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藻水華治理—打撈能否控制藍藻生長?
但應明白,此僅是藍藻爆發的營養鹽起始閾值,不是有些專家認為的消除藍藻爆發的營養鹽閾值,國內外專家一般認為已藍藻爆發的淺水型湖泊消除藍藻爆發的營養鹽閾值總磷和總氮濃度分別應為0.01-0.02mg/L和0.1-0.2mg/L。太湖流域是人口稠密社會經濟發達區域,汙染負荷的產生量年年增加,是難以達到此消除藍藻爆發的營養鹽閾值的。
-
藍藻水華治理——打撈能否控制藍藻生長?
在全球氣候變暖和極端天氣不斷出現的大背景下,中國湖泊面臨較為嚴重的富營養化,藍藻水華必然會大規模出現和暴發。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針對湖泊的敏感區域,如飲用水源地和社會關注度高的水域,湖泊管理者迫切需要一些生態友好型的快速抑藻或控藻技術,快速緩解和消除這些水域的藍藻水華。
-
什麼是藍藻?
藍藻是藻類生物,又叫藍綠藻。在所有藻類生物中,藍藻是最簡單、最原始的一種。大約距今35-33億年前,藍藻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現在已知藍藻約2000種,中國已有記錄的約900種。分布十分廣泛,遍及世界各地,但大多數(約85%)淡水產,少數海產。
-
藍藻生態治理解決方案
一、藍藻爆發的原因及危害1.藍藻爆發的原因廢水汙水排入水體中,導致氮磷等營養物質過多,在光照和溫度適宜的季節,水中藍藻等藻類大量繁殖並聚集,藍藻大量聚集的現象稱為水華或者赤潮。(4)藍藻嚴重影響人類健康,人在水中嬉戲洗澡、遊泳時皮膚接觸含藻毒素的水體可引起皮膚過敏,不慎喝入會引起急性腸胃炎。二、藍藻治理方式對比1.物理法物理方法如圍隔柵欄、直接過濾法、人工和機械打撈等,效率低、費錢、大規模操作困難,該方法無法適用於規模較大的水域治理。
-
藍藻並不可怕:抑滅藍藻及其實用對策
姜禮燔同志曾在江蘇望亭、蘇州東山、湖北荊沙及雲南大理等地利用藍藻、水浮蓮、水花生、甲殼遺棄物及其它廢物作原¬料養殖成魚和培育魚苗。歷經¬8年之久,所採用藻乾粉製成的飼料中均未採用玉米、大麥等糧食,故有「無糧飼料」之稱。實踐表明,採用藻粉養魚有如下優點:1、效應高、生長快。一般用於水產動物3-5天就可增強食慾;2、增強魚體免疫力、抗病力。
-
治理藍藻,我們準備好了嗎?
2007年6月下旬,因氣溫較高,雲南滇池藍藻大量繁殖,湖水變得跟綠油漆一般,散發出陣陣腥臭味,滇池藍藻再次暴發。 2007年7月,作為長春市重要水源地之一的新立城水庫突現藍藻。 雖然巢湖、滇池等地的藍藻汙染沒有造成飲水危機,但是藍藻汙染所造成的水質惡化、水體缺氧以及對人畜潛在的毒素傷害等仍不容忽視。
-
藍藻、綠藻爆發怎麼辦?
一、藍藻1、藍藻的習性: 藍藻的發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溫度。藍藻繁殖時對溫度敏感,水溫在17℃以下時,不會大量發生,或者不會對魚類構成危害。當水溫上升到28℃時,由於其它藻類的生長受到抑制,同時又大量被魚類吞食(溫度高魚類攝食代謝增強),藍藻很容易形成優勢種群而大量爆發。 ①PH值:藻類喜歡偏鹼性的水體,高PH(PH8.0—PH9.5)會促進藍藻的發生,故應避免單一使用潑灑石灰水的方法改善水質。
-
全國多地爆發藍藻之謎:治理方法效果多一般
2007年,難道真的是一個「藍藻年」?藍藻,這被稱為「生態癌症」的生物究竟是什麼?為何今年連續侵入我們的生活?人能戰勝藍藻這種古老的生物嗎?這是我們的追問,也是科學界關注的焦點。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的孔繁翔在一篇報告中指出了藍藻水華的危害:「導致沉水植物難以生長;藍藻大量生長,死亡腐敗後氣味難聞,破壞景觀;死亡分解耗氧過多,導致其他生物缺氧死亡;局部湖區大量堆積死亡,破壞水源地水質;分泌毒素,直接危害生物生存與人類健康。」溫度是引起藍藻大量繁殖的一個很重要因素。最常見的藍藻在亞熱帶地區的25℃-35℃溫度下繁殖較多。
-
藍藻局部發生 太湖安全度夏面臨考驗
特別是受高溫少雨等因素影響,藍藻集中大面積暴發的可能性進一步加大,今年太湖安全度夏面臨較為嚴峻的考驗。 歷經多年治理,為何太湖藍藻仍會年年局部發生?目前,在太湖藍藻防控防治上,用上了哪些治水新方法新技術?下一步該從哪些方面發力,以科學系統地推進太湖治理,確保沿湖城市飲用水安全?6月13日,科技日報記者走訪了國內相關專家。
-
龍蝦池裡有藍藻怎麼辦?
