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底層的人都有這15個特徵

2020-12-05 有夢想的小米

1. 天天抱著手機玩遊戲。

2. 吃燒烤必點烤腰子,認為大補。

3. 一點小事就小肚雞腸。

4. 自己老傳謠別人,卻不允許別人傳謠。

5. 嚮往月薪4000以下的體制內工作。

6. 一年內從來沒看過書,文章稍微長一點就不願意看下去。

7.有空餘時間就刷短視頻,還傻笑。

8.有點小成績就自滿自負。

9. 遇到一點不公平就叨叨,從來不反思自己存在的問題。

10. 買不起好車還非打腫臉充胖子。

11.讓別人幫助自己,別人只要不樂意就生別人的氣。

12.暗地裡啥都敢說,明面上啥都不敢說。

13.看場球賽,生氣時直接把電視砸了。

14.瘋狂追星,不能自已。

15.喜歡各種泡沫劇。

相關焦點

  • 一個社會底層人的尊嚴
    文/於凡諾一我見過了太多次,當一個社會不那麼高大上的人,那些底層職業,那些社會底層的人,被人提起的時候。講話人那明顯不屑一顧、認為無足輕重的神色誇張表情,以及話裡話外那滿滿的輕視譏諷嘲笑的滋味。而被稱之為社會精英階層的人,在提到其他階層的人時,似乎一種下意識的天然的鄙薄無視感立刻就從心底滲透散發了出來。
  • 很多人辛勞一生,仍然生活在社會底層,原因有這三個
    人活一世,莫不追名逐利,以求改天換命,富足圓滿。可很多人辛勞一生,仍然生活在社會底層,及至他們老去,會無奈地發現,自己什麼都沒能改變,指不定孩子們也要重走自己的路。這種悲涼,在外人看來,也莫不哀婉嘆息,其實,他們並不是沒有改變命運的機會,而是一次又一次錯過了。
  • 具有這三種表現的人,難有出息,永遠是社會底層人物!
    具有這三種表現的人,難有出息,永遠是社會底層人物!文/小夫子大智慧一塊大石頭叫一個人扛,非常吃力,拿一臺推車,立刻變成非常簡單,所以成功是很容易的事情,只要找到成功的規律,具有這三種表現的人,難有出息,永遠是社會底層人物!
  • 剩男都是「社會底層」?剩女都是「社會頂層」?真的是這樣嗎
    所謂的「剩」即剩餘的、剩下的,從性別來看,剩男較為常見,也比較多見,畢竟從全國範圍來看,男性要比女性多出3000多萬人,這也就決定了在理想的一對一匹配之後,仍然有3000多萬人找不到對象,最終成為光棍。
  • 什麼是社會底層?
    我國已經消滅了剝削階級,那麼有社會底層嗎?從理論上來說,勞動不分貴賤,職業不分高低,共產主義沒有社會底層。可這話說的連小孩都不相信,如果有兩個人,一個當官的,一個挑大糞的,連小孩都知道,挑大糞的人很臭。
  • 開捷達VS5一般都是什麼人?屬於社會底層嗎?
    好像也不見得,身邊很多人收入不同,開的車卻沒有太大的差別。月收入七八萬和收入幾千的人,差不多都是開著10來萬的車上下班,極少有人上下班開很貴的車,除非人家是真的,窮得只剩下錢了。回家的路上聽到人們閒聊,說的好像是開捷達VS5的人,一般都是社會底層,這有些太以偏概全了吧。買不起車的還有那麼多,買上車的倒成了社會底層,這就尷尬了。
  • 為什麼有些人很聰明,卻一輩子在社會底層?
    我們中間的大多數人都是通過高考,然後經過大學塑造才進入社會的,雖然在智力上的確有些差距,但也僅僅是100和95的差別,真正智商低的人只是少數。但是受過同樣教育的兩個人,或者是一群人,進入社會後即使受聘於同一家企業,最終的地位卻天差地別,而可怕的是這絕非少數現象。
  • 為什麼很多人辛勞一生,仍然生活在社會底層?
    付出就有回報?錯!勤奮就能成功?更錯!普通家庭的孩子通過努力想改變自己的命運?百萬分之一的概率,可以去試試……為什麼很多人勤勞一生,還在社會底層?因為如果僅僅通過努力就能成功的話,那麼這個世界上就沒有窮人了, 二八原則才是這個世界的真理!
  • 一個人屬於社會底層的30個特徵
    認為燒香拜佛有好報。 7. 看完房子之後,撇開中介,找管理處要業主電話。 8. 找對象關心對方的生肖和星座。 9. 看不懂財經類、科普類的文章。 10. 在銀行窗口折騰1個小時,毫不理會後面排隊的人。
  • 真正的聰明人,都有這四個特徵
    作為一個真正聰明人,我覺得,他們和人接觸的時候,應該給人一種安心,愉悅,不給人家帶來壓力的感覺。否則,智商再高,卻成為他人厭惡的對象,這樣的人,算不上啥聰明,頂多算個聰明過頭的人,是一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人,這樣的人,不是真正的聰明,只是一個笑料而已。那麼,一個真正的聰明人,究竟有哪些特徵呢?
  • 真正有素養的人,都有這六大特徵,你擁有幾個?
    現代社會中,有教養的人在事業、生活中表現出良好的個性,受到人們的歡迎,他們往往具有以特徵:一、不炫耀一個真正有修養的人,從不會炫耀自己。真正聰明的人從不炫耀才華,只有蠢材經常賣弄學問。炫耀自己的人,從來都是優點打折,而缺點卻暴露無遺。
