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鋪日記搭建直播賣貨新渠道 零距離連接商家與消費者

2020-12-06 科技資訊看點

自年前疫情爆發以來,直播帶貨開始逐漸成為電商發展的必然趨勢,由於實體店人流量受限營業困難,很多線下實體店老闆都將目光轉向了線上直播,在這樣的實體轉型需求下,杭州衣科推出了新一代輕量級店鋪管理APP 笑鋪日記,在實現經營管理信息化的同時與微信小程序打通,讓商家們不但可以微信開店賣貨,還可以進行微信小程序直播。

據數據顯示,每天有上萬的實體商家通過笑鋪日記微信小程序進行直播賣貨,有些商家已經熟練掌握了直播的小技巧,一場幾小時的直播下來,迎來幾十甚至上百的訂單都是很平常的事。這樣的數據量顯然是當下的「直播熱」最有力地說明。

如今的直播平臺那麼多,為什麼笑鋪日記的微信小程序直播能像黑馬一樣衝進實體商家的視線成為老闆們的首選呢,來自杭州四季青的一家服裝店老闆親身體驗後表示:「主要是小程序直播的門檻非常低,只要一部手機就能開直播賣貨,而且笑鋪日記還請了專業的運營老師來指導,不用擔心沒有粉絲也不用擔心自己不會直播。」

近期,通過笑鋪日記微信小程序直播的商家越來越多,尤其是服裝、美食、美妝等品類表現突出,一方面是因為笑鋪日記實力幫助了實體商家成功轉型線上銷售,不但為商家提供了直播帶貨平臺和工具,還開啟了一站式培訓服務,由資深運營老師在線指導;另一方面,也證明了笑鋪日記被廣大商家所認可,給開通了微信小程序直播的老闆們更大的信心。

其實對實體商家而言,現在越早加入直播帶貨行列就越是抓住了店鋪轉型的契機,隨著微信持續勢能,笑鋪日記的微信小程序直播將會為商家構建私域流量閉環提升業績釋放更大的效能,繼而成為商家拉動增長的營銷新利器。

