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汙水處理過程中的微生物檢測標準及方法解析 -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2020-12-03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過程中,已於確診病例糞便中檢測到病毒核酸陽性,國家衛健委專家提示新冠肺炎有糞口傳播的可能性,並在某些特殊的條件下才發生氣溶膠傳播。針對這一問題,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汙水和城鎮汙水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醫療汙水和城鎮汙水監管工作,防止新型冠狀病毒通過汙水擴散傳播。

為什麼需要如此重視醫療汙水和城鎮汙水監管工作呢?美國PM Gundy的研究團隊曾在《Survival of Coronaviruses in Water and Wastewater》一文中指出,水體中的有機物和懸浮固體可以吸附冠狀病毒,為病毒的存活提供了保護。同時,從汙水流向的我們不難看出,糞便最終排到了汙水處理廠,這些可能攜帶新型冠狀病毒的廢水,在汙水處理中形成攜帶病毒的氣溶膠,從而形成了氣溶膠傳播的環境,使汙水處理人員成為感染風險較大的群體,對阻止疫情傳播有很大的影響。因此,醫療機構、汙水處理機構及環境監測部門,都是控制病毒通過汙水傳播的關鍵。

目前,為有效防止新型冠狀病毒通過糞便和汙水擴散傳播,生態環境部門要求對要接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診療的定點醫療機構(醫院、衛生院等)、相關臨時隔離場所及研究機構,嚴格執行《醫療機構水汙染物排放標準》,並參照《醫院汙水處理技術指南》、《醫院汙水處理工程技術規範》和《新型冠狀病毒汙染的醫療汙水應急處理技術方案(試行)》等有關要求,對汙水和廢棄物進行分類收集和處理,確保穩定達標排放;同時,地方生態環境部門要督促城鎮汙水處理廠切實加強消毒工作,結合實際,採取投加消毒劑或臭氧、紫外線消毒等措施,確保出水糞大腸菌群數指標達到《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要求。

通過對比以上標準發現,在這些汙水處理過程中,糞大腸菌群數是評判汙水處理是否合格的關鍵微生物指標。研究表明,汙水中糞大腸菌群數量與腸道致病菌數量存在相關關係,當汙水中糞大腸菌群數超過1174個/L時,即可在汙水中檢出病原菌,因此將糞大腸菌群數作為特徵指示性指標對這些微生物進行控制。

根據檢測方法、應用領域和汙染情況的不同,各標準中對糞大腸菌群數的限量也不同(表1)。目前,可用於檢測水體中糞大腸菌群數的方法有4種,分別是多管發酵法、膜過濾法和快速螢光檢測法、酶底物法,其中前三種認可度較高,且使用較廣泛。

1 膜過濾法

膜過濾法是目前最常用於水體中糞大腸菌群數檢測的一種標準方法,也是《新型冠狀病毒汙染的醫療汙水應急處理技術方案(試行)》中的指導方法,可於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汙水、工業廢水及醫療汙水等樣本的檢測。

該方法使樣品通過孔徑為0.45μm的濾膜過濾,細菌被截留在濾膜上,然後將濾膜置於MFC選擇性培養基上,在特定的溫度(44.5℃)下培養24h,膽鹽三號可抑制革蘭氏陽性菌的生長,糞大腸菌群能生長並發酵乳糖產酸使指示劑變色,通過顏色判斷是否產酸,並通過對呈藍色或藍綠色的菌落進行計數,從而測定樣品中糞大腸菌群濃度。

膜過濾法的關鍵在於樣品前處理,需藉助抽濾裝置才可完成,使微生物被截留在無菌濾膜上,並通過物理的方式進行富集,以保證糞大腸菌以菌落形態被檢出。目前,市面上已有較為成熟、有效的的水中膜過濾裝置,可用於水體中微生物前處理操作。

專為水質樣品前處理、富集等操作設計;結構精巧,配合精密抽濾泵,保證良好的抽濾效果;不鏽鋼材質,可高溫高壓滅菌,避免交叉汙染;直抽直排,防止廢液倒吸。

2 多管發酵法

多管發酵法又稱最大可能數(most probable number,MPN)法或稀釋培養計數法,該方法是用於檢測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中糞大腸菌群的測定中糞大腸菌群數的一種標準方法。

