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鳥可看見紫色和紫外色

2021-01-14 環球世界未解之謎

研究顯示,蜂鳥的眼睛能看到很多人類無法看到的顏色。「和鳥類相比,人類就是色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斯託達德(Mary Caswell Stoddard)說。

人類的眼睛有紅、綠、藍三種類型的視錐細胞,分別感應這些顏色,以及它們之間的各種調和色。而鳥類的眼睛還有第四種錐細胞,能夠感應紫外線。

人眼能看到的光線,只是光譜上很窄的一個範圍。波長從長到短依次呈現赤橙黃綠青藍紫的不同顏色。波長更長的紅外線和波長更短的紫外線,人眼都看不到。

在人眼可見的光譜範圍內,這七種是比較明顯的顏色,其間波長細微的不同,呈現略微不同的顏色。由單一光波產生的光線顏色,也叫光譜色。比如藍綠色,是波長介於綠色和藍色之間的光波發出的;黃色,是波長介於綠色和紅色之間的光波產生。

還有很多顏色是不同的光波混合產生,就是非光譜色。

其實,彩虹色裡面的紫是紫羅蘭色,並不是人們通常意義上認為的紫色。真正的紫色是紅色和藍色混合而成,這兩種顏色在光譜上波長相差很大,它無法由單一的光波呈現,是由兩種光混合呈現。

因此,紫色就是典型的一種人眼能看到的非光譜色。

斯託達德說,這意味著鳥類的眼睛不僅能看到紫外線波段的各種光,還能看到由紫外線和綠光、紫外線和紅光等各種組合而成的非光譜色,想像一下,從鳥類眼睛看到的世界將有多絢麗。

研究人員在科羅拉多州花了幾個夏季的時間進行實驗。他們設置了兩個飲水槽,裡面分別盛放糖水和白水,並給飲水盤設置不同顏色的LED燈展示不同的顏色,記錄蜂鳥回來找到糖水槽的情況,分析蜂鳥對顏色的辨識能力。

這些LED燈的顏色包括紫外線、藍、紅和綠色,將它們組合成各種不同的非光譜色,從單純的紅和綠,到與紫外線疊加的顏色,並逐漸調整顏色的細微差別,多數是由紫外線和一種顏色的組合。

