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手機轉向C端市場,找對用戶需求或更重要

2020-12-06 騰訊網

隨著雲計算的不斷發展,也給我們的生活方式帶來了更多的便利,其中例如雲存儲就已經讓早前流行的U盤及移動硬碟「下崗」,而包括雲電腦和雲遊戲的出現,也使得我們在這類應用時的體驗有了不小的改變。在越來越多傳統服務開始上「雲」的趨勢下,諸多雲服務提供商也開始將硬體從實體搬上雲端,這其中「雲手機」可以說是吸引了外界的不少關注。

據了解,在「雲手機」這一概念早前被提出後,就陸續有雲服務提供商不斷入局。從專注遊戲掛機的多多雲和紅手指,到採用實體真機的崑崙雲手機與夜神雲手機,再到今年上半年問世的華為鯤鵬雲手機和百度智能雲手機等,也使得雲手機這一新興產品開始逐漸步入大眾視野。日前,百度方面推出面向個人用戶的產品百度雲手機旗艦版,並為消費者提供了多種套餐。

根據官方公布的信息顯示,百度雲手機旗艦版首批推出的5000臺搶先版,在發售當日兩小時內即告售罄。作為以往更多面向B端的此類產品,在C端市場能夠有著如此表現,此次百度雲手機旗艦版的市場表現自然也引發了外界的眾多關注。那麼,這是否意味著雲手機產品已經在面向C端市場已經有了足夠的市場需求呢。

雲手機到底是什麼來頭

儘管雲手機的名字裡有著「手機」二字,可事實上,所謂雲手機並不是通過網絡遠程訪問的智慧型手機,而是將雲計算技術運用於網絡終端,通過雲伺服器來實現的一項服務,其本質是一臺所有計算及畫面渲染均通過伺服器來實現,只需使用一臺具有顯示其的聯網設備,在安裝了相應程序後即可使用的服務,並可以通過網絡來遠程實時控制雲手機,以實現App在雲端的運行。

由於其所基於的雲伺服器基礎,也使得雲手機具備了諸多產品優勢,其中雲手機最為重要一點,是可以實現全天在線以及永不斷電。而在現實生活中,幾乎任何手機都使用電池進行供電,因此在無法充電的情況下催生了「電量焦慮」的問題,但云手機則並不存在,只需要用戶所使用的終端設備不斷電,雲手機就不存在斷電問題,並且即便用戶在離線、斷網、關機的狀態下,也能讓雲手機上的應用在雲端實現24小時在線運行。因此基於雲手機,用戶可以高效搭建例如遊戲、App智能託管、以及安全辦公等應用。

其次,由於雲手機是基於伺服器實現,因此還可以靈活給用戶更多的定製化選擇,包括私有化部署、定製雲手機配置等。而對於需要進行仿真測試的用戶來說,按需採購的模式還可以替代大規模的設備採購。同時雲手機服務還可以修改設備屬性,降低人工操作成本及設備購置的成本,此外其為開發者所提供的完善管理及運營平臺,也使得用戶可以更低的門檻進行快速接入。

在這些種種優勢下,雲手機服務的出現,也使得雲服務市場得以進一步拓寬。例如面向遊戲行業,雲手機可實現遊戲免下載試玩和雲手遊等應用;面向政企與金融行業,雲手機則能提供更為安全高效的移動辦公解決方案;而面向個人用戶,雲手機則帶來了「真·雲玩家」的體驗。

但如今雲手機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

但作為模擬手機的解決方案,雲手機如今還並沒有那麼完美。首先作為連接用戶與雲服務的中間管道,網絡環境的好與壞會直接影響到了用戶的使用體驗,雖然通過網絡用戶可以順利連接伺服器來獲取相應服務,但用戶這一操作本身是需要使用網絡來進行,因此在沒有網絡或網絡環境不佳的情況下,雲手機就成為了一款「不存在」的產品。

其次由於雲服務現階段的特性,使得雲手機在性能方面暫時還很難與現階段的智慧型手機相提並論,因此目前其可充當手機功能的一種擴展,但還無法完全進行取代。而對於個人用戶來說,在原本終端設備硬體配置不佳與網絡環境不好的情況下,雲手機服務也很難滿足用戶體驗更高配置機型的需求,特別是在如今智慧型手機幾乎一年一換代的今天,雲手機的性能僅僅還只能與三五年前的產品比肩,並且雲服務的特性也需要用戶首先考慮自身的網絡條件。

