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社會底層的惡是真的惡,看不到別人的好處與好」你認同嗎

2020-12-05 五號街情感

有人說「社會底層的惡,才是真的惡,看不到別人的好處,也看不到別人的好」

說實在我很反對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其實是有點歧視社會底層的人,我實在想不清楚什麼人懷揣著什麼心理才能問出這個問題,但是我想說世界那麼大,到處都是好人,到處都是壞人,沒有你想像中好,也沒有想像中壞,一個人惡總是有原因的,往往看不到別人好處,見不得別人好的人,都可能是因為嫉妒,或者仇恨,有的人當慣了窮人,一邊自己不努力向上,一邊仇富,這種人比比皆是,但這也算不上大惡,你說他傷害了你吧,他也沒有嚴重性的實質傷害,但我也想忠實的告訴你遇見這種人你不要太較真比較好,他們這種改不了,你也不需要他們的認可,如果你就是個很優秀的人,大家有眼晴的都看得見。

最後還是回到上個話題,真正的惡人其實不管社會底層,社會高層都有,殺人放火的社會不良之徒,貪汙的貪管的都也不少,真正的惡人是不會顧及到別人的感受,社會底層和社會高層的惡最大的區別可能是一個可能毀了幾個家庭,一個毀了上千百個家庭,一個會受到法律制裁,一個逍遙法外,就舉個最近的例子,武漢紅十字大家都捐了不少錢跟物資吧,然而呢有用到刀刃上嗎,還不是進了貪官手上,在我看來那些人才是真正的惡,明知道這些影響著無數的人性命,還私真挪用,社會底層的惡可怕,但最可怕的是棄別人性命不顧的上層的惡。