研究人員估計當地蜂鳥的數量在200~300隻左右,一共記錄了6,000次蜂鳥對水槽的造訪。

實驗結果顯示,蜂鳥能夠識別研究人員搭配的任何一種非光譜色。即使是顏色非常接近的組合,雖然蜂鳥的出錯概率在增加,但是辨識度仍然高於沒有顏色標識的50%概率。

動物和植物的資料顯示,非光譜色在自然界中很常見,鳥類羽毛顏色種類的30%,和植物顏色種類的35%,都是非光譜色。由此可見,蜂鳥對生活環境中這些顏色全部都能識別。

研究組認為,所有的晝鳥都有四色錐細胞,可能很多魚類、爬行動物和無脊椎動物也都是如此。

相關焦點

  • 蜂鳥能看到人類看不到的東西,研究發現,它連紫外線都能看得到
    蜂鳥所擁有的這一項功能是什麼?根據《美國福克斯新聞頻道》在6月23日的報導,明確地說明了,蜂鳥之所以能夠看到超出人類視野外的顏色,主要依賴於自身所擁有的第4種視網膜錐體細胞,而這樣的細胞人類是沒有的,更不用說這些細胞所組成的功能,也正是如此,在我們人類的所看到的世界是和蜂鳥所看到的世界完全不一樣的。而這樣的細胞的作用,則是使得蜂鳥能夠看到紫外線。
  • 「人類堪稱色盲」一項研究稱:蜂鳥能比人多看見數百萬種顏色
    參考消息網6月26日報導美媒稱,一項新發表的研究稱,蜂鳥能夠看到人類所看不到的另外幾百萬種顏色。據美國福克斯新聞頻道網站6月23日報導,這項研究指出,蜂鳥擁有能夠探測紫外光的第4種視網膜錐體細胞,這是人類所不具備的功能。這使得它們能夠看到4個維度的顏色,而相比之下人類只能看到3種維度的顏色。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普林斯頓大學助理教授瑪麗·卡斯韋爾·斯託達德在一份聲明中說:「比起鳥類和其他許多動物,人類堪稱色盲。
  • 誰能看見紫外光+綠光?
    對人類來說,紫色就是一種非光譜色,它不存在於彩虹之中:當藍色視錐和紅色視錐同時受到刺激時,紫色就會出現。沒有哪一種單色光可以引起這種同步的刺激。 在這套設置之下,研究人員記錄下了6000多次蜂鳥選擇餵食器的數據。實驗結果表明,蜂鳥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非光譜顏色,包括紫色、紫外光+綠光、紫外光+紅光和紫外光+黃光。例如它們可以很輕易地分辨出紫外光+綠光和純紫外光或純綠光的不同,它們還能分辨出兩種混合程度不同的紫外光+紅光的非光譜色,其中一種比另一種更紅。
  • 夢幻的色彩世界,科學家研究發現,蜂鳥眼中的世界跟人類不一樣
    據百度百科顯示,目前為止,蜂鳥作為袖珍鳥亞種,屬全世界最小的鳥類之一,其中吸蜜蜂鳥身長5.6-6.5釐米,平均體重為2克。蜂鳥與其他鳥類不同之處在於,蜂鳥身披鱗狀羽毛,全身為紅色、綠色、藍色或橙紅色,有著明顯的彩虹金屬光澤,堪稱行走的寶石,眼裡卻隱藏著一個色彩世界。
  • 像鳥、像蜂又像蝶 是「蜂鳥」還是「蜂鳥鷹蛾」?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蜂鳥嗎?亞洲蜂鳥。新華社記者 梅永存 攝林先生家住市區,11月3日那天,他帶著家人前往黃坦硐遊玩。正當一人行道過一處野花叢時,看見花叢中飛著一隻「鳥」,長長的喙管在花蕊中一伸一縮,背部土黃和褐色相間,和小鳥一樣的尾翼不停地擺動,發出清晰的嗡嗡聲。
  • 《蜂鳥》基本信息與形態特徵介紹~
    蜂鳥和其他鳥類一樣,沒有發達的嗅覺系統,而主要依賴視覺。蜂鳥約90%的食物來自花蜜,其餘為節肢動物,包括蒼蠅、黃蜂、蜘蛛、甲蟲和螞蟻。它們薄而長的鳥喙很適合汲取花蜜。 分布於拉丁美洲,北至北美洲南部,並沿太平洋東岸達阿拉斯加。形態特徵 蜂鳥的羽毛一般為藍色或綠色,下體較淡,有的雄鳥具有羽冠或修長的尾羽。雄鳥中,絕大多數為藍綠色,也有的為紫色、紅色或黃色。雌鳥體羽較為暗淡。
  • 浦口不老村發現「山寨版」蜂鳥 其實是蜂鳥鷹蛾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此視頻)   荔枝新聞訊 10月10日上午,市民周先生在南京浦口不老村遊玩時,拍攝到一隻被稱為昆蟲世界裡「四不像」的蜂鳥鷹蛾據悉,由於它和蜂鳥太過相似,在飛行狀態下有些市民都有錯把蜂鳥鷹蛾當作蜂鳥的認識。
  • 南京浦口現山寨版南美洲蜂鳥,其實是蜂鳥鷹蛾
    揚子晚報網10月10日訊(記者 梅建明 通訊員 武家敏)10月10日上午,南京市民周先生在浦口不老村遊玩時,發現一隻被稱為昆蟲世界裡「四不像」的蜂鳥鷹蛾。據介紹,這種像鳥、像蜂、像蝶、像蛾的「四不像」昆蟲,在格桑花叢中盤旋飛舞,採食花蜜的身姿,很是惹人喜愛。
  • 蜂鳥能看到我們無法想像的顏色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蜂鳥會看到人類無法察覺的顏色。像大多數靈長類動物一樣,人類的眼睛具有三種類型的顏色敏感受體或視錐細胞:藍色,綠色和紅色。但是鳥類有四個色錐,這意味著它們是四色的。通過三個色錐,我們可以看到彩虹的顏色-紅色,橙色,黃色,綠色,藍色,靛藍和紫色-所謂的光譜色。我們還可以看到一種純的非光譜(紫色,不是彩虹)顏色,因為它同時刺激了我們的紅色和藍色錐體。
