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世界上現存在的,歷史最悠久的9個「古董」天文臺!

2021-01-11 網易

2020-12-21 16:07:28 來源: 雪花飛揚M

舉報

  自從人類誕生於地球之後,人類對天的敬畏,和對天地運行奧秘的探索幾乎從未停止過。天文學家和工匠們也建造了各種各樣的天文臺觀測站,即使在今天,人們也不得不佩服古人對行星、星座和季節的微妙把握。當時,天文觀測的意義一直是政治、宗教、科學的結合體,與現在的科學意義相去甚遠。讓我們回到那個遙遠的時代,探索世界上最古老的9個天文觀測站遺址。

  中置河南告成觀星臺

  

  告成觀星臺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它由元代著名天文學家郭守敬於1276年建立。天文臺高12.6米。上面有一個平臺。有兩座房子用來存放天文觀測儀器。地面上有磚槽,可以幫助天文學家觀測太陽陰影的長度。1280年,郭守敬編撰了「授時曆」,計算出的一年長度與實際時間相差僅26秒,比歐洲的「公曆」早了300多年。

  墨西哥奇琴伊察天文臺

  

  這個天文臺位於奇琴伊察遺址,這是一座建於7世紀的瑪雅城市。這是一座圓柱形建築,因其螺旋形的石階而被稱為「凱羅科爾」。有些人認為這是瑪雅天文臺,因為建築物裡有一些石制的杯子。瑪雅人可以把杯子裝滿水,通過水的反射來觀察星星。然而,馬裡蘭大學的天文考古學家約翰卡森(johncarson)說,這種觀點是毫無根據的。這座建築之所以被認為是天文臺,是因為它與現代天文臺相似,實際上是一座供奉風神的廟宇。

  墨西哥奇琴伊察金字塔

  

  在奇琴伊察遺址上,同樣還有一個著名的奇琴伊察金字塔。奇琴伊察金字塔塔高30米,共有9層。頂部是一座廟宇。塔的四面各有91個石階通向塔頂。臺階總數加上頂層是365,代表一年中的天數。每年的春分和秋分,金字塔一角雕刻的有羽毛的蛇頭在北面的石階上投下蛇的影子。春分和秋分是非常重要的日子。到目前為止,瑪雅人的後裔仍然在這兩天舉行祭祀儀式。

  秘魯馬丘比丘古城託雷翁天文臺

  

  馬丘比丘建於1460年,是印加文明的重要標誌。僅僅一個世紀後,由於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這座城市就被遺棄了。這座古城的地標性建築之一是「託裡恩」或「石塔」——一種有凹槽的石頭,周圍有彎曲的石牆。夏至日出時,陽光透過石牆上的窗戶,照亮石頭上的溝槽。同時,通過這個窗口可以觀察到昴宿星團的形狀。

  韓國慶州瞻星臺

  

  慶州瞻星臺建於7世紀,被認為是亞洲最古老的天文臺之一。慶州瞻星臺是一座由365塊帶窗花崗巖塊砌成的平形建築,高約9.4米。儘管它的具體用途還不十分清楚,考古學家認為建築物的365塊巖石可能意味著一年365天。

  秘魯查基洛太陽觀測臺

  

  根據一項研究,秘魯查基洛的一處遺址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太陽觀測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沿著這條300米長的山脊,有13座南北間距相同的長方形石塔,形似劍龍背上的骨板。冬至時,太陽直接從最南端的塔樓升起。太陽從塔內的一個縫隙移動到另一個縫隙大約需要10天。這表明,當時的人們很可能會用這個間隔將一年劃分為固定的周期,就像今天的人們把365天劃分為12個月一樣。

  愛爾蘭紐格萊奇古墓

  

  該墓建於公元前3200年左右,心形土墩佔地4000平方米,周圍有97塊石頭,其中許多石頭上刻有複雜的圖案。一條19米長的通道通向墳墓。每年冬至的日出時分,都會有一束陽光從入口處照進墓穴。這種奇怪的現象持續了大約17分鐘。考古發掘在墓中發現了幾具乾屍。也許古人相信,冬至時太陽照進來,死人可以重生。