該方法是一種基於泊松分布的間接計數法,利用統計學原理,根據一定體積不同稀釋度樣品經培養後產生的目標微生物陽性數,查表估算一定體積樣品中目標微生物存在的數量(即單位體積存在目標微生物的最大可能數)。

採用多管發酵法時,先將樣品加入含乳糖蛋白腖培養基的試管中,37℃初發酵富集培養,大腸菌群在培養基中生長繁殖分解乳糖產酸產氣,產生的酸使溴甲酚紫指示劑由紫色變為黃色,產生的氣體進入倒管(杜氏小管)中,指示產氣。然後再44.5℃復發酵培養,培養基中的膽鹽三號可抑制革蘭氏陽性菌的生長,最後產氣的細菌確定為是糞大腸菌群。最後通過查MPN表,即可得出糞大腸菌群濃度值。

實驗小貼士

該方法在操作過程中,根據樣品檢出限的不同,可選擇12管法(檢出限為3MPN/L)或15管法(檢出限為3MPN/L)進行實驗,因此需要大量使用試管和液體培養基(每個樣品需準備12或15支試管)。若檢測樣品量較大時,建議可採用培養基分液器來降低工作量。

可用於生理鹽水、液體及半固體培養基自動分裝;1L溶液分裝到100個MPN法試管中,最快僅需2分鐘;微電腦系統與精密泵體聯合控制,分裝精度高;分裝量、分裝速度、分裝時間、停頓時間、分裝次數等參數可自由設定。採用自動微生物試劑分液器進行實驗用品準備,不僅能實現準確的連續分裝,還可在保證進度的同時,大大降低工作量。

3 快速螢光檢測法

快速螢光檢測法是一種利用ATP螢光原理與微生物特性相結合的快速檢測方法,雖然該方法暫未被納入國家標準中,但由於其操作方便,檢測與培養時間短(僅為膜過濾法、多管發酵法的1/3),目前被很多大型企業作為內部微生物自檢的一種重要手段。通過與對應的採樣、增菌拭子配合使用,可快速檢測水體中糞大腸菌群數量。

快速螢光檢測法是在螢光素酶(lueiferase)和Mg2+的作用下,螢光素(lueiferin)與ATP發生腺苷醯化反應後被活化,活化的螢光素與螢光素酶相結合,形成了螢光素-AMP複合體焦磷酸(PPi)。該複合物在氧化作用下,產生螢光信號。通過ATP檢測液檢測微生物ATP的發光量,達到檢測細菌的目的。該方法現已獲得AOAC研究機構的檢測方法性能擔保認證。

目前,杭州大微已開發了DW-ES800型微生物實時檢測系統,該系統基於ATP螢光快速檢測法,採用雙模塊設計,實現對水體中糞大腸菌群、大腸菌群、大腸桿菌、細菌總數等多種微生物的檢測和計數。

耗時短:培養時間短(定性8小時,定量1~8小時),檢測時間僅需15秒範圍廣:細菌總數、大腸桿菌、總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群等多種微生物效率高:雙培養通道,可同時培養不同溫度微生物易操作:五步即可完成(增菌拭子採樣→培養→轉移→檢測拭子激活→檢測)可將RLU值轉換為CFU值4 酶底物法

酶底物法是檢測水體中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群和大腸埃希氏菌的一種標準方法。該方法是利用在特定溫度下培養特定的時間,總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群、大腸埃希氏菌能產生特定的β-半乳糖苷酶將選擇性培養基中的無色底物鄰硝基苯-β-D-吡喃半乳糖苷(ONPG)分解為鄰硝基酚(ONP),呈黃色反應;且大腸埃希氏菌同時又能產生β-葡萄糖醛酸酶將選擇性培養基中的4-甲基傘形酮-β-D-葡萄糖醛酸苷(MUG)分解為4-甲基傘形酮,在紫外燈照射下呈螢光反應。統計陽性反應出現數量,查MPN表,再除以接種樣品的稀釋度。計算相應水樣中總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群、大腸埃希氏菌的濃度值。由於操作起來較為繁瑣,工作量巨大,故在日常檢測中很少被使用。

