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可防——檢測血液EBV DNA可給予警示!

2021-03-05 病毒學界

游離的無細胞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DNA可以看作鼻咽癌的一個警示信號。香港中文大學Allen Chan團隊募集2萬多名,40~62歲之間,沒有症狀的男性群體,進行了一項臨床研究來測評這種警示作用。該研究始於2013年,主要終點設為3年內確診的鼻咽癌階段,次要終點為5年內 EBV DNA陰性群體中的鼻咽癌發病率。該研究的最新進展發表在頂尖雜誌 N Engl J Med上。

研究者一共招募到20,174名志願者,在首次檢測中,有1,112名(5.5%)參與者血漿中檢測到EBV DNA,其中309人(佔EBV 首次檢測陽性群體的27.8%,佔總志願者的1.5%)在4周後的再次檢測中被判定為持續陽性攜帶者。在這309人中,有300人進行了鼻內窺鏡,275人同時做了MRI。

最後有34人得了鼻咽癌。引人注意的是,通過檢測I / II期鼻咽癌患者的比例顯著高於歷史數據(71% VS. 20%,P<0.001),說明通過EBV DNA的監測,輔助鼻鏡檢查或MRI,鼻咽癌可以更多的在早期確診。不僅如此,在3年無進展生存期(PFS)的監測中EBV 檢查患者具有更好的結局(97% VS. 70%,風險比0.10;95%置信區間(0.05,0.18))。在EBV DNA陰性群體中,一年的監測期內只有一人後來患得鼻咽癌。總體來說,通過 EBV DNA監測預判鼻咽癌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97.1%和98.6%。

小結來說,血漿中EBV DNA的檢測對於警示鼻咽癌是有幫助的,相比歷史數據,這種提前預警可以做到早期診斷,並且結局更為樂觀。


EBV屬於γ皰疹病毒,嗜淋巴病毒屬,系由1964年Epstein和Barr首先於非洲兒童惡性淋巴瘤組織中發現。EBV是引起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和某些淋巴細胞增生性疾病的病原體,具有與皰疹病毒相似的形態結構和感染人與某些靈長類動物B細胞的專一性。

EB病毒在口咽部上皮細胞內增殖,然後通過其包膜糖蛋白與B細胞表面的補體C3d受體結合而感染B細胞,10~24小時後即可在受染B細胞核內檢測到EBNA。進入細胞的病毒基因組表達與宿主細胞的轉化和增殖有關,導致的臨床疾病主要有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非洲兒童惡性淋巴瘤、鼻煙癌以及免疫妥協患者的淋巴瘤,X-性聯淋巴增殖症候群、口白斑症和淋巴細胞性間質性肺炎等也與EBV相關。

我國南方及東南亞是鼻咽癌高發區,多發生於40歲以上中老年人。發病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遺傳因素,環境因素,飲食習慣,病毒感染等。其中EBV與鼻咽癌關係密切,表現在:①所有病例的癌組織中有EBV基因組存在並表達相應的病毒抗原;②病人血清中有高效價EBV抗原(主要是EA)的lgG和lgA抗體;③一病例中僅有單一病毒株,提示病毒在腫瘤起始階段已進入癌細胞。此外,環境致癌物也可能會引起癌前病變,進而刺激EBV活化。另外除EB病毒外,其他病毒如冠狀病毒等,也被認為參與了鼻咽癌的發生發展過程。

