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團隊構建全球首個新冠肺炎非轉基因小鼠模型

2020-12-03 瀟湘晨報

6月12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廣州市第125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廣州抗疫力量發布專場)。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趙金存在會上公布,在鍾南山院士指導下,其團隊成功構建全球首個新冠肺炎非轉基因小鼠模型,這一動物模型可應用於新冠治療藥物效果評價、疫苗效果測試及新冠致病機制等多方面研究,有效緩解了我國新冠肺炎動物模型缺乏的難題。該研究成果已於6月10日在線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細胞》。

趙金存表示,該項成果也是廣東全省大協作的成果,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趙金存教授團隊外,合作團隊還有廣州海關技術中心國家生物安全檢測重點實驗室(P3實驗室)、美國愛荷華大學、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等。

利用腺病毒載體解決科學難題,小鼠感染後臨床表現類似新冠病人

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趙金存介紹,雖然廣州早在疫情早期的2月初已完成毒株分離,但是由於胺基酸關鍵位點差異,小鼠同源受體mouse ACE2不能介導病毒入侵。而傳統受體轉基因小鼠模型雖然可作為新冠肺炎研究動物,但由於保有量有限,繁育耗時長,臨床症狀不典型,造成我國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藥物、疫苗和致病機制體內驗證滯後。

團隊採用腺病毒載體來表達新冠肺炎病毒入侵人體的受體,並且通過轉導的方式轉移到小鼠肺部,讓小鼠可以對新冠病毒易感,成功解決了胺基酸關鍵位點差異的科學難題,建立國際首個非轉基因新冠肺炎小鼠動物模型(見圖1)。小鼠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肺臟中可檢測到高滴度新冠病毒,每克組織中病毒滴度可達107 PFU,並出現體重下降和類似新冠肺炎病人的臨床病理表現(見圖2)。

實驗顯示康復者血漿治療有效,且病理損傷減輕

團隊進一步通過對比野生型小鼠與I型幹擾素受體缺陷小鼠和幹擾素通路關鍵基因STAT1敲除小鼠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的差異,發現I型幹擾素在新冠病毒感染中起到保護作用。

此外,在此模型中,新冠病毒感染可誘導機體產生強烈的病毒特異性T細胞應答及體液免疫應答。更為重要的是該研究團隊利用此小鼠模型評價了新冠感染康復者血漿和瑞德西韋對新冠病毒感染的治療作用。結果顯示,給予血漿治療和藥物組的小鼠肺臟病毒滴度均明顯降低,且病理損傷減輕(見圖3)。

圖3. 過繼轉移新冠康復者血漿和瑞德西韋治療組,小鼠肺臟病毒滴度下降、肺臟病理損傷減輕。 模型優勢:周期短、技術方法簡單、適宜大規模推廣,有利抗病毒藥物、抗體、疫苗研究

趙金存介紹,該動物模型相比傳統受體轉基因小鼠模型,構建周期短(2-3周),不需要特殊繁育,可用於多種基因修飾小鼠動物模型構建;且技術方法簡單,易於重複,適宜大規模推廣,有利於我國抗病毒藥物、抗體、疫苗的應急驗證及致病機制研究,並已給我國多家單位廣泛共享,有效緩解了我國新冠肺炎動物模型缺乏的難題。

據悉,趙金存教授為該研究第一通訊作者(Lead Contact),愛荷華大學Stanley Perlman和Paul B. McCray, Jr教授為研究共同通訊作者,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孫靜博士、莊珍博士、劉冬蘭博士、朱愛如博士、肇靜嫻博士、席寅博士,愛荷華大學鄭健博士、李堃博士、Roy Lok-Yin Wong博士,廣州海關技術中心黃吉城博士、李小波博士,以及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何江平博士為研究並列第一作者。

該項目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8YFC1200100)、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18ZX10301403)、科技部SARS-CoV-2防治應急專項(2020YFC0841400)以及廣東省新發突發傳染病防治專項(2020B111108001,2018B2020207013)等項目的資助。

統籌/廣州日報五號樓工作室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方晴、黎慧瑩、王燕、駱昌威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方晴、黎慧瑩、王燕、駱昌威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方晴、黎慧瑩、王燕、駱昌威

