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6年春天,巴黎聖母院教堂前廣場的萊頓瓶實驗

2020-12-04 育賢子

1746年4月春光明媚的一天、巴黎的市民穿紅戴綠、扶老攜幼,從四面八方向"巴黎聖母院"教堂前的廣場趕去,去觀看一場神奇的科學表演。

下午3時,教堂正門臺階上臨時搭起的觀禮臺上,坐滿了達官顯貴和皇室人員,四周彩旗飄揚,鼓樂齊鳴。表演開始了,為首的神父--巴黎實驗物理學校教師諾雷走向觀禮臺,鞠躬致禮後,讓700名修道士手拉手地圍成一個直徑約270米的半圓圈,他走到圓圈的中心,將一隻銀光閃閃的玻璃瓶高高舉起,大聲說:"這瓶子就是這幾個月來人們熱衷於議論的萊頓瓶,現在我將使各位大人親眼目睹它的神威。"接著,他令助手拿來摩擦起電機,手搖把柄,向萊頓瓶充電。然後,他讓排頭的修道士手捧玻璃瓶,再令排尾的修道上用手去握住萊頓瓶中央金屬棒引出的導線,就在修道士握住這導線的瞬間,驀然一聲"噼啪"響,700多名修道上同時像觸電一樣,跳了起來,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這一觸目驚心的場面,使所有的觀眾都驚得目瞪口呆:小小的玻璃瓶,哪來這麼巨大的威力,真是不可思議!