真惡從來不分上層和下層,但是做人就得分有良心跟沒良心,惡就是惡,它就應該受到社會的譴責。

相關焦點

  • 豆瓣9.5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好在哪
    正如該劇編劇呂蒔媛接受採訪時所說,「通常我們遇到重大事件的時候,會選擇不看或是咒罵,或是只要這個人消失我們的世界就會變好,就是啟示我們蠻受包青天那個時代的邏輯的影響,錯了就鍘了。」「殺死一個人渣」是現代人應對悲劇事件最核心的訴求,很多時候也成了唯一訴求。人們並不關心悲劇發生的原因,更不會想到,一個人渣的產生,同整個社會可能的關聯。
  • 懷疑別人的善,是人性的惡,只能自食惡果
    用自己陽光,去溫暖別人,將收穫更多溫暖。一個人對別人的態度,首先反映出的就是自己的內心,而你付出什麼樣的因,也必將得到什麼樣的果。懷疑別人的善,是人性的惡,只能自食惡果。01懷疑別人的善,是人性的惡,只能自食惡果一個朋友吐槽說,她自己掏心掏肺地對待娘家人,不僅是對自己的父母好,對哥嫂侄子侄女都一樣好,但是卻被人懷疑她別有用心,嫂子說她想分家產,甚至因此辱罵父母。
  • 「積善逢善,積惡逢惡 」說的一點都沒錯!
    古人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種說法是否僅是生活中的一種理論、一種願望?還是真的是這個天地不變的道理?古人用《明心寶鑑》這本書來審視自己,書中記載:積善逢善,積惡逢惡。仔細思量,天地不錯。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若然未報, 時辰未到。意思是:多做善事就會遇到善事,多做惡事就會遇到惡事。
  • 殘忍之為首惡——讀《平常的惡》| 好奇心日報年度圖書推薦
    古代社會就像一座劇場:政治人(統治者)在敞亮的舞臺上行動,民眾在漆黑的環型看臺上圍觀。只是到了現代,一切都顛倒了。與古代模式相反:光不是聚焦於舞臺,而是打向看臺,民眾,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也只能是旁觀者,卻什麼也看不到,而他們的一言一行,卻巨細靡遺地落在統治者的眼裡。這就是邊沁用「全景監獄」一詞來描述的情景。
  •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蒼天從不曾饒過誰
    有一神人手指著貢慶有,問另一位神人說:「他的一生怎麼樣?」神人說:「他是全福之人,一世榮華富貴。」神人又指著李福,問:「他呢?」另一神人說:「這是個福薄命淺之人,貧苦一世,功名無份。」說完二位神人升天而去。多年以後,貢慶有果然中了秀才,他明明刻薄成性,作惡多端,卻平步青雲,連連升官。
  • 如果擁有一件隱形鬥篷,你會選擇善還是惡?
    說心裡話,要有一件像哈利波特的隱形鬥篷,我估計大部分人會先選擇是惡,因為每個人的心裡都是這樣的,如果要求這個社會做到公平公正,那是不太可能的,因為每個人的能力都不一樣,包括每個人對待事情的看法,也是不一樣的,如果想要在一件事情上面,得到完美充分的對待,可能是比較理想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們就這一件事情,也是想了解大家的總體看法。
  • 惡地勝景
    現在,這塊土地奇特的地貌已經被許多地質學家、航天學家所重視,將其作為研究其他星球地表、地貌的參照之一。英文Bad一詞有壞、爛、差、低劣等的解釋,但將Badlands翻譯為惡地或者惡土,並得到各方認同,說明最初的翻譯者的確是匠心獨運,譯名傳神。
  • 什麼才是惡?看電影《我們與惡的距離》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由賈靜雯與溫升豪主演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電視劇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來,主要講述由一場隨機殺人事件,幾個不同家庭的不同立場,和社會不同階層人的對此事件的看法,參與者不同的心路歷程故事不長,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底有多遠。好人與壞人的標準到底是什麼?
  • 《隱秘的角落》裡,有人性最大的「善」與「惡」,你看懂了嗎?
    因為後繼有人了,張東升才捨得離去,他曾對朱朝陽說:「他們知道了我,也就知道了你。」或許,張東升早就在朱朝陽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許是書店的初次相逢,也許是對笛卡爾的認同。孤獨的人更容易看穿他人的寂寞。最後張東升說:「動手吧。」
  • 豆瓣9.5分熱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受害者與加害者家屬正面交鋒,善與惡開始糾纏。 導演站在中立的角度,將受害者、兇手和律師的家庭傷害同時呈現給你,讓你去判斷誰善誰惡。正如他所說的:「我們拍這個片子的目的,就是想撕掉標籤。誰是惡,誰是善,去認同誰,觀眾來定。」
  • 「你這麼有錢,憑什麼不幫我?」:道德綁架,是人性最大的惡
    他說:「姐夫那麼有錢,年薪百萬,幫我買輛車不是應該的嗎?十幾二十萬對他來說又不算什麼,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肖敏氣得語無倫次,恨不得徹底跟他們斷絕往來。 像這種道德綁架,在親戚間從來都不少見。他們總是覺得自己窮,自己有理,別人幫自己都是應該的。
  •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真的嗎?《了凡四訓》的這段話給了我們啟示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但是我們真的相信這句話嗎?有的時候我們是相信的,但很多時候我們並不信,因此才會有「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遺骸」這樣的感嘆。那麼善真的有善報,惡真的有惡報嗎?如果善沒有善報,惡沒有惡報,那我們還要不要做一個好人呢?
  • 惡從哪裡來:「善惡二元論」與「一元論」
    在昨天內容的結尾,我們回到柏拉圖的理念論,留下這樣一個問題:既然世界上各種不完美的東西都來自諸天之外的完美理念,那麼像汙泥之類的純然醜惡的東西難道也會來自汙泥的理念嗎?換言之,如果世間的美來自理念的美,那麼世間的醜惡難道也來自理念的醜惡嗎?我們要知道,這樣的問題無論在東方和西方都是源遠流長的經典問題,我們將它簡化以後得出來的問題就是「惡是從哪裡來的?」。
  • 圖說道德經58章:最可怕的不是惡,而是帶著好心作惡
    而管理者的任務是創造一個好的工作環境,制訂合理的激勵制度,這樣就能讓人自動自發地工作,發揮最大潛力。「Y理論」的「人性化管理」與孟子的「不忍人之政」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強調正向激勵的一面,都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如果有人蓄意作惡怎麼辦?即使這樣的人很少,也足以撬動管理的基礎,就像個別「黑客」足以癱瘓整個網絡一樣。
  • 善待自己與你身邊的人,別再種下惡因
    「一切皆是苦」是佛教的基本教義,有生老病死之苦,有求不得苦,有愛別離苦,有怨憎會苦以及五取蘊苦,這是因為人並非不朽、社會改善也永無止境、人也非盡善盡美等現實原因造成的。我們每個人哭著落地以後,就都是帶著一身的塵埃,四處漂泊,為物質,為感情,上下求索。人生路漫漫,荊棘刺痛了你的雙腳,冷風吹痛了你的臉龐,在我們的內心深處,誰都很疲憊,很迷茫,不知所終。
  •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機理和兩個典型案例
    但是在美加,法律較寬,沒有死刑,最大的極刑只是終身監禁,而且刑滿二十五年可以假釋,對於犯罪根本起不了太大阻嚇作用,更談不到教育改造功能了,所以美加不斷出現許多慘無人道的滅門血案、姦殺幼童案、販毒案……犯罪比率較高。美加與西歐社會,一般人都不知道佛教講的宇宙因果律,不懂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以西方社會的道德淪亡,所以西方社會人人重視目前的功利與物慾享受,而不管別人死活。
  • 《飢餓站臺》:在惡中選擇善,才是人類繁衍生息的希望
    我們也勇敢地認為,我們上層之所以習慣優越,是因為他們的出生,其實他們並不了解底層人民的疾苦,或許讓他們換位嘗試一下就能理解;或者因為深知底層的疾苦,由於機緣巧合而到了上層,而更因享受福分,更變本加厲的剝削下層。
  • 《我們與惡的距離》故事和角色觸及觀眾「痛點」
    《我們與惡的距離》已播出4集,已經有人說出了「金鐘獎預訂」的評價,衝著賈靜雯這次表現,《倚天屠龍記》後十多年再拍臺劇就摘下「視後」榮譽並非不可能。 專題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陳慧 被故事吸引:受害者母親人設展開不同以往 《我們與惡的距離》2018年開始製作,拍攝期就備受關注,畢竟幕前幕後都是業內看好的明星。
  • 剩男都是「社會底層」?剩女都是「社會頂層」?真的是這樣嗎
    就剩女來看,主要受近些年社會的發展,思想觀念的轉變,女性的崛起同時,也讓她們更多地把精力放在事業上,對個人情感考慮的比較少,再加之學歷等因素,造成了晚婚這種現象,最終成為了剩女。不過在剩男和剩女這件事情的看法上,卻有一個普遍的共識,那就是往往剩男都是社會底層,而剩女往往都是社會的頂層。
  •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竟然包含科學道理,你相信嗎
    比如講因果報應的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多行不義必自斃」、「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等等。也許很多人會說:「這是迷信,現代社會,誰還信這個?要是惡人有惡報,還要監獄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