原標題:醫療汙水處理過程中的微生物檢測標準及方法解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醫療汙水處理過程中的微生物檢測標準及方法解析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過程中,已於確診病例糞便中檢測到病毒核酸陽性,國家衛健委專家提示新冠肺炎有糞口傳播的可能性,並在某些特殊的條件下才發生氣溶膠傳播。針對這一問題,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汙水和城鎮汙水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醫療汙水和城鎮汙水監管工作,防止新型冠狀病毒通過汙水擴散傳播。
  • 汙水處理中水質檢測發展探討
    處理汙水時,首先應檢測水中的物質,然後研究分離技術,把水中的無用物質通過技術分離出來,分離前應制定計劃,應該有先後順序,每進行一步便要檢測一次,檢測是否除去乾淨,檢測是否有有害物質生成,是否對人體有害,最後檢測水資源是否達到標準,並且分好類別,過程要真實可靠,數據準確。
  • 含油汙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
    2.3生化法生化法是利用微生物,將有機物從複雜分子或大分子分解為簡單的小分子化合物,以降低汙染,並為後續的處理工藝奠定基礎。生化法的兩種常用方法是活性汙泥和生物濾池。活性汙泥法一般應用於油田汙水處理難度較大的情況,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吸附汙水中的有機物,而這些菌團形成吸附作用,產生氧氣環境,最終將汙水中的有機汙染物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
  • 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檢驗標準的幾種汙水處理方法
    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檢驗標準的幾種汙水處理方法 ,「bmtha」   江蘇眾途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產品品種多樣,型號規格齊全,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檢驗標準,設備操作簡單,使用壽命長,如有需要,歡迎隨時來電諮詢!
  • 《近地表油氣指示微生物檢測方法》國家能源標準發布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11月13日,勝利油田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收到一則喜訊,由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無錫石油地質研究所、勝利油田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等四家單位聯合起草的能源行業標準《近地表油氣指示微生物檢測方法》喜獲國家能源局批准。據了解該標準於2020年10月23日正式發布,於2021年2月1日開始實施。
  • 戴曉虎:汙水處理廠汙泥中病毒的賦存特性及處理處置過程中暴露風險...
    已有《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泥質》(GB24188-2009)、《農用汙泥汙染物控制標準》(GB4284-2018)等汙泥處理處置標準對糞大腸菌群、細菌總數、寄生蟲卵等進行限值控制,但尚未涉及到病毒的控制值。汙水廠汙泥處理處置環節中病毒的賦存、傳播、滅活及暴露風險還不夠清晰,需加強汙泥衛生化相關的基礎理論及技術方面的研究。
  • 疫情阻擊戰,全國各省市環保措施匯總,醫療廢物,醫療廢水,汙水處理...
    為醫療機構自行採用可移動式醫療廢物處置設施應急處置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提供便利,豁免環境影響評價等手續。   《指南》指出了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技術要點。肺炎疫情防治過程中產生的感染性醫療廢物,應嚴格按照《醫療廢物專用包裝袋、容器和警示標誌標準》包裝。醫療廢物轉運過程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運行電子轉移聯單或者紙質聯單,應建立臺帳。
  • 醫療汙水處理工藝流程
    醫療汙水是指從醫療(綜合醫療、專業醫療和其他類型的醫療和血站)排放到自然環境或城市管道的汙水。其水質因醫療的性質、規模和地域而異。醫療汙水中的主要汙染物為病原體、有機物、漂浮懸浮物、放射性物質等。未經處理的汙水中細菌總數超過108/mL。醫療汙水來源和成分複雜。
  • 微生物燃料電池 讓汙水發電!
    通過實地調研北京的兩個汙水處理廠,發現其處理工藝主要包括下面的這些流程:上述的兩個汙水處理廠所採用的工藝為活性汙泥法,是處理城市汙水最廣泛使用的方法。這個方法技術相對成熟,運行效率高,但是從上圖也可以看出,活性汙泥法的環節比較複雜,影響其工作效率的因素也很多。更重要的是,曝氣需要大量的能耗,據統計,我國每年用於汙水處理的耗電量已經佔到全國總發電量的1%。
