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華為?印度宣布成功研發國產5G,被曝出是組裝產品?

2020-11-22 騰訊網

文:鐵狼

7月15日,印度信實工業安巴尼宣布旗下的Jio Platforms已經研發出5G技術,預計將在2021年部署運營,只要拿到印度政府發放的5G頻譜,就能進行測試。

沒過多久,印度5G就被「打臉」,根據國際媒體報導,印度所謂的5G技術,其核心部位和系統都是從諾基亞,愛立信公司處購買而來,本質只是一個組裝產品。

「自主組裝」5G這也只有印度才能想出的方法,如果印度的5G核心技術真的是印度企業自主研發而來,那麼印度就很有可能會擺脫對外國通信商的依賴,「自主研發」和「自主組裝」雖然只有兩個字不同,但差別真的很大;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印度是組裝5G,但還是有技術含量的,在組裝中插入一些國產化的零件,還是很有必要的。看來印度的5G自主研發道路還有很長一段時間要走,組裝是目前印度能最快能解決5G技術難題的方法之一。

2016年,Jio Platforms以低價格的優勢進入印度本地市場,並迅速佔領了大批電信通訊市場份額,許多老牌電信運營商都招架不住,紛紛打出低價來挽回用戶;現目前Jio Platforms已經是印度最大的電信商,佔據了印度一半以上的通訊用戶,其未來3年的目標是擁有5億的移動用戶。

Jio Platforms因其強勢的發展勢頭,也收穫了國際上網際網路巨頭的青睞,高通投資9700萬美元,Facebook投資了57億美元等;7月15日,谷歌還決定和Jio Platforms一同研發入門級別智慧型手機,適應印度市場。眾多投資者十分看好Jio Platforms未來的發展前景。國際分析師表示,印度的5G市場,將是Jio Platforms最好的機會,與谷歌一起研發手機也預示著印度智慧型手機變革即將開啟。

作為比較傳奇的電信運營商,Jio Platforms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2016年開始做電信運營,現目前是印度最大4G電信運營商;2020年,融資超200億美元,估值超600億美元。正如印度的寶萊塢電影開場一樣,主角總是耀眼奪目,而Jio Platforms的發展道路就是如此。

印度擁有13億人口,電信市場也是是世界第二大電信市場,截至到目前。印度4G用戶還有將近7億的發展空間,在未來,印度的網際網路用戶也會持續增加,因此印度的網際網路用戶領域是一片藍海,吸引著眾多海外投資者的目光。雖然印度的5G不是自主研發,但不可否認的是,印度的5G市場發展空間特別大,而Jio Platforms也在積極的布局,如果取得印度政府的5G頻譜,未來Jio Platforms的融資將會再次加倍,發展道路會更加通暢。

在5G領域,除了中國華為之外,美國,印度,歐洲各國均沒有做到研發出真正的5G技術,華為在5G領域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在科技領域當中,專利是十分重要的,擁有專利,就就等於擁有了話語權,而華為擁有3147項5G技術,位列世界第一,作為後起之秀,能在一眾老牌電信運行商當中,華為有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