"這威力並不是來自瓶子,而是這萊頓瓶裡儲藏的電。電將是未來世界的主宰。"諾雷如是說。而這個銀光閃閃的玻璃瓶叫做萊頓瓶,是歷史上最早出現的電容器。

相關焦點

  • 靜電學的靜電實驗:靜電風車和萊頓瓶
    萊頓瓶荷蘭萊頓大學物理學教授馬森布羅克( Pieter Van Musschenbrock,1692~1761)與德國卡明大教堂副主教馮· 克萊斯特( EwaldGeorg Von Kleist ,1700~1748)分別於 1745 年和 1746 年獨立研製出——萊頓瓶。
  • 天天一分鐘|去你的,萊頓瓶
  • 巴黎聖母院:窸窸窣窣的聲音在空蕩的教堂頂部迴蕩著
    精緻的大教堂,戶外金碧輝煌,教堂內燈光十分昏暗,但是莊嚴的氛圍撲面而來。做禮拜 做禱告的教徒很多,但是與遊客互不幹擾。鐘樓上的景色很不錯,是近距離欣賞巴黎全景的好地方。要不是雨果,可能也就沒有現在的巴黎聖母院了。當然,在聖母院中的聖物,主耶穌的荊棘冠也是讓巴黎聖母院在基督文明中保有她重要的位置。
  • 巴黎聖母院800年曆經磨難
    例如始建於公元4世紀的斯德望教堂的規模甚至比如今的巴黎聖母院還要大近一半,它在743年火災中嚴重受損,最終毀於857年的另一場大火,此後人們在原址重建教堂,但又於962年、1020年兩度遭到火災。公元1160年,德高望重的巴黎大主教莫裡斯·德·蘇利提議改用石材重建島上的教堂。這一計劃得到法國國王路易七世、教皇亞歷山大三世和許多富商的大力支持。
  • 絕不止巴黎聖母院,法國還有哪些此生必去的世界級大教堂?
    但,其實法國所擁有的世界遺產絕不僅僅是巴黎聖母院,這些同樣入選世界遺產之列的哥德式大教堂絲毫不遜色於巴黎聖母院,趁還能看到的時候,說走就走吧,不要留下遺憾!很多人都說,蘭斯大教堂的重要程度絲毫不亞於巴黎聖母院。從1027 年開始一直到法國大革命,這裡也幾乎是每個法國國王舉行加冕儀式的地方,因此被稱為"最高貴的皇家教堂"。
  • 《巴黎聖母院》第三次來滬連演30場 17年前遇冷如今一票難求
    幾個月前,巴黎聖母院大火牽動了全世界的心。許多人在社交媒體轉發一首《大教堂時代》,寄託哀痛。7月18日—8月11日,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大教堂時代》重新被唱響,《巴黎聖母院》首演20周年紀念版將在上海連演30場。扮演卡西莫多的義大利演員安傑洛·德爾·維奇奧說:「繼續歌唱巴黎聖母院,是對她所遭不幸的最好安撫。」  唱起《大教堂時代》的詩人格蘭古瓦,由法國演員理察·查雷斯特扮演,他至今已出演超過1000場《巴黎聖母院》。
  • 巴黎聖母院就火災提訴訟 失火原因或是"人為疏忽"
    2014年,巴黎聖母院總司鐸派屈克·肖維展示收藏於教堂內的耶穌荊棘冠。(《十字架報》資料圖)海外網4月23日電 巴黎聖母院主管神甫22日宣布,將以「過失損毀」為由就巴黎聖母院火災與國家提起聯合訴訟。他認為,聖母院火因可能是「人為疏忽」或「電線短路」。據法國新聞廣播電臺報導,巴黎聖母院總司鐸派屈克·肖維當天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準備就巴黎聖母院大火訴諸法律程序,提告理由為「過失損毀」。
  • 從被燒毀的巴黎聖母院,來看法蘭西民族的微縮史
    這是基督教信仰中歷史最悠久的聖物之一,傳說在耶穌受難前,羅馬士兵曾強迫耶穌戴上了這頂荊棘冠。它只在宗教慶典中展出,比如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五下午3點,以及耶穌受難日的上午10點到下午5點,供信徒們禮拜。榮耀與厄運儘管享有「最美的哥特教堂」的美譽,但事實上,這座教堂自誕生之日起,就從來不僅僅是一個「與上帝對話」的地方。
  • 巴黎聖母院火勢被控制,但仍存坍塌風險
    ▲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當地時間15日晚間7時許,一場突如其來的熊熊大火,包圍了擁有800多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大教堂。數小時後,教堂塔尖倒塌。從現場視頻中能夠清楚地聽到,街邊路人齊聲吶喊:「NO!」晚間8點半,火勢基本得到控制。
  • 巴黎聖母院大火吞噬人間,數十萬市民跪地祈禱
    巴黎時間4月15日下午,法國象徵性建築物巴黎聖母院發生嚴重火災,塔尖已在大火中坍塌,屋頂的三分之二已被破壞,全球網民同步轉播這場人文災難,有大量現場目擊者紛紛下跪唱讚美詩為巴黎聖母院祈禱……巴黎聖母院巴黎聖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築,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
  • 巴黎聖母院前的「新」艾絲美拉達
