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報告(2017)》

2020-11-24 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報告(2017對各試點碳市場啟動以來歷年碳配額的成交量、成交額、成交價格、履約情況進行了梳理;從試點碳市場的覆蓋範圍配額總量的確定、配額結構配額分配方式以及配額確定方法等五個方面總結了中國各試點碳市場配額分配的經驗和教訓;對中國能源消耗特徵、碳排放特徵進行研究對比分析了發達國家、金磚國家碳排放重點行業的碳減排潛力、碳成本和貿易密集度情況,演示了主體責任的確定;在考慮行業減排潛力、減排成本、市場競爭力和歷史排放量的基礎上,測算了湖北省行業的控排係數,作為行業配額調整應用的案例;基於公平、效率和歷史原則的視角,研究了中國區域碳排放配額的分配問題;最後總結了歐盟碳市場配額分配的經驗和各階段應對「碳洩漏」問題的政策變化,並根據中國統一碳市場建設進展,針對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議。

 

我國碳交易市場履約呈現五大特點

 

 

1一次履約率不斷提高

履約率是評價試點碳市場制度設計與實施運行情況的一面鏡子。從表1-4和圖1-6中各試點的履約情況來看,整體接近99%的履約率,而且每年的按期履約率都明顯好於前一年,反映出無論是以地方人大立法還是政府規章為基礎的碳交易制度保障,都對控排企業形成了一定的政策約束力。經過三至四年的運行,各試點認真評估總結履約年積累的經驗和教訓,並進一步完善試點相關制度設計和實施運行,更加注重前期培訓和履約管理,使得試點企業更加熟悉碳市場的履約機制、市場行情、系統操作等,試點企業的主動履約意識逐漸增強。試點積累的經驗教訓,將為全國統一碳市場的建設提供重要借鑑。

 

 

1-6  中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2013-2016年度履約情況總結

2)履約期間量價齊升現象明顯

雖然大部分重點排放單位對碳交易的認識程度和重視程度逐漸提高,但是根據課題組的調查,很多控排企業並沒有成立專門的配額管理部門或指定專門人員進行配額交易操作,另外大部分企業主要還是為了履約才進行的碳交易,因此直到履約期臨近才開始進行自身配額的計算與交易。2014—2016年,試點地區碳交易市場履約期最明顯的共同特徵就是市場成交量激增、交易價格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並伴隨較大的波動。以2014年為例,首次履約的深圳、上海、廣東三地在5—7月的成交量分別佔各自區域全年成交量的69%65%85%,北京和天津的這一比例甚至達到了90%,上海、深圳兩地市場履約月份的成交量環比分別增長了672%516%

 

1-7  2014年試點碳市場履約期和全年成交量對比圖

 

配額短缺的控排企業會接近履約期時才購買配額,其中一個原因是中國碳市場主要為現貨市場,沒有太多低成本的對衝工具。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國控排企業對碳交易的認識不足,也對碳交易持著被動的態度。

可見,試點地區交易市場表現出非常強的履約驅動特點,非履約期的成交量相對較少,這種履約期過度的量價齊升現象扭曲了減排成本的傳遞。此外,非履約階段的流動性欠缺還會導致有價無市的情況出現,而在履約階段也可能出現因配額總體富餘從而集中拋售導致碳價急劇下跌的現象。這種在履約階段和非履約階段嚴重不對等的交易量不利於創造碳市場的流動性和發現真實的碳價格。

從各地公開交易價格的走勢也可以發現,大部分試點在履約期到來前後都在價格上有較大波動,說明雖然各地碳市場已經運行3-4年的時間,但是碳交易的活躍度仍然比較低,仍表現出較強的履約驅動的特點,控排企業參與碳市場的動機仍然以履約為主,在非履約期內的參與度比較低,以投資或投機為目的交易仍佔少數

在七個碳交易試點當中,有些試點的碳價出現了季節性的波動。在上海、北京、廣東、深圳和天津的第一個履約期時(20145-7月)的碳配額價格都出現了上漲的現象,履約期過後,碳配額價格便立即回落,主要是因為控排企業在履約期時的配額需求大量增加,導致碳價上升。但是到了第二個履約期,這些試點的碳價格都出現了回落。第三個履約期時,除了北京、上海之外,各試點價格波動都有走低的趨勢。

3)推遲完成履約現象普遍

正是由於我國碳市場履約驅動的特點,大部分重點排放單位都選擇在履約期到來才開始籌備相關工作,甚至面臨處罰時才不得不開始準備配額,導致試點地區履約整體推遲,特別是近兩年來我國經濟增速放緩,企業的免費獲得的碳配額較為充裕,這使得企業失去了提前通過碳市場交易購買碳配額而履約的動機,交易期更加集中。作為碳市場最重要的參與方,如果排放單位不能切實地作為利益相關者積極地參與碳市場交易,不僅造成市場流動性和換手率較低,而且進一步導致市場發現價格的功能失靈。