相關焦點

  • ...估值超800億美元;印度首富宣布成功研發 5G 技術;支付寶推鼻紋...
    (來源:科創板日報)印度首富宣布成功研發 5G 技術:獻給莫迪「自力更生的印度」計劃印度也想在 5G 時代「分一杯羹」。據印度報業託拉斯(PTI)報導,印度首富、信實工業集團董事長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15 日宣布,集團旗下的 Jio Platforms 已經擁有了自主的 5G 技術,並準備在 2021 年實地部署。
  • 取代華為5G?愛立信突然宣布,5G合同數已超越華為
    取代華為5G?近兩年對於華為來說是艱難的,並不是因為技術的問題,也不是因為企業發展的問題。卻是因為其他方面的因素,想必大家也清楚。而讓華為遭受這一切的遭遇就是因為5G技術。華為5G技術是1840年以來,中國第一次意義上獲得的一項技術領先。西方技術被華為撕開了一個巨大的缺口,這也是華為道路增加阻礙的開始,不過即便如此,華為又有何懼,要知道華為5G技術已經成功領跑在世界的前沿。
  • 8.26維科早報 競賽工具被禁;華為醫械;印度5G
    MATLAB被禁之後,有什麼產品能夠達到它的圖形仿真建模能力,從而替代它呢?目前我們還沒有答案。2、>>【醫械】雙線作戰!華為攜5G進軍醫療器械對於華為而言,做純粹的醫療器械研發生產是有悖於企業基因的,華為主要的醫療布局方向仍是定位於依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及5G網絡的智慧醫療解決方案提供商。
  • 華為強勢歸來,6.8英寸真全面屏,網友:還是國產香啊
    隨著近年來國產手機的快速發展,無論是在產品設計還是在軟硬體的搭載上,國產手機都已經能夠趕上iPhone和三星。特別是華為手機擁有自主研發的麒麟5g晶片,在5g領域實現了全球領先地位,值得其他廠商借鑑。此外,華為還開發了HMS、ark編譯器等技術,大大提高了產品的功能。它不僅給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體驗,也拉近了與其他品牌的距離。
  • 成功研發5G只用了六個月?越南真的秀,真相和當年的「漢芯事件」沒...
    近日越南、印度紛紛宣布成功研發自己的5G晶片和5G系統,越南運營商VsmartAris更是說只用了6個月就研發成功了,消息公布後確實引發業界關注。就在本月初,Vingroup旗下VsmartAris公司展出了自研的5G手機和5G基站,但是我們知道越南在2G、3G、4G方面根本沒有技術和專利積累,作為一家成立兩年的公司就成功開發了5G基站,這個成果有點讓人難以置信。但目前這項技術還在實驗階段,況且華為擁有眾多5G專利數量和可靠的5G產品線,所以越南想在5G行業繞過華為不太可能。
  • 傳感器熱點:西門子正式收購EDA公司Avatar,印度宣布成功研發5G
    傳感新品  【IIT-B開發用於可穿戴電子設備的超薄光學傳感器】  印度孟買理工學院  【NHK開發出三層有機圖像傳感器,實現高解析度單晶片攝像頭】  日本公共媒體機構NHK一直在進行利用有機膜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的成像器件的研發工作,以實現緊湊、高解析度的單晶片攝像頭。
  • 印度也有神盾艦,包頭設計地道咖喱味,萬國製造本國組裝
    和前面幾款盾艦不同,印度加爾各答級飛彈驅逐艦非常傳奇,研發和製造之路也比較坎坷。早在21世紀初葉,印度就提出國產新一代驅逐艦建造計劃。 由於但是阿利伯克級已經服役十多年,因此印度認為,自家的新式驅逐艦也要走阿利伯克風。
  • 媒體稱印度成功測試國產反導系統,南亞反導角力日趨激烈
    儘管外界不看好印度國產反導系統的性能,但印度仍在推動其試驗和部署,因為反導系統和核武器一樣超越了武器本身意義,成了國家間博弈的政治工具。據《印度快報》消息,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在12月28日成功測試國產AAD攔截彈 ,從而推動了雙層飛彈防禦系統的發展。
  • 30年前和通信設備一同起步,為何國產汽車沒有孕育出「華為」
    對國貨稍加留心就會發現一個現象,30餘年前,和國產汽車一同起步的通信設備領域,孕育出華為等國產品牌,連被譏諷沒有核心技術的國產手機,也有數家品牌殺入全球第一梯隊,和蘋果、三星掰起手腕。國產汽車卻是例外,30年自主研發奮鬥,沒有一個自主品牌進入全球第一梯隊,即使在國內市場這個基本盤,也是外資品牌為王,並沒有孕育出汽車界「華為」。
  • 關鍵時刻,國產晶圓代工巨頭鼎力相助,華為晶片迎來新希望