因為從使用場景上來看,雲手機還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用戶存儲數據的「硬碟」,所以相較於本身存儲於本地手機上的數據來說,雲端數據的安全性也使得其暫時可能還無法滿足所有用戶的需求。而這些特性,也使得雲手機事實上同樣面臨著幾乎所有雲服務所共有的優缺點。

雲手機服務現階段更偏B端市場

在外界看來,如今整個雲手機領域似乎更偏向B端市場。據了解,如今雲手機服務的主要應用方向還集中在例如APP內容監測、試玩廣告、企業辦公,以及仿真測試等方面。並且對於企業用戶來說,雲手機所具備的靈活定製、隨意更改設備屬性,以及採購便捷等屬性,可以說解決了以往在採購設備時的諸多問題。其中特別是在仿真測試方面,通過雲手機服務可以替代線下大規模採購手機,有效降低人工操作成本和設備購置成本。

而在實際體驗中,面向個人用戶雲手機服務遠卻遠沒有實體手機來的更舒適。在我們三易生活的實際測試中,通過購買百度手機的日卡和紅手指體驗卡發現,雲手機的硬體配置不高、畫面質量差,以及網絡延時等問題均有出現。其中以紅手指所提供的雲手機配置為例,均為LG V20及蘋果iOS 9.2系列「機型」,而百度的雲手機也僅包括vivo Y66i與LG V30等「機型」。此外在實際的體驗過程中,還存著明顯的網絡延遲波動情況,延遲甚至一度高達300ms。

除了上述這些問題外,雲手機服務目前還存在著個人用戶門檻相對較高的情況。以紅手指所提供的服務為例,其GVIP月卡是58元/臺,VIP月卡則為38元/臺,但其遊戲掛機腳本還需要額外付費,而百度雲手機旗艦版的價格則高達77元/月/臺。如果以支付寶上「租享生活」中5.69元/天的iPhone X進行對比,雲手機的價格顯然並不便宜。並且百度雲手機目前僅能在安卓端使用的要求,或許也並非所有用戶均可滿足。

因此在體驗並沒有那麼「美好」,且使用成本相對不低的情況下,有觀點認為,雲手機服務或許暫時還很難切入C端。但對於企業用戶來說,由於採購設備的成本無疑遠超雲手機,因此反而更能受到B端的認可,所以也使得目前百度針對個人用戶所推出的雲手機旗艦版,或許更像是進入C端市場的一次嘗試。

如何滿足C端的用戶需求,或是目前的最大難題

在當下雲手機服務優缺點明顯,並且意向用戶十分明確的情況,也造就了現階段該領域的現狀。以百度雲手機所公布的客戶案例來看,包括咪咕快遊、小度在家,以及攜程方面的合作,就涉及雲手機服務中對於雲遊戲、雲應用,以及內容監管上的應用。