另外,雖然碳市場成立的時間還比較短,但是各個試點紛紛擴大碳市場覆蓋行業、降低控排企業的納入門檻,控排企業的數量越來越多,四川、福建碳市場正式開始運行,另有一些省市已經開始對重點行業的企業進行碳核查,為全國碳市場成立做準備。但是另一方面,我國具備資質的核查機構與核查員數量有限,而各個碳交易試點的兩千餘家控排企業的核查工作都集中在4—5月份,導致大量核查工作難以在規定的核查周期內完成,從而推遲了企業的履約周期。2013年度的履約期,五個開市的試點地區中,上海是唯一一個準時完成所有履約的試點,北京、天津、廣東、深圳四個地區推遲半月到一個半月才完成履約。2014年度的履約期,七個試點地區中,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按時履約,湖北、廣東、重慶均出現了履約推遲現象,湖北推遲了近兩個月才全部完成履約。2015年度的履約期,湖北和重慶再度推遲履約。2016年度,除了天津和廣東,其他試點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推遲履約行為。

4)均允許使用CCER進行抵消

北京早在20149月率先出臺了碳排放權抵消管理辦法,在2014年度的履約工作中,有10家單位使用了林業碳匯項目碳減排量,抵消量為6.4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有9家單位使用了CCER,抵消量為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抵消機制在今年的履約工作中得到充分實踐。

上海使用CCER履約的抵消規則限制條件較少,規則出臺較早,因此吸引了不少CCER進入上海市場,2015年在目前全國已籤發的四批次共計74個項目中,符合上海抵消條件的減排量約為140萬噸,其中約36%CCER由上海的試點企業購買,並用於履約清繳。

湖北20154月出臺CCER抵減條件,可使用遠期CCER履約。截至201578日,湖北控排企業共使用了近10萬噸CCER履約。

5)對未履約企業均設有懲罰機制

對於不能按時履約或者未能履約的企業,各試點都制定了相應的懲罰措施,包括罰款、扣除配額、計入失信記錄、取消優惠政策等,如深圳未履約企業將受到失信懲罰和取消財政資助處罰,責令限期仍未補繳的,發改委將從其註冊登記簿帳戶中強制扣除與其超額排放量相等的配額,不足部分從其下一年度配額中直接扣除,並對其處以超額排放量乘以當年1月至6月碳市場配額平均價格三倍的罰款。而廣東省對於未完成履約的控排企業,將向社會公布企業名單、記入徵信系統,同時會在下一年度配額中扣除未足額清繳部分2倍配額,並處5萬元罰款。對於履約情況良好的企業,將在財政資金、低碳基金、項目審批等各個方面給予優先支持。天津的處罰制度相對於北京、深圳、廣東3個試點來說相當保守,力度不足,天津的懲罰力較弱,未與徵信系統連接,企業違約不影響其信用度,也沒有資金處罰。

 

    (參見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報告(2017p23-24,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9月)