    關鍵時刻,國產晶圓代工巨頭鼎力相助,華為晶片迎來新希望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加強出口管制,要求臺積電9月15之後不得為華為代工晶片。8月17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宣布全新「升級版」的華為禁令,全面封殺華為向第三方採購晶片,先是聯發科,後有消息傳出三星和SK海力士在9月15號無法為華為提供晶片。一旦晶片被斷供,對於華為會造成很大的影響。9月15日是華為晶片全面「斷供」的日子。雖然華為儲備了一些晶片,可以堅持一段時間,用完以後,華為將面臨無芯可用的局面。
  • 印度也來趁熱點,首富宣稱成功研發5G?印度科技水平的飛躍之路
    印度一直都有超越中國的夢想,實現印度崛起。近日,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旗下的Jio Platform宣布正在設計完整的5G建設方案,並且已經擁有了5G技術,並可在明年開始實地部署。聯想到今年年初,越南電信公司也宣布成功研發出產用5G技術,但市場對此質疑不斷。印度首富此舉自然也令人生疑。5G雖然不一定能行,那麼印度科技水平發展得如何了?
  • 美國都很難搞定的5G技術,印度和越南先後宣布掌握,是真是假
    目前各國都在努力研發5G技術,美國為了能夠在這一領域佔據市場優勢,無所不用其極,大力打壓他國科技公司。與此同時,在通信領域名不見經傳的印度和越南卻表示突破了5G技術。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是科技強國美國,在5G領域都處於落後狀態,甚至需要和其他國家進行合作。但誰能想到美國都沒能輕鬆搞定的5G技術,印度和越南卻高調表示實現突破。
  • 12月14日:全球IT總支出的雲服務佔比僅有4%;華為5G全球市場份額仍...
    今年第一季度的時候,華為以35.7%遙遙領先,第二名愛立信只有24.6%,之後是諾基亞、三星、中興。進入第三季度,隨著華為遭到美國全方位制裁,其份額跌至32.8%,愛立信則迅速崛起來到30.7%,顯然成為華為被制裁後的最大贏家。
  • 5G前夜的定點清除:美國「圍獵」華為始末
    2017年成功交付8,000多個項目,持續打造穩健網絡,並為全球200多個重大事件提供通信保障」。印度電信用戶數增長圖(單位:百萬)1999年,華為在印度班加羅爾設立研發中心,2001年,印度班加羅爾研發中心獲得CMM4級認證,次年獲得CMM5級認證;2006年,華為在印度成立工廠,2010年追加投資,2016
  • 5G手機價格或降至1000元;華為向印度政府提議籤無後門協議;蘋果...
    (證券時報)軟銀:現有基站將繼續使用華為產品,5G不使用據日本共同社6月25日報導,日本通信巨頭軟銀的社長宮內謙24日在千葉市召開的定期股東大會上表示,打算繼續使用目前手機基站部分採用的中國通信設備巨頭華為技術的設備。另一方面,他介紹稱未來鋪設的第五代(5G)移動通信網將不採用華為產品,而是使用瑞典巨頭愛立信和芬蘭巨頭諾基亞的設備。
  • 國產8英寸石墨烯單晶圓量產日,就是半導體領域洗牌時
    華為事件警醒了國內半導體產業鏈,如何獨立自主不被「扼住咽喉」成為了當下國產晶片的「主旋律」。在這樣的局面下,中科院宣布進入「石墨烯晶圓」領域,以求彎道超車實現自主。石墨烯這種材料比較獨特,自這種材料被發現以來,各國都在爭相對其進行研究和應用,以求增強自己的尖端科技。
  • 三大運營商宣布好消息!5G基站喜從天降?國產巨頭或成最大贏家?
    大家都知道,今年是5G發展的關鍵一年,不管是運營商還是通信商,近日,三大運營商向外宣布了好消息,華為已經助力他們在海拔5200米珠峰大本營、5800米過渡營完成5G基站開通工作,這對於5G基站的建立而言,就是一件喜從天降的事情。
  • 如果谷歌禁止國產手機使用安卓,我們國產品牌怎麼辦?
    國產手機目前比較知名的品牌主要有華為,小米,OPPO和vivo這四家。如果美國制裁國產手機,首當其衝的就是這四家國產手機。華為手機是這四家唯一打入歐美市場的國產手機,也正是因為華為的歐美拓展之路,嚴重影響的美國的本地企業,所以美國對華為的打壓從未停止過,最近美國又把魔爪伸向了華為,啟動了對華為的調查。而且華為也已經宣布放棄美國市場。
  • 國產晶片技術再進一步!首臺5納米蝕刻機研發成功,臺積電已採用
    國產晶片的前途還很迷茫。不過近幾年來,隨著華為等國產半導體公司的崛起,國內的晶片技術逐漸有了起色,也給無數國人帶來的希望,其實我國在晶片設計方面已經達到了世界頂尖的水平。像華為就可以設計出非常高端的5納米晶片。那麼,為什麼國產晶片遲遲不能崛起呢?這是因為國內缺少高端光刻技術的支持,無法生產出先進的晶片產品。
  • 華為印度班加羅爾聯合創新中心正式成立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印度《經濟時報》12月17日報導,華為宣布在印度的「聯合創新中心」正式成立。該中心是印度首個提供綜合信息通信技術(ICT)解決方案測試的中心,也是華為兌現對印承諾——幫助印度政府強化國家ICT產業生態,打造「數字印度」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