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藻細胞的分裂繁殖具有哪些特性

2020-11-28 騰訊網

藍藻細胞分裂時,細胞中部會向內生長出新的橫隔壁,將中心質和原生質分為兩半。一般情況下,兩個子細胞在一個公共的膠質鞘包圍下保持在一起,並且不斷地分裂而形成絲狀、片狀等多細胞的群體。

藍藻的繁殖方式一般分兩類:一為營養繁殖,包括細胞直接分裂(即裂殖)、群體破裂和絲狀體產生藻殖段等幾種方法;另一種為某些藍藻可產生內生孢子或外生孢子等,以進行無性生殖。除此之外,藍藻還可以通過出芽、斷裂和復分裂等方式進行增殖。

1、出芽

也稱為芽生生殖,出芽繁殖等。是單細胞生物和低等後生動物常見的無性生殖的—種類型,在個體體壁的一部分產生小的突起,即芽基,並逐漸發育成與原個體同樣的形態。這種現象稱為出芽。單細胞生物與多細胞生物的出芽外觀上雖然很相似,但實際內容是不同的。單細胞生物中的酵母、鱗殼蟲(Euglypha)(有殼蟲目)及吸管蟲、夜光蟲等為明顯的例子;後生動物的海綿動物、腔腸動物等這種例子極多。出芽方式可分為連續出芽和非連續出芽,或外出芽、內出芽和匐枝繁殖等。

2、斷裂

無性生殖方式之一:生物體在一定或不定的部位斷裂成兩段或幾段,然後每小段發育成一新個體無性生殖中有一類型發生在一些無脊椎動物之間,例如渦蟲和珊瑚及海星等,這些生物可行斷裂生殖,斷裂生殖時個體會斷裂成許多片段,再由這些片段發育成許多小個體。例如渦蟲,將渦蟲橫切成兩段,具有原來頭部的前端會向後生出新的尾部,具有原有尾部的後端可向前生出新的頭部,一般渦蟲大多是進行有性生殖,但偶爾可見到斷裂生殖。

很多生物具有再生(regeneration)能力,以彌補軀體所失去的部分。比如許多軸孔珊瑚具有斷裂生殖的能力,軸孔珊瑚的生長模式是分枝繖型,但是在颱風或環境中水流變強時容易發生斷裂,斷了的珊瑚枝片段在水流的運用會被散布到其它的地方,若該地環境適合生長,這個斷裂分枝就能繼續成長成為一株珊瑚,因此,這個無性生殖的方式,會讓軸孔珊瑚在形成一個單一同源的族群。

珊瑚

又如海星是棘皮動物,其中有的種類海星的腕會自動斷裂,而斷了腕的海星,會由斷裂處又長出新的腕,而每一隻斷掉的腕可以慢慢再長出其它四隻腕,而且繼續長成一隻完整的海星,以這種斷裂方式,可以繁殖出和自己本身遺傳組成一模一樣的個體,而且整個成長到達成體的過程時間短,很快又能繁殖下一個」分身」。

海星

3、復分裂

復分裂又稱為多分裂、裂殖生殖。是原生動物一種無性生殖方式,分裂時細胞核先分裂多次,形成許多核之後細胞質再進行分裂,最後形成許多單核子體。分為裂體分裂(如瘧原蟲)和孢子生殖(如孢子蟲)。

