》外我擁有的第一套真正意義上的科普書,對當時的我來說有多寶貴不言而喻。
  • 霍金是個右派理論物理學家
    看快手得知霍金臨死時留有三大遺言,其中兩條遺言比較保守落後。理論物理學家和物理學家還是有區別的,前者重在提出想法,而後者重在提出實證檢驗結論。所以霍金的三大遺言還是比較主觀的,並不是全部正確,需要用社會的發展和歷史的進程去檢驗。
  • 霍金理論慘遭物理學家推翻,並用最新理論證明:宇宙是無法穿越的
    霍金理論慘遭物理學家推翻,並用最新理論證明:宇宙是無法穿越的說到了霍金,想必大家肯定都已經不陌生了吧!畢竟他的一生,可以說是一個傳奇了,並且還推動了我們科學技術的發展,給出了非常多理論,讓我們更近一步的人是到宇宙!
  • 物理學家李淼:500年以後火星可能是下一個地球
    研究量子場論、超弦理論以及宇宙學。在超弦理論中的研究有一定的國際影響,特別是在兩維劉維爾理論、D膜以及黑洞的量子物理等方面。最近致力於研究超弦中的黑洞物理、超弦宇宙學以及暗能量。獲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魅力人物獎。著有《超弦史話》《<三體>中的物理學》《給孩子講量子力學》等。
  •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 他與浙江的故事你都知道麼
    浙大聘請霍金為名譽教授  2002年8月15日,世界著名科學思想家和理論物理學家、英國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史蒂芬·霍金受聘為浙江大學名譽教授。從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到黑洞輻射機制,霍金對量子宇宙論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授聘儀式上,原浙江大學校長潘雲鶴向霍金頒發名譽教授證書,霍金夫人替丈夫接過聘書,並放在霍金胸前。
  • 詳訊: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
    新華社倫敦3月14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14日凌晨在英國劍橋的家中去世,享年76歲。這一天恰逢愛因斯坦誕辰。霍金生前執教的英國劍橋大學在網站刊文寫道:「來自劍橋大學的朋友和同事們向史蒂芬·霍金教授致敬……他被廣泛認為是世界上最智慧的頭腦之一,其學術貢獻、著述、電視節目、講座和傳記電影讓他被全世界所熟知。」霍金1942年1月8日生於英國牛津,生前任劍橋大學教授,並曾擔任過該大學盧卡斯數學講習教授。
  • 霍金其實已經死了?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我們帶你了解一個真實的霍金
    霍金想必大家都知道,特別是熱愛宇宙熱愛科學的理工科男生,霍金想必是很多人心中的偶像,但是大家也同樣知道,霍金的身體一直不好,患上了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今天網絡有消息稱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霍金其實已經死了?咋一聽這個消息非常的震撼,又少了一位優秀的科學家。據英媒報導,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 霍金逝世享年76歲 被譽為愛因斯坦後最傑出理論物理學家
    霍金逝世享年76歲 被譽為愛因斯坦後最傑出理論物理學家 201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史建磊   中新網3月14日電 綜合報導,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
  • 史蒂芬·霍金的那些著名理論
    提到霍金,大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而這本書也正是霍金生平最著名理論的縮影。奇性定理愛因斯坦創立的廣義相對論被科學界公認為最美麗的科學理論。但是霍金和彭羅斯一道證明了廣義相對論是不完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