相關焦點

  • 曝光:直播帶貨假貨TOP100
    17、文玩核桃消費者在快手直播間買了文玩核桃,拍的商品與發來的商品不一樣,根本就不是在直播間裡賣的貨,並且商家說7天無理由退換貨。可是收到貨一看就是假貨,商家把投訴的商品給下架了,快手官方客服還不給處理。18、古錢幣消費者發現在直播中買的古錢幣是假貨,找到商戶,發現原商鋪由於投訴發現已更名並且在平臺有其他直播店鋪。
  • 眼鏡店商家直播如何能人氣爆棚?看完這些方法,你就懂了!
    這是一個人人皆可直播,萬物皆可帶貨的年代。很多商家也想趁機插足直播,可是很多都是新手,並不知道要怎麼做。眼鏡行業是復購率低,購買周期長的商品,很多眼鏡商家已經將直播帶貨定性為眼鏡營銷不可或缺的一種手段。
  • 想做好直播帶貨,必看的100條直播帶貨建議!!!
    關注留言評論隨機應變線上直播演出面對的大部分都是新觀眾。不像在線下的書場演出,唱得越多越好,所以怎麼把握分寸很重要。在直播過程中主播要一直關注留言,上海人叫「軋苗頭」,跟著大家的評論隨機應變。41. 和用戶產生情感連接主播要和用戶交心,通過跟用戶產生更多情感連接,順便介紹自己最近使用產品的感受。
  • 戳破泡沫,如何放平心態看直播帶貨?
    明星帶貨更是泡沫重災區。即使有明星作為嘉賓加持,粉絲也並不一定為不感興趣或者折扣不夠的商品買單,更何況直播帶的貨並不是明星代言的產品,算不得自家偶像的「實績」,所以明星帶貨常常銷量慘澹。大部分平臺請明星來直播間,也不是為了給商家做帶貨效果的保證,而是只是利用明星來為平臺吸引用戶,本質是為了給平臺拉新、帶來新用戶和流量。
  • 全渠道時代,品牌商如何抓住消費者?
    全渠道消費驅動營銷變革 品牌商營銷的過程是為了影響終端消費者,了解消費者並制定合適的營銷策略尤為重要。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消費者的購物習慣發生了顯著變化,給品牌商的營銷活動開展帶來了新挑戰。
  • 直播帶貨「翻車」要不要負法律責任?消費者權益由誰保護?
    受疫情影響,今年的直播帶貨又火了一把。而拋開濾鏡、卸掉美顏後的一些網紅單品在到達消費者手上後,出現貨不對板、質量堪憂、售後維權難等廣受詬病的問題。直播帶貨頻頻「翻車」,主播、商家、平臺,誰來擔責?直播帶貨中的亂象如何規範和監管?
  • 流量焦慮、數據造假……直播帶貨,一場亂鬨鬨的盛宴
    近期,有財經自媒體發布視頻,拆解了MCN機構的運作套路,詳細介紹了目前頗受追捧的直播帶貨的各類騙局,引發大眾關注。MCN(Multi-Channel Network多頻道網絡)機構,連接電商直播平臺和商家,孵化、管理和服務旗下主播。艾媒諮詢統計,2017年中國MCN機構數量為1700家,預計2020年MCN機構數量將達到28000家,平均同比增速大於100%。
  • 直播帶貨的C位遷移|李檬相對論
    第二份錢:品牌做全渠道鋪貨,先交給經銷商,經銷商轉售給分銷商,分銷商給超市,每個環節都是有費用的,比如超市要收大約20%-30%的入場費(即「貨架費」)。 品牌的意義是什麼?無非就是鋪貨鋪進人們心裡(廣告渠道),鋪到人們面前(貨架渠道)。
  • 直播帶貨應該商家自己來,還是選擇其他的主播達人?卷尾文化
    直播帶貨火爆出圈,商家個人紛紛入局。不少的商家通過直播帶貨找到的銷售的新渠道和模式,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完成了轉化、復購和品牌粘性的良性循環。也有不少的主播達人通過直播帶貨賺取佣金、抽成,實現了將流量變現的目標。 但還是有很多商家有疑問,直播帶貨到底應該自己來?還是選擇直播達人來?
  • 送給羅老師的100條直播帶貨建議
    外部合作拉新,自播固粉  霸蠻牛肉粉創始人張天一自己做直播的時間挺早,因為品牌一定得有內容去跟消費者做溝通,這是一個細水長流的事兒。他會更側重持續地做直播,把直播作為一個跟老顧客做溝通和交流的方式,像外部合作更多的是做拉新。  25.
  • 為什麼你的直播帶貨賠錢了 | 李檬相對論
    一邊是主播頻發戰報、品牌方狂秀戰績,另一邊是直播帶貨造假、刷量、欺詐新聞不斷,從年初持續到年尾,也讓越來越多的商家陷入不安。特別是在雙11之後,這種兩面性愈發凸顯,這可愁壞了眾多老闆們,直播帶貨難道最後只是帶了個寂寞?主播們也不講武德了?最後,有朋友實在忍不住了,就跑來問我,「李檬,都說你們是紅人新經濟第一股,那你告訴我,直播帶貨到底有沒有用?」
