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會底層爬到社會上層真的很難嗎

2020-12-05 啟智職場

很多人,感覺自己處在社會底層,生活的比較痛苦,因此,很想爬到社會上層去,但他們往往也心知肚明,這種難度非常大,基本不用妄想。

但事實上,真正的所謂的上層社會其實是指名門望族,至少是那些能在所在城市住上別墅的人群,然而,即便對於這些人,也要排除那些素質不高的暴發戶才更為準確。

對於普通大眾來說,他們眼中的上層社會實際上並不是指大資本家的生活,而是類似於一種城市小資產階級的生活,具體而言,就是每天出入高級寫字樓的高級白領、金領,以及賺得盆滿缽滿的各類小企業主和個體戶。想要成為這些人,往往,要麼就要通過讀書改變命運,要麼,就要有聰明的經商頭腦,愛折騰,肯於在市場上摸爬滾打。

首先,從讀書改變命運這一角度來看,晉升為上層社會的成功概率最大。因為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往往都混得很好,即使很多普通大學的二本以上層次的大學畢業生,混好的概率也遠遠超越三本、大專、高職、初高中的人。至少,這些大學畢業生,幾乎都成為了白領人群,而不是藍領人群。而中學學歷的人,大部分都成為了藍領工人、農民、或是很普通的個體戶。

從經商角度說,想要進入上層社會,必須要從眾多個體戶和小微企業中,拔得頭籌,成為不一樣的存在,而頭籌往往是這個群體的金字塔頂端,是屬於少數派,因此,這個渠道的難度其實是很大的。但是,難度的具體統計分布也會有很大差別,例如,在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城市的個體戶,其富裕程度可能比東北地區很多小企業的老闆還要強,成功概率相對於東北個體戶,也會大得多。