相關焦點

  •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啟 2017年僅是開始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目前,我國具備建設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的條件,一旦建成之後將是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場當中規模大的市場。然而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試點過程中以及相關的法律標準仍存短板,因此專家認為,2017年不過僅僅是個開始,該市場的真正運轉還需時日。
  • 遼寧瀋陽擬對碳排放權交易立法《瀋陽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碳排放權交易及其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辦法。本辦法所稱碳排放權交易,是指由本市人民政府設定年度碳排放總量以及納入配額管理單位的減排義務,由各納入配額管理的單位通過市場機制履行義務的碳排放控制機制,主要包括碳排放報告報送、登記、核查、核證,碳排放配額核發、交易等。
  • 截至2017年9月我國碳排放權交易成交金額約45億元
    10月31日,國新辦舉行《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7年度報告》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氣候司負責人李高介紹有關情況。中國網 倫曉璇 攝中國網10月31日訊 國家發展改革委氣候司負責人李高,31日上午在國新辦舉行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7年度報告》發布會上表示,截至2017年9月,我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累計配額成交量達到1.97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約45億元人民幣。李高指出,在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的省市納入交易的有多個行業,有近3000家重點排放單位。
  •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及相關活動,包括碳排放配額分配和清繳,碳排放權登記、交易、結算,溫室氣體排放報告與核查等活動,以及對前述活動的監督管理。第三條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及相關活動應當堅持市場導向、循序漸進、公平公開和誠實守信的原則。第四條  生態環境部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 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再次利好光伏!
    鼓勵大力開發貧困地區碳減排項目,推動貧困地區碳減排項目進入國內外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改進扶貧資金使用方式和配置模式。六、建設和運行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一)建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制度。在現有碳排放權交易試點交易機構和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機構基礎上,根據碳排放權交易工作需求統籌確立全國交易機構網絡布局,各地區根據國家確定的配額分配方案對本行政區域內重點排放企業開展配額分配。
  •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徵求意見
    收藏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建設進度將進一步加快  中化新網訊 據生態環境部11月2日消息,生態環境部辦公廳近日發布關於公開徵求《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和《全國碳排放權登記交易結算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
  • 如何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建設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的一項重要制度創新,也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落實國際減排承諾的重要政策工具,自2017年底啟動以來,在國際社會產生廣泛影響並備受關注。當前,我們正面臨國內強化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國際上落實並實施《巴黎協定》、強化減排努力和行動的新形勢。
  •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第一條(立法目的)為了規範碳排放權交易,加強對溫室氣體排放的控制和管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條例。第二條(適用範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碳排放權交易相關活動及其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
  • 複合的碳稅和碳排放權交易政策:歐盟的經驗與啟示
    此外,2017年底,我國也已在電力行業正式啟動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隨著碳排放權交易機制的推進,部分學者就碳排放權交易的碳減排政策效應[1]、作用機制[2-3]及影響因素[4]進行了研究。在碳稅方面,楊穎對我國碳稅制度的設計提供了政策建議[5],閭浩等從學習效應視角出發,研究了碳稅對企業生產和減排行為的影響[6]。與此同時,積極探尋適合我國國情的碳稅和碳排放權交易碳減排政策正成為學者的重要使命。
  • 碳排放交易
    為推動「綠色發展、低碳發展」,有效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國政府採取多項措施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中國碳市場的建設,是由7個試點開始起步的。2011年底,國務院印發了《「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提出「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的要求。
  • 北京市正式啟動2017年碳排放權交易工作
    (原標題:北京市正式啟動2017年碳排放權交易工作)
  • 生態環境部公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及相關活動,包括碳排放配額分配和清繳,碳排放權登記、交易、結算,溫室氣體排放報告與核查等活動,以及對前述活動的監督管理。第三條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及相關活動應當堅持市場導向、循序漸進、公平公開和誠實守信的原則。第四條 生態環境部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 天津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的有關情況
    三是碳排放監測、報告與核查部分。明確納入企業應制定碳排放監測計劃,編制年度碳排放報告,由第三方核查機構進行核查,主管部門依據有關情況進行核實或複查,以此確定納入企業年度碳排放量。四是碳交易部分。明確在指定交易機構開展交易,通過登記註冊系統進行交割。納入企業及符合交易規則規定的機構和個人,可參與交易。
  • 碳排放權交易可適時引入有償分配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即將正式投入運行。1月5日,生態環境部官網正式發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及相關活動進行規範管理,《辦法》將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在即 對企業影響幾何?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在即,對企業影響幾何?全國統一的碳交易市場終於要來了!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近日透露,2021年將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設,利用市場機制倒逼企業技術創新,減少碳排放強度。「我們選擇一些典型行業,電力行業有2000多家企業,會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把相關的碳排放配額下達到這樣一些企業。
  •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全文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及相關活動,包括碳排放配額分配和清繳,碳排放權登記、交易、結算,溫室氣體排放報告與核查等活動,以及對前述活動的監督管理。 第三條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及相關活動應當堅持市場導向、循序漸進、公平公開和誠實守信的原則。 第四條 生態環境部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下月起施行
    碳排放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燃燒活動和工業生產過程以及土地利用變化與林業等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也包括因使用外購的電力和熱力等所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碳排放權是指分配給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的規定時期內的碳排放額度。《辦法》明確,生態環境部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 碳排放交易是什麼意思 碳排放交易概念股有哪些
    2015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巴黎氣候大會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國計劃於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據悉,國家發改委已向國務院提交了啟動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計劃。那麼,碳排放交易是什麼意思呢?下面隨小編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碳排放交易是什麼意思?碳排放交易是什麼意思呢?
  •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下月施行,這些相關股股價領漲
    根據《管理辦法》,屬於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行業的,以及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單位,將列入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重點排放單位應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碳排放數據,清繳碳排放配額,公開交易及相關活動信息,並接受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
  • 生態環境部:《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已審議通過 自2021年2...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生態環境部:《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已審議通過 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來源:上海證券報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生態環境部1月5日消息,《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已於2020年12月25日由生態環境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