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新冠肺炎非轉基因小鼠模型在穗成功構建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首個新冠肺炎非轉基因小鼠模型在穗成功構建

  可用於抗新冠病毒藥物、抗體、疫苗的應急驗證等研究

  昨日(12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廣州市第125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廣州抗疫力量發布專場),市科技局、市衛健委、團市委、省第二人民醫院、市第八人民醫院等介紹廣州疫情防控整體情況和科研攻關、醫療救治、防疫志願服務等工作。在發布會上,鍾南山院士指導的團隊發布了重要科研成果。

  鍾南山院士指導的團隊發布重要科研成果

  小鼠模型論文已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細胞》

  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趙金存在會上公布,在鍾南山院士指導下,其團隊成功構建全球首個新冠肺炎非轉基因小鼠模型,這一動物模型可應用於新冠肺炎治療藥物效果評價及疫苗效果測試等多方面研究,有效緩解了我國新冠肺炎動物模型缺乏的難題。該研究成果已於6月10日在線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細胞》。

  該項成果也是廣東全省大協作的成果。除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趙金存教授團隊外,合作團隊還有廣州海關技術中心國家生物安全檢測重點實驗室(P3實驗室)、美國愛荷華大學、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等。

  以腺病毒載體讓非轉基因小鼠對新冠病毒易感

  這項成果解決了什麼科學難題?趙金存說,雖然廣州早在2月初已完成毒株分離,但由於胺基酸關鍵位點差異,實驗小鼠的同源受體不能介導新冠病毒入侵。而傳統受體轉基因小鼠模型雖然可作為新冠肺炎研究動物,但由於保有量有限,繁育耗時長,臨床症狀不典型,造成我國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藥物、疫苗和致病機制體內驗證滯後。

  趙金存團隊採用腺病毒載體來表達新冠肺炎病毒入侵人體的受體,並且通過轉導的方式轉移到小鼠肺部,讓小鼠可以對新冠病毒易感,成功解決了胺基酸關鍵位點差異的科學難題。小鼠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肺臟中可檢測到高滴度新冠病毒,並出現體重下降和類似新冠肺炎病人的臨床病理表現。

  實驗顯示康復者血漿和瑞德西韋治療有效,且病理損傷減輕

  此外,在此模型中,新冠病毒感染可誘導機體產生強烈的病毒特異性T細胞應答及體液免疫應答。更為重要的是該研究團隊利用此小鼠模型評價了新冠病毒感染康復者血漿和瑞德西韋對新冠病毒感染的治療作用。結果顯示,給予血漿治療和藥物組的小鼠肺臟病毒滴度均明顯降低,且病理損傷減輕。

  趙金存介紹,該動物模型相比傳統受體轉基因小鼠模型,構建周期短(2-3周),不需要特殊繁育,且技術方法簡單,易於重複,適宜大規模推廣,有利於我國抗病毒藥物、抗體、疫苗的應急驗證及致病機制研究,已給我國多家單位廣泛共享。

  市疾控中心:

  從排汙管破洞「破案」城中村疫情傳播

  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袁俊說:「我們要找到病毒從哪裡來(感染源是誰),到哪裡去(會繼續傳給誰),所以要非常細緻地調查每一個細節。」市疾控中心發現,輪船、KTV、酒吧、餐館、電梯這些密閉通風不良的地方較易造成傳播,另外環境衛生較差的城中村等區域也較易造成傳播。袁俊講述了一個城中村流調故事,這是市疾控中心發現的首個因排汙管道破裂、糞水汙染環境引起居民感染的案例。

  在廣州某城中村,陸續確診4戶人家8個病例,然而後發病例與最早確診的2個病例沒有任何接觸,出行路徑沒有交集,房子背靠背,之間沒有窗戶。市疾控中心調查人員現場勘察發現,首發病例人家住在一棟樓宇的二層,而從該樓宇二層下來的一條PVC管與地面接口處有個直徑10釐米的破洞。調查人員通過往蹲坑倒水確認,該PVC管正是病例家廁所的排汙管。

  原來,在首例病例家的廁所檢測到病毒,說明糞便汙染了環境。由於該病例家在二層,地勢較高,發病後2天下了大雨,將糞水擴散到地勢較低的後面兩棟樓。而後續發病的病例中,有的人沒有回家換鞋的習慣。市疾控中心推測,病例可能通過鞋底把病毒帶到了家裡。