孢子蟲

相關焦點

  • 細胞分裂
    在核分裂過程中母細胞把遺傳物質傳給子細胞。在單細胞生物中細胞分裂就是個體的繁殖,在多細胞生物中細胞分裂是個體生長、發育和繁殖的基礎。1855年德國學者魏爾肖(R.Virchow)提出「一切細胞來自細胞」的著名論斷,即認為個體的所有細胞都是由原有細胞分裂產生的,除細胞分裂外還沒有證據說明細胞繁殖有其他途經。
  • 藍藻細菌製成 具有自我修復、繁殖功能
    藍藻細菌製成 具有自我修復、繁殖功能    這種「活體混凝土」是由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的科學家們研發的,它們由混合沙子,凝膠和細菌製成,具有自我生長、自我修復的強大功能,而且這種材料能大大降低碳足跡。
  • 水產人要懂的藍藻知識!
    在這裡我從四個方面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藍藻,覺得有用的話,點個收藏關注啥的^O^1.適宜藍藻生存的環境:藍藻適宜生活在有機質豐富的鹼性水體中。知道了藍藻適宜生存環境就可以從源頭對藍藻進行防控及處理。1>高溫、強光2>高PH、靜水3>低碳、高磷2.藍藻的主要特徵:1>形態簡單,沒有鞭毛,分化為細胞壁和原生質體。2>細胞壁主要由外部果膠層和內部的纖維構成,另外還具有獨特的粘質縮聚肽。
  • 藍藻細胞的結構簡述
    沒有細胞核,但細胞中央含有核物質,通常呈顆粒狀或網狀,染色質和色素均勻地分布在細胞質中。該核物質沒有核膜和核仁,但具有核的功能,故稱其為原核(或擬核)。在藍藻中還有一種環狀DNA——質粒,在基因工程中擔當了運載體的作用。藍藻不具備葉綠體、線粒體、高爾基體、中心體、內質網和液泡等細胞器,唯一的細胞器是核糖體(原核生物特性)。
  • 藍藻基本介紹
    在所有藻類生物中,藍藻是最簡單、最原始的一種。藍藻是單細胞生物,沒有細胞核,但細胞中央含有核物質,通常呈顆粒狀或網狀,染色質和色素均勻的分布在細胞質中。該核物質沒有核膜和核仁,但具有核的功能,故稱其為原核(或擬核)。在藍藻中還有一種環狀DNA——質粒,在基因工程中擔當了運載體的作用。和細菌一樣,藍藻屬於「原核生物」。
  • 科普—認識藍藻及藍藻水常見處理方案
    藍藻的特性:1、藍藻喜高溫、強光、多靜止的淡水水體,尤其是水體中有機質豐富、水、底富營養化時容易產生。常見的種類有微囊藻、囊球藻、魚腥藻、擬魚腥藻等,這些藻類有固氮作用,因而在缺氮環境其它藻類不能生活時,唯有藍藻可大量繁殖。
  • 藍藻並不可怕:抑滅藍藻及其實用對策
    藍藻除了含葉綠素a、葉綠素b、葉黃素和胡蘿蔔素外,還含有藻膽素(藻紅素、藻藍素和別藻藍素)。因藻藍素含量較大,且細胞大多呈藍綠色,故藍藻又稱藍綠藻;又因大多數藍藻的細胞壁外面有膠質衣,有人也稱藍藻為粘藻。藍藻暴發時,會在水面形成一層藍綠色帶腥臭味的浮沫,被稱為「水華」,也有人稱為「綠潮」(以區別海洋發生以褐藻為主的「赤潮」)。
  • 第一節細胞分裂(3)
    細胞種類眾多,他們繁殖的速度也不盡相同,周期的長度當然差別很大,有些細胞的周期可以長達十幾年,有的是幾個小時,甚至幾十分鐘。
  • 全球變暖助湖泊藍藻繁殖 控制藍藻應採用什麼方法
    所以控制藍藻保護環境已成為所有湖泊的共同關注點,且應行動起來,堅守綠水青山藍天。下面一起來看看林澤聖泰對於藍藻爆發危害的相關介紹吧。藍藻是微觀的,但是聚集成團,聚集在幾毫米大小的可見菌落中,可以上升到表面並形成稀疏的綠色花朵或厚厚的類似油漆的浮渣。攝入可能對人和動物的肝臟或神經系統造成損害。在藻類浮渣中遊泳或吞咽的人會遭受皮疹,眼刺激,嘔吐,腹瀉,發燒,肌肉和關節痛的困擾。
  • 藍藻的生物防控
    磷元素容易被底泥吸附,故磷是養殖水體中所有藻類的限制因素,藍藻也不例外。相比其它藻類,藍藻在磷源充足的水體中具有「瘋長」的絕對優勢。這是因為藍藻屬於一種原始的真核生物,它像大豆固氮菌一樣,天生就有固定氮源的功能,也就是說藍藻在繁殖的過程中不需要氮源,只要有磷源就能快速的繁殖;再者藍藻在進化的過程中為了適應環境變化,產生了一種能使自己漂浮的特殊器官——偽空泡。
  • 藍藻、綠藻爆發怎麼辦?
    一、藍藻1、藍藻的習性:    藍藻的發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溫度。藍藻繁殖時對溫度敏感,水溫在17℃以下時,不會大量發生,或者不會對魚類構成危害。    ②氮磷比:藍藻既可利用水體中的氮,又具有更高的利用磷的能力,低氮磷比或含磷較高富營養化的水體都可能導致藍藻的大量發生。適當提高氮磷比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的藍藻的生長。    ③生態關係:藍藻與其它藻類一起構成池塘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提供了89%以上的溶氧。因此這些生產者除了參與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外,還影響到魚類的生存。