因此,綜合來看,最容易改變社會階層的,仍然還是讀書。只有通過考取大學,尤其是名牌大學的好專業,才更有可能改變自己的階層地位。

相關焦點

  • 有人說「社會底層的惡是真的惡,看不到別人的好處與好」你認同嗎
    有人說「社會底層的惡,才是真的惡,看不到別人的好處,也看不到別人的好」說實在我很反對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其實是有點歧視社會底層的人,我實在想不清楚什麼人懷揣著什麼心理才能問出這個問題,但是我想說世界那麼大,到處都是好人,到處都是壞人,沒有你想像中好
  • 剩男都是「社會底層」?剩女都是「社會頂層」?真的是這樣嗎
    就剩女來看,主要受近些年社會的發展,思想觀念的轉變,女性的崛起同時,也讓她們更多地把精力放在事業上,對個人情感考慮的比較少,再加之學歷等因素,造成了晚婚這種現象,最終成為了剩女。不過在剩男和剩女這件事情的看法上,卻有一個普遍的共識,那就是往往剩男都是社會底層,而剩女往往都是社會的頂層。
  • 何謂社會底層?原生家庭基本上決定了一個人的發展上限
    我們時常說一個人處於社會底層,到底何謂社會底層?普通人家的孩子該用什麼心態來面對這光怪陸離的花花世界?何謂社會底層?說直白點,就是我們身邊的大多數人。毫不誇張地講,我國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位於社會底層,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日子過得相對較好,這是符合「二八定律」的。而這其中僅僅只有百分之二的人處在社會的金字塔頂端,享受著奢華的生活。社會底層出身差,人生起點低其實筆者一直比較認同一句話,那就是「原生家庭基本上決定了一個人的發展上限」。為什麼這麼說?
  • 什麼是社會底層?
    我國已經消滅了剝削階級,那麼有社會底層嗎?從理論上來說,勞動不分貴賤,職業不分高低,共產主義沒有社會底層。可這話說的連小孩都不相信,如果有兩個人,一個當官的,一個挑大糞的,連小孩都知道,挑大糞的人很臭。
  • 一個社會底層人的尊嚴
    文/於凡諾一我見過了太多次,當一個社會不那麼高大上的人,那些底層職業,那些社會底層的人,被人提起的時候。而被稱之為社會精英階層的人,在提到其他階層的人時,似乎一種下意識的天然的鄙薄無視感立刻就從心底滲透散發了出來。大約就是在看到這一點之後,我就開始關注和思考,一個人的尊嚴,尤其是普通人的尊嚴究竟在哪裡。
  • 他信出現,泰國社會底層的甦醒!
    他信在從政前,就已經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是屬於泰國社會金字塔頂端的那一撥人。2001年2月9日當選為泰國第23任總理,成為泰國史上第一位任期滿四年的總理,也是第一位通過選舉連任的總理。2006年9月19日,泰國軍方發動政變,他信被迫下臺,並於2008年流亡海外,此後一直遭泰當局通緝。
  • 大學生自認社會底層透射出什麼信號
    大學生自認社會底層透射出什麼信號   日前,中國社科院發布的《社會藍皮書》的一份報告中,對12所高校超過兩千名學生進行調查。再說了,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也不可能一下子進入社會上層,處於社會中下層是必由之路,沒有什麼奇怪的,除非有「拼爹」的實力與背景……顯然,約有七成的大學生來了個大轉彎,折射了嚴峻的現實,可以理解。約有七成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在當地屬於「下層」和「中下層」,也表明他們面對社會,趨於理性,變現實了,這對於他們把握人生軌跡,改變命運,是有所裨益的。
  • 屬於社會底層嗎?
    可真的是這樣嗎?好像也不見得,身邊很多人收入不同,開的車卻沒有太大的差別。月收入七八萬和收入幾千的人,差不多都是開著10來萬的車上下班,極少有人上下班開很貴的車,除非人家是真的,窮得只剩下錢了。回家的路上聽到人們閒聊,說的好像是開捷達VS5的人,一般都是社會底層,這有些太以偏概全了吧。買不起車的還有那麼多,買上車的倒成了社會底層,這就尷尬了。
  • 為什麼很多人辛勞一生,仍然生活在社會底層?
    百萬分之一的概率,可以去試試……為什麼很多人勤勞一生,還在社會底層?因為如果僅僅通過努力就能成功的話,那麼這個世界上就沒有窮人了, 二八原則才是這個世界的真理!都是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有些人一出生就在羅馬,我們普通人怎麼和他比?什麼叫做成功?難道就是財富和社會地位嗎?
  • 爬到食物鏈頂端的人,從不抱怨社會的不公平