  • 硝化-反硝化生物濾池在汙水處理中的應用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採用硝化-反硝化生物濾池作為垂直潛流人工溼地處理生活汙水的預處理單元。分析認為,當氣水比由1:1升高到3:1時,水中溶解氧量也隨之增加,促進了好氧微生物的生長,使反應器對CODcr去除能力提高。當氣水比由3:1升高到5:1時,由於水中溶解氧量達到平衡,再加大曝氣不僅不會增加溶解氧量,反而增強了水體的湍流,造成水中溶解氧的解析及填料上生物膜的脫落,降低了固定化微生物的濃度,導致反應器去除汙染物的能力下降。
  • 納米金屬及其氧化物對汙水生物處理系統中微生物的影響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市政汙水處理是現代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汙水處理中的常見方法有物理法、化學法、生物處理法。其中,生物處理法以其卓越的經濟性、高效性始終在汙水處理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同時其在無害化、資源化方面也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 汙水處理工藝全過程以及混凝土防腐的最佳方法
    汙水處理的目的是從水中去除汙染物,使處理後的水達到可接受的質量標準。質量標準通常取決於水是否將回用或排入河流。 汙水處理的方法取決於汙水的成分和所需的處理水質量。處理過程大致分為物理,化學和生物處理。
  • 汙水微生物處理技術大全
    然而就在不利的條件下,工業廢水和農業汙水不加處理的任意排放,造成水源汙染愈加嚴重,根據環境保護部發布的2010 年全國環境質量數據顯示,中國的地表水嚴重汙染,七大水系(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遼河) 受到輕度、中度、重度汙染,湖泊富營養化問題突出。近幾年來,重大水汙染事件頻繁出現,發生率高達50%。缺水問題日益嚴重。
  • 含磷廢水的微生物除磷過程原理 汙水生物除磷工藝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含磷廢水的微生物除磷過程原理:本節主要講解汙水生物除磷原理以及汙水生物除磷工藝。01、汙水生物除磷名詞解釋汙水生物除磷指的是在活性汙泥法處理汙水時,通過排放聚磷菌較多的剩餘汙泥,去除汙水中磷的過程。
  • 汙水處理中的微生物的分類及代謝!
    汙水處理中的微生物的分類及代謝!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一、汙水處理中的微生物分類汙水處理中的微生物種類很多,主要有菌類,藻類以及動物類。1、細菌細菌的適應性強,增長速度快。在汙水處理設施和穩定塘中常見的後生動物有輪蟲、線蟲和甲殼類的動物。後生動物皆為好氧微生物,生活在較好的水質環境中。後生動物以細菌、原生動物、藻類和有機固體為食,它們的出現表明處理效果較好,是汙水處理的指示性生物。二、微生物的代謝微生物的生命過程是營養不斷被利用,細胞物質不斷合成又不斷消耗的過程。
  • 全國首個地級市,國家醫療保障信息平臺上線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237家醫療衛生機構(實驗室)通過現場驗收且具備核酸檢測能力,其中醫療機構140家,疾控機構93家,第三方檢測機構4家。(新浪財經-基層醫療)全國首個地級市,國家醫療保障信息平臺上線11月3日消息,在國家醫保局技術團隊和廣東省醫保局的指導下,國家醫療保障信息平臺在汕尾成功上線,這也意味著汕尾成為全國首個上線國家醫療保障信息平臺的地級市。
  • 醫院汙水處理難?看MBR智能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在醫院的應用前景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醫院汙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細菌、病毒和化學藥劑,成分複雜。這些物質若不加幹預,將長期在汙水中存在,當人們接觸被汙染的水、食物、工器具等,則很可能致病。近年來,醫院汙水處理站安全事故頻發,針對醫院汙水進行妥善處理也顯得尤為突出和緊迫。
  • 雷神山醫院汙水處理系統運維解析附詳細流程圖
    2.嚴格控制二次汙染整個汙水站基地下方按垃圾填埋場標準鋪設HDPE防滲膜,雨水全收集進汙水處理站消毒,不讓一滴汙水進入環境。根據《醫療機構水汙染物排放標準》 GB18466-2005中4.2廢氣排放要求,汙水處理站排出的廢氣應進行除臭除味處理,保證汙水站周邊空氣中汙染物達到表3要求。
  • 汙水處理中的碳源如何選擇?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在需要脫氮的脫氮汙水處理時,往往是碳源不足導致反硝化的去除率低,導致出水TN超標,所以外加碳源成為了目前唯一適用於實踐的手段,目前碳源一般有甲醇、乙酸鈉、麵粉、葡萄糖等,本文將對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碳源做一個對比,讓大家對各種碳源的優缺點有初步的了解
  • 醫療廢水處理工藝
    (5)生態安全原則:有效去除醫療廢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減少汙水處理過程中消毒副產物的產生,以及出水餘氯的產生,保護生態安全。2.工藝設計原則(1)嚴格執行國家現行的環保技術標準、規範設計施工方案,遵守國家和地方環保的有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