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網民狀告上海「盛大網絡」,要求歸還其花3萬多元購置的遊戲極品裝備,受到社會和傳媒關注。隨著近幾年網路遊戲的迅猛發展,此類虛擬財產丟失的事件屢有發生,玩家往往會歸咎於遊戲廠商,但那些被稱為「灰色銀商」的職業殺手事實上不容忽略。由於他們的行蹤令人捉摸不透,其商業行為處在法律和工商的監管之外,且為一些遊戲運營商所不允許,所以他們被稱為「灰色銀商」。
手段高強據統計,我國76.3%的網民有過虛擬財產被盜的經歷。前不久,杭州的一位遊戲玩家一直沉迷於 「傳奇」遊戲,為了自己操縱的遊戲角色能夠在遊戲中稱王稱霸,他花費了上千小時練級,才把自己扮演的角色在遊戲中的等級練到了38級。這個遊戲帳號的倉庫裡,還裝滿了許多昂貴的「武器」,其中有一套「法神套裝」的遊戲裝備是他花上千元錢從其他玩家那裡購買的。
不久前,他再次打開電腦登陸遊戲,卻發現他的帳號已經被盜,連同心愛的「武器裝備」也落入了「小偷」之手。他說:「這可是我花了一年多時間辛辛苦苦打出來的遊戲人物的等級和裝備,竟然就這樣莫名其妙地被偷走了,這在現實生活中是能賣很多錢的」。
由於我國現行法律對於如何保護網上的虛擬財產,以及對網上盜竊帳號者如何定罪都未做出明確規定,所以此事也無處申冤。但他一直弄不明白,自己的「武器裝備」是如何丟失的。
一般在網路遊戲中盜取密碼的手段有三種:一種是利用外掛等手段採取「木馬程序」盜取玩家帳號、密碼,進而盜取玩家的精良裝備。這是比較普遍的情況,特別常見於網吧這樣的公共上網場所。另一種就是通過遠程控制的方式,盜號的人可以遠程查看、控制本地的機器,從而竊取帳號、密碼。最後一種是通過系統漏洞,在本機植入「木馬」或者遠程控制工具,然後再進行盜號活動。
市場混亂隨著網路遊戲的日漸風靡,網路遊戲公司以創收等目的大肆發行遊戲貨幣,然而這卻造成了遊戲玩家花錢買來的虛擬財產屢屢貶值,同時也使網路遊戲市場和虛擬貨幣交易的混亂。
俞先生是某網路遊戲的玩家。半年前,他花1000元錢買了一套極品裝備,可是沒想到才過了半年,由於遊戲公司大量發行遊戲幣和煉製這套裝備的寶石,使得這套裝備現在一文不值,在遊戲中已隨地可撿。他這一千元錢也就打了水漂。
而另一家遊戲網站,一年前它的遊戲幣的地下交易價格為80元/百萬兩,而現在已跌至50元/百萬兩。一位網吧的網管認為,這些遊戲幣的貶值,主要是由於該遊戲公司採用與一些公司、組織合作的形式,由後者大量購買遊戲幣作為消費獎勵贈送給用戶,遊戲公司通過這種手段間接賣遊戲幣給玩家來取得盈利,使得市面上的銀子總量不斷增加。
據了解,在杭州、溫州等幾個主要城市都有私下專業從事邊鋒銀子生產和銀子銷售的個人與組織,他們運用一些「出千」和協同作戰的方式,賺取銀子。這些人專門勾結起來,專找網上「富翁」「殺豬」,通過三打一、出老千,把「肥豬」給宰掉。他們中有的還擁有翻牌的軟體,可以在網民不知道的情況下打明牌,用這種方式掠奪網民的財產。銀子到手後,再到有關的交易網站變現,以此牟取暴利。還有的網站甚至將各處收集來的銀子做成點卡公開出售。這種種行為造成的最終結果,是許多遊戲玩家花真金白銀買來的銀子大大貶值。但沒有人對遊戲玩家因遊戲幣的泛濫貶值造成的利益損失負責,網路遊戲公司不會,進行網絡交易的網站不會,那些地下的銷售商更不會。因為這種事情無法可依,無規可循。有業內專家指出:對這個業已形成的巨大市場,應使之處於法律的監管下,確保網路遊戲消費者所應有的合法權益。
神出鬼沒網路遊戲大行其道的局勢,催生出「灰色銀商」。他們足不出戶,像鼴鼠一樣在夜間工作。他們不敢將自己的身份告白於天下,像老鼠躲貓一樣地迴避著眾人。這些人依靠虛擬貨幣的生產和倒買倒賣獲得收入。
業內人士估計,目前在某棋牌遊戲裡,至少有1500人依靠遊戲幣交易生存。而另據估算,杭州地區直接從事天堂幣交易活動涉及的金額每月在500萬元左右,一年達到6000萬元人民幣。直接或間接從業人員達到了5000人以上。有報導說,虛擬貨幣解決了至少數萬人的生計問題。他們的商品來源也往往具有灰色性質:天堂幣部分來自外掛程序;邊鋒銀商的銀子來源裡包含盜取帳號者、殺豬者(在邊鋒裡作弊贏取玩家的銀子);一些QQ幣商人更是僱用了大學生同時用三個帳號刷別人的QQ遊戲幣,每個學生每晚刷上幾百萬QQ遊戲幣(價值幾百元)不成問題。至於那些便宜的遊戲卡,來源則更加隱秘。
「灰色銀商」無所不在,從傳奇、泡泡堂到邊鋒、聯眾,幾乎所有的遊戲裡都有「灰色銀商」的身影。此外QQ幣與QQ號碼、互聯星空點卡、遊戲點卡、貓撲裡的mp經驗值也是他們經營的商品對象。
一位天堂幣的職業玩家,在《天堂2》還在公開測試的時候,就和朋友聯手購置了六臺機器,通宵達旦地打天堂幣,然後賣給「灰色銀商」,他們再將這些天堂幣倒賣給其他玩家。這其中相當一部分流入了國外,所以有人戲稱這個行業是出口創匯行業。
「灰色銀商」之所以願意從事這個「見不得天日」的職業,是因為這裡潛伏著巨額利潤。他們低價收入虛擬貨幣,轉手倒賣給下遊交易商或者玩家。
虛擬財產確實是網路遊戲中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然而缺乏監管而又「錢」景無限,使得「灰色銀商」可以游離於法律和道德之外,竟然成了一種新興的職業。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文/國惠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