【來源:廣州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鍾南山指導團隊構建首個新冠肺炎非轉基因小鼠模型】在鍾南山...
    文 / Sarah2020-06-12 11:20:55來源:FX168 【鍾南山指導團隊構建首個新冠肺炎非轉基因小鼠模型】在鍾南山院士指導下,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趙金存教授團隊與廣州海關技術中心國家生物安全檢測重點實驗室
  • 廣州醫科大學趙金存團隊成功構建首個新冠肺炎非轉基因小鼠模型...
  • 首個新冠肺炎非轉基因小鼠模型在穗成功構建
    首個新冠肺炎非轉基因小鼠模型在穗成功構建  可用於抗新冠病毒藥物、抗體、疫苗的應急驗證等研究  昨日(12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廣州市第125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廣州抗疫力量發布專場),市科技局、市衛健委、團市委
  • 鍾南山團隊成功構建國際首個非轉基因新冠肺炎小鼠動物模型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亮 通訊員 梁凱濤圖/學校供圖3月6日,記者從廣州醫科大學獲悉,在鍾南山院士指導下,廣州醫科大學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趙金存教授研究團隊聯合廣州海關技術中心國家生物安全檢測重點實驗室
  • 秦川團隊建立國際首個新冠動物模型,轉基因小鼠做出重要貢獻
    剛剛,記者從中國醫學科學院獲悉,該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秦川團隊應用hACE2轉基因小鼠闡明新型冠狀病毒的致病性,建立了國際首個新冠動物模型。5月7日,秦川團隊聯合來自於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的團隊,在Nature上正式發表了研究論文。此次新冠科技攻關,動物模型是五大主攻方向之一。由於秦川團隊在非典以來歷次傳染病動物模型研製和應用中的積累,科技部安排該團隊主持動物模型攻關任務。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59期:國際首個!鍾南山團隊成功構建非轉...
    鍾南山團隊成功構建非轉基因新冠肺炎動物模型2月26日,在鍾南山院士指導下,廣州醫科大學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趙金存教授研究團隊聯合廣州海關技術中心國家生物安全檢測重點實驗室(P3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廣東省實驗動物監測所成功建立國際首個非轉基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小鼠動物模型。
  • SARS小鼠模型的構建策略與應用進展
    (2) 應用基因編輯技術建立SARS病毒感染小鼠模型關於hACE2遺傳修飾人源化小鼠模型的構建策略,目前通常應用不同的組織特異性或廣泛表達啟動子與hACE2基因構建的表達載體,通過原核注射的方法,獲得隨機插入的轉基因小鼠模型,比如,細胞角蛋白(上皮細胞特異性表達-K18)啟動子;CAG啟動子(廣泛表達)或小鼠ACE2基因啟動子。
  • 【學術前沿】秦川團隊應用hACE2轉基因小鼠闡明新型冠狀病毒的致病...
    【學術前沿】秦川團隊應用hACE2轉基因小鼠闡明新型冠狀病毒的致病性,建立了國際首個新冠動物模型 2020-05-10 03: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冠轉基因小鼠和恆河猴構建成功,已用關於藥物篩選疫苗評價
    據中國醫學科學院新聞中心2月20日晚間發布消息,此前的2月18日,科技部生物中心在京組織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動物模型的鑑定會,對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下稱「研究所」)構建的轉基因小鼠模型和恆河猴模型分別進行了鑑定。
  • 鍾南山團隊用大數據、人工智慧預測疫情走勢
    會上,廣州醫科大學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PI楊子峰表示,疫情發生後,作為鍾南山院士團隊的一員,他也第一時間投入到應急工作中來。廣州醫科大學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PI楊子峰。「每一次新發的重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對我們來說都是從零開始的認識過程。」
  • tTA/tetO-CCKR-2 雙轉基因模型小鼠鑑定及生存時間分析
    背景:前腦特異性膽囊收縮素受體2(CCKR-2)雙轉基因小鼠(tTA/tetO-CCKR-2 tg,簡稱dtg)是焦慮相關疾病的理想動物模型,但尚缺乏該模型鑑定及壽命相關數據。目的:鑑定dtg小鼠子代DNA及膽囊收縮素受體2轉基因前腦特異性表達並分析其生存情況。
  • 中國科學家建立可用於新冠病毒感染測試的轉基因小鼠模型
    中國科學家建立可用於新冠病毒感染測試的轉基因小鼠模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2 23:49:37 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楊興婁等研究人員合作建立了表達人類人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hACE2)的轉基因小鼠,
  • 國內首個!陳薇院士團隊新冠疫苗獲得專利!
    近日,有一則激動人心的消息發布,陳薇帶領的疫苗研製團隊所研製的Ad5-nCoV新冠疫苗正式被國家授予專利。 該疫苗在小鼠和豚鼠模型上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在轉基因小鼠上的研究顯示,該疫苗單次免疫14天後能夠明顯降低肺組織內部的病毒載量。最讓人激動的是,這種疫苗製備快速簡便,可在短期內實現大規模生產,用於應對突發疫情。該疫苗的專利申請是由軍科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及康希諾生物聯合申報的新冠疫苗專利申請,此次被授予專利權,標誌著我國首個新冠疫苗專利的誕生。
  • 新研究挑戰用於構建條件性基因敲除小鼠的CRISPR方法
    2018年10月6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一個由全球17個實驗室組成的聯盟提供的結果與一項高度引用的研究[1]---它描述了一種利用CRISPR構建條件性基因敲除小鼠的技術---相矛盾。這項新的研究表明與那項原始的研究[1]相比,這種技術的效率要低得多。
  • 成立不到兩年融資1.6億,它要做全球最大的小鼠模型供應商!
    在他的團隊手下,不僅誕生過我國第一隻高難度條件性基因敲除小鼠,還有全球第一隻基因編輯狗和全球第一隻基因編輯猴,為中國的模式動物行業在國際上爭得一席之位。高翔教授2000年回國時,剛好遇到國家提出「國家遺傳工程小鼠資源庫」項目。在項目資金支持不佔優勢的情況下,高翔帶領的南京大學團隊以高質量的計劃書擊敗了其它三個直轄市和省會城市,讓這一項目最終落地南京。
  • 首個人源化C肝遺傳工程小鼠模型問世
    近日來自洛克菲勒大學和斯克斯普斯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成功地構建出了第一個人源化C型肝炎遺傳工程小鼠模型,這一研究成果將推動研究人員研發出用於人類身上的C肝疫苗。
  • 雷公藤甲素幹預脊髓損傷模型Thy-YFP轉基因小鼠調節自噬及抑制細胞凋亡
    後來又有研究人員把Murine leukemia病毒注射到小鼠胚胎得到了能通過生殖系統穩定遺傳的小鼠,並且外源基因能在後代中穩定表達。這些能穩定遺傳且表達外源基因的小鼠即現在一般意義上所說的轉基因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