    而《巴黎聖母院》裡的開始,也是對該地的一個非常細緻和繁瑣的描述,繁瑣和細緻到你看得會有點不耐煩。  這一點和《包法利夫人》就有點像了,你以為那大段的風景描述是無用的,可是,當你看完全書,再翻回來重新審視,發現似乎每一段都不可或缺。  當然,《巴黎聖母院》的女主角是艾絲美拉達(Esmeralda),是個吉普賽姑娘。故事的梗概可以隨處找到,這裡不贅。
  • 巴黎聖母院火災後 最重要文物耶穌受難荊棘冠搶救成功
    而《時代》雜誌曾經於2017年報導,歷經850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早已處於「急需修繕」的狀態。據法國當地媒體報導,一位教堂發言人表示,火勢於下午6點50分出現在巴黎聖母院的頂層閣樓處。當時,火災報警器立即響起,由於前幾日剛剛進行過消防演習,他們立刻就辨認出了火災警報。此時,閣樓中已經可以看到起火造成的煙霧。此前,巴黎聖母院一直處於修繕工作中。
  • 巴黎聖母院災後文物最全盤點:被毀、被救與"生死未卜"
    這座高達90米的哥德式尖頂是巴黎聖母院的標誌性組成部分。巴黎市長伊達爾戈表示:「尖頂所在的屋頂被燒出大洞,其碎片遍布教堂內部」。和巴黎聖母院石制的主體建築部分不同,這座尖頂是木質的,這也是它這麼快就毀於大火的重要原因。教堂原始的尖頂由於它的木質構造,經過幾百年的風吹雨打早已腐朽不堪,於1786年被取下。現有的尖頂,其實是到了19世紀才在一次修復中建成。
  • 巴黎聖母院建築結構圖曝光!起火點在哪?(圖)
    對面,巴黎聖母院浴火燃燒,在人們的驚呼聲和消防車聲中,尖塔倒塌,三分之二的屋頂被燒毀。當地時間4月15日,法國著名的巴黎聖母院起火,俯瞰火災現場,屋頂熊熊燃燒成火海。在大火中,大教堂著名的尖塔墜落,內部損傷嚴重。  屋頂倒塌,木質框架損毀,多種珍貴文物無從倖存。此次大火,巴黎聖母院損失慘重。  在起火約一個小時後,火勢就迅速蔓延到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的尖頂上。
  • 巴黎聖母院珍貴文物免遭毀壞,卻有人這樣說……
    巴黎消防隊發布消息稱,大教堂的主體框架和長方形塔樓已經被保住,教堂內最珍貴的物品已被搶救到安全的地方。在救火過程中,巴黎消防隊指揮官讓-克洛德⋅加耶(Jean-Claude Gallet)就曾指出,緊要任務是將教堂中藝術品的損失減至最低。跟CD君一起看看巴黎聖母院中有哪些珍貴文物吧。
  • 巴黎聖母院失火一周年 人們遺憾的究竟是什麼?
    距離巴黎聖母院的火災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年。一場給全人類帶來損失的大火法國當地時間2019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事故,標誌性塔尖倒塌,建築被嚴重摧毀。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推特上尋求國際幫助,希望重建巴黎聖母院,「我們將重建巴黎聖母院,因為這是法國人所期待的,因為這是我們的歷史,這是我們的命運」。
  • 巴黎聖母院火災一周年後,重建得怎麼樣了?
    2019年4月15日,法國地標巴黎聖母院發生不明原因火災。當大教堂屋頂的塔尖摔下來的時候,整座城市都在隔岸哭泣。這座歷經兩個世紀建造,擁有850多年歷史,象徵人類最偉大的藝術和建築成就之一的中世紀哥德式建築,遭遇了史上最慘痛的損失。
  • 巴黎聖母院鮮為人知的玻璃窗,其中蘊含著教徒們怎樣的信仰?
    教堂不僅有輝煌的建造結構,巴黎聖母院的玻璃花窗是西方古典宗教建築的重要裝飾元素,也是歐洲玻璃窗花的設計典範。巴黎聖母院的彩繪玻璃圖案異常豐富且色彩豔麗瑰奇。每當一天早晨的太陽初升,日光照射巴黎聖母院的玻璃時就會造成燦爛奪目的效果,宛如色彩斑斕的玻璃畫。在電燈還沒有發明之前,巴黎聖母院玻璃窗花的美麗只能通過太陽光的照射顯現出來,而現在各種各樣的電燈普及全世界,當電燈在巴黎聖母院內發光時窗花更會產生奇幻美妙的色彩,就像走進了童話世界。教堂的授課項目是聖經,也是教徒們祈禱念經的地方。
  • 巴黎聖母院「荊棘王冠」被救出 玫瑰花窗遭損毀
    法國巴黎聖母院當地時間4月15日傍晚發生大火,導致其標誌性的塔尖轟然倒塌。面對著燃燒中的法國象徵之一,悲痛的群眾們跪地吟唱頌歌祈禱。據參與救援的消防員說,火災可能與巴黎聖母院的修繕工程有關。有一名消防隊員在火災中嚴重受傷。所幸,聖母院的主體結構沒有受到嚴重毀壞。
  • 熊熊燃燒的巴黎聖母院,是古老法國的象徵,它的歷史原來是這樣!
    那麼,這個巴黎聖母院究竟價值何在?它的「前世今生」又是怎麼樣的呢?巴黎聖母院的歷史巴黎聖母院始於1163年開始建造,而它的建造者巴黎大主教莫裡斯·德·蘇利,整座教堂一直到1345年才全部建成,中間共歷時180多年,將近兩個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