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無垠的宇宙星河吸引著數輩航天人前赴後繼,也激勵著無數人的航天夢想。在被認為是中國航天超級大年的2020年,網易新聞在火星探測器發射之際,聯合科普中國、中國航天科普,策劃重磅系列報導《一起去火星》,為廣大網友呈現完整、新穎的火星科普知識,帶大家一起「穿越」火星。
網易火星知識官介紹:李淼,國家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新世紀百千萬人工程入選者。研究量子場論、超弦理論以及宇宙學。在超弦理論中的研究有一定的國際影響,特別是在兩維劉維爾理論、D膜以及黑洞的量子物理等方面。最近致力於研究超弦中的黑洞物理、超弦宇宙學以及暗能量。獲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魅力人物獎。著有《超弦史話》《<三體>中的物理學》《給孩子講量子力學》等。
在採訪中,物理學家李淼暢想到,500年以後火星可能會是下一個地球,「如果成功,我們國家將從航天大國升級為航天強國,因為之前只有美國和歐空署成功過。」
此外,李淼認為,年輕一代的天文愛好者肩負著祖國航天的未來,所有的航天專家都是從愛好者裡產生的。
「我們這輩人完成了我們的事,希望新一代的年輕人繼續接力中國人的航天夢想。」李淼坦言。
以下為採訪對話實錄:
網易科技: 多少年以後人類會「登陸」火星?
李淼:30年的「近未來」火星生活可能就像《火星救援》裡演的那樣,「遠未來」的500年以後可能那裡會是下一個地球——當然是小地球。這一切又都無法預測,就像賈伯斯發明iPhone的前一年都無法預測它的最終樣子一樣。
網易科技: 這次火星探測的重點是什麼?
李淼:這次火星探測的重點是「落」。類似我們嫦娥一號的情況,那會兒只能繞一下,嫦娥二號實現了硬著陸,嫦娥三號完成了「繞」的任務然後飛走,嫦娥四號則是在月球背面軟著陸,這次也是重複這個過程,只是火星探測時間更長,需要走半年,我們需要到時候看落的情況。
網易科技: 如果中國火星探測成功有什麼意義?
李淼:我們國家將從航天大國升級為航天強國,因為之前只有美國火星探測成功過。
網易科技: 中國的火星探測工程需要花多少錢?
李淼:我個人認為是探月工程的10倍以上。
網易科技: 我們送人到火星和美國花費比有哪些不同?
李淼:我認為中國可以做到美國的五分之一。
網易科技: 您對天文愛好者的建議?
李淼:你們肩負著祖國航天的未來,所有的航天專家都是從愛好者裡產生的。我們這輩人完成了我們的事,希望新一代的年輕人繼續接力中國人的航天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