  據悉,1月13日以來,市疾控中心全部人員加入防控工作,出臺113個文件;撰寫58個風險評估報告、82個技術指引;組建兩百多人的流調隊伍,完成700多例病例及無症狀感染者的流行病學調查;檢測43665宗病毒核酸;接聽10萬通諮詢求助電話;參與排查重點地區18萬的高危人群。

  市科技局:

  廣州4項科研攻關成果獲全球推廣

  廣州市科技局一級調研員石鵬飛表示,自疫情發生以來,廣州聚焦臨床救治和藥物、疫苗研發、檢測技術和產品、病毒病原學和流行病學、動物模型構建等五大主攻方向,共同開展疫情防控科研攻關。

  截至目前,廣州地區單位獲得國家和省的科研立項數量、經費支持額度均居廣東省首位,其中廣東省承擔的5大項國家科研應急項目,全部由廣州地區單位牽頭;廣東省向聯合國推薦並獲全球推廣的磷酸氯喹、連花清瘟、新冠肺炎AI輔助診斷系統、防控醫用智慧機器人4個項目,均為廣州地區的科研攻關成果。

  在公眾關心的疫苗方面,廣州恩寶生物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攻毒實驗報告顯示效果良好,正同步開展中試生產和人體臨床試驗申請;華南疫苗開展的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研發項目正進行免疫小鼠攻毒保護實驗,即將進行大動物攻毒保護實驗。

  市衛健委:

  確診病例治癒出院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廣州市衛生健康委一級調研員胡文魁表示,自5月以來,廣州疫情防控已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近日廣州疫情防控形勢保持總體平穩態勢,疫情風險整體不高。報告的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均已納入閉環管理,全部由口岸檢疫或隔離點發現。近期,市疾控中心進行了環境採樣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自1月21日發現首例新冠肺炎病例,至6月10日24時,全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523例,已治癒出院511例,死亡1例,尚在院治療11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累計報告無症狀感染者272例,已出院268例,尚在院治療4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確診病例治癒出院率97.7%(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治癒出院率93.63%),病死率0.2%(明顯低於全國平均病死率5.59%)。

  團市委:

  「90後」「00後」成為疫情防控志願服務主力

  「『90後』『00』後成為志願服務的主力。」共青團廣州市委員會副書記高洪祥介紹,「志願時」系統數據顯示,全市團屬組織共發布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項目9477個,青年志願者累計上崗近53萬人次,累計貢獻志願服務時長超 74.2萬小時。疫情期間,廣州新增志願服務隊伍750支,新增註冊志願者19.6萬人,在參與疫情防控的青年志願者中,「90後」佔40.86%,「00後」佔23.86%。

  據了解,團市委深入開展「五進」(進醫院、進企業、進社區、進站場、進網絡)行動,組織3751人次青年志願者協助多家防疫用品生產企業復工復產,累計服務約1.8萬小時。市工青婦聯合發起「您為大家·我幫您家」抗疫一線醫務人員關愛行動。至今,團市委累計籌集物資資金總額約2054萬元。

  市第八人民醫院:

  省內收治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最多的醫院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院長雷春亮介紹,自2020年1月20日開始收治了廣州市首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至2020年6月10日,該院收治新冠相關患者1436人,其中確診患者466名,救治成功率99.8%,醫務人員零感染。「我們院是廣東省收治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最多、收治新冠肺炎相關病例種類最全的醫院,收治患者來自全球42個國家,也是全省收治外籍患者最多的醫院。」他說。

  「醫院以統籌院感防控、復工復產並重的理念,逐步開展了復工復產工作。」雷春亮介紹,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嘉禾院區3號住院樓(共計600床位)及門急診、醫技樓等已經進行全面嚴格的終末消毒,並經廣州市衛健委同意於6月1日起恢復日常醫療服務工作;而嘉禾院區將1號住院樓、2號住院樓(共計500床位)繼續用於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省第二人民醫院:

  近4.7萬名荊州市民享廣東醫生網上診療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黎程表示,省二院在「醫院救治、力援湖北、轉戰機場」三條戰線,創下「無一例死亡」「無一例院內感染」「無一例轉危重症」的「三無」成績。其中,該院首創推出的由高年資專職人員擔任觀察員嚴防職業暴露的「感控督導員制度」 在全國推廣應用,被稱為醫務人員的「安全保險」。目前,該制度已形成論文,發表在《柳葉刀》子刊《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上。