  • 高考生物總複習(必修一):第一章 走近進細胞(珍藏版)
    ;它們的直徑約為10μm,在淡水水域汙染、富營養化出現的水華中有多種藍藻;(6)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比較:①共性:具有相似的細胞膜與細胞質,有核DNA②差異:原核細胞細胞壁的成分是蛋白質和多糖,不是纖維素;無核膜包被的細胞核,也沒有染色體;細胞質中只有核糖體,沒有其它典型的細胞器。
  • 無性繁殖如此簡單,為什麼動物還會選擇交配繁衍
    無性繁殖不涉及生殖細胞,不需要經過受精過程,直接由母體的一部分直接形成新個體的繁殖方式。無性繁殖在生物界中較普遍,有分裂繁殖、出芽繁殖、孢子繁殖、營養體繁殖等多種形式,但是在動物界比較罕見,一般都是出現在比較原始的原生動物和少部分節肢動物以及脊椎動物上。
  • 關於河蟹養殖中的藍藻問題,你知道多少?
    其中,高溫期的藍藻爆發更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筆者通過近期走訪塘口的所見所聞並結合相關資料,將從藍藻的生理、爆發的原因、藍藻的危害、前期的預防、爆發後的治理五個方面進行闡述,希望對大家有所助益。一、藍藻的生理藍藻是最原始、最古老的藻類,通常形成群體或絲狀體。因其結構簡單,無典型的細胞核,故又稱為藍細菌,但是藍藻能夠進行光合作用,並放出氧氣。
  • 龍蝦池裡有藍藻怎麼辦?
    立馬收到明天龍蝦價格 對於小龍蝦養殖塘口水體的藍藻問題,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每年我們養殖戶在殺滅藍藻的同時,把蝦殺滅的也有好多,那麼我們如何把風險降到最低呢?如預防藍藻爆發和去除藍藻?
  • 水產養殖戶如何防控池塘藍藻爆發?
    ,尤其是養殖中後期的池塘,藍藻繁殖更快,甚至大量爆發引發諸多養殖問題,嚴重的導致池塘魚、蝦的死亡,給養戶帶來巨大的損失。為此,高溫期在養殖過程中做好藍藻預防就顯得尤為重要。1、藍藻成因藍藻是原核生物,又稱藍細菌,單細胞,無細胞核,但細胞中央含有核物質,通常呈顆粒狀或網狀,染色質和色素均勻的分布在細胞質中,該核物質沒有核膜和核仁,但具有核的功能,熟稱原核(或擬核)。
  • 南美白對蝦養殖戶如何安全根治對蝦池藍藻
    藍藻的科學認識  藍細菌曾一直被稱作藍藻或藍綠藻,其實這是一類含有葉綠素具有放氧性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但我們養殖業界習慣稱其為藍藻。藍細菌與屬於真核生物的藻類的最大區別,在於它無葉綠體,無真核,有70S核糖體,在細胞壁中含肽聚糖,這就是養殖戶使用紅黴素能殺滅藍藻的原理。藍藻喜高溫、強光,大多出現在鹽度較低的池塘,尤其是水體中有機質豐富、底質富營養化時容易發生,它們具有對不良環境的高度抵抗力和普遍的固氮能力,在缺氧環境其它藻類不能繁殖時唯有藍藻可大量繁殖。
  • 如何繁殖?繁殖培育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
    如何繁殖?繁殖培育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石花菜聽起來像是一個蔬菜的名字,但其實石花菜是一種藻類,野生的石花菜生長在海底的巖石上,然後人們發現這種藻類營養價值很高,吃起來也比海帶更有嚼勁,更好吃,所以一下子作為海產品火了起來。
  • 識藍藻「廬山真面目」 探究藍藻水華暴發之因
    近代研究發現藍藻沒有細胞核、色素體、線粒體及內質網,且其細胞壁的主要組成也是粘縮肽,這些都與細菌相似,被歸入原核生物,稱為藍細菌。   藍藻本身沒有多少危害,就怕藍藻上浮形成水華。藍藻的生長經歷越冬休眠、春季復甦、生長和集聚上浮等階段。藍藻上浮能夠改變自身在水中所處的深度,從而獲得適宜的光能和充足的營養鹽。所以藍藻上浮是水華暴發的關鍵階段。
  •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細胞分裂
    更多高考各科複習內容:http://gaokao.xdf.cn/list_1019_1.html   細胞增殖是生物的重要生命特徵。細胞以分裂方式增殖,通過它,單細胞生物能產生後代,多細胞生物則可以由一個受精卵經過分裂和分化,最終發育為一個多細胞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