    英語對中國人有那麼重要嗎?」我很同情他,當年吳晗數學拿了零分也能進清華,如今卻有人因英語不好而拿不到學位,連工作都找不到,實在太冤枉。對我的打抱不平,熊貓很是不以為然。他問:「四級考試很難嗎?」「不難吧,很多人大學二年級已通過了。」「這麼簡單的考試都不願認真準備,怎麼好意思抱怨社會。」他說。
  • 《恐怖直播》:社會底層弱勢群體的吶喊
    不禁又讓我想到了類似的電影比如最為熟悉的《熔爐》、《七號房的禮物》包括電視劇《Signal》,沒錯,相信聰明的你已經發現了,這些影視劇的訴說的都是來自於社會底層弱勢群體的故事。他們的生死在劇中都不被重視,更像是任人擺布的一顆棋子。一切從利益出發,一切為了XX的利益,打著一切以大局為重的幌子肆意地踐踏他們的生命和尊嚴,甚至不惜找他們來當替罪羊。
  • 為什麼寧死也要遠離底層社會?
    所以我現在明白了,媽媽在爸爸去世後,拼命的讓我們讀書,走出去,遠離底層社會。我說的底層事指認知,思維方式,與學歷金錢等能看到的無關。「因為我見識過底層社會不為人知的封閉、狹隘、低劣和醜陋。」
  • 為什麼有些人很聰明,卻一輩子在社會底層?
    我們中間的大多數人都是通過高考,然後經過大學塑造才進入社會的,雖然在智力上的確有些差距,但也僅僅是100和95的差別,真正智商低的人只是少數。但是受過同樣教育的兩個人,或者是一群人,進入社會後即使受聘於同一家企業,最終的地位卻天差地別,而可怕的是這絕非少數現象。
  • 《歲月神偷》:社會底層人民是新時代的建設者,同時也是犧牲者
    有這樣一家人,他們見證著時代的變遷,他們作為最普通的社會成員體會著人間的酸甜苦辣,也在回味著歲月偷走的一切。《歲月神偷》這部影片是以上個世紀60年代的香港為背景,講述著鞋匠羅一家經歷的一切溫情且又悲哀的故事。
  • 《無名之輩》裡的平凡人「幹大事」,底層人民頂起整個社會
    在當今這個社會,最不缺的可就是平凡人。最近有這麼一部電影,無名之輩講的好像就是社會裡的你我他。但是有一句都得說,那就是平凡人也能幹大事,底層人民才撐起了整個社會。《無名之輩》裡面的男主角,讓我們想起了在生活中慘遭失敗的人。馬先勇夢想成為警察但是只能當一個協警,經歷了幾年轉正考試無疾而終。人到中年毫無成就,甚至還因為酒後駕車,讓自己的妹妹全身癱瘓,只能坐輪椅。
  • 誰才是這個社會真正的「寄生蟲」?
    這段劇情簡介真的只是整部影片的冰山一角,可能只佔了電影前十分鐘的戲份,故事從中段開始層層的反轉,整體風格是舞臺劇式的表達,反轉的力度確實令人嘆為觀止。簡單來說,就是有人想劇透,這麼複雜的故事,怕也很難講清楚。
  • 很多人辛勞一生,仍然生活在社會底層,原因有這三個
    可很多人辛勞一生,仍然生活在社會底層,及至他們老去,會無奈地發現,自己什麼都沒能改變,指不定孩子們也要重走自己的路。這種悲涼,在外人看來,也莫不哀婉嘆息,其實,他們並不是沒有改變命運的機會,而是一次又一次錯過了。
  • 中世紀晚期西歐上層家庭的哺育方式為何會發生改變?
    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經濟的繁榮最直接地體現在了西歐地上層社會中,也正因此,世俗的享樂觀在上層社會興起,而原先承擔哺育任務的貴婦闊太太也得到解放,上層父女對享樂的追求為下層女性成為奶媽提供了條件。同時很重要的一點是,雖然資本主義萌芽在西歐社會產生,社會經濟結構也開始發生變化,但必須要注意到的是,在當時的社會,貧富差距仍舊像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橫跨在上層社會與下層社會中間。因而形成了這樣一種現象,上層家庭的婦女追求享樂分擔哺育責任,下層社會婦女為了生計而想要成為奶媽,通過哺育別人的孩子來賺取佣金。
  • 具有這三種表現的人,難有出息,永遠是社會底層人物!
    具有這三種表現的人,難有出息,永遠是社會底層人物!文/小夫子大智慧一塊大石頭叫一個人扛,非常吃力,拿一臺推車,立刻變成非常簡單,所以成功是很容易的事情,只要找到成功的規律,具有這三種表現的人,難有出息,永遠是社會底層人物!
  • 揭開表象看社會,這才是真正的事實!
    「他倆真的會來上學嗎?難道自己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他和我們分數不在一個層級,我們要孤立他。」言語充滿了鄙視和傲慢,讓人難以相信這是出自北大精英之口。2第二件事,是王思聰和花千芳吵架。罵「沒出過國的傻屌」的王思聰,可能真的以為中國人普遍性有錢了,所以才會說出「9012年了,還有沒出過國的傻屌」這樣的話。罵「不要臉,連T恤都要搶」的網民,可能真的以為中國人普遍性富足了,所以不明白大家為什麼要哄搶一件T恤。中國人真的很有錢嗎?很多人的第一感覺都是:好像是挺有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