相關焦點

  • 無創dna檢測的價格是多少?無創dna檢測應該怎麼做?
    無創dna檢測對於很多寶媽來說應該都很熟悉了,但是其中一個問題很是受寶媽們的關注,那就是其檢測的價格,那麼無創dna檢測的價格是多少?無創dna檢測應該怎麼做?下面裕力為大家講解一下這個備受寶媽們關注的問題。
  • 血液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的應用
    一、背景 血液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採用可以特異性結合DNA的離心吸附柱和獨特的緩衝液系統,提取全血基因組DNA。離心吸附柱中採用的矽基質材料為新型材料,能夠高效、專一吸附DNA,可最大限度去除雜質蛋白及細胞中其他有機化合物。提取的基因組DNA片段大,純度高,質量穩定可靠。
  • EB病毒DNA篩查有助於早期發現鼻咽癌?答案值得肯定!
    近日,香港中文大學的盧煜明(Dennis Lo)教授團隊,基於液態活檢技術,通過檢測Epstein-Barr病毒的DNA,在鼻咽癌篩查中進行嘗試,結果可提高該疾病的早期檢測和生存率。309人(佔所有受試人群的1.5%,最初檢測為陽性人群的27.8%)重複檢測的結果持續為陽性。在這309名受試者中,有300人進一步接受內鏡檢查,275人接受了內鏡檢查和MRI檢查;其中34人(11%)診斷為鼻咽癌。
  • dna親子鑑定原理和鑑定步驟
    dna親子鑑定原理和鑑定步驟鑑定原理鑑定親子關係用得最多的是dna分型鑑定。人的血液、毛髮、唾液、口腔細胞等都可以用於用親子鑑定,十分方便。如果檢測到某個dna位點的等位基因,一個與母親相同,另一個就應與父親相同,否則就存在疑問了。利用dna進行親子鑑定,只要作十幾至幾十個dna位點作檢測,如果全部一樣,就可以確定親子關係,如果有3個以上的位點不同,則可排除親子關係,有一兩個位點不同,則應考慮基因突變的可能,加做一些位點的檢測進行辨別。
  • 立體警示!防疲勞駕駛「神器」來了!
    近日,南昌繞城高速西外環路段亮起了一幕幕投影幕牆,這可不是燈光秀,而是江西高速交警推出的防疲勞駕駛、防交通事故的新科技。  視覺刺激緩解視覺疲勞  為有效消除高速公路夜間駕駛安全隱患,江西省公安廳交管局高速交警總隊直屬一支隊第一大隊創新利用光影投射路面的方式,提醒途經過往的駕駛人安全駕駛。
  • 無創親子鑑定靠譜,無創dna和羊水穿刺
    其中大的優勢就是無創dna親子鑑定取樣是直接抽取孕婦的血液做檢測樣本,非侵入式取樣,所以能百分之百保證胎兒的安全,不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 無創親子鑑定靠譜,無創dna和羊水穿刺,無創dna親子鑑定是一種新興的親子鑑定方法,比起傳統的胎兒親子鑑定抽取羊水的方法優勢要多很多
  • 血液測試可用於檢測慢性創傷性腦病
    據發表於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的一項研究顯示,血液測試或可用於檢測慢性創傷性腦病
  • 無創dna幾周做最好無創DNA檢測與唐氏篩查的區別在哪裡?
    我相信經歷過產檢的孕媽都知道無創DNA檢測、羊水穿刺及唐氏篩查吧,但還有一些新手孕媽卻不知道什麼是無創dna檢測,更別說它們之間的區別了,下面香港裕力健康就告訴大家都有哪些區別。 無創NIPS產前檢測和傳統唐氏篩查的區別 1、無創dna檢測主要針對的孕媽
  • 誰是兇手,DNA在說話——法醫實驗室DNA鑑定的那些事兒
    我們看到通過dna檢測方法,可以立即鎖定犯罪嫌疑人,而收集犯罪嫌疑人的證據只需要一根棉籤。在兇殺案中,血液、精液、頭髮和其他人體生物樣本可以使案件一目了然。雖然確實存在一些例外和局限性,但人們普遍認為dna證據在當下具有最高的可靠性。
  • 牛小培主任教授:這種食物可致鼻咽癌上身!
    說起鼻咽癌可能北方地區的人們比較陌生,因為患這種疾病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廣東、廣西、湖南、江西和福建等地區。它也屬於我國高發的一種惡性腫瘤,鼻咽癌的發病率在五官科發生的腫瘤中居首。其實除了家族原因、地域原因和病毒感染之外,飲食也是導致鼻咽癌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 鼻咽癌治癒不難,但放化療後的併發症卻很痛苦
    香港導演陳木勝因鼻咽癌去世的消息,再次引發大家對這個每年發病8萬多,死亡約5萬的惡性腫瘤的關注。 關於鼻咽癌的病因、易感人群以及症狀、檢查、治療可以查看我之前寫的每年新患病8萬,死亡5萬的鼻咽癌,實際上可防、可控、可治癒。 而鼻咽癌,如果發現得早,實際上是少數可以達到臨床治癒的惡性腫瘤之一,它的主要治療手段就是放療,如果中晚期有淋巴結或其他部位轉移,可以聯合化療和靶向治療。
