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等重要 MotoGP車手裝配淺析頭盔篇

2020-11-30 愛卡汽車網
 

馬奎斯超高速摔車,只傷到下巴

[XCAR 賽事 原創]

看過MotoGP賽事的朋友都會被其緊張、刺激的比賽場面所吸引,尤其在一些高速賽道,MotoGP賽車的時速高達340km/h,遠比一些汽車賽事、方程式賽車的最高時速要快得多。

車手們為了可以更快地過彎,往往將車壓得非常低,甚至將身體側掛在車身外側,以拉大車輛的傾斜角度,我們在驚嘆車手超強的操控技術的同時,也為車手捏了把汗,如果發生意外,置身於外部的車手將會直接遭遇可怕的摔車事故,因此相應的安全保護特別有必要,那麼在本篇文章中,編輯就跟大家共同了解下MotoGP的車手裝備。

☆頭盔

頭盔對於車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最關乎生命安全的裝備。各大頭盔贊助商會選擇青睞的車手進行贊助,使用的產品也都是最頂級的頭盔,對此FIM並不會進行幹預。但是不同頭盔贊助商因所在國家不同,導致質量標準很難統一,而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只要符合國際頭盔安全質量認證標準(INTERNATIONAL HELMETS STANDARD),就允許在比賽中使用。

感謝中國汽摩協會袁春老師提供相關資料。

有三個認證體系符合該標準,分別是「ECE(歐洲認證標準)」、「JIS T 8133:2007(日本認證標準)」、「SNELL M2010(美國認證標準)」。而且,這三個認證體系同樣適用於民用頭盔,比如義大利品牌的AGV的頭盔,想在日本銷售,那麼你就要符合「JIS T 8133:2007」的認證標準。

從基本結構上看,民用和賽用的頭盔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可在用料方面,賽用頭盔更加考究,例如採用多層纖維複合材料,而且多層結構設計,也可以有更好的抗衝擊表現。

MotoGP車手的頭盔有一點非常特別,就比如瓦倫迪諾·羅西佩戴的AGV頭盔。AGV會利用儀器掃描羅西的臉部輪廓,製作出3D立體式內棉,與臉型可完全貼合,佩戴後更加舒適,同時吸溼排汗性能強,還可全拆清洗並具有減噪靜音功能。

車手:馬科·馬奎斯

頭盔:SHOEI

對於SHOEI這個品牌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來自摩託車運動發達的日本。不管是民用還是賽用頭盔,都擁有非常多的忠實用戶,每一款頭盔從設計到生產,都要經歷多項論證與測試,既要保證足夠的抗衝擊性,也要提供良好的舒適性。

接下來,咱們就結合一個實際案例,來看看一顆優質的頭盔對於車手有多麼重要。主人公就是MotoGP的當紅「炸子雞」馬奎斯,故事要從他的下巴開始。

相關內容回顧:

 

頭盔塗裝千奇百怪,彰顯MotoGP文化

當然,頭盔發展到現在已經不單純作為「護具」出現,也成為展現車手個性、特色,增強辨識度的重要裝備之一。

關於頭盔,不得不提,但又不想提及一位車手,這就是義大利人馬科·西蒙切利。2011年MotoGP馬來西亞站正賽第二圈,駕駛格萊斯尼·本田賽車(RC213V)的西蒙切利出彎時不慎滑倒,奇怪的是,賽車與他不僅沒有「推出」賽道,反而滑向了賽道內側,被隨後駛來的愛德華茲與羅西撞到。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出現了,西蒙切利的頭盔脫落了,按道理來說,如果扣好鎖扣的話,頭盔是不會脫落的,從另一個角度看,也說明撞擊產生的力度有多大。由於傷勢過重,1987年1月20日出生的西蒙切利,在2011年10月23日結束了短暫卻又精彩的人生,讓我們記住這個留著爆炸頭髮型的大個子。

視頻為西蒙切利被撞身亡視頻:

編輯點評:安全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可驚險、刺激也是賽車運動的魅力所在,一味地強調安全,勢必影響比賽觀賞性,但付出生命的代價也是所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如何平衡二者之間的關係,是賽事組織者需要好好考慮的問題。而我們能做的,只有對這些英勇無畏的車手表示深深地敬意,是他們在用生命詮釋摩託運動的魅力,也希望在未來的比賽中我們只看到精彩的比賽,而不再有任何噩耗傳來。

0 條評論,一鍵看完

相關焦點

  • 頭盔離奇脫落致天才車手身亡 MotoGP將調查
    源起▲頭盔離奇脫落事故發生在第2圈,西蒙切利在與保蒂斯塔爭奪第4名位置時意外於第11彎摔倒,他落地後恰巧就處於賽車行進線上,隨後駛來的科林·愛德華茲和瓦倫蒂諾·羅西躲閃不及,直接撞到了他。更為不幸的是,西蒙切利的頭盔直接脫落,這讓他的受傷情況更加嚴重。美國車手愛德華茲的儘管肩膀也出現了脫臼狀況,不過並未有大礙。
  • 知識 | 頭盔的使用壽命有多久?摩託車頭盔能用在房車賽嗎?
    有很多汽摩運動愛好者諮詢頭盔的問題,為了方便大家,我們挑選了一些大家問的最多的問題,給大家做一個解答,希望能夠對迷茫的你有一些幫助。頭盔內發泡材料會自然老化,賽車服防火材料也會老化失效等。所以在有了認證的前提下,車手還應該確保這些裝備在有效期內。而隨著防火面料的自然老化,其耐熱性能會逐漸變差。
  • Jack Miller拍賣2018年MotoGP頭盔,提醒大家對澳洲野火的關注
    而目前奔馳於MotoGP賽場上,隸屬於Pramac Racing的車手Jack Miller,也通過競標活動來吸引更多人對於這場大火的注意,競標品就是Jack Miller 2018賽季佩戴的頭盔。Jack Miller將通過自己的頭盔競標,吸引大家對澳洲火警的關注根據競標頁面上的信息,本競標將在「澳洲時間」2020/01/12 17:00截止,Jack Miller本人將會親自寄出這頂頭盔給出價最高的民眾,並且他承諾可以加上自己的籤名給這頂頭盔的新所有人。
  • 義大利的「殺人頭盔」殺到中國了?| 蘿蔔北美
    這已經不是AGV頭盔第一次出事,在2011年馬來西亞雪邦賽道,58號Motogp天才車手西蒙切利也同樣是因為佩戴的AGV碳纖維頭盔開裂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從馬來西亞回來後我並沒有馬上寫這篇文章,我在等AGV的事故報告,但這一等就是8年。即使在美國你去搜索關於這起事故的報導,能得到的答案也就是我上面講的這些而已。還有外國網友大膽猜測了一種「可能」就是:這個來自義大利的「殺人的頭盔」花了一筆巨資,將賽事主辦方、媒體和西蒙切利的家人全部買通,所以事後並沒有任何關於頭盔質量問題的起訴。
  • 高科技裝備救了F1車手「4條命」|科技創新世界潮
    當時,第19位發車、位於隊尾欲超越前方對手的哈斯車隊車手羅曼·格羅斯讓,因與紅牛二隊車手丹尼爾·科維亞特的賽車發生碰撞,賽車在3號彎失控,隨即高速撞破賽道的鋼材質隔離護欄後斷成兩截,噴灑而出的燃油頓時冒出巨大火花。   不過,就在全球賽車迷發出驚呼,並為格羅斯讓的安危祈禱時,格羅斯讓神奇地在不到半分鐘的時間裡順利從熊熊燃燒的賽車殘骸中跳脫出來。
  • 美國密蘇裡州廢除頭盔法 不再強制騎摩託佩戴頭盔