立馬收到明天龍蝦價格 對於小龍蝦養殖塘口水體的藍藻問題,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每年我們養殖戶在殺滅藍藻的同時,把蝦殺滅的也有好多,那麼我們如何把風險降到最低呢?如預防藍藻爆發和去除藍藻?
-
不必談「藍」色變藍藻可防可治
◎藍藻的預防 在正常的養殖中,每個月份都有相對應的管理方案,定期底改、定期調水等工作做好不易發生藍藻。在預防藍藻方面有兩種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 一、物理方法:培藻、培菌 這兩項都是通過競爭的方式來控制藍藻的生長。
-
藍藻基本介紹
藍藻是一類藻類的統稱,其標誌便是單細胞、無細胞核。常見的藍藻有藍球藻(色球藻)、念珠藻、顫藻、髮菜等。藍藻都為單細胞生物,以細胞群形式出現時才容易看見。衣藻屬於綠藻,真核生物,不同於藍藻。考試時考得比較多的是髮菜和衣藻。一般考試時所說的藻類除了上述幾種藍藻大多是綠藻。注意藍藻和綠藻的區別非常重要。
-
藍藻的生物防控
3、養殖水體裡藍藻大量繁殖,與養殖戶的日常管理有很大關係。正常情況下,水源可能會存在藍藻藻種,如果養殖戶採取不進水或者進水後馬上肥水(可以用氨基肽肥等生物肥,切記不能用磷肥)培植其它藻類,一段時間後再肥一次直至綠藻、硅藻等繁殖起來,藍藻消失為止,這樣藍藻就不會大量繁殖,更不會大量暴發。
-
太湖藍藻局部發生,該如何確保「安全度夏」?
6月13日,科技日報記者來到無錫市濱湖區馬山環湖大堤上看到,這裡靠岸堤的一側確實已集聚著大量藍藻,呈現線條形狀分布,並散發出一陣陣難聞的特殊氣味。那麼,歷經12年治理,太湖藍藻為何仍會年年局部發生?目前,在太湖藍藻防控防治上, 用上了哪些治水新方法新技術?下一步,該從哪些方面發力科學系統推進太湖治理,確保沿湖城市飲用水安全?
-
池塘裡藍藻產生的危害及處理辦法
同時,在繁殖過程中,藍藻會不斷地向水體分泌有毒代謝物質,影響浮遊生物的種群演替、繁殖周期,還會引起一些浮遊動物的大量死亡。 藍藻顆粒很難被魚、蝦類消化。藍藻通過種間競爭大量繁殖,逐漸成為絕對優勢種群,但隨後而來的種內鬥爭又會使其自身大面積死亡,導致水體生產力銳減,溶氧供應嚴重不足。同時,藍藻死亡分解也會消耗大量的溶氧,釋放大量羥胺、硫化氫等有毒物質。
-
一到夏季就暴發 藍藻竟成太湖「標配」?
藍藻水華是指在適宜的外界條件下,藍藻、綠藻、硅藻等藻類成為水體中的優勢種群,大量繁殖後並在短時間內從水中上浮到水表面,或是由於風的作用在局部地區大量聚集,使水體呈現藍色或綠色的一種現象。藍藻生長期較短,整個生命周期可分三個階段:生長期、高峰期、衰亡期。
-
藍藻對寵物的危害
當然這些都是你可以意識到的,風險基層是能被你控制的。然而,有一種很大危險隱藏在水中,可能會造成你的寵物的生命的危險,往往這是你意識不到的,這就是我們熟悉的藍藻。藍藻,通常被稱為藍綠藻,在全球的池塘、河流、湖泊中生長旺盛。這些細菌被稱為藍藻,因為藍藻細胞分解和死亡時通常會釋放出藍綠色的色素。
-
導致非洲大象死亡的藍藻是什麼東西?會威脅人類生命嗎?
關注新聞熱點事件的人們應該對「藍藻」這個詞可能不會太陌生,2007年太湖藍藻大爆發事件曾經引起了廣泛關注。但藍藻究竟是什麼細菌,竟然可以導致這麼多大象死亡?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的專家在接受採訪時指出,導致太湖藍藻爆發的主要原因是持續多年的暖冬積溫,尤其2007年4月太湖流域平均水溫是近25年中最高的,達到了19.56℃,非常適合藻類生長。此外,當年1至4月份偏南風風場也顯著高於往年平均值,這使得太湖內其他湖區的藻類向梅梁湖集中。
-
水產養殖池塘藍藻產生的原因及處理辦法
同時,在繁殖過程中,藍藻會不斷地向水體分泌有毒代謝物質,影響浮遊生物的種群演替、繁殖周期,還會引起一些浮遊動物的大量死亡。藍藻顆粒很難被魚、蝦類消化。藍藻通過種間競爭大量繁殖,逐漸成為絕對優勢種群,但隨後而來的種內鬥爭又會使其自身大面積死亡,導致水體生產力銳減,溶氧供應嚴重不足。同時,藍藻死亡分解也會消耗大量的溶氧,釋放大量羥胺、硫化氫等有毒物質。
-
恢復湖泊水環境生態 湖泊藍藻爆發將可預警
原標題:湖泊藍藻爆發將可預警 記者昨從市環保局獲悉,該局目前正在對全市166個湖泊進行首次水環境生態調查,重點研究與水華現象密切相關的浮遊動植物和底棲動物等數量,改變以往湖泊監測多關注水質等級的狀況。未來我市湖泊因藍藻、綠藻等大爆發所產生的水華現象將有望得到預報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