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泌尿外科或男科門診和做網上諮詢時,常常遇到有些患者憂心忡忡,因為擔心精液的量,顏色,稀稠程度等是否異常而就診。嚴格來說判斷精液是否正常需要做化驗檢查才可以,這其中主要包括精液外觀,顯微鏡下檢查和某些化學成分測定。患者上述所擔心的內容正是精液外觀部分,也就是用肉眼觀察精液的檢查內容。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到底什麼樣的精液外觀屬於正常或不正常。
先來說說精液是怎麼來的
精液是男性在性生活或手淫時達到性高潮後,通過射精的方式從尿道排出體外的液體。正常精液是由精子和精漿組成,其中精子僅佔10%以下,其餘為精漿。精子是由睪丸產生,在附睪成熟,經輸精管輸出到精囊儲存。精漿主要成分為前列腺液、少量尿道球腺液、精囊液等。精漿中含有各種微量元素,酶類和大量營養精子物質。
精液量是否越多越好,與性功能有關係嗎?
有些人總是擔心自己的精液量少,總希望多點。一般正常人的精液量為2ml到6ml,約為一半或一個礦泉水蓋子的量。精液量的多少常常與排精次數多少有關,性生活次數多,頻繁手淫後精液量肯定減少。並非精液量越多越好,大於7ml,由於精液稀釋,精子數相對減少,也不利於生育。這可能與生殖器官疾病有關,如前列腺炎,精囊炎。精液量的多少與性能力的強弱沒有直接關係。
為什麼射出的精液有時稠有時稀
正常人剛排出的精液為液體狀,很快在精液中凝固酶的作用下變成濃稠果凍狀,而且伴有顆粒狀的物質。經過約30分鐘後,最晚不超過1小時,又在液化酶的作用下發生液化而變成稀薄的液體。人體精液這種奇妙變化,有利於剛射出來的精液在女性陰道內存留,液化之後又有利於精子遊動,與卵子結合受孕。如果1小時後仍不液化,仍大部分為果凍狀,也就是常說的液化不全或精液不液化,需要去醫院就診。
精液發黃或發紅有問題嗎
正常精液是灰白色,液化後為半透明的乳白色。長時間沒有射精者可變為淺黃色或黃色。對於沒有任何不適症狀,精液這些黃或白深淺顏色的變化也受排精次數,飲食等影響,對身體沒什麼影響,因此,不必過於糾結。如果伴有疼痛,精液異臭味,可能是炎症引起的。
凡精液出現紅色,無論是鮮紅、淡紅、暗紅或醬油色均應引起注意。應去正規公立醫院泌尿科或男科查精液,顯微鏡下觀察,如含有大量紅細胞者則為血精,最可能由於前列腺和精囊炎症引起的,也可能是結核、腫瘤或結石引起的。
總之,對於精液外觀來說,絕大多數人可能都是生理性的變化。最重要的是一旦出現深淺不一的紅色應引起重視,雖然多數是炎症,但是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應注意除外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