    騎摩託車佩戴頭盔在很多國家都是硬性的法律規定,而最近美國的一個州出臺了一項新規定,這項新法律將於2020年8月28日生效,這意味著摩託車頭盔成為自願物品可帶可不帶。美國共和黨州長邁克·帕森(Mike Parson)通過了這一項新法律,該法律將於今年8月28日生效,屆時將允許26歲以上,且有足夠醫療保險的摩託車手將可以不戴頭盔。這條法律想表示的信息似乎很清楚:如果有足夠的錢可以接受任何類型的醫院治療,那麼大可以在騎摩託車旅行時盡情享受迎風的感覺,佩戴頭盔也全憑自己意願。
  • MotoGP車手多維休假,馬奎茲2021年回歸,安德裡亞禁賽4年!
    Andrea DoviziosoDovi在確定離開杜卡迪後就一直與KTM、山葉和本田等車廠談擔任測試車手一職!最後沒有談成,可能因為Dovi表明2022年希望回歸正式車手,很清楚就是只做一年而已,這讓車廠有所顧忌會不會在獲得新資訊後明年就給了對手。另外就是Dovi想參加義大利的越野摩託車比賽,車廠肯定不喜歡Dovizioso這樣做,因為跑越野車受傷而無法幫車廠進行測試。2022年那時Dovizioso就36歲了,Moto2又一堆年輕人等著上,到時又會如何呢?
  • MotoGP大獎賽摩託車起火 車手滾翻11圈失憶竟無一處骨折
    世界摩託車錦標賽(MotoGP)英國大獎賽中,義大利杜卡迪車隊車手與對手發生恐怖的撞車事故,撞車後摩託車開始起火,車手被慣性拋出後翻滾11圈後落地,接著發生了短暫的失憶,並被送往當地醫院救治,令人驚奇的是車手的身體竟然「沒事」,僅僅是頭暈,竟沒有一處骨折。
  • 安全從頭開始|Rudy Project 頭盔制生產與設計
    凡是與速度相關的運動,都需要頭盔,如果按人體部位分級的話,頭盔是首要的保命裝備。頭盔的分類有很多,不同運動不同用途不同造型,半盔、全盔、揭面盔、越野公路兩用盔等等。不過從製造程序上,它們大體相同,知道頭盔是如何製造的,才能更好地讓我們選購和使用頭盔。
  • 拯救格羅斯讓的關鍵角色——F1車手們的守護神
    如果是放在二十年前,我們幾乎可以肯定沒有車手能夠活著走出自己的座艙。但是就在上個周日的晚上,羅曼-格羅斯讓(Romain Grosjean)從這一起駭人事故當中幸運逃生,並且只是受了一點輕傷。相信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也和筆者一樣,在直播畫面當中目睹了這一起事故之後久久難以平復心情,唯一能做的只是為格羅斯讓祈禱,萬幸我們最後還是看到了好的結果。
  • MotoGP大馬站釀慘劇 名將西蒙切利遇難年僅24歲
    賽車運動又傳來不幸消息,義大利摩託車手西蒙切利在馬來西亞站發生事故後離開人世,這是他在摩託GP的第二個賽季,相信所有人都會對這位天賦車手離開感到惋惜。當出事後,西蒙切利躺在賽道上,而他的頭盔在事故中脫落。隨後義大利人被救護車緊急送到醫院,但遺憾的是,當地時間4點56分宣布搶救無效告別人世。繼英國人威爾丹在印地賽車上失去生命,西蒙切利的離去無疑是賽車運動的又一重大損失。西蒙切利1987年1月20日出生在義大利,是一位非常有天賦的摩託車手。
  • 蛋龜——頭盔泥龜與東方泥龜
    為什麼會出現這些亂七八糟的名字,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的龜在臺灣、香港、大陸叫法不一致(大陸叫羅納爾多香港叫朗拿度,大陸叫勒布朗臺灣叫雷霸龍);隨著研究的深入(龜的分類會結合形態學以及基因測定),有的龜可能會被歸到別的亞種或者自立門戶;再就是約定俗成,「歪果龜」的名字有時取決於頭一批進它的商家。