  在網際網路醫療方面,省二院在湖北荊州助力建立遠程診斷中心和搭建網際網路醫院,與14家高水平醫院專家一起組成了荊州·廣東網際網路醫院,為荊州市民開出了首單網際網路醫院處方。21天內網際網路醫院總訪問量超過10萬次,46862名荊州市民享受到了廣東醫生網上診療服務。(記者方晴、黎慧瑩)

相關焦點

  • 廣州醫科大學趙金存團隊成功構建首個新冠肺炎非轉基因小鼠模型...
  • 【鍾南山指導團隊構建首個新冠肺炎非轉基因小鼠模型】在鍾南山...
    文 / Sarah2020-06-12 11:20:55來源:FX168 【鍾南山指導團隊構建首個新冠肺炎非轉基因小鼠模型】在鍾南山院士指導下,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趙金存教授團隊與廣州海關技術中心國家生物安全檢測重點實驗室
  • 鍾南山團隊構建全球首個新冠肺炎非轉基因小鼠模型
    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趙金存在會上公布,在鍾南山院士指導下,其團隊成功構建全球首個新冠肺炎非轉基因小鼠模型,這一動物模型可應用於新冠治療藥物效果評價、疫苗效果測試及新冠致病機制等多方面研究,有效緩解了我國新冠肺炎動物模型缺乏的難題。該研究成果已於6月10日在線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細胞》。
  • 鍾南山團隊成功構建國際首個非轉基因新冠肺炎小鼠動物模型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亮 通訊員 梁凱濤圖/學校供圖3月6日,記者從廣州醫科大學獲悉,在鍾南山院士指導下,廣州醫科大學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趙金存教授研究團隊聯合廣州海關技術中心國家生物安全檢測重點實驗室(P3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廣東省實驗動物監測所近日成功建立了國際首個非轉基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小鼠動物模型
  • 秦川團隊建立國際首個新冠動物模型,轉基因小鼠做出重要貢獻
    剛剛,記者從中國醫學科學院獲悉,該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秦川團隊應用hACE2轉基因小鼠闡明新型冠狀病毒的致病性,建立了國際首個新冠動物模型。此次新冠科技攻關,動物模型是五大主攻方向之一。由於秦川團隊在非典以來歷次傳染病動物模型研製和應用中的積累,科技部安排該團隊主持動物模型攻關任務。
  • SARS小鼠模型的構建策略與應用進展
    (2) 應用基因編輯技術建立SARS病毒感染小鼠模型關於hACE2遺傳修飾人源化小鼠模型的構建策略,目前通常應用不同的組織特異性或廣泛表達啟動子與hACE2基因構建的表達載體,通過原核注射的方法,獲得隨機插入的轉基因小鼠模型,比如,細胞角蛋白(上皮細胞特異性表達-K18)啟動子;CAG啟動子(廣泛表達)或小鼠ACE2基因啟動子。
  • 新冠轉基因小鼠和恆河猴構建成功,已用關於藥物篩選疫苗評價
    據中國醫學科學院新聞中心2月20日晚間發布消息,此前的2月18日,科技部生物中心在京組織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動物模型的鑑定會,對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下稱「研究所」)構建的轉基因小鼠模型和恆河猴模型分別進行了鑑定。
  • tTA/tetO-CCKR-2 雙轉基因模型小鼠鑑定及生存時間分析
    背景:前腦特異性膽囊收縮素受體2(CCKR-2)雙轉基因小鼠(tTA/tetO-CCKR-2 tg,簡稱dtg)是焦慮相關疾病的理想動物模型,但尚缺乏該模型鑑定及壽命相關數據。目的:鑑定dtg小鼠子代DNA及膽囊收縮素受體2轉基因前腦特異性表達並分析其生存情況。
  • 中國科學家建立可用於新冠病毒感染測試的轉基因小鼠模型
    中國科學家建立可用於新冠病毒感染測試的轉基因小鼠模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2 23:49:37 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楊興婁等研究人員合作建立了表達人類人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hACE2)的轉基因小鼠,
  • 【學術前沿】秦川團隊應用hACE2轉基因小鼠闡明新型冠狀病毒的致病...
    【學術前沿】秦川團隊應用hACE2轉基因小鼠闡明新型冠狀病毒的致病性,建立了國際首個新冠動物模型 2020-05-10 03: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首個人源化C肝遺傳工程小鼠模型問世