  美國懷俄明州輪狀石碓

  

  這個輪狀石碓位於美國懷俄明州的一座山頂上,許多鞋盒大小的石頭排列成一個輪子形狀,直徑大約25米。由圓心石碓指向外圍一處石堆的方向,它正好是夏至日出的方向。石碓指向的其他三個方向是天狼星、畢宿五和參宿七。這三顆璀璨的星星在夏安族印第安人的神話中有著奇特的傳說故事。在北美大約有70多個這樣的巖石堆,其中一些有1000-2000年的歷史。

  英國巨石陣

  

  巨石陣建於公元前3100年左右。巨石陣具體是做什麼用的仍然存在爭議。有人認為它是典型的古代喪葬祭祀場所,也有人認為它是天文觀測場所。一圈高高的石頭形成一個「馬蹄形」的陣列,其開口方向直接指向陣列外一個巨大的「腳跟石」。在夏至的黎明時分,從石陣的中心開始,太陽從「腳跟石」的頂部慢慢升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古觀象臺——世界上古老的天文臺之一
    北京古觀象臺位於北京市建國門立交橋西南角,始建於明朝正統年間,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臺之一它以建築完整、儀器精美、歷史悠久和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獨特地位而聞名於世。觀象臺在明朝時被稱為「觀星臺」,臺上陳設有簡儀、渾儀和渾象等大型天文儀器,臺下陳設有圭表和漏壺。清代時觀星臺改稱「觀象臺」,辛亥革命後改為中央觀星臺。清代康熙和乾隆年間,天文臺上先後增設了八件銅製的大型天文儀器,均採用歐洲天文學度量制和儀器結構。它們不僅是實用的天文觀測工具,還是舉世無雙的歷史文物珍品。
  • 世界上最貴的古董,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神話——葛諾母獅
    古董一直是世界上價值最高的物品之一,而且沒有什麼貶值的風險,世界上最貴的古董是一件名來自於自西亞古國埃蘭的葛諾母獅,拍賣價格高達5720萬美元。葛諾母獅距離今天已有5000年的歷史了,據說約是公元前3000–公元前2800年美索布達米亞(Mesopotamia)文明時代製造的, 也就是人類剛剛開始發明輪子的年代。2007年,蘇富比拍賣行在紐約拍出了這最後一件留在私人收藏家手中的人類文明發端時期傑作。價格高達5720萬美元。
  • 山丹軍馬場,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亞洲規模最大馬場
    一路向西,甘肅張掖,山丹軍馬場——來自於霍去病時代的世界上最古老規模最大的軍馬場。山丹一掠而過,一切只是初見,山明水淨,景色宜人。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爾虞我詐,只要不要打擾別人,在這裡你可以毫無顧忌地放飛心情。早在三千多年前,這裡就已養馬。
  • 盤點歷史上最著名的其中五個彗星,看看你知道哪一顆?
    彗星的主體是彗核,它很難從彗頭中明確地區分出來,直徑也不大,小的才幾百米,或者幾公裡,大的也不過幾十公裡到上百公裡。在它圍繞太陽公轉的絕大部分時間裡,它就是這麼一個「其貌不揚」的普普通通的天體。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歷史上最著名的其中五個彗星。威斯特彗星,這顆彗星是一顆非周期彗星,被認為是20世紀最漂亮的彗星之一。
  • 外媒盤點:世界上最美的9個地方【12】
    外媒盤點:世界上最美的9個地方【12】 義大利託斯卡納區和波西塔諾鎮(Tuscany and Positano, Italy) 書寫過無數壯麗史詩的作家拉麗塔.塔德米(Lalita Tademy)覺得自己最難忘的旅途便是在託斯卡納區居住的兩個星期
  • 盤點歷史上出現的著名彗星
    盤點歷史上出現的著名彗星彗星,是進入太陽系內亮度和形狀會隨日距變化而變化的繞日運動的天體,呈雲霧狀的獨特外貌。彗星分為彗核、彗發、彗尾三部分。彗星的形狀像掃帚,所以俗稱掃帚星。讓我們來了解歷史上著名的彗星吧!