  • 容易被誤認成蜂鳥的飛蛾,可懸停也愛花蜜,生態選擇帶來美麗誤會
    既然蜂鳥只生活在美洲,那麼位於亞洲的中國,自然不可能出現蜂鳥,同桌所謂的看見蜂鳥一說顯然也存在很多問題。事實上不僅是我的同桌,近幾年我在網際網路上也見到很多人說自己在中國看到了蜂鳥,甚至還拍下了一些視頻。但巧的是,正是因為這些視頻,我才終於能夠認出這些「蜂鳥」的真身。
  • 中國沒有一隻蜂鳥!你見到的都是蛾子……
    蜂鳥,世界上最小的鳥類,體重3~6克,約等於一個桌球。蜂鳥的新陳代謝非常快,心跳每秒鐘200下,每秒可扇動50下翅膀,快到人眼看不清翅膀的運動,只能看到一個帶著殘影的「球」。憑藉高速運動的翅膀,蜂鳥可以做到空中懸停吃花蜜,也是世界唯一一種可以「倒著飛」的鳥類,非常有特點。
  • 小小蜂鳥,所向披靡
    但它並不是蜂,而是脊索動物門、鳥綱、雨燕目、蜂鳥科動物,共有1科2亞科104屬355種。蜂鳥家族中最大的巨蜂鳥體重可達21克,最小的紅隱蜂鳥和吸蜜蜂鳥體重不到2克。小型蜂鳥只有蜜蜂那麼大,鳥巢只有一枚兩分硬幣大,是世界上最小的鳥。我們常說「濃縮的都是精華」,蜂鳥亦是如此!「閃爍的彩虹」說的就是雄蜂鳥的羽毛。它的體羽五顏六色,令雌蜂鳥情有獨鍾。
  • 夏至,蜂鳥,書,花園
    一 這長得像蜂鳥一樣的蛾子是什麼鬼今天看見了一種奇妙的昆蟲,身體像蜜蜂卻比蜜蜂大好幾倍,長長的喙管不停地伸進花蕊去吸食蜂蜜,一對翅膀發出嗡嗡聲,我第一次見到這種生物,迅速搜索了一遍大腦中貧乏的生物知識,打撈出一個名字——蜂鳥。
  • 鵝絨藤花叢裡的「蜂鳥」
    鵝絨藤的葉子葉對生,寬三角狀心形,依我看得算比較標準的「心形」。有一隻行蹤詭秘的小小UFO在花叢中流連,翅膀的扇動速度非常快,加上細長的「喙」,特別像傳說中的蜂鳥。我拼盡了手機的最後一點電量拍了下來。雖然像素很差,但也彌足珍貴。因為我正打算寫這個,突然就這麼碰上了,豈非天意?
  • 新鄭出現蜂鳥?原來是「蜂鳥鷹蛾」
    □記者田育臣文圖    本報訊11月15日,新鄭市民李先生致電大河報記者稱,11月14日中午,他在新鄭龍湖鎮一高校校園,看到四五隻「蜂鳥」,覺得十分奇特。對此,省農科院的昆蟲專家任應黨觀察照片後稱,這些小傢伙並非蜂鳥,而是酷似蜂鳥的「蜂鳥鷹蛾」,被稱為昆蟲世界裡的「四不像」。    李先生說,11月14日中午,他吃過午飯,到新鄭龍湖鎮一高校校園裡散步,行至一處花叢旁,卻發現四五隻「蜂鳥」,繞著花叢飛來飛去。
  • 春暖花開 罕見「蜂鳥鷹蛾」現身蘇州常熟
    蘇州常熟市民杜先生在陪孩子玩耍時,意外在自家庭院的櫻桃樹上看見了一種既像蜜蜂、又像小鳥的小動物。   江蘇省動物學會常務理事韓曜平說,這個物種名字叫「蜂鳥鷹蛾」。從名字看長得有點像蜂鳥,但是這物種是鱗翅目天蛾科的一種蛾子,是昆蟲類的。
  • 普渡大學研究團隊根據蜂鳥的身體構造和行為模式,製造了一款仿生...
    普渡大學研究團隊根據蜂鳥的身體構造和行為模式,製造了一款仿生蜂鳥機器人。無論從形態、動作,都非常逼真。使用機器學習算法進行訓練,仿生機器人「知道」如何像蜂鳥一樣自行移動,例如辨別何時執行逃生機動。 蜂鳥是世界上體積最小的鳥。
  • 蜂鳥鷹娥
    蜂鳥鷹蛾:被稱為昆蟲世界裡的「四不像」,像蝶,和蝶一樣白天活動,口器是長長的喙管,且有尖端膨大的觸角,還有色彩繽紛、美麗炫目的翅膀。獨特而強壯,有灰褐色前翅,其上飾有黑色紋線,兩性相似。。它們外形像蜜蜂,在夏秋季節飛舞於百花叢中採食花蜜,並發出清晰可聞的嗡嗡聲;它還像南美洲的蜂鳥,夜伏晝出,很少休息,取食時,和蜂鳥一樣,時而在花間盤旋,時而在花前疾馳。(摘自百度)
  • 鄭州高校出現蜂鳥?專家:是「蜂鳥鷹蛾」(圖)
    蜂鳥鷹蛾對此,省農科院的昆蟲專家任應黨觀察照片後稱,這些小傢伙並非蜂鳥,而是酷似蜂鳥的「蜂鳥鷹蛾」,被稱為昆蟲世界裡的「四不像」。李先生說,11月14日中午,他吃過午飯,到新鄭龍湖鎮一高校校園裡散步,行至一處花叢旁,卻發現四五隻「蜂鳥」,繞著花叢飛來飛去。
  • 蜂鳥:熱帶雨林的蜂鳥與花果畫-瑪麗安娜·諾斯
    美術作品繪製材質:花鳥油畫(蜂鳥、鳥窩、巴塔瓜) – 板面油畫美術作品名稱:桃子和蜂鳥,巴西 美術作品作者:瑪麗安娜·諾斯(Marianne North) 美術原作收藏國家: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原作收藏方所在城市:英國里奇蒙(Richmond) 原作收藏方:皇家植物園,英國皇家植物園 藝術家創作時間:大約在1873年 畫家作畫年齡:大約是4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