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男才隊:陸樹銘、苗皓鈞、臧金生 |
搜狐娛樂訊 昨天,山東衛視播出的《中國面孔》揭秘佤族人的神秘血統,有著「美黑」審美傳統的佤族人因其黝黑的皮膚、豐厚的嘴唇而稱為「東方黑人」,原來,他們皮膚黝黑的原因,並非居住地日照強烈,而是佤族人有「矮黑人」的血統,你猜到了嗎?
「以黑為美」的佤族人「摸你黑」沒商量
佤族是我國56個民族中的一員,人口約40萬,多居住在雲南省西南部佤族自治縣。1976由峨嵋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孔雀飛來阿佤山》和民歌《阿佤人民唱新歌》讓全國人民開始了解佤族。標準的佤族人皮膚黝黑、嘴唇豐厚,被稱為「東方的黑人」,那麼他們皮膚黝黑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為此,男才、女貌兩隊嘉賓激烈辯論,以著名演員楊童舒為首的女貌隊,通過在雲南拍戲的親身經歷,認定答案就是A、高原日照強烈,「我在雲南拍戲,半天就很美黑了,所以我覺得高原日照強烈是一個很強烈的因素」。然而,以「關二哥」陸樹銘、「豬八戒」臧金生為首的男才隊,則相當不以為然,臧金生針鋒相對提出:「比佤族生活海拔還高的地方,他們都沒有佤族那麼黑,為什麼?」在男隊看來答案C、美黑的民族傳統更靠譜些。佤族的確有「以黑為美」的審美傳統,專家郭星華介紹,佤族文化傳統「認為黑色是勤勞的象徵,是健康的象徵」,甚至在佤族部落裡,至今流傳著用神奇的黑色「不死草」塗滿身體,並塗抹對方,以表達祝福的「摸你黑」儀式。
佤族有「矮黑人」的獨特血統
作家陳嵐提醒大家注意佤族舞者的面貌五官特徵,「他們的皮膚黑和五官是聯繫在一起的,特別是中間那位美女,長的像一個經常在全世界各大媒體曝光的人,歐巴馬的太太。」在節目現場,有五位來自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阿佤山歌舞團的舞者,其中一位女性佤族舞者容貌酷似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正確答案公布,令大家都感到非常意外,佤族舞者親口說出他們具備著「矮黑人的獨特血統」,正確答案是C、獨特的血統,男、女兩隊都沒有答對!郭星華教授介紹,矮黑人又稱尼格利陀人,是東南亞的半遊牧民族,零散分布於菲律賓、馬來半島、泰國和安達曼群島,是目前被了解最少的人類族群之一。據專家介紹,人種的區別並不單純以皮膚顏色來判斷,而是結合了面部特徵、頭髮形狀、骨骼等多項指標,例如,白種人除了皮膚白色,還有頭髮慄色,面呈卵形而垂直,鼻狹細等特徵;黑種人,除了皮膚黑,還有頭髮黑而彎曲,頭部狹長,顴骨突起,眼球突出,鼻厚大,口唇脹等特徵;而蒙古人種也就是黃種人,皮膚黃,頭髮黑而直,頭部幾成方形,面部扁平,鼻小,顴骨隆起,眼裂狹細,因此多數印度人雖然皮膚偏黑,但是更符合蒙古人種特徵,因此也多將印度人劃歸為屬於蒙古人種。
節目現場,「花爺爺」苗皓鈞為表達對「佤族舞蹈的尊重」,脫鞋、帶假髮跳起瘋狂「甩髮舞」,在女神楊童舒和徐百卉的映襯下格外搞笑,被主持人李詠誇讚:「其實演員就要有一種死不要臉的精神」。其實,正宗的佤族「甩髮舞」非常嚴肅,佤族舞者介紹,「甩頭舞代表我們民族的野性」。每周四晚9:40山東衛視《中國面孔》李詠、董姝帶您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