  • 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生物,第一位已存在35億年,促進新物種誕生
    雖然是有著很多的物種是不不斷的消失但是人類也是在不斷的幫助和保護這些瀕臨滅絕的動物,在幾十萬年中其實也是有著一些存活了非常久遠的生物,這不,在這個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生物,第一位已存在35億年,促進新物種的誕生。
  • 世界上物理專業最牛的大學排名,清華大學第十
    世界上物理專業最牛的大學排名,清華大學第十 物理,即物體的理論。人類自認識自然以來,一直進行著對自然的研究,物理就是人類探索自然最重要的學科之一,偉大的愛因斯坦、牛頓、楊振寧都是物理學家。物理學專業也是要求學生素質很高的專業。在這裡為大家盤點世界物理學科最厲害的大學及其排名。
  • 盤點世界上的三個半國中國,其中最後半個最特別
    打開世界地圖會發現,各個國家輪廓奇形怪狀而且大小不一。各自的地理條件也大不相同,除了面積大小不同外,有的臨海,有的是島國,有的是內陸,還有一種形式最奇特,就是國中國。那麼世界上有幾個國中國呢?符合條件且公認有三個半,接下來就讓我們盤點下這幾個國中國。第一個,聖馬利諾 ,歷史上是由一個信仰基督徒的石匠,為躲避羅馬帝國對基督教徒的迫害跑到這裡建立。
  • 盤點世界足壇歷史上誕生於足球弱國的十大超級巨星
    盤點世界足壇歷史上誕生於足球弱國的十大超級巨星 世界足壇歷史上誕生過一代又一代超級巨星,他們為各自的時代打上了自己獨特的印記
  • 如此「鏡界」 盤點天文望遠鏡的世界之最(圖)
    這不,近期全球似乎開展起一場興建天文望遠鏡競賽,儘管多種「世界之最」的頭銜數易其主,但為了更進一步的了解神秘星空,研究人員必須不斷地升級裝備。  本期「共享科學」邀請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王俊傑,為讀者盤點天文望遠鏡的「五個之最」。
  • 世界文化遺址名錄上又添一員「大將」:喬德雷爾·班克天文臺
    既是曼徹斯特大學的一部分,也是龐大的洛弗爾望遠鏡以及很多其他(天文望遠鏡)的故鄉的喬德雷爾·班克天文臺收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的世界文化遺址地位,英國廣播電視臺報導。天文臺將因此加入其他收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的遺址(的大家族),包括伊拉克巴比倫市,黃石國家公園,大堡礁,中國長城,巨石陣,泰姬陵以及馬丘比丘。喬德雷爾·班克天文臺由著名的物理學家以及射電天文學家伯納德洛弗爾成立於1945年。帶有他名字的望遠鏡直徑250英尺(76.2米),衛報稱其重3200噸,建造於1957年並曾保持過世界上最大的定向射電望遠鏡的紀錄。
  • 亳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活動
    樸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就在這裡進行了樸州活動。安徽省、安徽省,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在這裡活動,自秦代安徽安徽安徽安徽省建立以來,王朝改動,大多在州、郡或縣建立制度,在此期間,元朝和政府在15年(1355年)發動了士兵,劉福通在半圓國家發動了軍隊,圍繞著韓林雅,從樸柱成為皇帝,建立了「宋」政權,將樸珠作為國家。
  • 盤點:中國橋梁的「世界之最」,第1個橋梁總數已超過20萬座!