  • 櫃姐直播三小時,等於復工6個月:全民直播賣貨時代到來|稜鏡
    銀泰百貨的相關負責人向《稜鏡》介紹了這種新零售模式的成效:一名導購直播3小時服務的消費者人數,相當於復工6個月服務的客流;一次直播產生的銷售額,相當於在門店上了一周的班。截至目前,首批試點的銀泰導購在家直播累計時長已超10000分鐘,累計觀看量超過10萬人次。
  • 極光:直播起勢,電商帶貨再起新變局
    雙十一作為疫情之後全球最大的消費季,無論對於消費者還是商家或者電商平臺而言,均具有重大的意義。疫情後消費需求持續釋放,商家期待雙十一拉動上半年萎靡的銷售業績,且更多平臺玩家入局,行業形成大混戰,特別是爭奪直播新戰場。
  • 董明珠探路渠道變革 直播收入476個億 還要與3萬店家搞「新零售」
    12月13日凌晨1點,格力宣布其全國巡迴直播帶貨活動第八場完成了25.1億元的銷量,加上前12場帶貨直播銷量,今年格力光是直播帶貨就斬獲475.58億元,約是今年格力Q3歸母淨利的6倍。   值得注意的是,12日直播當晚,除了展示消毒液製造機、新能源移動P2+核酸檢測車等近期新品,「格力董明珠店」還和廣東10個城市的30家線下專賣店同步開業、同屏互動。   「格力3萬家門店,背後是上百萬員工的生計。我就想做一件事,讓格力3萬家專賣店真正融入到網際網路時代,把線上和線下結合起來,讓消費者得到更進一步的、零距離的享受和體驗。」
  • 從小龍蝦、漢服到賣飛機:官員「直播帶貨熱」背後的冷思考
    「後疫情時代」,直播帶貨成了拉動經濟消費的熱門方式,繼主播、商家之後,不少地方官員也紛紛走進直播間,為自家產業賣力打call。在碭山酥梨發貨基地臨時搭建的直播間裡,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人民政府縣長陶廣宏在跟全國婦女十二大代表、「鐵娘子」武妍彥一起直播賣酥梨 某電商平臺供圖從小龍蝦到飛機:基層官員直播帶貨縱觀各地方官員們的直播間,上可九天試飛機,下可潛江吃龍蝦,海陸空「一網打盡」,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買不到的。
  • 北京消協:三成直播帶貨商家沒有充分履行證照信息公示義務
    一、基本情況  本次直播帶貨消費調查主要包括問卷調查、體驗調查和專家研討三部分。  其中,問卷調查自2020年5月26日啟動,截止至2020年6月2日結束,通過「北京消協」微信公眾號、消費者網等渠道,共計收回有效問卷樣本5415份。問卷內容主要包括消費者對直播帶貨的認知情況和意見建議等。
  • 進價20賣500 直播間賣奢侈品有多坑?
    進入抖音、快手等平臺的直播間,以「斷碼清庫香奶奶」、「不到專櫃一折的巴寶莉」為標題的直播比比皆是,在被問及是否是正品時,有的主播會將仿貨模糊地說是「大牌同款」、「大牌尾單」,有的主播會直接說是正品,但直播結束、消費者收到貨後,因為無法看到直播回放也無從與商家對質。
  • 甲方已拉黑 直播帶貨的100種「死法」
    ……鉛筆道從這些「意見」中整理出的一份「甲方最厭惡的 100 種帶貨主播」名單。事實上,要求每位主播的每場直播,賣任何產品都能賣得火爆,其實並不現實,也不理性。直播能否帶貨,涉及到主播、產品、價格以及渠道等多方面因素,一個環節出錯都有可能導致帶貨失敗。
  • 極光:直播起勢,電商帶貨再起新變局|雙11報告
    疫情後消費需求持續釋放,商家期待雙十一拉動上半年萎靡的銷售業績,且更多平臺玩家入局,行業形成大混戰,特別是爭奪直播新戰場。相比於以往雙十一活動,今年更加突出線上線下聯動,全渠道融合力度大幅提升,比如支付寶新增「數字生活平臺」角色,打造吃喝玩樂第一入口,而京東全球熱愛季統一線上線下價格和服務質量等。全渠道融合的價值是為用戶打造了統一消費入口,聯動新資源,服務於多元化場景,以數位化方式提升用戶服務體驗,創造全新消費樂趣。
  • 李檬相對論:「再中心化」是當前直播帶貨的陷阱
    過去,直播帶貨被視作一種「口紅效應」,就是消費者為了尋求那種花錢的快感,重複購買那些「廉價的非必要之物」。可是,今年情況變了,奢侈品、房地產、汽車這些高價值消費品,也相繼進入紅人直播帶貨的軌道。OK,這是不是表示紅人經濟的增長勢能就暢通無阻?找到了這個營銷套路,就可以高枕無憂?