  • 為什麼寧死也要遠離底層社會?
    以前老人家經常說,人分三六九等,嫁人要看老少三代,感覺迷信。姐姐當年和一個男孩子戀愛,媽媽天天罵姐姐,我就當特務,給傳情書,可媽媽後來找到姐姐的單位,讓領導說這個事,後來讓媽媽攪黃了。姐姐現在倒是很幸福,有一次我問媽媽,為啥那麼做呢?媽媽說,不是因為他貧窮,那時都差不多,主要是他爺爺就家暴奶奶,他爸爸又是打媳婦,因為一棵樹,就能拿鐵鍬打鄰居。所以我現在明白了,媽媽在爸爸去世後,拼命的讓我們讀書,走出去,遠離底層社會。
  • 據說,有這13個特徵的人都是聰明人!
    原標題:據說,有這13個特徵的人都是聰明人! 人前誰也不好意思承認自己聰明。說我聰明?哪裡,不過是擅長應試罷了。但是人後就沒必要虛頭巴腦了。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的智力水平,這裡提供了13項聰明人的特徵,來看看自己可以滿足其中幾項?
  • 從社會底層爬到社會上層真的很難嗎
    很多人,感覺自己處在社會底層,生活的比較痛苦,因此,很想爬到社會上層去,但他們往往也心知肚明,這種難度非常大,基本不用妄想。但事實上,真正的所謂的上層社會其實是指名門望族,至少是那些能在所在城市住上別墅的人群,然而,即便對於這些人,也要排除那些素質不高的暴發戶才更為準確。
  • 何謂社會底層?原生家庭基本上決定了一個人的發展上限
    我們時常說一個人處於社會底層,到底何謂社會底層?普通人家的孩子該用什麼心態來面對這光怪陸離的花花世界?何謂社會底層?說直白點,就是我們身邊的大多數人。毫不誇張地講,我國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位於社會底層,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日子過得相對較好,這是符合「二八定律」的。而這其中僅僅只有百分之二的人處在社會的金字塔頂端,享受著奢華的生活。社會底層出身差,人生起點低其實筆者一直比較認同一句話,那就是「原生家庭基本上決定了一個人的發展上限」。為什麼這麼說?
  • 真正「獨立」的人,會有這三個特徵
    從這個言論裡,我們可以明確地看出,叔本華的意思就是說人的思想本應該是獨立自主的。然而隨著現實社會的發展,很多人都不願意去獨立。雖然說活在別人支撐起來的環境裡是非常舒適的,可以說那是神仙般的日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用自己思考那麼多。殊不知,真正值得享受的生活是完全自主,獨立不羈。
  • 《無名之輩》裡的平凡人「幹大事」,底層人民頂起整個社會
    相信我們大家都有同樣的一個感受,那就是你我都是無名之輩。在當今這個社會,最不缺的可就是平凡人。最近有這麼一部電影,無名之輩講的好像就是社會裡的你我他。但是有一句都得說,那就是平凡人也能幹大事,底層人民才撐起了整個社會。《無名之輩》裡面的男主角,讓我們想起了在生活中慘遭失敗的人。
  • 他信出現,泰國社會底層的甦醒!
    他信在從政前,就已經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是屬於泰國社會金字塔頂端的那一撥人。2001年2月9日當選為泰國第23任總理,成為泰國史上第一位任期滿四年的總理,也是第一位通過選舉連任的總理。2006年9月19日,泰國軍方發動政變,他信被迫下臺,並於2008年流亡海外,此後一直遭泰當局通緝。
  • 民間識人術:老實人的身上,通常都有這5個特徵
    生而為人,務必善良,這句話一點毛病都沒有,善良是做人的基本原則和底線,但善良並不意味著任人欺負。從小父母和老師就告訴我們,要做個老實人,不要惹是生非,長大後突然發現,太老實也不好。老話說得好:「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不知從何時起,老實人越來越不受待見。
  • 大學生自認社會底層透射出什麼信號
    大學生自認社會底層透射出什麼信號 數據顯示,80後、90後大學生普遍對就業信心不足,自身滿意度不高,大學生對自身社會經濟地位的評價也在降低,約有七成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在當地屬於「下層」和「中下層」。(12月24日中國青年網)  曾幾何時,大學生自視為「天之驕子」,自信心十足,自我感覺良好,甚至有些「狂」。如今,約有七成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在當地屬於「下層」和「中下層」,非常低調,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出乎人們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