    盤點:中國橋梁的「世界之最」,第1個橋梁總數已超過20萬座!橋梁數量最多:中國既保留著像趙州橋那樣歷史悠久的古代橋梁,也在不斷地建造著刷新世界紀錄的公路鐵路新橋,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橋梁建設尤其引人注目目前我國公路橋梁總數接近80萬座,鐵路橋梁總數已超過20萬座,已成為世界第一橋梁大國橋梁跨度最大:跨度是衡量一個國家橋梁技術水平的重要指標近十幾年來,我國幾乎每年都在刷新世界橋梁建設的紀錄,世界十大拱橋十大梁橋十大斜拉橋十大懸索橋,中國分別佔據了半壁江山或一半以上鋼拱橋中的重慶朝天門大橋
  • 世界著名天文臺與大型天文望遠鏡
    2.美國帕羅瑪山天文臺海爾望遠鏡:5米反射望遠鏡  完成年代:1949年歷史意義:深入探測宇宙,成功的攝影到非常暗弱的星系和遙遠的天體,驗證宇宙論的學說,為新型望遠鏡提供光學及工程技術上的模範。 3.英澳天文臺3.9米望遠鏡 完成年代:1975年.歷史意義:紅外線光學觀測技術獨樹一幟,另外該臺的Dr.David Malin在科學普及的天攝影上獲得全球的肯定。
  • 探尋世界最先進、功能最強大的天文臺--帕瑞納天文臺
    原標題:探尋世界最先進、功能最強大的天文臺--帕瑞納天文臺  終日身居鋼筋水泥森林,忙碌中匆匆前行, 你許久沒有抬頭仰望天空了吧?你還記得上一次看到漫天繁星的感受嗎?我在帕瑞納天文臺使用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組望遠鏡,被壯美的宇宙震撼,「雖然我們有電視、網絡和汽車,但我覺得我們犧牲的不僅是天上那些一閃一閃的星星,還有我們的夢想。」  在聖佩德羅(San Pedro)休息一天後,喬西打算前往阿根廷,阿諾、安吉和我則要沿著智利往南走,我早計劃好去拜訪帕瑞納天文臺(Paranal Observatory)。
  • 世界上,9個土地面積較大的國家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世界上,9個土地面積較大的國家的歷史往事。阿根廷風光俄羅斯一位人士,對世界上,9個土地面積較大的國家,作出了介紹和評價,以下為具體內容:就人口數量而言,印度排名世界第二位。印度,是一個具有文化和自然多樣性的國家,吸引了眾多遊客。印度有悠久的電影發展歷史。有些電影,在世界許多地方都廣為人知。五、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土地面積,為7692024平方公裡。
  • 盤點人類歷史上的5個大災難,最後一個死亡人數超過兩億
    導語:盤點人類歷史上的5個大災難,最後一個死亡人數超過兩億。在人類不斷進步的過程中,是會伴隨著一些災難。而人類歷史上五個最大的災難,其中一個的死亡人數就超過了兩億人。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第一個在智利發生的9.5級大地震,1960年的5月22日,世界上震級最高紀錄的地震發生了。這次地震相當於十多萬顆原子彈同時爆炸的能量,並且這次地震引發了火山爆發、海嘯和地球的自由震蕩。從22日開始一直到30日,這個國家連續遭受了多次地震襲擊,一個月內發生的七級以上大地震超過十次。地震引發的海嘯洶湧澎湃、滾滾而來,所過之處凡是能帶走的東西一個不留。
  • 古董藝術品市場上沒有人買的時候,才是買進的好時侯
    古董藝術品在市場上沒有人關注沒有人要的時候,可以在裡面挑選好的買下收藏,才是收藏之道。上世紀六十年代買山河一片紅郵票只有8分一枚,現在一百多萬一枚。七八十年代買民國金本位銀幣2元一個,現在一千萬一個。九十年代初買弘一書法對聯每對一千元,現在五六百萬一幅張大千畫以經過億了。
  • 世界上最著名的物理學家盤點:第一是愛因斯坦
    在人類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科學家,為世界科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值得我們稱讚和學習。今天本文要盤點是世界五大著名物理學家,分別是愛因斯坦、牛頓、法拉第、伽利略、亨利·卡文迪。1、愛因斯坦提到愛因斯坦,相信大家比較熟知,他是現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