隨著5G網絡的逐步落地,也讓用戶與雲服務中間的網絡管道迎來了新的階段,因此也讓外界普遍看好5G+雲服務模式的推進,在這其中,雲手機自然也能受此紅利的影響,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但現階段在C端市場表現似乎還沒有那麼成熟的情況下,或許相關企業依舊需要更進一步思考如何滿足用戶的真實需求。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對比C端產品,B端產品如何做需求分析?
    消費級產品普遍是先有產品,才會吸引用戶,帶來收入。因此C端產品經理在開發一款產品前,要考慮清楚產品的商業模式,包括產品的目標用戶的需求及使用場景,推廣模式及產品的盈利模式,調研市場空間及競品情況,避免開發出沒有市場的產品。而B端產品與消費級產品不同,B端產品會基於一些通用的組件,根據客戶特有的需求再定製化開發一部分功能,此類產品一般是先籤署了訂單合同,再進行產品設計。
  • SUGAR糖果手機深入用戶場景 解決用戶翻譯需求
    而糖果手機卻另闢「AI翻譯」賽道,成為手機行業的領跑者。  「出國旅遊,語言不通,糖果翻譯手機更專業」。  「義大利等多國旅遊局官方推薦」。  糖果翻譯手機上市才不過三月有餘,這兩句話已經成為用戶購買其的重要依據,在剛過去不久的十一黃金周,糖果翻譯手機迎來銷售高峰,尤其在新渠道上,如機場、電視購物等,達到300%以上的增長。
  • 連接C端用戶、B端企業,騰訊雲服務金融的四層次
    在王慧星看來,金融機構的數位化全面建設和轉型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在零售金融,與C端用戶建立數位化的交互和連接;二是在B端通過技術平臺和產品業務合作類的平臺,進行金融和企業的互聯。他表示,騰訊云為金融行業提供的解決方案是全場景的。
  • 設計師做C端還是B端好?
    編輯導語:對於設計師來說,在工作中所做的產品類型主要是B端項目和C端項目。近些年來,由於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C端用戶增長觸及天花板,流量的紅利逐漸消退,很多企業的業務由C端轉向了B端。從C端設計切換到B端設計,或從B端設計切換到C端設計,都並非易事。今天這篇文章,本文作者就和我們一起聊一聊設計師做C端還是B端好?
  • C端產品與B端產品 到底有什麼異同
    原標題:C端產品與B端產品,到底有什麼異同一、什麼是C端產品?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C端產品的「需求」,解決的是用戶在生活場景中的需求和痛點。雖然用戶需求複雜多樣,涵蓋衣食住行吃喝玩樂,但落實到C端產品身上,在不同的生活場景下,用戶會使用不同軟體滿足自己的需求。在這些場景下,幾乎不會涉及到與他人協作的情況,用戶關心的是自己。
  • 從用戶需求出發:雲音樂Vs蝦米音樂VsQQ音樂競品分析(產品篇)
    各大綜合移動音樂產品的競爭逐漸從電腦端轉移到移動端,從版權之爭逐漸轉移向用戶體驗之爭。本文選取雲音樂、蝦米音樂與QQ音樂(app),從用戶需求出發,以用戶體驗五要素對三者進行交叉分析,就需求提出建議。第一次寫競品報告,歡迎交流指正。
  • C端手勢識別短期內難以顛覆手柄,B端細分市場將成新沃土
    手機行業最終解析度收斂到了2k、3k這個級別,它核心的原因是因為當我們手持手機處於一個舒適的觀看距離的時候,人眼的解析度是有限的,就是在某一個距離、某一個解析度達到了之後,人眼就無法再分辨更小的像素了。也就是說不管是從性價比還是從實際的需求,我們並沒有更高解析度的需求了,或者說再繼續大幅度提升解析度,人眼的體驗並不能同步大幅度提升。
  • 對話紅手指:雲遊戲是風口,支持百度等大廠做好雲遊戲
    微算互聯於2015年推出雲手機—紅手指雲手機(以下簡稱紅手指)。所謂雲手機即指一種搭建在雲伺服器上的虛擬手機,雲手機可讓使用者通過電腦/手機終端來操作在雲伺服器上一定數量的虛擬雲手機,這些虛擬雲手機的功能與真正的手機是一樣的。目前紅手指註冊用戶超5000萬,月活付費用戶達到百萬級。
  • 釋放雲手機的想像力,百度是怎樣出手的?
    以廣受關注的雲遊戲這一場景為例,遊戲試玩互動廣告正在興起,用戶無需直接下載,可以先通過即點即玩的方式體驗下遊戲內容,再決定要不要下載完整遊戲,對於遊戲開發商而言,遊戲試玩比強行營銷的方式更能引起舒適。而企業用戶通過高仿真的模擬手機,可以讓員工直接在本地操作雲手機上的企業辦公應用,大大降低了對終端的配置要求,遠程辦公更加方便。
  • IDC預計2021年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同比增長4.6%
    預測4:5G手機保有率超過40%   「隨著5G在國內市場的繼續滲透,IDC預計,截止到2021年,全國有40%的手機用戶將切換為5G手機,其中,約70%以上存在於T1-T3城市。」   2020年1-11月,國內市場5G手機累計出貨量1.44億部,佔智慧型手機累計出貨量的53.1%。