  • 確診鼻咽癌後可以活多久?醫生:早發現早治療很關鍵,生存率可高達80%
    鼻咽癌具有區域分布性特點,好發於我國南方、東南亞國家以及北非地區。 一、早發現早治療很關鍵 1、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高達80% 到目前為止,放療是治療鼻咽癌最有效的一種方法,因為放療具有更好的生物學效應以及劑量學的優勢,所以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早期患者經過治療後能獲得長期生存,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高達80%。
  • 新方向:血液中的微生物DNA就可預測癌症
    為此,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Rob Knight帶領他的研究小組重新審視了癌症基因組圖譜(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未治療過的33種腫瘤樣品(總計18116個)的全基因組和全轉錄組測序數據,以尋找其中微生物的線索,研究人員在大多數癌症患者的血液和組織樣品中發現了獨特的微生物信號。
  • B肝病毒dna對照表 B肝病毒傳播途徑有哪些
    那麼,B肝病毒dna對照表是怎樣的?B肝病毒的傳播途徑有哪些?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B肝病毒dna對照表現在,有很多醫院都在進行B肝病毒dna的檢測,但由於檢測的方法和試劑都不一樣,有些醫院HBVDNA檢測正常值為小於103拷貝/毫升,而有的醫院正常值是小於102拷貝/毫升,這給醫生和患者都帶來很多麻煩。
  • ...發現外泌體miR-24-3p抑制T細胞功能可作為鼻咽癌預後潛在標誌物
    8月19日,來自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的李疆研究員在國際著名病理學期刊The Journal of Pathology(IF= 7.381)發表文章,揭示了外泌體miR-24-3p靶向FGF11抑制T細胞功能可作為鼻咽癌預後的潛在標誌物。研究從鼻咽癌(NPC)細胞系、患者血清(T-EXO)、NP69細胞和健康供體血清(HD-EXO)分離外泌體。
  • 產前無創dna是檢查什麼?無創DNA檢查適合的人有哪些
    無創dna是檢查什麼有必要做嗎,與唐底篩查、羊水穿刺比準確率有多少,產前無創dna能排哪些畸形?無創DNA檢查適合的人有哪些?我想可能很多孕媽都不知道,作為現下比較流行的一種產檢,是孕媽們都需要了解的,下面就給大家科普一下。
  • 男朋友有B肝,hbv dna定量值是6.4E+06copies/ml,傳染性強不強
    B肝的複查項目有多個,不同的複查項目代表著不同的含義,可用於臨床用藥指導,也可以作為病情監控。例如,常規的肝功能檢查可了解到目前肝臟炎症是否在持續進行,肝臟B超檢查可以初步判定肝臟的損傷程度,是否出現明顯的肝硬化等。當然,hbv-dna也是B肝複查項目之一,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 媒體聚焦防藍光眼鏡市場:質量參差不齊,五十元可買檢測報告
    不少商家趁機打著「防藍光」「防輻射」「防近視」等口號推出防藍光眼鏡,聲稱該類眼鏡可有效保護視力。 5月1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新聞發布會上針對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在家上網課導致用眼過度的問題,給出了指導和建議。在發布會上,專家明確指出防藍光和視疲勞與近視防控無直接關係。
  • 特殊設計後的指尖陀螺可成為便攜離心機 幫助檢測血液
    指尖陀螺是一種流行的「輕浮」的解壓工具,然而,最近臺灣大學的科學家發現特別設計後的指尖陀螺裝置可用於貧困地區的血液樣本分析指尖陀螺的旋轉過程有點類似於離心機,在測試血液樣本時通常利用離心機旋轉帶來的離心力將血漿從血細胞中分離出來 - 血漿含有蛋白質,病毒和其他表明存在疾病的物質。然而,離心機非常昂貴並且需要電源。這些因素限制了它們在發展中國家或偏遠地區的使用。
  • 血液分子可「追蹤」阿爾茨海默症進展
    血液分子可「追蹤」阿爾茨海默症進展歐洲科學家團隊首次發現,血液中兩種分子的水平或能預測輕度認知損害。這一成果有助於科學家開發出常規血液檢查,「追蹤」高危群體的阿爾茨海默症進展。目前,人類對阿爾茨海默症依然束手無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致病原因「缺位」,導致難以展開預防和「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