  • 宜科Q80U超高頻RFID讀寫頭在電機智能裝配線的應用
    作為現代機械的「心臟」,電機行業屬於典型的離散製造模式,各零部件的加工裝配過程彼此獨立。由於電機的生產裝配及檢測的流程較多,一直以來對其製造的過程數據完全依賴於人工錄入,信息傳遞效率低,可追溯性較差,制約了電機的品控水平和生產效率。
  • 100邁撞牆+車碎油箱炸,車手奇蹟存活!F1"丁字褲"打了奔馳們的臉
    有3位車手喪生,其中法拉利車手洛倫佐-班迪尼在摩納哥站處於領先的情況下,撞車導致油箱起火燃燒,不幸身亡。似乎死亡已經融入在這項運動的DNA中……究其原因,在於F1早期,賽車的防護系統幾乎為零,車手們的賽車服是賽車服是棉質的,頭盔是皮質的,車手甚至沒有佩戴安全帶就上場比賽
  • MotoGP加泰隆尼亞站洛倫佐連勝 多維摔車退賽
    杜卡迪車隊的西班牙車手洛倫佐在起步一度落後的情況下,最終還是率先衝線連贏兩場,MotoGP近五站比賽分站冠軍全部被西班牙車手拿下。馬奎斯獲得第二名後繼續擴大自己在車手積分榜上的領先優勢,老將羅西則連續三站都以第三名的成績登上頒獎臺。另一位杜卡迪車手多維齊奧索則因摔車遺憾退賽。
  • SCB頭盔丨關於頭盔:真的不能落地嗎?
    一頂品質紮實的頭盔是在汽車全過程中大家最先充分考慮的武器裝備,另外還可以是一名勇士最立即的個性化反映,擁有類似身份證件的作用。(想像一下倘若大家都帶一樣的頭盔,我們是國賓隊嘛??)大伙兒在針對頭盔能在安全事故中具有維護的功效這件事情都是會給與毫無疑問。但趣味的是,在針對「空頭盔墜落在地面上還可否續應用?」這件事情大伙兒卻擁有不一樣的看法。
  • 頭盔產業鏈專題報告:頭盔需求爆發,利好改性塑料
    研究表明摩託車佩戴頭盔可以減少70% 左右的頭部損傷風險和 40%左右的致死風險,國外很多國家對佩戴頭盔已經制定 了完善的法律,2000 年義大利實施了綜合性摩託車頭盔法,強制所有摩託車和輕 便摩託車司機和乘客使用頭盔;2007 年越南國家安全委員會制定的綜合性強制頭 盔法生效,涵蓋了全部道路上的駕駛員和乘客。
  • 世界摩託車錦標賽再傳噩耗 24歲車手被撞翻殞命
    路透社發  職業賽車界還沒從丹·威爾頓離世的悲傷中走出,昨日進行的世界摩託車錦標賽(Moto GP)馬來西亞站比賽再傳噩耗,年僅24歲的義大利車手西蒙切利在比賽中遭遇事故後不幸喪生。  遭兩輛賽車先後撞擊  這起事故發生在比賽進行到第二圈的時候,代表豐田車隊參賽的西蒙切利在利用彎道超車時突然從賽車上滑落。
  • 殲-16飛行員換上新頭盔,酷似「熊貓」,僅重1千克,或配備國產頭顯
    殲-16新頭盔亮相,被稱"熊貓"頭盔最近,有媒體發表了一張殲-16飛行員進行訓練的圖片,有細心的軍迷發現,殲-16的飛行員換上了新頭盔。據了解,這款新頭盔屬於輕量化頭盔,由於頭盔外形為白色,但護目鏡護罩上有兩個減重孔,看上去就像國寶大熊貓,因此,這款新頭盔也被稱為"熊貓"頭盔。
  • 《拉結爾》手遊魅影頭盔特殊效果是什麼 魅影頭盔屬性大全
    導 讀 拉結爾魅影頭盔好不好用?拉結爾魅影頭盔裝備分析。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被各位玩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