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工作日,又在辦公室坐了一整天,下班之後終於可以活動一下筋骨,怎麼可以又坐在家裡的電腦前度過一整晚?快點趁著晚上比較涼快出來跑步鍛個練吧!
一套輕便的運動裝、一雙高緩衝而且合腳的跑步鞋,等等,好像缺了什麼?沒錯,那就是一個能夠在跑步時候播放帶感音樂的裝備,手機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什麼,你說懶得找音樂?而且感覺音樂的節奏反而會影響你跑步的感覺?看來必須給你們推薦一個前天被提交到愛範兒旗下產品社區 MindStore 的 App 產品——跑·調,完美解決跑步過程中的音樂需求問題。
讓音樂踩著跑步節拍播放是怎樣一種體驗?
首先需要強調的是,這款產品叫做「跑·調」,而不是唱歌的那個「跑調」。而且開發它的不是別人,正是擁有數款智能穿戴產品的 Misfit。
正如其本身的名字,「跑·調」這款 App 提供的是與跑者步伐合拍的音樂。說到這裡你肯定會想起另外一款應用產品「網易雲音樂」的「跑步 FM」功能,究竟兩者有什麼不同呢?「跑·調」項目經理孫璨在 MindStore 網站上是這樣回答的:
跑調不是用切歌的形式去匹配步頻,用汽車變速箱的比喻來說,跑調像 CVT 無極變速,雲音樂和其他類似產品像 AMT 機械變速,存在檔位中斷的情況。
好吧,我知道你們不知道什麼是無級變速,什麼是機械變速,還是讓我們先跳過其他介紹先來實際看看「跑·調」的核心功能:讓音樂跟著自己跑步街拍來播放吧。
首先解釋一下「BPM」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實際上這是音樂的速度(tempo),這個度量單位就是每分鐘多少拍(beats per minute),BPM 的數值越大代表越快的速度。
相比別的軟體通過步頻去挑選歌曲,「跑·調」的做法是直接對歌曲進行調速,也就是說同一首歌完全能夠根據你跑步的速度以不同的速度播放,而且這個調節過程相當迅速,流暢度堪比 CVT 無級變速。
而「跑·調」選擇的音樂 BPM 都在 140-190 之間,孫璨也解釋了一下這樣設置的原因:
步頻選擇限制在 140-190 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經過我們調研,普通人跑步的步頻範圍大致是在 110~190 這個區間,專業的跑者,比如跑馬拉松的人可能更習慣於保持較快的步頻。
二是考慮到音樂變速會導致失真,為了控制失真度,我們拿掉了 110~140 這個範圍,最終選擇了 140~190 BPM, 換算成配速的話,大致是每公裡 12 分鐘~ 每公裡 4 分鐘(時速 5~15 公裡),具體還要取決於步頻和步幅的配合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