    近日來自洛克菲勒大學和斯克斯普斯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成功地構建出了第一個人源化C型肝炎遺傳工程小鼠模型,這一研究成果將推動研究人員研發出用於人類身上的C肝疫苗。
  • 小鼠模型在轉化醫學研究中的應用
    過去的研究實踐告訴我們,要想發高質量水平的文章,理想的研究策略就是通過從臨床實踐中尋找與發現與疾病發生相關的潛在新基因,構建相應的基因編輯小鼠模型,以研究證實潛在疾病相關基因與人疾病的因果關係及其致病相關機制,從而為建立人相關疾病小鼠模型奠定基礎,也為評價人相關疾病的臨床治療藥物及方法的臨床前研究創造了條件。
  • 新研究挑戰用於構建條件性基因敲除小鼠的CRISPR方法
    這項新研究的結果指出了那項原始研究的局限性,後者取得的成功似乎被歸因為剔除雜合小鼠品系中的特定基因。根據谷歌學者(Google Scholar)網站的統計,那項原始研究被引用了將近1000次。它的主要作者堅持認為他的方法是強有力的。圖片來自bioRxiv, doi:10.1101/393231。
  • 雷公藤甲素幹預脊髓損傷模型Thy-YFP轉基因小鼠調節自噬及抑制細胞凋亡
    後來又有研究人員把Murine leukemia病毒注射到小鼠胚胎得到了能通過生殖系統穩定遺傳的小鼠,並且外源基因能在後代中穩定表達。這些能穩定遺傳且表達外源基因的小鼠即現在一般意義上所說的轉基因小鼠。
  • 如何鑑定CRISPR/Cas9點突變小鼠、轉基因鼠及ES打靶技術構建鼠?
    基因工程小鼠基因型PCR鑑定的基本原則是利用基因工程小鼠基因組與野生型小鼠基因組的序列差異,以小鼠基因組DNA為模板進行PCR,並以凝膠電泳對比不同基因型特異產物的大小,根據條帶大小來區分小鼠的不同基因型。上期我們講述了CRISPR/Cas9基因敲入鼠的鑑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CRISPR/Cas9點突變小鼠、轉基因鼠以及ES打靶技術構建鼠的鑑定。
  • 顯微注射法建立轉基因小鼠模型的操作流程
    實驗步驟   1.鼠系克隆   1) 動情期的探測:在轉基因動物模型的建立中母鼠動情期的監測有很高的技巧性。小鼠的動情期主要劃分為四個時期:   a. 動情後期:陰道口無擴張,周圍組織為灰白色,陰道口周圍無膨大   b. 間情期:陰道開口小,周圍組織為灰色或藍色。   c.
  • 小鼠模型在研究人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
    新疫苗與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評價也不適合直接進行人體試驗。因此,為了更好地研究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致病機制,以及有效評價潛在疫苗與治療方法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實驗動物模型就成為研究者們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基因敲除病毒感染小鼠模型針對人病毒感染相關特殊基因,構建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將有助於揭示與評價在病毒感染致病過程中,體內參與先天和獲得免疫反應的細胞分子特徵。目前已有一些成功研製的病毒感染相關的基因敲除小鼠模型:1.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59期:國際首個!鍾南山團隊成功構建非轉...
    鍾南山團隊成功構建非轉基因新冠肺炎動物模型2月26日,在鍾南山院士指導下,廣州醫科大學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趙金存教授研究團隊聯合廣州海關技術中心國家生物安全檢測重點實驗室(P3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廣東省實驗動物監測所成功建立國際首個非轉基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小鼠動物模型。
  • PNAS:CRISPR-Cas9系統構建心臟衰竭小鼠模型
    2016年1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突變體小鼠模型為我們研究個別基因對發育、生理以及疾病發生等科學問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然而,傳統的小鼠突變體模型構建是一項十分耗時耗力的工程。最近的CRISPR-Cas9系統對於動物體的遺傳修飾是一項革命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