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很小的時候,家裡經常停電,在夏日的晚上,那是很難熬的,所以每到停電我們一家人就會到樓頂去乘涼,我爸爸經常跟我講一些關於星星的事,當然除了一些簡單的星星名字諸如北極星北鬥星銀河以外,一般都是中國的古代神話,比如嫦娥奔月、牛郎織女什麼的,而我聽著聽著就對星空無限的嚮往。
後來我問的問題越來越多了,很多問題我爸爸都回答不上來了……然後有一次出差回來,他給我提了一套《十萬個為什麼》,我當時那個高興啊!不過這套《十萬個為什麼》一共是有10本的,而我只對那本天文篇有興趣,看了又看看了又看。我到後來好久才發現我錯過了裡面的物理篇……不管怎麼說,《十萬個為什麼》是我對科學產生濃厚興趣的啟蒙書籍,我對裡面那些以前從來不知道的天體如: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充滿好奇,覺得宇宙太神奇了。
後來有一次在看報紙時偶然看到,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寫的一本知名科普書《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在國內出版了。我喜出望外,這可是我最想知道的事情,這就是我最想看的科普書。我第一時間騎自行車到二十多公裡外的城裡書店把它買了回來,並且把該系列所有霍金的書都全買了,這就是國內著名的科普系列叢書——第一推動叢書!可以說這是除《十萬個為什麼》外我擁有的第一套真正意義上的科普書,對當時的我來說有多寶貴不言而喻。
《時間簡史》完全挑起了我對理論物理的興趣,以前我只是對天文感興趣,而現在我感覺理論物理才是我最感興趣的事情。從宇宙的誕生,到黑洞的形成,這些都是我最感興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理論物理裡面了,當時的我覺得,《時間簡史》就是為我而寫的。看了《時間簡史》後,我就又跑了好幾次城裡,把第一推動叢書的第一輯和第二輯裡與相對論有關的科普書籍全買了。
拍照時翻開《時間簡史》忽然發現,當年還對雙縫幹涉做了另一個解釋…當時的我不太接受雙縫幹涉所得出的結論……嗯,其實懷疑的還不單單是雙縫幹涉,其實霍金最重要的理論——霍金輻射我也是很長時間裡都表示懷疑,即使到現在我的態度也是有保留的。不過這些都不影響我對霍金的喜歡,因為他研究的事物是我最感興趣的。
不過後來還是有一件事影響了我對霍金的印象,就是他新寫的《大設計》,報紙裡宣傳說他的理論完美解釋了宇宙的創生,並讓造物主毫無立足之地……我感到很愕然,理論物理已經發展到能解釋創生了嗎?我怎麼不知道?後來才知道其實說的就是無邊界設想……在《時間簡史》裡就有做過介紹,但這個基於虛時間的假說當時並沒有給我留下多少印象,因為當年虛時間部分我沒看懂……後來霍金也承認在寫《時間簡史》時其實他自己也沒把虛時間弄明白……
我知道作為一個唯物論的國度,這種能把造物主排除的理論是很受歡迎的,不出所料,很快,貼吧裡就充斥著相關的言論,聲稱科學上已經解決了宇宙創生問題……對於這種把假說當成科學科普的行為我還是挺反感的,所以我一直沒買也沒看這本書……也對霍金有點看法了。
後來隨著網絡發展,我們越來越多的信息是從網絡上獲取的,在網絡媒體的「幫助」下,霍金「代言」了越來越多的網絡謠言,然後網友對於霍金的看法呈現了兩極分化,有人評價他為在世最偉大的科學家,堪比愛因斯坦;有人評價他是科學神gun各種造謠……對於第一個我只能感嘆科普書的深入人心,而對於第二種人我就很氣憤了,畢竟霍金也是我曾經崇敬過的科學家,在我查考後得知,那些網絡上的霍金預言根本就是斷章取義歪曲原意。基於一種複雜的感情,我又喜歡霍金了,我覺得霍金是個值得尊敬的科學家,他不應該受到這樣的批評!他最可敬之處是他在打字都困難的情況下還寫下那麼多科普書,這些書可能會成為一些未來科學工作者的科學啟蒙,當我知道他寫《大設計》時,輸入速度已經異常緩慢,(他到生命最後的幾年輸入速度只有每小時幾個單詞了)……我對這樣一位科學家只有尊敬只有尊敬……
去年3月14日,當我得知霍金去世的消息,我很難過,也很意外,因為我已經習慣了他的存在,我覺得他的存在就代表一種精神,一種別人身上看不到的精神……
那一天我在籤名裡寫下兩行字,紀念這位我物理興趣上的啟蒙者。這兩行字裡包含了霍金的四個重要科學理論貢獻,我會在下一篇文章裡介紹這裡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