  • 以C端產品思維和方法做B端產品?
    C端產品在產品方向的探索上,最重要的是創意。即更好的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載體、更好的體驗等。創意會取悅用戶。而B端產品在產品方向的探索上,最重要的是創新。更準確的說是業務模式上的創新。只有這種創新,能創造更多的業務價值,才能獲取更多更有價值的客戶。二、why前面我們討論了,討論這個主題的原因。
  • 雲電腦還是雲手機,為何阿里、華為都要做?
    9月1日,華為首創全球首個 ARM 晶片的「雲手機」,上線公測,在一個月公測期,原來價值 5950 元,0 元可使用。據介紹,華為雲手機就是把手機的功能集中在「雲」上,原來手機的功能完全由雲端的大型伺服器來完成,然後用軟體系統在雲端虛擬出一個個手機用戶的系統。如此一來,晶片、存儲等原本由手機硬體來完成的事,將全部由雲端的超級伺服器來完成。
  • 家庭教育市場:微信生態解決用戶長尾需求
    圖片來源:unsplash家庭教育產品屬於典型的非標品,用戶的長尾需求是市場難以解決的一大痛點。加之大眾家庭教育意識薄弱,長久以來只是各機構的引流產品,難以設計出更有效的產品形態。1.需求在需求方面,無論是B端(G端)還是C端,家庭教育都是一個剛需市場。
  • 手機瀏覽器下載完美解決方案 迅雷雲加速UC應用端
    手機瀏覽器下載完美解決方案 迅雷雲加速UC應用端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手機下載已經成為人們在線生活中的重度需求。近日,繼與91手機助手達成深度合作後,迅雷再次與國內手機瀏覽器領軍廠商UC達成合作,對UC手機瀏覽器開放其雲加速技術。
  • 手機聽書哪個APP好用——雲聽APP解放雙眼,聲臨其境
    有聲讀物並非APP聽書軟體市場推廣後才受到大眾關注,早在2006年網際網路興起初期階段,有聲媒體便受到了用戶的高度關注,當時移動端設備並不支持多類型的有聲讀物,因此行業市場發展並不理想,「有聲媒體+社區+電子商務」的模式卻在當時埋下了根基,大眾對於聽書類型內容的需求並未減弱,反而隨著網際網路發展不斷提升。
  • 一部手機相當於兩部,天翼雲手機幫你實現
    雲手機的價值在於,充分利用5G帶來的移動寬帶網絡、手機永遠在線的特性和雲技術的特點,把手機和整個網絡體系聯繫起來,讓手機不再是一個孤獨的手機。中國電信雲計算分公司總經理胡志強在博覽會的天翼雲論壇上稱,天翼雲是中國電信雲終端戰略的底座,並實現了計算在雲、數據在雲、應用在雲、安全在雲,暢享在端的方式。 雲手機能夠實現哪些場景?
  • 迅雷再添手機「神器」 正擴大移動端市場佔有率
    日前,迅雷公司CEO鄒勝龍對外表示,迅雷目前仍舊堅定地把重點放在加深與小米之間的現有業務合作關係上,擴大在移動市場上的佔有率,同時繼續加速實施水晶計劃,為公司股東創造長期價值。我們的業務正在向移動網際網路過渡,這對於我們的長期增長計劃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這是迅雷CEO鄒勝龍在最新一季財報發布後對外透露的。
  • 人工智慧市場_人工智慧市場需求分析 - CSDN
    AI與雲計算的結合是我國IT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根據IDC於近日發布的《中國AI雲服務市場半年度研究報告》顯示, 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將會突破50億人民幣,已經形成一個不可忽略的細分市場,尤其是在疫情影響下各行業上雲意願明顯加強,將使智能外呼、對話機器人等交互式AI迎來一波發展機會。
  • 雲視聽極光影視資源更優質更豐富,日常使用更給力
    雲視聽極光作為騰訊視頻應用TV版,據相關數據統計,雲視聽極光合作客戶上百家,全面覆蓋中國大屏品牌,服務著上億家庭。雲視聽極光開發者們傾心注力,在研發中善於捕捉不同用戶需求,且不斷升級版本,完善更全面的功能。雲視聽極光有騰訊視頻做依託,影視資源豐富,技術支撐更強大。
  • 新版地震預警APP上線 滿足千萬級手機用戶需求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實習生 陳靜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王鑫昕)7月25日,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宣布,基於雲服務的新版安卓系統地震預警APP從即日起正式上線,以滿足千萬級甚至億級手機用戶的地震預警信息服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